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父亲打电话说要请我到村里的红运餐馆吃饭,我顿时就有一种诚惶诚恐的感觉。你想,儿子请老子吃饭,那没说的,天经地义。可老子请儿子喝酒,就有点乱,至少在我们那个村里没有这个规矩,要是让村里人知道了,还不被人指着脊梁骨骂我是不孝子孙。  相似文献   

2.
庄洒 《工友》2008,(7):58-58
你当然也可以冲我发脾气,在我们家,老子与儿子是平等的:你也可以不理我,这是你的自由。但我还是要告诉你,我对你的不满!你不要以为,你是独生子女,你在这个家就是老大,你就可以无视他人的存在,就可  相似文献   

3.
一个大家庭     
陈亦权 《工友》2012,(2):5-5
有一户人家,共有十个儿子。家业大了,他们请了个管家。管家要管理,就慢慢制定了许多条规,但这么多条规,管家一个人照看不过来,于是管家又在自己的工资里,请了很多助手来协助,并给他们正式命名,管吃饭的、管健康、管捅茅厕搭狗窝的、管走路、管生孩子等等都以某某局命名……  相似文献   

4.
王恩胜 《工友》2014,(5):46-46
正新的招工布告发布了。老宋十分高兴,这次一定要把这唯一的一个名额弄给自己姐姐的儿子。老宋是村里书记,姐姐家就这么一个宝贝儿子。姐姐对自己有恩呢!那时家里拮据,姐姐学习成绩比自己好却主动从学校回家了,外出做小工供自己上学,自己今天能当上村里书记,姐姐有一份功劳呢。招工消息不胫而走,村里的老金也知道了。老金在为自己的儿子打算着。老金有意在老宋家附近徘徊,终于见到了老宋,赶紧凑上前去找老宋搭讪:"宋书  相似文献   

5.
待夫如子     
王希财 《重庆工运》2003,(10):58-58
一位朋友和她的丈夫从“蜜月”起开始吵架,一直吵到孩子20岁。近几年,年逾不惑的他们突然变得“恩爱”起来。问及朋友,她说:“我以前对丈夫总是这也看不顺眼,那也看不惯。那天儿子和他爸在一起吃饭,我望着家里这两个几乎一般高的男人,回想我们共同经历的过去,突然,心中闪过一道亮光,在养育儿子的20年的过程中,我无数次地容忍了儿  相似文献   

6.
无题     
“儿子,快起来!咱出去吃饭。”小刚的爸爸说。于是,父子二人便来到一个馄饨摊,吃起来。小刚先吃完,抹了抹嘴,“我先走了,爸。”等小刚走远了,他拿出一块钱给摊主。  相似文献   

7.
开心一刻     
《农村青年》2010,(1):47-47
酒后箴言 老张在外打工多年,十分牵挂正在读书的儿子。有一天,儿子进城看他,他高兴地领儿子到饭馆吃饭。酒喝到一半,他突然想起儿子还不满18岁,如果喝醉了可不好,便正经八百地对儿子说:“儿啊,你瞅没瞅见饭馆门前有两盏灯?  相似文献   

8.
幽默长廊     
卖牙膏一大早,小林拎着油画箱在村里寻找写生景物,身后很快跟上10多个村童,七嘴八舌猜测小林是个小贩,但又不知是卖什么的。小林很气愤,一声不响转过身,猛地掀开油画箱给他们看。他们惊呼“噢,原来是卖牙膏的!“及时提醒一位小气鬼出乎意料地请朋友们到家吃饭,并细心叮嘱说:“别迟到了,到我家时用脚踢一下门,门没锁。“朋友不解地问:“用脚踢门?为什么不用手推呢?“小气鬼马上说:“我想,你们不会空着手去赴宴吧。“最吝啬的人伟伟的造句本上写道:世界上最吝啬的人就是老师。  相似文献   

9.
《工友》2012,(6):6-6
陕西省公安厅副厅长陈里,发微博称“想请几名农民工兄弟吃饭”并与8名农民工一起吃了羊肉泡馍的事引起热议。(5月51日《新京报》)点评:公安厅副厅长请农民工兄弟吃饭,被一些网友指为“作秀”。  相似文献   

10.
职场扮相     
辛旭光 《工友》2014,(9):48-48
正在职场中我们扮演什么角色、达到怎样的高度,完全取决于个人的修养和教育。几天前,我请负责我们家吸尘器售后的阿姨送些吸尘袋来。她告诉我:企业换了拥有博士头衔的"儿子"辈来当老板!领导要做业绩,放弃了国产的8元一个的吸尘袋,只给客户提供20多元一个的进口吸尘袋。她感觉对不起我这样的第一批老客户,就悄悄通过内部关系找来国产的8元一个的吸尘袋,自己垫钱备着,不让老客户吃亏!同样是公司雇员,一个妈妈级的员工宁愿自己受累不让承诺落空,一个儿子级的博士白领为了提高自己的职业  相似文献   

11.
民工酒量大     
林华玉 《工友》2014,(3):48-48
正家里装修,要贴地板砖,老婆叫我就去劳务市场去找民工,到那里我才知道,那里的民工真多呀,我一去,顿时被他们围了起来,最终,我挑了两个民工。那个高一点的叫张凯,矮一点的叫刘明,他们干活勤快、麻利,手艺也不错,只用了一天半时间,就把我家的活干完了,还顺便将那些建筑垃圾清理下了楼。我验收了一下,很满意,为了答谢他们,上午我去市场买了几个小菜和一瓶好酒请他们吃饭,他们推让一番,也就坐了下来。张凯拿起那瓶酒看了看,说:"东家,这酒死贵还没有度数,喝着不过瘾,我可以拿  相似文献   

12.
孙志昌 《工友》2011,(2):56-56
小时候,爱玩的天性,让我在家一刻也呆不住,总想跑出去,和小朋友一起尽情地玩。哪怕是冬天,我也一样,傻玩。母亲不找不叫,我根本不知道要回家吃饭。每次被母亲喊回家,一进门,母亲总是先抓抓我的手,面带怒气地数落我几句,就知道玩,连吃饭也忘了。虽然母亲这样说,我还是没往心里去,  相似文献   

13.
医院留言簿     
刘虹利 《工友》2008,(6):60-60
从前有一个豪爽仗义的人,临终前对他的儿子说:"我自小闯荡江湖,结交的人数不胜数,但真正的朋友只有一个半。"儿子听了不明白,朋友还有交半个的?父亲对儿子说:"等你去见过我的这一个半朋友,就会明白了。"父亲去世后,儿子先去了  相似文献   

14.
雪扬 《农村青年》2010,(8):28-30
17年前,河北农民柯毓孝在火车上捡来一个混血弃婴后,在村里属于首富的他便陷入了困境。为了抚养这个聋哑洋儿子,他变卖了家产,三个学业优秀的女儿被迫退了学,老伴落下一身病,然而他和洋儿子的感人父子情却成为当地争相传颂的人间佳话——  相似文献   

15.
妻生儿子那年,从原单位退职出来。福无双至,祸却没有单行啊,我也从公司下岗回家。租住着别人的房子,儿子降临到这个世界上就体弱多病,我们小两口的收入加在一起,刚好凑够儿子的药费。人不能等着挨饿啊,我从邻居那儿借到一辆破旧的三轮  相似文献   

16.
聊博一笑     
《工友》2014,(9)
正五花大是谁儿子上一年级了,为了培养他多读书,我便给他买了本《水浒传》的彩绘本。儿子很喜欢看。今天,儿子问我:"爸爸,五花大是谁?"我左思右想也没想起水浒中有个五花大,就让儿子把书拿来,书上赫然写着:"李逵一觉醒来,已经被五花大绑了起来!"盘子是怎样打碎的一个仆人不小心打碎了一只珍贵的珐琅盘子,主人看见了碎片,就问是谁打碎的。"我打碎的。"仆人回答。  相似文献   

17.
《农村青年》2007,(8):47-47
问:我今年24岁,家住沈阳市郊某村,父母都是地地道道的农民。2002年,我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大学。按照户籍管理规定和学校的要求,我将自己的户口从当地派出所迁入学校。2006年,本科毕业的我又考取了母校的硕士研究生。2006年,因城市建设需要,村里的部分土地被征用了。很快,土地征地补偿款就下来了。去年9月,村里制定了分配方案,每人4.13万元。可当我父母和村里人去领钱时,  相似文献   

18.
闲话闲说     
《工友》2011,(4):58-58
中午食堂吃饭,打了一份回锅肉,我一看里面都是土豆片子,我就问给我打菜的人:"肉呢?"他还没说话呢,我后面的人就接着说:"回锅里去了。"——食堂里面永远都有精彩的对话  相似文献   

19.
坚守的尊严     
程玮 《工友》2012,(1):21-21
在国外居住的我,和朋友们一起出去吃饭的时候.事先总是反复向大家强调,千万不要因为我的缘故去中国餐馆吃饭。其实有一句话我不好意思说出口,那就是,我不愿意去国外的中国餐馆吃饭。  相似文献   

20.
魏剑美 《工友》2012,(3):46-46
一个乞丐饿得不行了,有气无力地举着一只空碗向路人乞求:“行行好,给我一碗饭吃吧。” “吃饭吃饭,你就知道吃饭。”离他最近的那个路人生气了,胖胖的脸上堆满了愤怒和蔑视:“饭吃多了有什么好?上周还有人被饭噎死了。饭吃多了还得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人家发达国家都主张节食呢,你还喊什么吃饭吃饭,真是违背时代潮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