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今年5~6月间,卢布的汇率问题曾经是研究独联体的学术界的一个热门话题。人们在讨论独联体前景的会议上,甚至把卢布的境内统一汇率的实施看作一个转折点,作为一个重要的论据。从事对俄贸易实务的人们,更是把卢布新汇率的实施看作赚得美元的极好机会。的确,当时尚在拟议中的俄罗斯新外汇政策,对于陷于困境的俄罗斯经济来说,也真是一个出人意料的大胆决策。这个政策在出台之前,在俄罗斯国内一度引起激烈的争论。如今,俄罗斯卢布的境内统一汇率已实施了两个多月,一系列与此有关的法令措施已大体付之实施。其初步结果已有所表现。因此,本文拟谈谈这个外汇政策的由来背景、内容和实施状况。  相似文献   

2.
1991年俄罗斯私有化改革之后,农业进入了负增长期。其深层次原因是市场环境不利于农业发展,非均衡的通货膨胀使农产品价格相对偏低,农业生产成本上升,收益却不断下降。在这种情况下,理性的农业生产主体只能选择减少生产,俄罗斯不得不依靠进口农产品来满足国内消费需求。1998年金融危机改变了农业发展的市场环境,卢布汇率的大幅度贬值抑制了进口农产品对俄罗斯农业的冲击,国内市场环境也开始向有利于农业发展的方向转变,俄罗斯农业从此走上了复苏之路。基于这种分析,2008年金融危机能够继续改变农业贸易条件和卢布汇率,因而这次金融危机仍然有利于俄罗斯农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一、卢布风暴开始 俄罗斯今年可谓是多事之秋。5月严重的金融危机甫定,8月初,股市、债市又狂跌不止,给俄罗斯新任总理基里延科摆出一道又一道的难题。叶利钦曾在不同的场合数次“明确而肯定地说”,卢布不会贬值。然而,8月17日,俄罗斯联邦政府和中央银行联合发表声明,采取反金融危机紧急措施,干预金融市场。  相似文献   

4.
4月3日俄罗斯财政部长库德林在举行的俄经济特区发展会议上表示,从今年到2009年,财政部门将拨款788亿卢布(1美元约合28卢布)用于首批经济特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以加快经济特区的发展进程。俄罗斯国防部首次发表国防白皮书。4日俄罗斯天然气出口公司代表比留林在莫斯科举行的“俄罗斯与世界能源市场”圆桌会议上称,俄罗斯和中国计划在今年年底前签署有关俄对华出口天然气的政府间协议。6日俄罗斯国家杜马国际事务委员会主席科萨切夫主持召开该委员会扩大会议,专门就中俄关系问题进行座谈。10日俄罗斯公布了一份被怀疑可能扩散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俄罗斯转轨期间汇率的实际数据和汇率制度的安排,对俄罗斯外汇制度的改革进程进行分析,并且讨论不同阶段进行汇率制度改革的原因以及汇率改革后对经济产生的影响。俄罗斯汇率制度自由化改革,首先是实现经常账户自由化,然后实行资本账户的自由化。俄罗斯汇率制度的安排,也从开始的不可兑换到国家内部可兑换,然后发展到"汇率走廊"制度。在"汇率走廊"制度不再满足需求后,俄罗斯实行了浮动汇率制度。最后,在经济好转和外汇储备充足的情况下,俄罗斯实行了自由浮动汇率制度。在经济一体化的时代,我们认为俄罗斯的汇率政策选择应该更多地参与区域与国际协调,这样才能更好地应付金融危机。  相似文献   

6.
俄罗斯三城市与纽约食品价对比《论据与事实》1993年第11期刊登俄罗斯的莫斯科、乌里扬诺夫斯克、海参崴与美国纽约的主要食品价对比,纽约的价格由1美元比653卢布折算成卢布价  相似文献   

7.
翻开战后日美货币史,仿佛是一部日元兑美元的升值史。二战之后,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下,日本于1949确立了1美元=360日元的单一汇率,这一汇率在当时就是一个带有相当“升值”性质的汇率。可日本竞然实行了20多年,直到1971年8月,美国总统尼克松为了应付美元危机,不得不宣布实行新经济政策,停止用美元兑换黄金,并对进口商品增加10%的附加税,即著名的“尼克松冲击。”在美国的压力下,1971年12月日本被迫宣布日元升值为1美元兑换308日元。1973年2月,新的美元危机又迫使美国和日本放弃了固定汇率制,日元对美元汇价突破了300日元,从此开始了美元大幅度的贬值,日元大幅度升值的进程。(祥见表1)  相似文献   

8.
断然实行币制改革今年8月24日,印度尼西亚政府颁布总统命令,断然实行了币制改革。过去,美元与印尼盾的官定汇率是1比11.40,今年6月下旬,政府和制宪会议之间激烈斗争,政局极为动盪,在自由市场上,美元汇率曾哄抬到210盾,7月,苏加诺政权确立后也一直是摆动在140盾上下。由于差数过大,所以这次官定汇率就改为1比45盾。同时,把500盾钞和1000盾钞贬值90%,从9月28日起兑换新币。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俄罗斯国际收支经常账户出现了顺差,这种改善主要是近年石油价格上升以及卢布贬值带来的。而对一国国际收支继续保持平衡十分必要的结构转变在俄罗斯并未发生。与此同时,俄罗斯的资本外逃、卢布升值和国际直接投资减少等问题日益突出。这些问题如不能尽快妥善解决,俄罗斯将无法长期保持其产品出口的竞争力并实现经济持续增长的目标。  相似文献   

10.
自1990年11月1日起苏联开始使用新规定的卢布对外币的商业汇率。这样,在苏联的汇率体系中共有四种正式汇率:官方汇率,商业汇率、专用汇率和在外汇拍卖行或交易所中使用的拍卖汇率。根据苏联国家银行外汇经济管理局副局长伏伊琴柯夫的介绍,在苏联从行政命令  相似文献   

11.
截至1998年底,俄罗斯的外债已达到1508亿美元,内债约700亿美元。这个数字不包括外国人持有的短期国债和联邦债券(1998年8月17日前他们购买了160亿美元的这种债券),还有地方政府借的外债(约50—100亿美元)。这些巨额债务,几乎占国内生产总值的65%(按20.65卢布折合1美元计算),还债支出占整个预算支出的34%。1.俄债务危机的成因极为复杂,败政亏空是一个直接原因。  相似文献   

12.
1983年全苏社会劳动生产率和1982年相比计划增加3%以上。国民收入增长额的95%,工业产品增长额的91%以及农业生产、交通运输和基本建设的全部增长额靠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达到。用于消费和积累的国民收入和1982年相比计划增加3.3%,即增加150亿卢布,达4,750亿卢布。工业总产值计划增加3.2%,达7,450亿卢布(按1982年1月1日价格)。其中乙类  相似文献   

13.
自从苏联解体后,无法控制的通货膨胀正在横扫俄罗斯这个困难丛生的国家。在1992年,物价猛涨了百分之二千五百多。1993年也好不了多少,最近,在“黑色星期四”的一个晚上,卢布就贬值了百分之二十五。恐怖情绪正在笼罩着全国。  相似文献   

14.
俄罗斯经济界对1994年俄罗斯经济情况的预测: 预算赤字在总产值的1O%以内,年底通货膨胀为7—9%,外汇兑换率为:1美元兑3000卢布。 生产比1993年下降10—12%,总产值下降8%。 物价涨幅为4.7—5.2倍,失业人数300万,低于最低生活线的居民占居民总数的32—35%。  相似文献   

15.
上世纪90年代末的亚洲金融危机之后,各国纷纷加强对汇率的关注程度。受多种原因的影响,日元汇率自2000年至今仍处于不断波动之中。大体而言,日元汇率的变动大体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2000年至2002年),自2000年日元汇率受国内经济的影响,虽然间或出现局部反弹,但总体呈现贬值趋势;第二阶段(2003年至2004年),随着美元强势货币政策的弱化,日元汇率进入升值阶段;第三阶段(2005年至今),自2005年以来受世界对美国的货币政策预期及美国经济状况的好转的影响,日元汇率结束升值态势呈现贬值趋势,进入2006年日元汇率仍呈下降趋势。本文将分析三个…  相似文献   

16.
卡特时期是美国同时面对国际国内重大危机时,利用汇率政策动员国际国内资源应对危机的典型代表时期。研究卡特政府时期美国汇率政策制定的政治经济逻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卡特政府在继承的制度遗产基础上,及外部冲击与内部博弈的双重作用下,与市场的互动共同促成了美国汇率政策的制定。从国际层面上看,卡特政府调整汇率政策的目标在于阻止美元的过度贬值,防止引发西方盟友间竞争性贬值,防止诱发盟友体系的分裂,以此在苏联的全球攻势下更好地维护美国体系的霸权地位;从国内层面来看,其汇率政策是为了隔离过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所导致的大通胀对美元贬值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英国信用评估机构IBCA预测今年韩国的经济增长4%,贸易收入311亿美元。这比韩国政府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共同预计的经济增长2%、贸易收入2O0亿美元的估计乐观得多。21日从韩国政府有关部门获悉,英国IBCA机构是在1月19日将韩国信用等级评定为适合投资国之后提交这份“韩国信用报告”的。该报告预测韩国今年的外债总额达1127亿美元,比去年减少128亿美元;总的对外资产比外债总额多16亿美元,这样韩国将成为债权国。同时还预测今年平均失业率为8%,物价上涨率为3%,汇率为1美元兑换120O韩元,到年底外汇储备可达659亿美元。对此,政府…  相似文献   

18.
80年代中期以来,苏联开始重视外汇制度改革。88年初,戈尔巴乔夫在会见西方政治家时阐述了苏联经济走向世界,使苏联经济同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步骤,明确提出卢布可兑换性问题,向世界表明了苏联实现卢布可兑换的信心和决心。  相似文献   

19.
亚洲经济何时得以恢复,是许多学者近来一直讨论的话题。人们起初预测的暴跌暴涨的“V”型经济波动并没有出现,代之而来的是长期萧条的“L”型发展态势,这种状况之所以出现,除了各国的自身原因外,与日元的汇率波动不无关系。去年七月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各国货币纷纷贬值,日元也出现大幅波动。7月11日1美元兑112.75日元,到年底突破130元大关,1998年年初有所反弹,但进入4月份又一路狂跌,曾一度跌到6月15日的1:146,创造了八年以来的新低,按1998年7月3日1:140.8计算,比1997年已贬值约…  相似文献   

20.
2001年日元汇率变动与影响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1年以来,日本经济形势持续恶化,日元兑美元汇率出现大幅波动,从年初的114:1持续下跌至年末的130:1左右,贬值幅度高达17.5%。日元作为世界上三极货币(美元、欧元、日元)之一,其汇率走势对亚洲(包括中国)乃至整个世界经济都具有重要影响。 一、日元贬值的主要原因 (一)日本长达十年的经济衰退是日元贬值的根本原因 自20世纪90年代初日本泡沫经济破灭以后,日本经济便一直不景气,多届政府对此都无能为力。1999年下半年至2000年上半年经济曾出现了短暂而微弱的复苏迹象,随即又再度滑坡,2000年三、四季度增长为-0.6%和-1.4%,2001年经济仍持续下滑,全年经济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