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单位犯罪的成立,必须符合犯罪构成的共同要件。本文立足于刑法的基本原则以及单位犯罪的有关规定,通过对主体要件的要求的阐述,对"单位"进行具体的界定,以及对单位犯罪的主观、客观要件进行分析,旨在实践中对于单位犯罪进行细致、准确的认定,从而有效惩处此类犯罪。  相似文献   

2.
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简单地介绍了单位犯罪。第一部分主要从单位犯罪的概念入手阐述了单位犯罪的特点。第二部分主要从单位犯罪的主体要件、客观要件、主观要件三个方面阐述了单位犯罪的要件。第三部分主要阐述了单位犯罪刑事责任的特点。  相似文献   

3.
陈健 《法制与经济》2008,(14):26-26,61
单位犯罪的成立,必须符合犯罪构成的共同要件。本文立足于刑法的基本原则以及单位犯罪的有关规定,通过对主体要件的要求的阐述,对“单位”进行具体的界定,以及对单位犯罪的主观、客观要件进行分析,旨在实践中对于单位犯罪进行细致、准确的认定,从而有效惩处此类犯罪。  相似文献   

4.
单位犯罪的若干问题新探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单位犯罪除了由单位集体决定或者单位负责人决定实施的犯罪之外,还应包括单位领导的监督过失或者说是由于单位体制方面的原因而引起的危害社会的行为;在单位犯罪和个人犯罪的区分上,不应以犯罪所得的归属为标准;单位犯罪的罪过,应当包括监督过失在内;对单位盗窃行为可按个人盗窃罪处理,现行的司法解释在这个问题的处理上存在漏洞。  相似文献   

5.
杨国章 《北方法学》2011,5(5):79-86
由于单位犯罪的复杂性,立法放弃了对单位犯罪的定义权,从而将认定单位犯罪的任务留给了理论和实务界。犯罪是行为,行为表现意志。反过来说,意志支配行为,意志具有根本的判定作用。所以,单位意志是判定单位犯罪的最终指标,所谓以单位名义、违法所得归单位所有、为了单位利益、单位的业务范围、由单位决策机关或者负责人决定,都是单位意志的外在表现形式,是判断单位意志的辅助标志和参考因素,与单位意志之间是现象与本质、局部与整体的关系。而判定单位意志的标准,在于单位成员的行为是否符合单位长期的业务政策、规定、操作习惯,或者具有为单位谋利的动机并经过单位决策机关或者负责人决定。  相似文献   

6.
界定单位犯罪中的两个重要概念是单位行为和单位意志。特别对单位行为的构成、单位行为与个人行为的界限、单位意志的整体性的体现、利益归属的团体性等问题应着重加以梳理。  相似文献   

7.
单位故意犯罪的本质特征是整体性,形式特征是程序性。单位故意犯罪意志具有整体性、程序性和双重性三个特征,具有一般形态和特殊形态两种犯罪意志形态。单位犯罪意志的实现机制由于单位犯罪意志形态的不同而不同。  相似文献   

8.
自97刑法确定单位犯独立的刑法主体地位以来,在理论和实务中一直存在着一系列关于单位犯罪的剪不断、理还乱的理论问题,例如对单位犯罪的范围的质疑、单位犯罪的责任基础到底为何、单位与单位内部成员之间的罪责关系、单位犯罪的刑罚、单位犯罪自首问题等等,单位共同犯罪也是其中之一,本文拟讨论单位共同犯罪中的其中一种比较有争议的形式即单位与单位内部成员是否能够成立共同犯罪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论单位犯罪中“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在单位犯罪的场合 ,能够成为单位犯罪主体的只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 ,而上述组织体中的自然人不可能成为单位犯罪的主体。单位中特定的自然人承担刑事责任的原因主要在于 ,其具备负刑事责任的基础和有利于抑制单位的犯罪。承担单位犯罪刑事责任的自然人只能是对该单位犯罪这一事实负有直接责任的人员 ;在其具体范围的认定上 ,因单位领导体制不同而应有所区别。  相似文献   

10.
单位(法人)犯罪与传统刑法刑事责任理论存在诸多不同.本文对英美法系的单位(法人)犯罪刑事责任原理进行探讨,并对我国现行单位犯罪制度存在的问题加以剖析,力争在比较借鉴中对我国单位犯罪刑事责任有个更清醒的认识.  相似文献   

11.
单位犯罪理念与实践的冲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单位犯罪的理念与司法实践之间是存在冲突的,如理论上认为单位犯罪比自然人犯罪危害性严重,而实际上单位犯罪的性质认定往往成为从轻辩护的理由;理论上认为单位犯罪的主体是单位,而实践中单位犯罪的被告常空缺;理论上认为单位主体的特征是合法性、独立性、组织性,而实践中往往很少关注其组织性;理论上认为单位犯罪实行法定处罚原则,而实践中将单位实施的只能由自然人构成的犯罪以犯罪论处了。作者不仅提出单位犯罪的理念与司法实践之间存在冲突问题,还提出了相应的分析和个人见解。  相似文献   

12.
单位犯罪中“以单位名义”和“为了单位利益”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单位名义”不是单位犯罪的本质特征,是否“以单位名义”实施犯罪,并非判断是单位犯罪还是自然人犯罪的可靠方法。犯罪以何种名义实施这种犯罪的外在表现形式,不能表明犯罪意志的归属。“为了单位利益”不是单位犯罪的本质要素,但是从单位犯罪与自然人犯罪相区别的角度上看,“为了单位利益”对认定单位犯罪具有重要意义,以“为了单位利益”区分单位犯罪和自然人犯罪在单位犯罪的大多数场合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3.
单位犯罪意志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单位具有区别于其工作人员的独立意志,但是单位的意志和行为又具有间接性。由于在单位犯罪中犯罪单位本身就应当具有犯罪的主观心态,因此,我们不能将单位工作人员所有的罪过全部都直接转嫁为单位的罪过,但是单位罪过的形成、实现又离不开单位的工作人员。单位犯罪意志的本质特征是整体性。单位犯罪意志的整体性,决定了单位犯罪意志的独立性和双重性。单位犯罪意志的形成有两种形式:(1)经单位集体决定或者单位负责人员决定;(2)单位一般工作人员在职权范围内为了单位的利益作出决定。单位犯罪意志的形成和实现过程,就是单位工作人员的意志上升为单位意志,与单位工作人员的人身相分离,又传达、贯彻、演变为单位工作人员的意志,得到单位工作人员的认同、服从的过程。由于单位犯罪意志的形成形式不同,因此其实现机制也有所区别。  相似文献   

14.
李东 《法学杂志》2012,33(5):104-110
单位犯罪以后是否存在自首的问题,刑法学界尚有较大争议。现行刑法对单位自首无明确规定,但已有司法解释对部分犯罪规定了单位自首。本文从逻辑必然性、概念及意义、司法认定及相应的立法完善方面对单位自首进行了简要分析论述。《刑法》应将单位自首内涵明确化。  相似文献   

15.
单位犯罪若干问题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世界上许多国家,对单位( 法人) 犯罪都经过了一个从不承认到承认的变化过程。我国也从1987 年起逐渐对单位犯罪作了规定。本文对单位犯罪的主体特征、主观特征、客观特征及处罚原则等问题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单位犯罪基本特征探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单位犯罪的基本特征是单位犯罪的最基本问题。在我国,单位犯罪的界定众说纷纭。其实,单位犯罪的界定应当揭示单位犯罪的基本特征,较为具体地凸显单位犯罪的独特之处。单位犯罪,是指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等单位,根据单位整体意志,以单位名义而实施的具有刑事违法性与严重社会危害性的行为。单位犯罪除了具备犯罪所共有的基本特征之外,还应当具备如下单位犯罪的基本特征:单位整体主体;单位整体意志;单位整体行为。“执行职务活动”、“谋求单位利益”不宜作为单位犯罪的基本特征。《刑法》总则第 30 条对单位犯罪作了总体性规定,《刑法》分则规定了 120 多种具体的单位犯罪,使刑法中的具体单位犯罪肯定、明确。  相似文献   

17.
传统的自首制度仅仅适用于自然人犯罪,随着我国单位犯罪制度的确立,自首制度适用于单位犯罪也有实际意义。自首制度在单位犯罪中的适用符合现行法律的规定和内在精神,也是现代法治社会的需要。本文是对单位犯罪适用自首的依据和单位犯罪认定条件的方面进行分析和阐述,认为单位犯罪应该适用于自首制度的有关规定。  相似文献   

18.
单位犯罪责任构造的反思与检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良芳 《现代法学》2008,30(1):96-109
我国单位犯罪立法实行的是一种"严而不厉"的立法政策,但因对单位犯罪的形态结构存在误识,落于在一个犯罪行为的框架内寻求规制犯罪单位和犯罪单位成员刑事责任的窠臼,从而导致立法理念与司法实践的诸多矛盾与冲突。因此,有必要重识单位犯罪的形态结构。单位犯罪是一种特殊的犯罪聚合体,它包含两个犯罪:一个是单位成员犯罪,这是实在的犯罪;另一个是单位自身犯罪,这是拟制的犯罪。单位自身犯罪和单位成员犯罪之间密切联系,但是二者并非共同犯罪,而是独立的两个犯罪行为。既然单位犯罪是两个犯罪行为,那么单位与单位成员就是并列、独立的两个犯罪主体,其各自的刑事责任应相互分离。  相似文献   

19.
单位成员行为的双重性与单位犯罪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单位成员的行为,一方面构成单位的行为,另一方面仍是单位成员自身的自然人行为。单位成员行为的双重性,为单位犯罪在刑法上的确立奠定了基础,也为单位犯罪的双罚制提供了根本的依据。某些犯罪依照刑法规定单位不能构成,但基于单位成员行为的自然人行为性质,可以追究单位成员实施自然人犯罪的刑事责任  相似文献   

20.
我国新修订的公司法确认了一人有限责任公司的地位。由于一人公司能否构成单位犯罪直接关系到能否构成犯罪、量刑的轻重和处罚范围的大小,对当事人关系重大,所以一人公司的承认向人们提出了一个尖锐的问题,其能否成为单位犯罪主体呢?该文认为一人公司能成为单位犯罪主体,并列举了其单位犯罪主体适格的理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