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闽北革命根据地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我党创建的革命根据地之一。它以福建崇安为中心,包括福建崇安、浦城、建阳、建瓯、邵武、光泽、松溪、政和、江西铅山、广丰、上饶,以及浙江边缘纵横三百余里的广大地区。闽北革命根据地形成于一九  相似文献   

2.
1953年,在“三反”(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运动之后开展的新“三反”(反对官僚主义、反对命令主义、反对违法乱纪)斗争,是一场具有重要意义的反腐败斗争。虽然对这一斗争作专题研究的文章还不多,但是实事求是地评述这场斗争,对于当前的廉政建设工作,无疑会有一定的借鉴作用。一、新“三反”斗争的缘由中国共产党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密切联系群众的工人阶级政党。新中国建立后,绝大多数党政领导机关的干部,能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勤恳工作、廉洁奉公。但是,执政  相似文献   

3.
闽东革命根据地是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第五次反“围剿”时建立起来的。它以福安、连江为中心,包括福安、福鼎、宁德、寿宁、霞浦、柘荣、周宁、屏南、古田、连江、罗源等县的广大地区,形成于一九三四年二月。邓子恢、陶铸、叶飞、曾志、范式人等许多老同志曾在这里从事过革命实践,根据地广大军民在党的领导下,为配合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斗争和中央红军的长征及南方各省坚持三年游击战争作出了贡献,又为华东地区的抗日战争准备了力量。  相似文献   

4.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党领导创建的各农村革命根据地,大都是在革命基础较好的一省或几省边界地区建立发展起来的,闽粤赣边革命根据地就是其中之一。它以闽西为中心,包括赣南、粤东的一部分县、区。红一方面军第三次反“围剿”战争胜利后,闽粤赣边革命根据地进一步巩固发展,成为中央苏区的组成部分。一、闽粤赣边区工农武装割据斗争的发生和发展。 (一)闽粤赣边区各县的工农武装起义。地处江西、福建、广东三省边界的赣南、闽西、东江(粤东)广大地区都经受了1925年至1927年大革命急风暴雨的洗礼,曾经有过很大的工会和农民协会组织,有过工农阶级对地主豪绅阶级的经济、政  相似文献   

5.
三、保卫与巩固发展闽粤赣边革命根据地的曲折斗争。 (一)配合红一方面军的三次反“围剿”战争。 1930年12月至1931年夏秋,国民党蒋介石先后调动10万、20万、30万大军,对毛泽东、朱德、彭德怀等领导的红一方面军和江西、福建等省苏区连续发动三次大规模的反革命军事“围剿”。在这一时间中,中共闽粤赣边特委及其领导下的红军和革命群  相似文献   

6.
<正>“文化大革命”开始后,两岸关系发生大幅度倒退,大陆对台关系的总格局趋于敌对与紧张。作为两岸军事对峙、兵戎相向的最前线,这一时期厦门海防对敌斗争呈现出“更加紧张、尖锐、复杂”的局面,其基本特点是:一方面,台湾当局利用大陆发动“文革”的机会,大肆进行“心战”破坏,并企图策划对厦门沿海地区进行武装突袭;另一方面,随着“文革”的不断深入发展,厦门沿海地区偷渡外逃事件频繁发生,“防上防下”(防敌特上岸破坏,防“下海投敌”)任务艰巨。  相似文献   

7.
一、探访“龙山会议”旧址 2007年12月11日.福建省政协原主席游德馨会同“龙山会议”的亲历者、老福州市委委员简印泉、老学委委员陈世明和地下党老同志、革命烈士后裔、党史工作者一行10人,怀着敬重的心情,在闽侯县、荆溪镇、桃田村各级领导的陪同下.在老地下交通员黄庆仁,老房东郑金伙儿子郑明泉的导引下,徒步跋涉,来到“龙山会议”旧址,作一次60年后的探访,百感交集。  相似文献   

8.
闽赣革命根据地即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形成的闽赣省,前后历时两年(1933年5月至1935年5月),面积约二万平方公里,人口一百余万。其区域先后包括现在分别属于福  相似文献   

9.
我党75年的历程充满了艰辛与曲折.其艰辛曲折,突出地表现在屡受主观主义的危害,几度把党和革命推向失败的边缘.党的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对主观主义问题非常重视,通过总结历史教训,提出了克服主观主义的基本思路和基本办法,为制订社会主义建设的正确路线提供了重要基础.但是,由于这一思想基础后来被动摇了,主观主义卷土重来,使得八大制订的正确路线得不到坚持和贯彻.回顾这段历史,重新警醒对主观主义的高度警惕,对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闽北“大跃进”之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跃进”是“左”倾错误思想指导下的产物,其内容涉及各行各业,希冀在一夜之间超英赶美,一步跨入共产主义社会。综观闽北的“大跃进”运动,应该说是有得有失,但是,失大大地超过得,最终是得不偿失。 在运动中,闽北人民响应党的号召,奋发图强,艰苦奋斗,以高度的建设社会主义积极性和创造性忘我工作。在经济建设尤其是农田水利、道路交通设施上取得了一定成就,创办了森工、造纸、钢铁、水泥等企业,社办工业也由此起步,初步改变了闽北工业极端落后的状况。按当时的行政区划统计,工农业总产值从1957年的2.56亿元增加到1960年的6.04亿元,其中工业总产值从1.09亿元增加到  相似文献   

11.
正"批林批孔"是"文化大革命"后期由毛泽东错误发动、席卷全国范围的一场批判林彪、孔丘为主题的政治运动。这场运动从理论到实践都是错误的,最后以失败告终。1974年初席卷全国的"批林批孔"运动在闽北开展后,给闽北的经济、社会和文化等造成了很大的破坏。因此,通过对这场错误的政治运动进行历史回顾与反思,对新形势下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和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全国"批林批孔"运动的兴起  相似文献   

12.
一、归顺孙中山抗拒北洋军卢兴邦原名卢文梁,俗称卢梁,1880年9月13日出身于福建省尤溪县七尺朱源里一个穷人的家里,成年后为当地的造纸佣工。1913年,卢文梁被同村地主压迫诬陷,逼上梁山。其族弟卢文淳、卢文才因受牵连亦随后上山。1914年11月,卢文梁纠集十人饮血结盟,结交兄弟,各以“兴”字为序改名为“卢兴邦、卢兴明、卢兴荣、苏兴文、卢兴  相似文献   

13.
1951年12月1日,中共中央作出《关于实行精兵简政,增产节约,反对贪污、反对浪费和反对官僚主义的决定》,一场旨在抵制资产阶级腐朽思想的侵蚀、肃清旧社会遗留污毒的“三反”运动,随之在全国各级党政军机关展开。在这场“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群众性的社会改革运动”  相似文献   

14.
一、闽北各县的解放 1949年元旦,毛泽东为新华社撰写的《将革命进行到底》的新年献词发表,宣告中国人民解放军向江南进军的开始。闽北各地党组织及其所属的游击队闻风而动,发动群众,扩大武装,准备配合南下大军解放闽北。 此时,中共闽浙赣省委机关驻在南平县(今延平区,下同)凤山镇(今南山镇,下同)村尾村桃坪一带。也正是在元旦这一天,省委书记曾镜冰和省委的其他领导人左丰美、陈贵芳、王一平、苏华、黄扆禹等召集南(平)古(田)(建)瓯地区县以上干部和省委武装部队骨干近百人开会,通过了《闽浙赣人民游击队纵队行动纲领》,号召全体党员和游击区群众,克服一切困难,打倒蒋介石政权的反动统治。会后,省委机关从桃坪转移到附近的上溪。 2月初,根据中央军委的指示,闽浙赣省委将所属各游击队武装2300余人,整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闽浙赣边纵队,曾镜冰任纵队司令员兼政委,左丰美任副政委,陈贵芳任副司令兼参谋长,黄扆禹任政治部主任。为了迎接解放大军南下,曾镜冰等率领闽浙赣边纵队主力400余人北上江西,一路上袭击南平峡阳警察所、保安队,奇袭顺昌岚下“古佛麾”,3月中旬到达江西省资溪县白沙坑,5  相似文献   

15.
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闽北苏区曾发生过肃反扩大化的惨痛事件。从一九三二年到一九三七年间,一大批无辜的革命干部和群众被以“改组派”、“AB团”的罪名抓捕,被杀者约二千余人,其中崇安苏区的有六百余人。肃反扩大化给苏区造成了很大的损失。一九三五年间,方志敏同志在狱中就沉痛地指出:“我现在肯定地说,赣东北和闽北的肃反工作,是有错误的,无形中使革命受到不少损失!应该用布尔什  相似文献   

16.
在火红的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闽北的崇安县(今武夷山市),曾是闽北苏区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的中心,也是闽北苏区金融机构的所在地。它是中央苏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块方志敏式的革命根据地。闽北苏区是由方志敏的亲密战友黄道主持全面工作。  相似文献   

17.
1937年7月7日,日本帝国主义发动“卢沟桥事变”.开始了蓄谋已久的全面侵华战争.事变的第二天,中国共产党通电全国,号召筑成民族统一战线的坚固长城,抵抗日本的侵略.在抗日战争的艰苦岁月里,有着光荣革命传统的江西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开展轰轰烈烈的抗日救亡运动;积极支援前线中国军队抗击日军入浸;拿起武器进行敌后游击战争.江西人民为赢得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8.
一连城是革命老区。第一次土地革命时期,连城县有6000多人参加工农红军,90%以上的乡村建立了苏维埃政权,是当年中央苏区21个县份之一。红军主力北上之后,国民党反动派卷土重来。连城人民在共产党的领导下,紧密配合红军游击队坚持了艰苦卓绝的三年游  相似文献   

19.
1931年9·18事变后,日本侵略者对东北三省进行大规模的武装侵略。1932年12月,日本侵略军占领了岫岩城,在县城设立了日军守备队,在各区设立了警察分所,对岫岩人民进行了疯狂的殖民统治。深渊中的岫岩人民,面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发出了愤怒的吼声。  相似文献   

20.
1971~ 1975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执行了第四个五年计划。从研究历史、总结经验教训的角度来看 ,“四五”计划十分值得研究。“四五”计划在我国经济建设发展历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四五”期间政治斗争的激荡反复、经济进程的曲折起伏和政治与经济相互制约的错综复杂的关系 ,“四五”的成败得失和一些开先河的举措对后来新时期改革开放的借鉴和启迪等等 ,都需要我们认真思考和探讨 ,做出正确的评判 ,并加以科学的扬弃。一、“四五”计划制定和实施的历史背景   6 0年代末 70年代初 ,国际政治、经济格局开始酝酿和出现重要的改变。美、苏两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