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4.捷克摩拉维亚共产党1990年11月捷共召开十八大,仍然决定捷共名称不改变,但组织形式改为联邦制。这个联邦由捷克摩拉维亚共产党和斯洛伐克共产党两个独立的党自愿组成。1991年8月,捷共改称“捷克摩拉维亚共产党和斯洛伐克民主左派联盟”。此后不久,斯洛伐克民主左派联盟离党而去,改名为斯洛伐克民主左派党。而在捷克摩拉维亚共产党内,围绕是否改变党名和党纲分成了两派,其中的少数派“民主左派俱乐部”_要求更改党名和修改党纲,主张将党建设成有影响的左派党;而多数派反对把党建设成非共产主义政党。于是民主左派俱乐部于1991年9月与捷克摩拉维亚共产党分手另立新党。同年10月,捷克摩拉维亚共产党举行第一次代表大会,通过了拥护民主社会主义的纲领。12月,捷克摩拉维亚共产党就是否改变党名的问题进行全党投票表决,结果,75.9%的人赞成不改  相似文献   

2.
布拉格专电 1992年是捷克和斯洛伐克剧变后的第三个年头,也是捷克和斯洛伐克联邦解体的一年。在这一年里,尽管捷国内党派斗争加剧、民族矛盾尖锐、政治局势动荡,联邦国家一分为二,但由于三年来的经济改革,初步奠定了市场经济的基础,转变了经济机制,使捷克在发展经济方面取得一定成果,经济朝着逐渐复苏的方向转变。  相似文献   

3.
捷克和斯洛伐克联邦议会于11月25日通过联邦解体法,决定于今年12月31日解散联邦国家。从1993年1月1日起,在欧洲中部这块12.7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将出现捷克和斯洛伐克两个独立的国家。  相似文献   

4.
1990年新年前夕,捷克斯洛伐克原反对派组织公民论坛领导人瓦茨拉夫·哈维尔进入布拉格宫,就任共和国总统。 哈维尔1936年出生,是原反对组织“七七宪章”和“公民论坛”的创建人,由于多年从事反对前政府的活动,曾三次被捕入狱。他的上台,是捷克斯洛伐克国内局势,特别是去年东欧国家政局急剧变化,西方加紧渗透,捷共和一度被禁止的反对派组织斗争、妥协的结果。  相似文献   

5.
戈尔巴乔夫4月9日至11日对捷克斯洛伐克进行的正式友好访问,是他自1985年3月出任苏共中央总书记以来对这个华约盟国进行的第一次正式访问。在访问中,戈尔巴乔夫同捷共中央总书记、共和国总统胡萨克举行了三次会谈,并取得了一定成果。访问结束时发表的联合公报表明,双方对访问结果是满意的。 戈尔巴乔夫此行的主要目的之一是发展和加强苏联同捷克斯洛伐克的双边关系。苏联近两年来所推行的改革对包括捷克斯洛伐克在内的东欧国家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但是在盟国中引起的反应并不一致。  相似文献   

6.
地处欧洲心脏的斯洛伐克是1993年1月与捷克分家后成为独立国家的.独立后的斯洛伐克利用本国的优越地理位置和经济条件,经过近3年的努力,基本上克服了联邦国家分裂后对斯洛伐克造成的不良后果,使经济摆脱了危机的阴影,走上复兴和逐步增长的道路.  相似文献   

7.
不久前,笔者到捷克斯洛伐克访问,参观了内容丰富多采的项目。我感到捷克斯洛伐克注重科学技术的发展,强调把现代科技成果应用于实践,以提高经济效益和实现集约化。 我们参观了气流纺纱机厂、喷水织布机厂、实验室玻璃仪器厂、轮胎厂和体育农用飞机厂等。这些工厂采取的一种比较普遍的做法,是从国外引进某种先进的专用设备或生产线,同本国制造的现有设备配套。例如,气流纺纱机是捷首先发明创造  相似文献   

8.
早就听说捷克斯洛伐克以产啤酒著名,来到这个国家,才进一步了解到,这里酿制啤酒历史悠久,质量好,果然名不虚传。 据记载,早在公元十一世纪,捷克的波希米亚地区就有“啤酒”一词。十四世纪中叶,布拉格市民开始酿制啤酒。全国最古老的啤酒厂之一、闻名遐迩的乌伏列古已有五百年的历史。它生产的黑啤酒深受布拉格人的喜爱。普拉兹德洛伊牌啤酒更使捷克斯洛伐克啤酒蜚声世界。 普拉兹德洛伊牌啤酒出产于比尔森市。它位于布  相似文献   

9.
张优 《瞭望》1983,(10)
今年仲夏,中国上海艺术团从阿尔卑斯山到波罗的海海岸,从日内瓦湖畔到多瑙河之滨,足迹遍及波兰、捷克斯洛伐克、瑞士三国二十五个城市,播下了中华民族的艺术种子,带回了三国人民的深情厚谊。 这个艺术团是由上海民族乐团和上海歌剧院部分演员组成的,一行共二十人。“上艺”此次欧洲之行,是多年来我国艺术团体对欧洲的一次较大规模的访问。  相似文献   

10.
丁文 《瞭望》1985,(24)
捷克斯洛伐克社会主义共和国副总理兼计委主席斯瓦托普卢克·波塔奇六月间对我国的友好访问,是二十多年来捷克斯洛伐克第一位高级领导人访华。 我国政府对这次访问十分重视。李先念主席、万理代总理、姚依林副总理分别会见了波塔奇,国务委员兼国家计委主任宋平同他进行了会谈。在会  相似文献   

11.
从现在起到二○○○年,捷克斯洛伐克将实行加速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这是三月二十四日至二十八日举行的捷克斯洛伐克共产党十七大作出的重大决策。 捷共中央总书记胡萨克在这次党代会上指出,从现在起我们要“加速实现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路线。生活极为迫切地提出了这一要求”。政府总理什特劳加尔在其第八个五年经济发展计划和到本世纪末的远景规划的报告中,也详细阐述了这一战略的意图和措施。  相似文献   

12.
华沙专电 波兰总统瓦文萨、捷克斯洛伐克总统哈韦尔和匈牙利总理安托尔10月6日在波兰故都克拉科夫市举行会晤,共商三国在华沙条约和经互会两组织相继解散后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这次会晤是近一年半来三国领导人第三次工作性会谈。前两次会晤分别于1990年4月在捷克斯洛伐克和1991年2月在匈牙利举行。此间舆论界认为,这种多边会谈对解决三国面临的共同难题“非常有益”,对三国的生存和发展是“十分需要的”。  相似文献   

13.
刘霏 《学理论》2011,(19):37-38
布拉格之春是捷克斯洛伐克从本国的实际条件出发,致力于建设一个新的、民主的、符合捷克斯洛伐克条件的社会主义改革之路。它标志着社会主义国家第二次改革高潮达到顶峰;但却在苏联的武力下夭折了。尽管如此,"布拉格之春"还是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对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具有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14.
布拉格专电 捷克和斯洛伐克联邦共和国6月5日至6日举行了议会选举。这次自1989年捷剧变后的第二次大选,使捷国内政治力量的组合发生了新的变化。 1990年6月第一次大选时,大部分选民投票赞同在1989年11月风暴中诞生的公民论坛,使它步入执政党地位。两年多来,公民论坛分裂,党派斗争加剧,民族矛盾激化,民族  相似文献   

15.
《瞭望》1991,(50)
中国 捷克斯洛伐克总理访华 应李鹏总理邀请,捷克和斯洛伐克联邦共和国总理马里安·恰尔法12月2月至7日对中国进行了访问。访问期间,两国政府签署了关于促进和相互保护投资协定和1992年度相互贸易议定书。 中共中央举行党外人士情况通报会 12月2日,中共中央举行党外人士情况通报会,江泽民向各民主党派、全国工商联负责人和无党派人士代表通报了中共十三届八中全会的精神。  相似文献   

16.
布拉格是捷克斯洛伐克社会主义共和国的首都,是著名的欧洲中世纪古城之一。提起它,许多人即使没有到过,也会异口同声地说:“金色的布拉格”;对一些曾经在那里生活过的人来说,一派中世纪的古城风貌,会立刻浮现在他们的眼前: 罗马式、哥德式、文艺复兴式以及巴洛克式的豪华教堂,遍布城区各处;饰有浓厚宗教色彩人物浮雕的查理士大桥,横跨在伏尔塔瓦河上;老城广场上的宗教改革家胡斯纪念碑巍然屹立,成为捷克斯洛伐克民族英勇不屈的象征;捷克斯洛伐克人  相似文献   

17.
正由于当地环境和被征服人民的可信任程度不同,德国在东欧采取了不同的统治方法。波兰和苏联的土地被直接吞并,德国在这些地区采取单纯的殖民地政策,并未扶植全国性的傀儡政权。希特勒在捷克搞了一个"波希米亚-摩拉维亚保护国",并且有一个名义上的自治政府,以二战前最后一任捷克斯洛伐克总  相似文献   

18.
在东欧诸多共产主义后继党中,捷克-摩拉维亚共产党和斯洛伐克民主左派党的发展演变颇具独特性:捷克-摩拉维亚共产党坚持不更名易帜,成为整个东欧地区惟一保留共产主义名称并长期保持议会第三大党地位的后继党;民主左派党虽转变为社会民主主义政党,但并未像波兰、匈牙利等国的后继党那样,成为本国左翼阵营的主导力量。两党的政治命运也大相径庭。捷克和斯洛伐克共产主义后继党发展演变的独特性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9.
在春暖花开的美好时节,捷克斯洛伐克总理什特劳加尔一行在中国进行了为期六天的访问,于四月二十九日离开北京回国。这是三十年来捷克斯洛伐克政府首脑对中国的首次访问,是中捷两国关系中具有重大意义的事件。 什特劳加尔总理是在中捷关系取得了迅速、显著  相似文献   

20.
社会主义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全国政协委员、中央党校科社教研部主任、教授赵曜邓小平同志一贯重视对社会主义首要基本问题的研究。他在1985年会见坦桑尼亚副总统姆维尼和1987年会见捷克斯洛伐克总理斯特洛加尔的两次谈话中强调:"中国几十年社会主义的经验有很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