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湘评论》2008,(4):28-28
从“开卷有益”的古训,到“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劝勉:从“热爱书吧,这是知识的泉源”的激情召唤,到“书是人类发出的最美妙声音”的深情吟唱,人们相信,一切时代的精华尽在书中。书中自有黄金屋。书籍是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相似文献   

2.
新欣 《前线》1998,(11)
书的海洋中,一位思想者在沉思……《送您一把金钥匙》首先吸引我的是它精美独特的装帧,给人的感受是庄重和清新。“即使当了总统,书也仍是你的老师。”当我打开这部30万字的著作,一下子就被它那独特的“凝思片语”揪住了———“书是我的导师,她给我知识和启迪;书...  相似文献   

3.
一位领导同志说,我们每个人实际上都是一本书,所不同的是,有的是“百科全书”,与之接触能使人增长知识,明晓事理;有的是“专著”,在某个方面可以为人师,为人表;有的则是一本内容空泛,用处不大的书……此言极是。从某种意义上讲,领导干部更是一本书。这本“书”拥有相对固定的读者群,一个单位的领导者,就是这个单位群众的“必读书”。群众多半从领导的讲话、决策和处理问题的过程中,读出领导者境界的高低、知识的博寡、能力的强弱和形象的好坏。而且,领导干部的职位越高,他那本“书”的读者面就越大,昭示力就越强。有时一次…  相似文献   

4.
读书与修身     
为了鼓励读书,人们把书形容成各种各样可知可感的东西,比如“黄金屋”、“颜如玉”,比如“进步的阶梯”、“太阳”、“大海”等等。读书,可以拓展视野、增广见闻、积累知识、丰富情趣……更重要的是,  相似文献   

5.
“知识即力量”,愈来愈多的人们早已深有体会。如何获得丰富的知识呢?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离不开读书学习的。因此古人刘向说:“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外国人则说:“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爱护书籍吧,它是知识的源泉”(高尔基),“书是全世界的营养品”(莎士比亚)。  相似文献   

6.
向书本学习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也是获取理论和知识的源泉。信息化战争是知识密集、科技密集的战争,对军人知识的广度和深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创建学习型党组织的实践中,要科学选定学习内容,确定哪些书要精读,哪些书要通读,增强学习的针对性、实用性。要按照“缺什么、学什么”的原则,把学习党的理论与学习各种新知识结合起来,突出对党的基本理论、业务知识和理论创新、制度创新、机制创新、科技创新知识的学习,  相似文献   

7.
《支部生活》2010,(12):53-53
王夫之“嫁书”。我国古代的大思想家王夫之,一生著书520卷。有一年,他的大女儿出嫁,人们都来看望这位德高望重的老人给女儿办什么嫁妆。王夫之高兴地拎来一只箱子,说嫁妆都备齐了。打开来一香,原来是满满两箱书。王夫之说:“这就是我多年来为女儿操办的嫁妆!”以书为嫁妆,是对知识的尊重。  相似文献   

8.
书是医治愚昧的良药,是登高望远的阶梯,是冶炼灵魂的炉火,是指导人生的良师益友,是走向成功的法宝。书,总结了人类的一切知识财富,浓缩了前人的一切生活经验、发明创造和思想智慧。古今中外大凡有大成就的伟人大家,都是以书为伴、勤奋读之。他们以“勤”为“径”,以“勤”补“拙”,以“勤”获“知”,通过勤奋读书来攀登高峰,到达光辉的顶点。  相似文献   

9.
周术槐 《当代贵州》2011,(17):64-64
现代社会,人们获得知识的途径越来越多样化。读书、看报、上网、听讲座、看电视、听收音机、谈话等,皆可成为人们获取各类知识的途径。但是,在获取知识的各种途径中,笔者首推传统阅读方式。之所以如此,不仅缘于“阅读使人充实”,更缘于“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与书为伴,其乐无穷!  相似文献   

10.
胡智慧 《党课》2007,(12):104-105
23年前,刚走进军营的我为了一个“三等功”奖章迷上了新闻写作。20多年来,这枚“命中无缘”的奖章激励我发奋写稿,无怨无悔地爱上了“爬格子”,与新闻宣传工作结下了不解之缘。  相似文献   

11.
苏荣 《党建》2010,(9):13-13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知识总量呈几何级数增长。特别是近50年来,知识更新的周期大大缩短。农耕时代,一个人读几年书,就可以用一辈子;工业经济时代,读十几年的书,才能够用一辈子;知识经济时代,需要一辈子学习,否则知识就会老化,思想就会僵化,能力就会退化。有学者指出:“21世纪的文盲不是没有文化的人,而是不会学习的人。”  相似文献   

12.
《党课》2007,(9):41-41
正如所谓的“知识经济”“学习型组织”等概念一样.“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这一词也是“老外”发明的。1990年,著名的管理学家普瑞哈兰德和哈梅尔共同撰写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一书。在这本书中,“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一词被首先提出。他们认为,核心竞争力是关于企业如何协同不同生产技能及整合多种技术的集合知识的能力……它是沟通、包容以及对跨越组织边界工作的高度承诺。  相似文献   

13.
季春光 《党课》2014,(19):74-74
江苏省泗阳县167名大学生村官当起了农家书屋的“店掌柜”,把农家书屋建成了孩子们学习知识的“加油站”、结识朋友的“交友所”。让农家书,屋变身“淘宝屋”。他们积极与团县委、县妇联、文化站等相关部门联系,争取资金、图书等方面支持,充实农家书屋内的儿童书籍、科普杂志和画报等,方便孩子们淘到自己喜欢的书籍。让农家书屋变身“快乐屋”。  相似文献   

14.
葛明义 《当代贵州》2011,(11):64-64
记忆里,童年时的“书屋”是一个纸箱,里面装满了各种小画书;少年时的“书屋”是一个桌上的书架,中间塞满学习的课本和喜爱的闲书;青年时的“书屋”是一个自制的书柜,书的种类渐次增加;而今有了名副其实的书屋,各类书籍齐聚一屋。一生嗜好“耙书”,“耙书”如同砍樵,故自号“黔中樵哥”,书屋名目“樵屋”,这便是我灵魂的栖息之地,精神的沐浴之所。在这里可与圣哲对话,可与宿学交流。  相似文献   

15.
身为天津人,王健英从2004年开始在“不熟悉”的滨海新区打拼,如今他已深深地爱上了这片土地,并证明了自己当初的选择是对的。  相似文献   

16.
读书有道     
王健军 《党课》2010,(20):81-83
从幼儿蒙学时看图识字起,到负笈求学时寒窗苦读,读书不可谓不认真,涉猎不可谓不庞杂。然而,在工作学习中,每每还会碰到“书到用时方恨少”的尴尬。这固然与当下知识爆炸、资讯发达的时代背景有关,而不会读书、不知道要读什么样的书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相似文献   

17.
学识与见识     
据《新法编排汉语词典》解释:学识即一个人学术上的知识和修养;见识即一个人要接触事物,扩大见闻。学识和见识是构成一个人能力、素质、本领的重要内容,是一个相辅相成的统一体。通过理性的把握,实现学识与见识共同长进,对走好人生、实现价值、贡献才智有重要意义。学识和见识是知识形成的两种形式。学识凭学而识之,讲的是学习知识、积累文化的重要性。学识是静态的,是隐性的,是内功,是古人的“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是“头悬梁、锥刺股”,是清代王国维的“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相似文献   

18.
知识与见识     
游宇明 《唯实》2014,(9):96-96
人到中年,思想里多少有点“好古”的成分,读历史也就成了一种当然的选择。在我的感觉里,历史书可以分为两种:一是有知识的,一是有见识的。知识型历史书充满了丰富的历史细节,可作茶余饭后的消遣;见识型历史书除了渊博的知识外,还可以带你反思历史、理解现实,让你的眼光变得锐利、思想变得深邃。  相似文献   

19.
你言我语     
仕而“优”则“学”?□孙信成中国古代实行的是科举考试,讲的是“学而优则仕”,于是古人常用“读读读,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千钟粟”劝勉别人。如今时代不同了,工农当家做了主人,对干部的要求也高了,讲求又红又专,德才兼备。一些同志随着职务...  相似文献   

20.
《新湘评论》2013,(21):64-64
我经常接触基层干部,恕我直言,对他们有多少人有经常读书的习惯,却无多少把握。我也曾随意做了些调查:“你平常读书吗?读什么书?”回答有如下几种:一、“倒是想读书,可哪有时间呀!”二、“哪能不读书,一般都在晚上,但看不了两页就发困。”三、“只看一看上边发的书,那是为了工作需要,好多年没有自己买书读了。”四、“不知道该读什么书?要不给咱推荐几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