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波 《求贤》2011,(1):21-21
“藏族和汉族是一个妈妈的女儿.妈妈的名字叫中国……”每当唱起这首《同一个妈妈的女儿》的时候,就会情不自禁地回想起自己在西藏工作的时光,就会抒发自己对党的无限热爱,对党的民族政策的深刻理解。在迎接建党90周年之际,自己作为一名党员,作为一名曾经在西藏工作过的援藏干部,更要抒发对党的情感。因为.只有在党的领导下,我们的祖国...  相似文献   

2.
梁兰 《党建文汇》2002,(12):24-24
近日,四川成都野生世界迎来了两只野生大熊猫。和别的大熊猫不同,它们都是被父母遗弃的“孤儿”。两只大熊猫均为雌性,小的叫“张卡”,大的叫“遥远”。“张卡”出生才3个月,就被妈妈抛弃了,是一个藏族姑娘冒着生命危险下到山沟底将它抱回的。  相似文献   

3.
<正>人物妈妈四十三岁汉族女儿古丽十八岁维吾尔族男士四十五岁汉族[古丽手中紧紧握着一张纸一支康乃馨,对着手机打电话:妈妈妈妈,我考上了,我考上新疆大学了。我和同学一起去办好相关手续马上回家。  相似文献   

4.
林语堂写过一篇名叫《狗肉将军回忆记》的文章,称军阀张宗昌有一个绰号叫“狗肉将军”.盖因其喜欢食狗肉也。然而.张宗昌的女儿后来说张宗昌嫌狗肉腥,从来不吃狗肉。另一种说法是张宗昌好赌.打麻将的名目繁多,其中有一种玩法叫推牌九,俗称“吃狗肉”,“狗肉将军”的名号从此而来。  相似文献   

5.
晨雾散尽,布达拉宫庄严静穆。此刻.山下开始出现一些老年藏胞绕着布达拉宫虔诚地“转经”。山坡上,沙枣树浮苍滴翠,遍山的野草郁郁葱葱,开着五颜六色的花儿。晨风吹来,满山飘着藏草药的清香,也能倾听到著名藏族歌唱家才旦卓玛的“晨练曲”:《唱支山歌给党听》……  相似文献   

6.
正妈妈是维吾尔族,女儿是汉族,她们没有血缘关系,身上却相互流淌着血浓于水的亲情;她用平凡的举动,无私的母爱,把一个汉族女弃婴抚养成人;她家并不富裕,甚至没让亲生儿子上完学,却为了一个善良的承诺,18年来坚守着清贫的生活……在一师三团十一连维吾尔族女职工阿扎提古丽家里,挂着一张全家福,一名汉族女孩依偎在她的怀里,正甜甜地笑着......  相似文献   

7.
三个女人     
钟点工欧阳第一次来到董事长家,一个打扮艳丽的女子跑了出来。欧阳说:“你女儿好美啊!”董事长不悦:“你说什么?她是我夫人!”这时,男一个年龄稍大一点的女子也走了出来。欧阳小声问:“她是你二奶吗?”董事长生气地说:“她是我女儿!”一个年纪看起来很大的女人向这边走来:欧阳又问:“董事长,她是你妈妈吧?”董事长怒道:“胡说八道!她是我前妻:今天带女儿来大闹天宫的!”  相似文献   

8.
李思扬 《党课》2014,(14):44-45
生男生女都一样,计生口号喊了这么多年,人们重男轻女的思想也逐渐淡化了。可最近的一项研究却发现,尤其是对父亲而言——有句俗话说,“女儿是妈妈的贴心小棉袄”,意思是女儿温柔体贴、善解人意,与母亲心灵相通。所以,生女儿的母亲是最幸福的。其实.生女儿同样也对父亲有种特殊的含义,并非只是人们常认为的女儿是父亲前世的“小情人”,而是在父亲的事业上,生女儿会对父亲的成功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9.
有一则洗衣粉广告:妈妈下岗了,四处寻找工作。小女儿在家做完作业,帮妈妈洗好衣服。妈妈拖着一身疲倦回家,见到伏睡的小女儿和桌上“妈妈,我可以帮你干活了”的纸条,感动得  相似文献   

10.
2002年元月.地处乐都县下南山深处的中坝藏族乡来了一位年轻的藏族女乡长桑吉卓玛。到中坝乡几年来。这位曾在乐都下北山地区中岭乡任副乡长6年之久的藏家女儿。用她开拓进取的工作作风,务真求实的工作态度。同乡党委、乡政府一班人带领全乡各族群众狠抓脱贫致富.使中坝乡呈现出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民族团结的可喜局面。全乡人均纯收入由2001年的1006元增加到2005年的1636元,全乡藏汉各族群众亲切称她为“藏乡人的好女儿”。  相似文献   

11.
徐静  朱萍 《奋斗》2006,(6):64-64
1932年的初冬.白色恐怖和严寒同时笼罩着哈尔滨,在日本侵略者铁蹄的践踏下.水灾肆虐后的哈尔滨更是满目疮痍,一片凄凉。就是在这个时候.组织上决定由23岁的魏拯民接替张贯一(杨靖宇)担任哈尔滨临时市委书记。为了保证他的安全.组织上为他找了一个“家”,一对年轻的反日会员夫妇成了他的表哥、表嫂。表哥叫刘寿山,28岁,是一位憨厚正直的铁路工人,表嫂叫董秀珍,26岁,他们有一个3岁的女儿叫小红。  相似文献   

12.
家庭场景:今天.是小姑子的生日,大家欢聚一堂,感受家庭的温馨。饭桌上,大家谈天说地。其乐融融。小女儿吃得满嘴流油。一脸的幸福之情。吃兴正酣之时,小女儿突然边吃边自豪地说了一句:“妈妈。今天李老师说我是她的一字之师!”哟,这个评价可不低呀!我连忙好奇地追问原因,大家也都打住了话.听起小女儿的叙述。课堂场景:据小女描述:语文课上,一向热爱语文的女儿正专心致志地听课。突然,她发现老师反复说出的“蒿”字一直念的是一个错误的读音。经过几番思想斗争,她终于在老师再次说出错误读音的那一刻勇敢地举起手。订正了老师的错误。  相似文献   

13.
金凤 《廉政瞭望》2010,(15):56-57
郭必荣是广东省惠州市一名普通的售票员,因为老是跟小偷“作对”,她先后被小偷报复多次,令她心寒的是,在她被暴打时,没有一位乘客敢站出来帮她。2010年除夕,10岁的女儿慧慧通过手机短信为妈妈许下一个“新年愿望”:希望新的一年妈妈在抓小偷时,  相似文献   

14.
明红 《广东党史》2006,(1):27-29
很少人知道,著名作家魏巍曾专门发表过一首献给夫人的诗——《塞外晚歌》:“如果战友允许/我要寄一支歌/给一个淳朴的乡村的女儿……谁叫我在织布机旁将你碰见/谁叫那琐碎的日子在我们身边留恋……”这是专为夫人吟歌的一腔衷情。魏老说:在家里,她是“最可爱的人”。魏老的夫人叫刘秋华,他们是1946年结婚的,到如今,夫妇携手已幸福地走过了59年。魏老有两个女儿、一个儿子,儿女们早已成家立业,平日里,家中就只剩下二老和保姆。  相似文献   

15.
1.适当越位:以免偷走了孩子的梦许多年前.一个十岁的男孩一直梦想当一名歌星,但是他的第一位老师却说:“你五音不全,不能唱歌.你的歌简直就像是风在吹百叶窗一样。”回到家后.他伤心地向他的母亲——一位贫穷的农妇哭诉了这一切.母亲搂着他轻轻地说:“孩子,其实你很有才能。听一听吧,你今天的歌声比起昨天的好多了。妈妈相信你会成为一个出色的歌唱家。”听了这些话,孩子的心情好多了。后来,这个男孩成了那个时代著名的歌剧演唱家。他的名字叫恩瑞哥&#183;卡罗素。当他回忆自己的成功之路时这样说:母亲的那句话让我有了今天的成绩,实现了儿时的梦想。也许卡罗素的母亲从来都没想到她的儿子能成为名人,也许她根本没有指望过靠自己的三言两语去改变儿子的一生,  相似文献   

16.
龙梅 《实践》2008,(10):52-52
蒙卉族具有悠久的史诗文学传统.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搜集到的大小篇幅不等的英雄史诗约有300余篇(部),“格斯尔”就是其中之一。藏族也有这一史诗,学界叫“格萨尔”。  相似文献   

17.
曾听说过一个农民父亲教育女儿的故事。 女儿参加学校学生会干部竞选时.输给了别的同学.为此失落、沮丧、抱怨,还有愤怒。父亲把孩子带到地头.站在垄头的树荫下.父亲指着岗下的一块花生地和岗上的一块豆子地,问:“哪个长得好?”女儿看了看说:“当然是花生长得好!”  相似文献   

18.
周恩来与藏族歌唱家才旦卓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才旦卓玛是我国著名的藏族女高音歌唱家,从1956年起,她就多次受到周恩来总理的亲切接见。漫长岁月抹去了太多往事的记忆,然而和敬爱的周总理在一起的一幕幕情景,至今仍深深地印在才旦卓玛的心里。每每谈及此,才旦卓玛就感叹地说道:“我太幸运了!我太幸运了!我是农奴的女儿,却能跟一位伟大的总理有过多次交往,并且能得到他的亲切教诲,我确实太幸运了!”“你就是才旦卓玛吧?”三年前周总理虽然只见过才旦卓玛一面,但还能叫出她的名字,这使才旦卓玛感到格外激动。才旦卓玛第一次见到周恩来是在1956年,那年她才19岁,…  相似文献   

19.
文杰 《党建文汇》2007,(4):52-52
一个普通的美国家庭,女儿4岁时,父亲应征入伍去了越南,不幸阵亡。母亲一生未再嫁。多年后,母亲去世,女儿在一个小盒子里发现一首母亲年轻时写的诗,题目叫“你没有做到的事”。  相似文献   

20.
2012年10月17日,“《颂歌献给党》——北京市宣传系统老干部喜迎党的十八大文艺演出”在月坛体育馆举行。75岁的著名藏族歌唱家才旦卓玛又一次演唱了《唱支山歌给党听》,唱出了对党的无限真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