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1992年7月1日,全国人大常委会授予深圳市立法权,揭开了深圳特区廉政立法的历史。一年多来,市人大、市政府紧紧围绕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宏伟目标,在坚持以经济立法为主的同时,积极进行廉政立法准备工作,取得了比较明显的进展。1993年11月,市人大常委会《关于打击公职人员携款潜逃的决定》和市政府《关于国家工作人员在公务活动中不得收受礼品礼金的规定》审议通过并公布实施,标志着深圳特区廉政立法已经正式起步。但是,与飞速发展的政治经济形势相比,与惩治腐败和廉政建设的要求相比,深圳特区的廉政立法工作有必要进一步…  相似文献   

2.
1992年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授予深圳经济特区立法权 ,其后又分别授予其他经济特区以立法权。由此授权产生的经济特区立法 ,在立法的性质、立法的权限范围和效力等级上不同于一般性地方立法 ,这就形成我国立法体制中一种特殊的立法体制。经过几年的立法实践 ,各经济特区充分运用授权立法为经济特区的改革开放、建立发展和完善市场经济法制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并积累了丰富的立法经验。但是 ,在立法实践中也暴露出授权立法的一些问题。《立法法》的颁布实施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一些法律依据 ,同时又形成一些新的问题 ,急需在理论上加以探讨 ,实践…  相似文献   

3.
《学理论》2017,(1)
行政立法是法定的行政机关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制定行政法规和规章的活动。在司法实践中往往存在着立法机关对行政机关授权过宽,使之行政机关在行政立法过程中享有太多自由裁量权。于是,世界各国普遍采取立法机关授权立法控制、司法违宪审查控制的方法来有效地控制行政机关的行政立法权。随着民主思想的不断高涨,公民主动要求参加国家政治生活的愿望也更加强烈,能够充分体现民主精神的公众参与理论也慢慢兴起,行政立法中的公众参与使得人民主权理论能够在行政立法过程中得到延伸,能够让公众参与行政立法全过程,从而有效地防止行政立法过程中行政自由裁量权的滥用,使行政立法权能够良好运行。本文分析了我国行政立法过程中公众参与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我国完善行政立法过程中公众参与制度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政府机关依法行政是国家依法治国的要求,同时,也是依法治市促进深圳市二次创业的需要。自1993年深圳市全面推进依法治市工作以来,已取得了许多可喜的成绩,特别是在立法方面,已制定法现近一百件,规章一百多件,初步建立起符合特区实际的法规体系,特区各行各业已基本上做到有法可依。然而,在执法方面还不尽人意,特别是行政执法方面还存在许多急需解决的问题,行政执法队伍管理混乱、执法力度不够、执法不严、有法不依等问题较为突出,本文拟就这些问题及对策谈几点看法。一、深圳市行政执法存在的主要问题为了解决行政执法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更是深圳的灵魂,是经济特区永恒的主题。深圳立法创新是其在立法领域,运用国家授予的经济特区试验权的一种体现。自1992年7月1日,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六次会议通过了《关于授予深圳市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和深圳市人民政府分别制定法规和规章在深圳经济特区实施的决定》以来,深圳市人大及  相似文献   

6.
全国人大目前正在采取措施———制定一部立法法,以便规范立法行为,消除法律、法规之间“打架”现象。1979年以来,截至1999年8月底,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共制定了253件法律和106件有关法律问题的决定,国务院颁布现行有效行政法规800多件,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或批准了7000多件地方性法规。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张春生说:有些机关越权制定法规、规章;有些法规、规章同法律相抵触或者法规之间、规章之间、法规与规章之间相互矛盾、存在冲突;有些法规、规章存在着不顾国家整体利益而…  相似文献   

7.
立法腐败是指享有立法权的主体和政策制定者(立法主体)滥用立法权和准立法权,为相关市场主体制定谋取不符合公共利益的私益的法规、政策,并以此谋取私利的行为。我国立法腐败具有非典型性、合理隐蔽性及局域性等特点。立法腐败的规制,应着重从立法腐败的特点切入,并借助于密切相关的制度机制。  相似文献   

8.
关于地方的立法权限,立法法明确了地方立法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执行性的,即为执行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需要根据本行政区域的实际情况作个体规定的事项;二是纯地方事务的;三是专属立法权事项之外国家尚未制定法律、行政法规的。贯彻立法法的这一规定,比较多的同志提出两个问题:  相似文献   

9.
立法腐败是指享有立法权的主体和政策制定者(立法主体)滥用立法权和准立法权,为相关市场主体制定谋取不符合公共利益的私益的法规、政策,并以此谋取私利的行为.我国立法腐败具有非典型性、合理隐蔽性及局域性等特点.立法腐败的规制,应着重从立法腐败的特点切入,并借助于密切相关的制度机制.  相似文献   

10.
为实施<突发事件应对法>而进行的地方立法,以制定地方性法规较为适宜.而地方性法规的制定,在立法空间上,应当排除法律保留事项、限制公民基本权利的事项、中央职权事项等内容,而把落实法律授权,并就突发事件应对做出程序性、保障性和补充性规定作为立法重点.  相似文献   

11.
胡锦涛总书记考察广东时指出:要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要做到执政为民,就要不断提高政府制定公共政策的水平。结合深圳有立法权以来出台的362项法规、规章及几千件规范性文件,我认为公共政策要体现执政为民,在制定时至少要处理好以下五个关系:  相似文献   

12.
胡峻 《行政论坛》2007,3(5):70-73
《规章制定程序条例》虽然规定了政府规章的委托立法,但一直在立法实践中被漠视。贵州省省政府将政府规章交由一律师事务所起草,从而启动了地方政府规章制定的委托立法。地方政府规章制定采取委托立法可以提高地方政府规章的质量,解决地方政府规章制定中的许多专业性、技术性问题。地方政府规章制定中采取委托立法的理论基础是人民主权与程序公正。为使地方政府规章制定中委托立法更具实效性,应当通过立法完善委托立法,明确委托立法的法律责任,并建立专业性的组织专司地方政府规章制定的委托立法工作。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为了适应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的需要,我国进行了一系列的经济立法工作,把经济法规作为国家领导、组织、管理经济的一个重要的有力的工具。六年多来,全国人大及其常务委员会在经济方面通过、发布了二十多个法律;国务院制定、发布了约二百个经济法规;国务院各部门制定了一大批规章;省、自治区、直辖市制定,发布了许多地方性经济法规和规章。这些经济法律、法规和规章,对于保障和推动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建设,起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所谓立法创新,就是按照发展的与时俱进的要求,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不断总结新的实践经验,修改或制定新的法律法规。从地方立法讲,就是遵循国家法律、行政法规的基本原则,从地方实际出发,创造性地研究解决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突出问题,制定出有创新意义、有地方特色的法规、规章,为地方的改革、发展和稳定提供法律保障,创造一个具有投资吸引力的法制环境。立法创新的内涵是非常丰富的,它既包括立法观念上的创新,又包括立法内容上的创新;既包括立法实体上的创新,又包括立法程序上的创新;既包括立法机制上的创新,又包括立法技术上的创新。  相似文献   

15.
立法法修订之后,讨论的话题从立法论转向了解释论。当对其中的授权立法进行体系化思考时,就会发现四类矛盾冲突,进而影响到该制度的法律适用。立法法一方面规定有十一个事项"只能"或"必须"制定法律,另一方面却又允许针对这十一个事项中的部分事项"授权"制定行政法规,由此产生语言用词的冲突。另外,授权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等部门立法决定税率引发的三次关于提升油价消费税事件,影响社会主体权利安定,导致了权力与权利的冲突。"授权期限届满"、"法律开始制定后"与"法律制定完成后",到底哪个时间截点对授权或立法产生终止的效应,三者之间发生了冲突。允许授权不可避免地会出现部门利益和地方保护主义法律化的后果,但又要求防止这个实施效果的发生,由此引发了冲突。欲处理这四类冲突,必须在体系化思考的基础上,结合立法背景、立法实践等予以一一化解。  相似文献   

16.
2015年以来,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通过对法律条款的制定或修改,对中央决策议事协调机构的领导权及其法律内涵进行了规定。这一立法确立的过程,不仅体现了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立法工作的实践方式,也以国家意志的法律形式明确了中央决策议事协调机构的法律地位。四十余件法律规定了八种立法表达类型,明确了中央决策议事协调机构的领导权及其法律规范内涵,为党内法规、行政法规、监察法规、部委规章等规范性法律文件中,规定中央决策议事协调机构的领导权及其法律规范内涵提供了立法借鉴。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上关于中央决策议事协调机构法律地位的立法条款,不仅是我国法律上明确规定中央决策议事协调机构法律地位的立法表达的案例,也是全国人大常委会提出落实宪法关于党的领导的规定,在重要法律中明确规定党领导相关工作的法律地位的立法体现。  相似文献   

17.
谢涛 《民主》2007,(10):10-10
为防止物权法实施后我国城市拆迁出现无法可依的状况.全国人大常委会8月24日开始审议城市房地产管理法修正案草案.授权国务院就征收国有土地上单位、个人房屋与拆迁补偿先制定行政法规(新华网,8月25日)。  相似文献   

18.
关于给付行政中的法治原则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给付行政中的法治原则由法律优先和法律保留两个要素构成。法律优先是指行政应当受现行法律的约束,不得采取任何违反法律的措施;法律保留是指行政机关只有在取得法律授权的情况下才能实施相应的行为。我国给付行政贯彻法治原则的现状是:法律层面上的立法缺位与空白授权,主要的法规范形式是行政法规、规章及其以下的规范,有关的国家政策大量存在。完善我国给付行政的法治原则,需将法律优先和法律保留切实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19.
对行政自由裁量的程序控制已成为现代各国行政法的“命脉”。行政立法行为作为一种范围相当广泛的授权性自由裁量行为对社会产生着无孔不入的影响,如则。强对其的监控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就我国目前的行政立法、地方性行政法规和规章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进行研究,并提出完善行政立法的设想,极具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政府采购制度在我国逐步建立和发展起来,各地、各部门分别制定和实施了一些有关政府采购的法规和规章。但是,无论是对于政府采购的内涵和特征的规定,还是对政府采购的目标、原则的规定,以至于在法规、规章的名称、结构、内容等各个方面,都存在着各种差异,并且在很多内容上还存在法律空白,影响了我国政府采购法律制度的统一性和该项制度的有效实施。本文结合我国各地所制定的政府采购法规、规章,对政府采购制度的法律特征、法律目标、法律原则和法律控制做一点简单的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