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国家及其财产管辖豁免是一项普遍接受的习惯国际法原则。随着时代的发展,关于国家及其财产管辖豁免出现了不同的理论主张,国际实践基本上是绝对豁免和限制豁免两种原则并存,并且主张限制豁免主义的呼声越来越高,《联合国国家及其财产管辖豁免公约》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出台。它的通过和开放签署对国际法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拟从国内法治方面探讨一下《联合国国家及其财产管辖豁免公约》所产生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联合国国家及其财产管辖豁免公约》(以下简称《公约》)已经于2004年12月2日正式通过,我国也已经于2005年9月14日正式签署。《公约》对国家财产的豁免规定是《公约》的核心,而国家财产执行豁免的问题更是关键,因此仔细解读《公约》中对于国家财产执行豁免的规定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国家及其财产豁免是国际法上的一项习惯法规则,关于国家及其财产豁免的限度历来有绝对豁免主义和限制豁免主义之争。二战后限制豁免主义得到越来越多的国家的接受,但其中的行为区分标准仍存在着问题。《联合国国家及其财产管辖豁免公约》的通过对限制豁免主义有了新的发展,在此种国际环境下,中国也应当调整自己在国家豁免这个问题上的立场。  相似文献   

4.
王立君 《法商研究》2007,24(3):100-104
国家及其财产管辖豁免是国际法领域一个重要的理论和实际问题,其理论基础源于国家主权原则以及由该原则引申出的国家平等与独立。关于国家及其财产管辖豁免的适用范围,长期以来存在“绝对豁免论”和“限制豁免论”之争。目前,“限制豁免论”正在逐步取得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联合国国家及其财产管辖豁免公约》也采纳了“限制豁免论”,而且还在商业交易等问题上对国家管辖豁免规则作出了某些新规定。我国虽然一贯主张国家及其财产管辖的绝对豁免,但目前的态度有了新变化,开始接受“限制豁免论”。  相似文献   

5.
《联合国国家及其财产管辖豁免公约》评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曲波 《行政与法》2006,(5):109-110
第59届联合国大会通过的《联合国国家及其财产管辖豁免公约》肯定了国家豁免是一项国际法原则,对限制豁免进行了认定。当今的国际社会,限制豁免更易被接受。限制豁免是国际法规范的发展趋势。我国应制定《国家豁免法》,明确规定限制豁免的做法。  相似文献   

6.
我国于2005年9月签署了2004年《联合国国家及其财产管辖豁免公约》,给我国带来积极影响的同时,又给我国带来了挑战,尤其是给我国国有企业带来了严峻挑战。国有企业问题一直是国家管辖豁免中的特殊问题,而我国又是国有经济比重较大的发展中国家,研究2004年《联合国国家及其财产管辖豁免公约》中的国有企业问题,对于更好的保护我国主权和利益,就显得十分有意义。  相似文献   

7.
张蕊 《法制与社会》2011,(31):73-74
《联合国国家及其财产管辖豁免公约》的通过,对于中国处理国家及其财产管辖豁免问题具有重要意义,我国已步八由坚持绝对豁免主义转向采纳限制豁免主义的国际趋势。这既是适应我国国情的需要,也是世界政治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在处理领土管辖权和外国豁免权之间的关系,保障人权方面都具有积极的意义。为了使国家及其财产管辖豁免问题得到更有效的解决,我国应继续在制定法律和适用法律方面不断努力。  相似文献   

8.
《联合国国家及其财产管辖豁免公约》规则的性质与适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联合国国家及其财产管辖豁免公约》规定了国家主权有限豁免的内容和标准。《公约》有关有限豁免主义的规则是国际条约法规范,尚不能构成国际习惯法规范。但《公约》的通过与日后的生效,将促使有限豁免主义发展成为国际习惯法。《公约》规则在我国不应得到直接适用。我国应制定关于国家及其财产豁免的法律,一方面将《公约》规则转化为国内法并在缔约国之间适用,另一方面对非缔约国(也包括对《公约》提出保留的缔约国)继续实行对等原则。在今后的司法实践中,应以《公约》规则来解释国内法,从而使国内法与《公约》保持一致。  相似文献   

9.
2004年由联合国大会通过并于2005年公开签署的《联合国国家及其财产管辖豁免公约》首次以国际公约的形式对限制豁免论进行了确立。我国签署了该公约,并已开始了有关国家豁免的立法进程。2005年10月25日,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外国中央银行财产司法强制措施豁免法》。本文将选取公约第12条侵权例外条款分析条款内涵及各国国内法院的实践,对我国立法和实践提供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10.
国家及其财产享受豁免是国际法上的一项重要原则。所谓国家以及财产豁免是指一个国家及其财产未经该国同意免受另一个国家的管辖和执行。就司法而言,一个国家及其财产不得在另一个国家的法院被诉,或者其财产不得被扣押或强制执行。在国际关系中,国家及其财产享受豁免既是来源于国家主权原则,又是为了维护和巩固国家主权原则。目前,关于国家及其财产豁免的理论和实践正处在一个大动荡的时代。一方面,一些国家单方面地制定了限制外国国家及其财产豁免的立法。而在一些国家的法院中,滥诉外国国家  相似文献   

11.
国家豁免是一项古老的国际法原则,其包括广义和狭义两种含义.限制豁免理论主要有四种理论基础,《联合国国家及其财产管辖豁免公约》的出台明确将限制豁免论确立下来.近年来我国学界在此问题的研究上有一些新的发展.我国关于国家豁免的相关立法在《公约》制定后也应当有所转变,方能进一步适应国际趋势.  相似文献   

12.
黄进 《法学研究》1986,(5):90-96
国家及其财产享受豁免是国际法上的一项重要原则。所谓国家及其财产豁免是指一个国家及其财产未经该国同意免受另一个国家的管辖和执行,在国际关系中,国家及其财产享受豁免既是来源于国家主权原则,又是为了维护和巩固国家主权原则。  相似文献   

13.
邵沙平 《法学家》2005,(6):24-28
国家及其财产管辖豁免是一项普遍接受的习惯国际法原则.2004年联合国大会通过并于2005年1月17日开放签署的<联合国国家及其财产管辖豁免公约>是国家及其财产管辖豁免原则发展新的里程碑.这一公约不仅使国家及其财产管辖豁免这一习惯法原则的内涵更为明确,还给各国提供了一套有关国家及其财产管辖豁免领域的统一的国际法律规则.<联合国国家及其财产管辖豁免公约>所确立的法律原则和规则在继承传统国际法注重保护国家合法权益的基础上,也考虑到了与国家进行交易的自然人和法人的合法权益,更为合理的体现了国际法治中的正义和公平精神.我国应善用这一公约的原则和措施,完善我国在国家及其财产管辖豁免领域的法律对策和措施,维护我国的国家和个人的合法权利,推动国际法治与中国法治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14.
随着绝对国家豁免理论逐渐受到置疑和挑战,有限豁免原则逐步取代绝对豁免理论。进入21世纪,全球性的多边国际公约《联合国国家及其财产豁免公约》于2004年12月2日获得联合国大会的通过,我国已在《公约》上签字。该公约标志着国家及其管辖豁免方面开始确立起普遍性的统一的国际公约的规则,国家豁免理论经历了一个从传统的绝对豁免主义到限制豁免主义的转变过程,必将对国际法制及国内法制、对国家参与经济活动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近年来,我国国家及其省政府在美国作为被告的案件时有发生,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当属莫里斯案和仰融案。因此,研究这一领域的新动态,寻求相应的法律对策和应对措施,无疑具有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5.
《联合国国家及其财产管辖豁免公约》评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联合国国家及其财产管辖豁免公约>是第一个全面规范国家及其财产管辖豁免问题的普遍性国际公约,也是第一个确认国家及其财产限制豁免的普遍性国际公约.该<公约>的通过和开放签署,对国际法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备受关注的FG Hemisphere Associates LLC诉刚果民主共和国及其他人案在经历了一系列审判后,由香港终审法院做出终局裁决。香港终审法院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释法,判定香港特别行政区应与中央政府的国家豁免规则保持一致,因而香港法院对刚果民主共和国无司法管辖权。本案将"一国两制"制度下国家豁免规则的适用问题以及中国的国家豁免立法问题提上了议程,并为国家豁免立法及其区际适用问题提供了一定的解决路径和实践经验。显然,目前中国坚持绝对豁免立场,且适用于香港特别行政区。然而,考虑到中国已经签署《联合国国家及其财产管辖豁免公约》,且采取限制豁免并不必然对中国不利,因此中国可以考虑适时转变态度。  相似文献   

17.
<正> 在国际法学中,关于国家及其财产豁免的理论是伴随着在国际交往中国家及其财产豁免问题的出现而产生的。在这个问题上,传统的理论有绝对豁免论和限制豁免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法理论界又出现了废除豁免论。本文试图对废除豁免论作些评介。  相似文献   

18.
简论绝对豁免理论邵明国家及其财产豁免理论是当代国际法中的一个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关于国家及其财产豁免的问题的理论,大致有如下几种:绝对豁免理论、限制豁免理论(即相对豁免理论).平等额免理论和废除豁免理论.下面着重分析绝对豁免论。绝对豁免论认为:一个国...  相似文献   

19.
国家及其财产管辖豁免对我国经贸活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乃根 《法学家》2005,2(6):28-32
国家及其财产的管辖豁免,是指一国本身及其财产在另一国法院享有管辖豁免,亦称司法管辖豁免.这是一项公认的习惯国际法原则,也体现了<联合国宪章>规定的"各会员国主权平等之原则".但是,在国家与自然人或法人的商业交易所引起的诉讼方面,根据法院地国法律或国际公约,一国本身及其财产司法管辖豁免将受到限制,这就是商事活动中的国家及其财产管辖豁免之例外.国际社会历经十四年努力而达成的<联合国国家及其财产管辖豁免公约>(以下简称<公约>),本着"统一、明确"的立法精神,对该领域的国际法加以编纂,在当今日趋全球一体化的国际经济关系中,具有显而易见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国家豁免作为一项普遍的国际法原则,一直以来被国际社会广泛认可,但有关绝对豁免与限制豁免两种理论的争论也由来已久。伴随着国际经贸与国际关系的发展,限制豁免理论被越来越多的国家所接受。2004年12月《联合国国家及其财产管辖豁免公约》的通过,标志着在国家豁免方面从习惯国际法向成文国际法的转变,其对限制豁免原则的确立意味着限制豁免成为国际社会国家豁免理论的发展趋势。面对绝对豁免与限制豁免两种原则冲突与并存的现象,我国一贯坚持的绝对豁免态度开始有所转变,逐渐接受限制豁免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