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最近,武汉市上上下下关心的一个“热点”问题,是如何推进象武汉这样的内陆城市的对外开放。有人提出,武汉的对外开放,将有利于我国“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这一开放格局的形成,有利于促进我国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协调发展,缩短“东富西贫”的差距。在前不  相似文献   

2.
80年代,是我国对外经贸事业进入全面开放的崭新时期。在国际上,我们开拓和发展了同广大发展中国家、社会主义国家和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贸易合作,同18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经济贸易往来。在国内,我国已初步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这样一个多层次、有重点的,由沿海向内地逐步推进的对外开放格局。 80年代,是我国对外贸易迅速发展、国际竞争能力不断提高的10年。1988年我国进出口总额达804.9亿美元,比1979年增加1.74倍。出口额达406.4亿美  相似文献   

3.
经过11年的开放和建设,我国沿海地区已形成了由“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开放区”组成的多层次的经济开放带。这篇文章从整体上介绍了我国沿海开放带的发展现状及其在全国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4.
八十年代初,中国对外开放的突破口选在哪儿?历史屏幕上显示:在沿海的经济特区和经济技术开发区。从这里突破,带来了对外开放从沿海到沿江、沿边、内地全方位推展的格局。 那么,九十年代初,面对全方位开放的格局,沿海地区的对外开放又该如何迈向更高层次,实现经济的国际化?于是,保税区这个中国扩大对外开放的新启动点便应运而生。  相似文献   

5.
《瞭望》1984,(16)
邓小平同志在视察广东、福建两省的经济特区以后,明确地提出了实行对外开放政策不是收而是放的指导思想。为了贯彻这个指导思想,中央书记处和国务院联合召开的沿海部分城市座谈会建议进。一步开放十四个沿海港口城市,连同深圳、珠海、厦门,汕头四个经济特区,作为我国对外开放的前沿地带。这是我国实行对外开放的一个新的重要步骤。实行对外开放政策,按照平等互利的原则扩大对外经济技术交流,发展各种形式的国际经济技术合作,是我国坚定不移的战略方针。在实行对外开放过程中,充分发挥沿海城市的作用,也是中央多  相似文献   

6.
钟河 《瞭望》1990,(10)
把治理整顿与对外开放结合起来,进一步办好经济特区,鼓励沿海开放地区发展外向型经济,这是既定的国策。中央已重申经济特区和沿海开放地区的基本政策措施不变,还将在实践中逐步完善,进一步发展外向型经济,发挥窗口和基地作用。 以沿海开放促全国经济发展 以经济特区为先导的沿海开放地区的形成和发展,是中国实行对外开放政策在地区布局上所作的战  相似文献   

7.
我国的经济改革和对外开放将采取一个新的步骤:国务院于一月二十五日到三十一日在北京召开长江、珠江三角洲和闽南厦(门)漳(州)泉(州)三角地区座谈会,建议将这三个“三角”开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区,并对有关事项进行了研究。本文便是国务院召开的这次重要会议的追记。  相似文献   

8.
我国沿海对外开放经济地带由经济特区、开放城市和经济开发区组成.(一)经济特区是国家在对外经济活动中实行特殊的优惠政策,吸引外商来进行贸易和投资的特殊区域.目前,我国已经兴办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和海南五个经济特区.我国的特区既不是政治特区,也不是像将来香港、台湾那样的"一国两制"下的特别行政区,而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在坚持自力更生基础上利用外资和先进技术的经济特区.(二)开放城市是指那些实行经济特区的某些特殊政策的城市.目前有大连、秦皇岛、天津、烟台、青岛、连云港、南通、上海、宁波、温州、福州、广州、湛江、北海等14个城市.(三)为  相似文献   

9.
深圳经济之所以迅速增长,与致力于发展开放型经济是分不开的。特区发展的十五年,就是开放型经济发展的十五年。中共中央十四届五中全会指出,要“扩大对外开放程度一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和开放地带要培育新优势,积极参与高水平的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充分发挥示范。辐射和带动作用。”五中全会对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地区所提出的要求,给特区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特区要在更高层次上扩大对内对外开放,建立与国际经济接轨的开放型经济,一、建立与国际经济接轨的开放型经济是深圳特区发展的历史必然首先,实现与…  相似文献   

10.
“对外开放理论与政策研讨会”于1985年4月4日—9日在广州举行。来自中央和国务院有关部委办、新闻单位、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海南岛,以及新开放的三角洲地区的代表150多人出席了会议。会议由上海《世界经济导报》、广州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大连经济研究所和天津《开发报》联合发起。这次会议采取先交流经验、提出问题,然后归纳总结;再分专题讨论、提出建设性的意见的新方式,比较深入地探讨了我国对外开放的理论与政策问题。现将大会讨论的主要观点  相似文献   

11.
中国是一个发展中的而经济发展又很不平衡的大国对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发展的地区布局与开放的地区布局相一致,两者均采取逐步推进的办法。从SO年代初创立南方四个经济特区开始,中叶开放十四个沿海港口城市和开辟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东南三角地区的沿海经济开发区,后期又把辽东半岛和胶东半岛等划入沿海经济开发区,并创立海南经济特区。这样,逐步形成二亿人口的沿海开放带。浦东新区的创立是在90年代初,比南方四个经济特区晚了十年。90年代的改革形势较之80年代发生了重大的变化。这就对浦东新区开发开放提出j更高更全面的要求…  相似文献   

12.
七届全国人大代表、辽宁省省长李长春近日向记者谈到,辽东半岛经济开放区的工作规划正在拟订,鼓励外商前来合作的优惠政策即将公布。在参加沿海经济发展战略中,辽东半岛这列“开放列车”将凭借资源、工业和技术上的优势,在富有“辽东特色”的开放之路上,加速驶向国际市场。 辽东半岛经济开放区包括沈阳、大连、鞍山、盘锦、营口、辽阳、丹东和锦州等8个大中城市及其所属的16个县,总面积5.3万公里。李长春说,辽东半岛开放的主体设想可概括为:一个龙头、两手齐抓、三个示范区、四个基地、五口通商。 一个龙头。以大连为开放龙头,使其成为国际金融、旅游、贸易的中心城市,成为东北地区开放的窗口。  相似文献   

13.
中共营口市委书记许仕廉,借用了个比喻来说明营口对外开放的状况,他说:“一趟班车,我们争着上去,虽然没有‘坐位’,但毕竟上了车,能够较快地前进了”。这种状况,他称之为“半开放”。 所谓“半开放”,是指营口市能享受14个沿海开放城市的某些待遇、优惠政策,但国家不给外汇额,当地要运用自己的力量去创汇、用汇,以引进外资和技术。因此,人们又称这种方式为“穷开放”。 事情的缘起是这样的:1984年初,国务院决定对外开放沿海14个城市,但  相似文献   

14.
李青 《瞭望》1985,(51)
十月六日至十日,由山东省经济技术开发办公室、青岛和烟台市政府以及山东省社会科学院联合举办的全国沿海开放城市理论讨论会在烟台举行。来自中国沿海开放城市、经济特区和中国政府有关部委、高等院校的专门从事对外开放问题的专家、学者等九十六人参加了这次讨论会。讨论会收到学术论文、调查报告、资料四十二篇。大会进行分组讨论和大会发言,探讨了中国沿海  相似文献   

15.
我国最北端的港口城市——营口,自去年三月二十三日国务院批准享有沿海开放城市的一些权限以来,成绩斐然。特别引人注目的是,在对外开放过程中,营口市把自身优势和中央给予的优惠政策有机地结合起来,自力更生,走出了一条“创汇——引进——消化——再创汇”的自费开放路子。  相似文献   

16.
经济特区是中国改革的“试验场”。目前,一些特殊政策已成为全国普遍采用的统一政策,经济特区已成为全国加速发展的象征和促进改革的催化剂。现在,随着改革开放的浪潮由南向北,从沿海向广大内地推进,特区已发展到一个新的历史关头。针对“特区”已经“不特”的说法,国家主席江泽民指出,那种认为经济特区地位和作用可以削弱甚至可以逐步消失的看法是不对的。经济特区还要为加速建立全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探索和创造更多的经验,继续发挥“窗口”作用,继续走在全国的前列。  相似文献   

17.
特区八年     
方新 《瞭望》1987,(32)
中国宣布对外开放已近八个年头,目前的进展怎样,发展趋势如何,这是海内外人士广为关注的问题。最近,从闽粤沿海传来了信息,处于对外开放前沿的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个经济特区,已经健步迈人发展的新阶段。 此间人士认为,特区经济取得长足进展,建设势头向纵深推进,表明中国对外开放为潮流不可阻遏. 1979年底,蛇口工业区率先揭开对外开放的序幕。创办经济特区,成为中国现代史上打开国门,学习、吸取国际上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以及为经济管理体制改革探索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新路子的沃胆尝试。经过近八年的探索和建设,中国经济特区日渐显露出“绰约风姿”。 特区社会生产力持续、稳步发展,以工业为主、工贸结合的外向型经济格局开始形成 八年来,经济特区吸引了来自港澳地区以及美、日、英、法、联邦德国等20多个国家的资金,到1986年止,四个经济特区实际利用外资17亿美元。  相似文献   

18.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利用外资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回顾我国利用外资的发展过程,大体可分为四个阶段:1979-1983年以颁布第一个中外企业合资法为开端,以1980年8月国家同意批准开辟四个经济特区为契机,出现了我国吸引外资的第一次浪潮。1984年4月以国家批准14个沿海开放城市和13个经济技术开发区为开端,以1985年国家批准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闽东南为沿海开放地带为契机,出现了我国吸引外资的第二次浪潮。在这两次浪潮8年多的时间内,国家批准三资企业1万多家,协议金额206亿美元,使我国利用外资初具规模。1988年对外开放进一步…  相似文献   

19.
马宇 《瞭望》2005,(46)
温家宝总理在中部调研时,曾十分感慨于中部地区较低的开放度。而在全球化市场化大背景下,较低的开放度,的确是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滞后的重要原因。我国的对外开放战略实行的是梯度推进战略,即由点(特区、开发区)到面(沿海开放城市、沿海开放地区)再向中西部地区推进。东部沿海开放地区,最先实行对外开放,并且政策优惠程度最高;  相似文献   

20.
庞清辉  郁玫 《党政论坛》2010,(20):10-11
上世纪80年代初的改革开放,鉴于历史和地理的因素,首先从广东、福建起步。由深圳、珠海、汕头、厦门4个经济特区,相继扩大到沿海14个开放城市。上海在改革开放的战略态势图上,始终处于“后卫”的位置,脚步有些沉重和迟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