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战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和工业化,实质上是在政府、民族资本和外国资本的“三者同盟”体制中展开的,其中政府处于什么样的地位、发挥怎样的作用以及是否拥有决策和施策的自主能力是至关重要的。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决定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和工业化能否取得成功的一个关键因素。战后韩国经济发展之所以获得显著的成效,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其政府在“三者同盟”体制中拥有较强的自主性。对此,本文进行了较详尽的分析。  相似文献   

2.
二次世界大战前,印尼是荷兰的殖民地。在政治上:荷兰政府直接统治着印尼。在经济上:以荷兰为首的外国垄断资本控制了印尼的主要经济命脉;印尼民族资本极为微弱,它同外国垄断资本的经济力量对比悬殊巨大;印尼成为荷兰为首的帝国主义国家的资本投资场所、原料供应地、商品销售市场和廉价劳动力源泉;封建生产  相似文献   

3.
六十年代至七十年代,跨国公司在对东南亚国家增加投资的同时,它们与民族资本(包括私人资本和国营资本)之间的相互关系中出现了某些新趋势。最常见的外国投资形式是建立灵活的、有民族资本参股的合营企业体系。建立合营企业是东南亚各国(?)除跨国公司在其经济中的霸权地位斗争规律的反映。合营企业的兴起,说明东南亚各国越来越有能力把外国投资控制在比较可以接受的基础上。就当前的发展阶段来说,合营企业是东南亚各国与垄断资本相互关系中的某种妥协。与此同时,建立合营公司可以看作是东南亚各国对外国资本在民族经济中的地位发动攻势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4.
六十年代以来,东南亚各国不断推行工业化政策,因此目前这些国家的经济已经初步有所发展。回顾这些国家工业化的过程,有其大致相同之处,即这些国家的工业投资者都是响应这些国家的积极吸引外资政策而渗透进来的外国资本。但应该注意到:特别是在进入七十年代以后,东南亚各国的民族资本都有所发展。近几年来,各国政府加强了对外资的甄别,要求在投资和职工雇佣方面提高民族化的比率。这种要求一方面固然是出自当地政府旨在扶植民族资本的想法,但实际上也和民族资本确有相当发展这一事实密切有关。因此,掌握各国民族资本的目前状况,对了解东南亚各国的经济民族主义  相似文献   

5.
印度尼西亚宣告独立后,发展民族资本的利益要求摧毀其经济中的殖民地性结构和取消外国资本的阵地.排挤外国资本的斗争是首先在对外贸易领域中开始的,因为对外贸易是外国垄断资本把印尼保持在殖民地或半殖民地依附地位的一个主要手段.帝国主义者利用对外贸易从印尼攫取去大量利润.不等价交换则助长了印尼经济殖民地性的保留.每年有三分之二以上的农业原料,和几乎全部矿产品被输出.同时印尼又不得不输入一切工业品以至于粮食.对印尼来说,商品输出过去是、现在仍然是外汇收入的主要来源,而外汇又是清算国际支付、输入商品和在国内为实现工业发展计划提供资金所必需的.这也决定着把外国资本从对外贸易,以及从国家一切经济生活中排挤出去的必要性.长期的荷兰殖民压迫造成了印尼经济的落  相似文献   

6.
一、泰国政府扶植民族资本企业的政策 (一)概况泰国政府所采取的扶植民族资本企业政策一贯是不过份露骨而是采取一种“折衷”的做法。例如,以泰国国家经济开发计划来说,计划的出发点到底是以发展国家经济为主呢?还是以依靠外资投资为主呢?其观点历来是不很明朗的。从经济开发的政策看,所谓重点扶植出口加工类型工业、发展和扩大资本市场等等政策也是到第二次经济开发计划的第二期(1970—71年)才逐步提出来的。这种态度暧昧的政策也可以从《奖励产业投资新法案》不问国内资本、外国资本一律规定给予有关奖励企业优惠待遇的做法看出来。根据《奖励产业投资新法案》的规定,凡是企  相似文献   

7.
新加坡、马来西亚的华人资本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华人资本实况 在经济增长显著的东盟各国,有多种资本在活动。主要有日本、美国、欧美各国等的发达国家资本、近年来取得迅速经济发展的香港、台湾、中国的资本、以及东盟各国的民族资本等。 华人资本也是这些资本中强有力的资本之一。众所周知,华人资本不仅在东盟各国的国内市场,也在亚洲和世界各地展开积极的投资活动。但是,华人资本在东盟各国的国民经济中占  相似文献   

8.
日本海外贸易振兴会主编的《海外市场》于1975年三月、六月、九月、十一月,1976年二月和1977年一月、二月各期分别刊登了有关东南亚国家联盟五个国家的民族资本情况的一组文章。本刊1976年第二期已经译载了其中的三篇:《菲律宾的民族资本》、《印度尼西亚的民族资本》和《新加坡的华人资本》。本期继续译载其余的两篇。——编者  相似文献   

9.
发展中国家的国内生产总值在从1950年到1980年期间增长了五倍,这样显著的增长当然不是在社会经济结构毫无变化的基础上取得的。这种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涉及到三个方面的变化:第一、民间经济经营形态与国营经济经营形态之间相互关系的变化;第二、经济中民族资本与外国资本之间相互关系的变化;第三、近代化的产业结构、技术结构乃至社会经济结构和传统的产业结构、技术结构乃至社会经济结构之间相互关系的变化。  相似文献   

10.
战后以来,外国资本在东盟国家的投资迅速扩大,它对东盟国家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产生重要影响。本文拟就战后外国资本在东盟国家(不包括文莱)经济中的地位与作用的变化作一探讨。一、战后外国资本投资的变化历史上,东盟国家沦为帝国主义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长达几个世纪。外国资本不仅在各国经济中占有垄断地位,而且是帝国主义巩固其殖民政治和经济统治的重要手段。外国  相似文献   

11.
印度政治现代化发展历程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印度政治现代化经历了两个主要演进时期。从独立至20世纪70年代末,印度逐步确立了西方议会民主制的政治现代化模式,但也体现出某些东方威权体制的特征。20世纪70年代末至今,印度政治现代化模式经历了深刻的发展和变化,东方威权体制特征日渐削弱和消解,民主政治进入了新阶段,但传统宗教因素也被激活。印度政治现代化进程在传统与现代相互作用、延续与变革彼此交织中向前迈进。  相似文献   

12.
亚洲的经济繁荣吸引了外国投资者,1981~1992年流入第三世界国家的外国资本中亚洲国家几平占2/3,而中国吸引的外资是最多的。在拉丁美洲从外国资本中获益的主要是平原国家墨西哥、巴西和阿根廷。黑非洲获得最少,仅占外国向第三世界投资的7%。  相似文献   

13.
外国资本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是一个引起人们争议的问题。既无法进行明确的理论阐述,也无法找出确凿的事实证据。在六十年代初,有一些经济学家认为,外国资本的流入总是对经济效率与经济增长产生有利的影响。在七十年代,这些经济学家的假设和研究结果便受到了“替代理论家”的挑战,后者认为外国资本可能会导致贫困化。亚洲发展中国家的  相似文献   

14.
作为缅甸最强大的组织机构,缅甸军方在其国家事务中扮演着双重角色。1962年奈温建立军事政权以来,缅甸军方在主导缅甸政治进程的同时,借助国有化政策实现了“藏富于军”。20世纪90年代,缅甸军方通过出口自然资源获得了大量预算外收入,成功解除西方的经济围堵和政治封锁,快速实现了资本的原始积累和组织机构的现代化转型。强大的军方经济体系对缅甸军政关系及社会治理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一是维护和强化了缅甸军事威权主义的韧性,为军方采取灵活策略、确保“有纪律的民主”提供了关键支持;二是市场化经济改革难以逾越军队利益固化藩篱;三是公民难以抵御国家的政治渗透,社会整体民主政治意识缺失。考察缅甸军方的经济行为,有助于刻画缅甸军事威权统治的全貌,深入理解缅甸军方在国家建构议程中的“中心地位”。  相似文献   

15.
陶元浩 《东南亚》2010,(2):26-29
政党体制主要是研究不同的政党间的运行模式,考察政党政治中的政党数量、竞争程度、政党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对政治体制的影响。莫里斯·迪韦尔热和和萨托利分别从政党数量和竞争程度对政党体制进行了分类。根据政党体制的分类,新加坡应属于“主导型政党体制”,其特点表现为:竞争性、一党主导性、民主性和威权性。新加坡政党体制的成功运行,给我们提供了宝贵经验和成功启示:建立符合本国国情的政党体制和政治制度、探索主导党体制的监督制度、积极推动政党政治的民主化进程。  相似文献   

16.
战前,菲律宾作为一个殖民地国家,农业的经营、农作物的生产、加工和销售不仅受到殖民地政府农业政策的支配,而且受到外国公司农业渗透的影响。但是,总的说来,战前外国资本(主要是美国资本)对菲律宾农业的渗透重点多半是在农产品加工方面。以椰子工业为例,1935年椰子工厂的1,189.5万美元投资总额中,美国资本约占一半,约占554.5万美元,英国资本居第二位,为349.5万美元;西班牙资本约100万美  相似文献   

17.
在世界政治史研究之中,竞争性威权主义是一个相对较新的概念。对"竞争性威权"而言,程序合法与绩效支持是其维系的两大关键因素。本文以20世纪90年代秘鲁藤森政府为研究对象,论述了竞争性威权主义在秘鲁产生的社会背景和历史地位。当一些走过"民主化转型"程序、按照所谓"民主"的规则和程序运行的拉美国家处在国家破产和社会瓦解的边缘时,竞争性威权主义的出现使它们看到了"自救"与东山再起的可能。竞争性威权主义游离于民主与威权两者之间的特性使其具备了独特的韧性。秘鲁前总统藤森从成功实施"自我政变"和经济上的"休克疗法"到被迫入狱的经历很好地诠释了竞争性威权政府由强势到衰败的特征。进入21世纪后,新自由主义退潮后拉美地区出现的"粉色浪潮"中,竞争性威权主义的因素依然可见。因为在经济社会转型不顺、矛盾多发的阶段,民众对传统治理模式产生了怀疑和失望,从而产生了对于效率和执行力的期待。作为具有重大意义和深远影响的政治行为,从威权到民主的转型应是一个值得慎重对待的循序渐进的过程。  相似文献   

18.
民国时期福建海洋航运业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国建立以后,福建的海外远洋航运虽仍然处于外国势力的控制之下,但是由于强加于民间航运业的封建束缚有所削弱,同时一战期间,西方列强忙于在欧洲争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侵略,为福建近代海洋航运业的发展提供了一个空前有利的环境和条件。民族资本和海外华侨创办远洋轮船航运业顿呈活跃,海外航线不断增多。然而,在帝国主义压迫和国民党政府的腐败统治下,民族海洋航运业是难以得到真正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末,拉丁美洲出现了两种型塑拉美政治变迁的重要运动——左翼运动和天主教运动。本文以天主教与左翼运动的关系为研究对象,选取巴西、智利和阿根廷为个案,通过历史分析和横向比较考察两者的关系模式与变迁趋势。研究发现,天主教与左翼的关系是动态和多元的。天主教的右倾或左转是拉美政治钟摆的重要社会动力:天主教的右倾推动了军人政体的建立,天主教的左转则促成了左翼的上台执政。天主教与左翼的关系模式存在全面对抗、全面合作和部分合作三种模式。在民主化时期,三国天主教与左翼运动的关系也呈现出三种不同的模式:在巴西,团结的天主教与左翼结盟反抗威权;在智利,分化的天主教与左翼结成选举联盟终结了威权;在阿根廷,分化的天主教与左翼运动疏远并消极地反抗威权。天主教与左翼运动的关系主要受到宗教市场的多元化程度和政治压制程度的影响:军政府的政治压制程度越高,宗教市场的多元化程度越大,天主教越容易与左翼政党结成同盟。  相似文献   

20.
在阿根廷的外国资本几乎渗透到这个国家的重要经济部门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除军事工业和交通、电力、能源等部分关键部门为国家控制外,外国资本在工业、农业、商业、金融、保险等部门都有大量投资。外国投资的方式有以政府贷款形式输出的间接投资,也有企业的私人直接投资。十九世纪二十年代,英国资本首先进入阿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