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99年岁末,在新世纪钟声即将奏响之际,澳门回到祖国怀抱,这是本世纪中华民族的又一盛事。它标志着外国殖民统治在中国的彻底终结,标志着我国在实现祖国统一的历史进程中又迈  相似文献   

2.
1999年12月20日,我国政府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这是举世瞩目的具有历史意义的重大事件。澳门的回归是继香港回归后,中国人民洗雪国耻、彪炳史册的又一民族盛事,是祖国统一进程中的又一里程碑。它宣告了外国在中国领土上进行管治的历史的终结,标志着"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取得了又一个伟大胜利。一、按照"一国两制"方针,澳门回归祖国,我国的主权和领土的完整得到了维护澳门,包括澳门半岛、■仔岛和路环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16世纪中叶后,澳门被葡萄牙逐步占领。中国人民从来不承认殖民主义者强加在他们头上的一切…  相似文献   

3.
《湘潮》1999,(6)
今年12月20日 ,澳门将回到祖国母亲的怀抱。这是本世纪中华民族最后一件历史盛事。澳门回归标志着外国殖民统治在中国的彻底终结 ,标志着中国在实现完全统一的历史进程中又迈出了重要的一步。在这庄严而神圣的历史时刻 ,华夏儿女无不为之扬眉吐气 ,欢欣鼓舞。澳门自古就是中国的领土。明代时 ,西方殖民主义兴起 ,葡萄牙人成为殖民扩张的急先锋。他们通过贿赂中国地方官员获得了在澳门的居留权、贸易权和一定的“自治权”。鸦片战争以后 ,随着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 ,特别是英国割据香港以后 ,葡萄牙当局艳羡英国人在香港的地位 ,乘人之危…  相似文献   

4.
在香港回归祖国两年多以后,我们又迎来澳门回归的喜庆日子。这是中华民族的又一盛事,是举世瞩目的一件大事。澳门的顺利回归祖国,又一次证明了邓小平同志“一国两制”的构想是妥善解决国家内部乃至国与国之间历史遗留问题的正确、有效的方式。正是“一国两制”构想所体现?..  相似文献   

5.
实现澳门政权的平稳过渡和顺利交接,是实现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又一盛事。澳门在今日能够得  相似文献   

6.
在香港回归两年半之后,与香港隔海相望的澳门又摆脱殖民统治回到祖国大家庭的怀抱。这标志着殖民统治在中国的彻底终结,是中华民族一件历史性的盛事,是邓小平同志“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又一个伟大胜利。一澳门位于珠江三角洲最南端,包括澳门半岛和凼仔、路环两岛。16世纪初,澳门是一个没有开发的小渔村,属广东省香山县(今中山市)管辖。1553年葡萄牙人入驻经商,1849年强占了澳门半岛,1851、1864年又先后占领了凼仔、路环两岛。1887年葡萄牙强迫清政府签署《和好通商条约》,规定清政府允许葡萄牙“永居管理…  相似文献   

7.
1999年12月20日,我国政府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这是我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为国家的主权和领土的完整而进行的长期斗争的结果,它标志着殖民统治的终结,标志着中国最终抹去了自鸦片战争以来的耻辱,标志着又一个新的时代的开始.澳门回归,作为中国历史上的又一重大事件,必将永垂史册.澳门的顺利回归,进一步论证了邓小平“一国两制”理论的无比正确,促使我国在实现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又向前跨进了一步.  相似文献   

8.
12月20日,我国政府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澳门将回到祖国的怀抱。这是中华民族继香港回归祖国之后的又一件历史盛事,是实现祖国统一进程中的又一重要里程碑。这一天的到来,既是我们祖国繁荣昌盛、国势蒸蒸日上的结果,也是邓小平“一国两制”理论的又一成功实践。我们深入研究澳门回归祖国与邓小平“一国两制”理论的关系,坚持和发展邓小平“一国两制”理论,对于保持澳门长期稳定发展,完成祖国统一大业,具有f分重大的现实意义,一、澳门问题的由来澳门原属中国广东省香山县(现中山市),位于广东省珠江三角洲最南端,包括澳门半岛和…  相似文献   

9.
同志们,朋友们: 今天,庄严的五星红旗和澳门特别行政区区旗已在澳门上空升起,我国政府恢复了对澳门行使主权,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正式成立。这是继香港回归之后中华民族的又一盛事,是我们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又一个重要里程碑。澳门回归祖国,是中国人民长期艰苦斗争和奋发图强的结果,是  相似文献   

10.
三百年梦寐不忘的生母啊!请叫儿的乳名,叫我一声"澳门"!母亲!我要回来,母亲!澳门回归的脚步声越来越近,离别了很久的游子很快就要回到祖国母亲的怀抱。我们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等待着"1999.12.20"那神圣时刻的到来,迎接中华民族的又一个团圆日!澳门回归是中华民族的又一盛事,是"一国两制"科学理论指导下的伟大实践。自古以来澳门就是中国的领土。在澳门定居的中国渔民,为求  相似文献   

11.
女士们,先生们,同胞们:今天,是澳门同胞和全国各族人民举国同庆的日子。中葡两国政府举行了澳门政权交接仪式,中国政府庄严宣告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正式成立。这标志着澳门同胞从此真正成为这块土地上的主人,澳门的发展从此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这一中华民族的盛事将永远彪炳史册!在这个庄严的历史时刻,我代表中央人民政府和全国各族人民,对澳门特别行政区的成立,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回到祖国大家庭的澳门同胞,表示亲切的问候!向所有为澳门回归祖国作出贡献的海内外同胞,表示诚挚的感谢!我还要…  相似文献   

12.
在新中国成立五十周年举国大庆之后,我们又迎来了澳门回归祖国的百年盛事。澳门回归是继香港回归之后“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又一次成功实践。澳门问题的最终解决,再一次证明了落后必然挨打,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最终实现祖国统一这一中华民族几代人为之奋斗的夙愿。对此,从百余年来中国人民为收回澳门进行不懈斗争的历史回顾中,我们可以得到深切的体会和启迪。收回澳门是中国人民的长期愿望,并为此作了不懈的努力。第一次鸦片战争以前,由于中国政府无论名义或事实上对澳门均享有完整的主权,当时尚不存在收回澳门的问题。第一次鸦片战争…  相似文献   

13.
《先锋队》1999,(12)
一、澳门概况“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葡萄牙共和国政府声明:澳门地区是中国领土,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将于1999年12月20日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这是继香港回归之后的又一件历史盛事。祖国的统一大业又向前迈进了一步,澳门亦将以崭新的面貌走向21世纪澳门半岛是澳门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它位于珠江口西岸,它的北面以关闸为界与广东省珠海市的拱北区相接,西部与珠海市的湾仔镇隔水相望,东面越伶仃洋距香港只有40海里。澳门由澳门半岛、凼仔岛及路环岛三个部分组成,总面积23.5平方公里,人口约45万澳门特别行政区…  相似文献   

14.
同志们,朋友们:今天,庄严的五星红旗和澳门特别行政区区旗已在澳门上空升起,我国政府恢复了对澳门行使主权,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正式成立。这是继香港回归之后中华民族的又一盛事,是我们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又一个重要里程碑。澳门回归祖国,是中国人民长期艰苦斗争和奋发图强的结果,是社会主义祖国和全体中华儿女的光荣与骄傲,也是世界正义与进步事业的伟大胜利!在这个激动人心的时刻,我们深切怀念毛泽东同志、邓小平同志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深切怀念一切为实现民族解放、人民幸福和祖国统一富强而英勇献身和毕生奋…  相似文献   

15.
澳门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由于吏治腐败和国势衰弱,才被葡萄牙占领。澳门回归,是中华民族的世纪盛事,是继香港回归之后“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巨大成功,是中国人民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道路上迈出的重要一步。  相似文献   

16.
今年12月20日,澳门将回归祖国母亲的怀抱。我国政府将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这是继香港回归祖国后的又一重大历史盛事,也是实现祖国统一进程中的又一重要里程碑,是“一国两制”方针在实践中又一次成功的体现。因此,澳门的回归影响重大,意义深远,将永远被载入史册。澳门情况概述澳门位于广东省珠江三角洲的最南端,珠江入海口的两岸,与香港、广州鼎足分立于珠江三角洲外缘。它由澳门半岛及南面的凼仔岛和路环岛三部分组成。澳门原是一个孤悬海中的小岛。随着西江带来的泥沙在澳门岛和大陆之间的大量堆积,终于形成了一道砂堤,将澳…  相似文献   

17.
澳门沧桑史     
澳门,祖国南海之滨的一颗璀璨明珠,一块既充满辛酸与屈辱,又带有神秘色彩的土地。1999年12月20日,澳门在走过了四百年的风雨历程后,将回到祖国母亲的怀抱。这是继香港回归祖国之后的又一盛事,炎黄子孙正翘首以待迎接着这一时刻的到来。从本期开始,我们将关注的目光投向澳门——  相似文献   

18.
一、澳门回归后面临严峻挑战今年12月20日,澳门回到祖国的怀抱。这是继香港回归之后中华民族的又一盛事,是实践“一国两制”的第二站。把握住回归机遇,建设新澳门,迎接新世纪,是摆在40多万澳门人民面前的历史重任。澳门经济在过去二三十年间创造了突出的成就,人均本地生产总值一直稳居亚洲第5位。1982年——1996年澳门经济年均增长6.31%,1995年人均本地生产  相似文献   

19.
随着中葡澳门政权交接仪式顺利举行,离开祖国四百多年的宝岛澳门重新回到了祖国母亲的怀抱。这一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民族盛事再次向世人表明,我们社会主义中国这几年发展起来了,是一个兴旺发达的国家,有力量的国家,而且是个值得信任的国家。同时还表明,中国政府和人民今天所选择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一条康庄大道,只要我们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  相似文献   

20.
今年12月20日,中国政府将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澳门回归标志着中国人民洗雪国耻,是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重要一步,也是中国和世界近现代史上的又一件大事。澳门回归祖国,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中华儿女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