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中英建交谈判的长期复杂历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于1971年初被派往驻英代办处工作,适逢两国正进行关于升格为大使级外交关系的谈判,对中英建交谈判过程比较了解;今年3月13日是中英互换大使全面建交20周年,特作此文。英国是最早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西方国家之一,但直到1972年3月13日双方才达成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的协议。中英建交谈判经历了长期复杂的过程,历时22年之久,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相似文献   

2.
论中法建交的原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6 4年 1月中法建交 ,由于整个建交谈判过程的隐秘性和两国建交所具有的重大意义和影响 ,而被称为建交史上的一次“外交核爆炸”。本文从中法双方积极互动的角度入手 ,不仅考察了法国愿意和急于承认新中国的原因 ,而且深刻揭示出在“两个中间地带”理论指导下 ,新中国采取对资本主义国家区别对待的方针 ,也有力地促成了建交的实现。  相似文献   

3.
20世纪20年代初期的中苏建交,是国际关系史上的一件大事。作为当时中国重要政党之一的中国共产党,对这一事件采取了积极支持的态度,一方面支持中苏建交,一方面在谈判双方有争议的问题上基本站在苏方的立场上。中共持此态度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由于中共为支持中苏建交而发动的舆论宣传和群众运动,使得中苏建交谈判的意义远远超出了两个国家外交接触的范畴,成为国民革命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4.
英国是世界最早开始工业革命的国家,也是最早建立工人组织的国家,集体谈判也最早出现在英国。18世纪末英国出现了雇用劳动团体与雇主签订的集体协议,这是世界上出现最早的集体协议。19世纪初,在英国某些行业由雇主协会和工会双方成立的避免发生劳资争议的机构是世界上集体谈判的雏型。当时集体谈判的作用还不十分明显。1906年,英国议会颁布的  相似文献   

5.
中法两国作为不同意识形态阵营里的重要角色,于 1964年宣布建立外交关系,对战后国际关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两国建交,不仅是国内政治及谋求独立自主大国地位的需要,亦是当时国际局势和环境影响下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6.
在危机谈判中,僵局是谈判人员必须面对的局面,它可能发生在谈判的任何阶段。有效地避免僵局、打破僵局是推进谈判顺利进行的关键。因此,剖析导致谈判僵局的原因,研究避免僵局和打破僵局的方法和策略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7.
谈判是解决政治分歧的重要方式,也是在特定条件下获得政治利益的最佳手段。毛泽东在其一生政治生涯中经历了众多谈判,其谈判原则为:人民利益高于一切;抓住时机,及时开启和推进谈判;针锋相对,讨价还价;适当的和有原则的让步;“不要迷信纸上的东西”。  相似文献   

8.
1964年中法建交曾震动了整个世界。在当时世界两大阵营严重对立,美国竭力孤立、敌视新中国的背景下,作为资本主义大国的法国不顾美国压力与中国建立了正式外交关系,对美国的反华政策不啻为一沉重打击。中法建交这一行动本身,又是战后世界政治力量分化、改组的一个重要标志,对战后国际关系两极格局产生了巨大冲击,对缓和世界紧张局势,维护世界和平,改善中国的国际处境,都产生过积极作用。值得注意的是,新中国建立之初,法国曾是西方大国中追随美国最紧、一直拒不承认新中国的国家,由紧密追随美国拒不承认新中国到与美国  相似文献   

9.
今天我们在这里开会,纪念周恩来总理诞辰110周年很有意义.首先,外交学院是周恩来总理亲自创建的.1955年,当时与中国建交国家不过23国,但周总理高瞻远瞩,看到中国外交今后会有大发展.  相似文献   

10.
高望来 《外交评论》2009,26(2):36-45
1992年彭定康就任港督后,英国改变了在香港政治体制改革上和中国密切磋商的政策,决定以更强硬的姿态行事。彭定康在谈判中借鉴了国际谈判研究中的中国谈判风格理论,以违反常规谈判模式的手法,突破中方设定的谈判框架,最大限度地推进在香港的政治体制改革,结果毁掉了两国此前达成的保障香港平稳过渡的直通车协议。英国这一不光彩的谈判策略表明,中国谈判风格理论过分注重中国在谈判中的特殊性,忽视了基本的外交常识,外方在与中方谈判时如果僵化地套用这一理论,势必收到事与愿违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劫持人质谈判中,劫持者、谈判员、人质都处于高压力状态。事态发生之初的主动权掌握在劫持者手中,随着警方处置措施的展开,压力处理的主动权在谈判方。因此,人质谈判中要了解和觉察谈判员、劫持者、人质的具体压力及其来源,并积极有效地针对不同压力展开处理。只有把三方的心理压力控制在一定程度内,才能够打破劫持者的侥幸心理和自我高估心理,引导劫持者进行理性判断。也只有在理智的精神状态下,谈判才能够顺利展开。  相似文献   

12.
李春 《社会主义论坛》2014,(3):F0004-F0004
民族的就是世界的。为庆祝中法友好建交50周年,应法国圣埃蒂安IUT德罗阿纳让·莫内大学邀请,2014年2月5日至19B,中共云南省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和春梅率兰坪“土风”普米文化传习小组一行5人,赴法国参加中法建交50周年文化交流活动之一的“发现中国普米族文化”活动。  相似文献   

13.
工会是集体谈判三方主体之一,其独立性、有效性等直接影响着集体谈判的功能和作用。本文借鉴国外集体谈判过程中工会的地位和功能,分析我国集体谈判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对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经济发展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危机谈判中的僵局处理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危机谈判中,僵局是谈判人员必须面对的局面,它可能发生在谈判的任何阶段。有效地避免僵局、打破僵局是推进谈判顺利进行的关键。应从剖析导致谈判僵局的原因入手,探索避免僵局和打破僵局的方法和策略。  相似文献   

15.
战术性谈判即谈判员围绕着犯罪分子能否终止犯罪及其终止犯罪的条件所展开的有谋略的配合武力攻击的对话。战术性谈判是“以谈判来掩护、辅助、配合武力攻坚”的思维指导警方,形成解决危机事件的谈判处理模式,以此发挥战术性谈判在处置危机事件中的重要作用。因此战术性谈判要抓住时机,创造谈判向武力制服方向转化的条件,为武力强攻寻找战机,确保警方成功解决突发或暴力事件。在具体运用战术性谈判的策略时,除了坚持利用柔性谈判策略来配合武力攻坚这一主运用轴外,还应根据具体案情灵活运用其他几个基本策略。  相似文献   

16.
中国目前还没有完善的谈判专家机制,有关谈判专家机制的研究也很少。了解谈判专家的产生,明确谈判专家的工作职能和当前中国公安工作对谈判专家的需要,有助于我们建立中国特色的谈判专家机制。  相似文献   

17.
谈判是警方处置暴力劫持人质犯罪过程中常常使用的主要手段之一。针对我国目前暴力劫持人质案件大幅度上升的趋势,全面了解和准确把握谈判的心理应对策略,对于减少和避免不必要的伤亡和损失,妥善处置这类案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一、集体谈判简述所谓集体谈判是指企业工会和单位行政或雇主之间就有关劳动条件和工资福利所进行的谈判。集体谈判最后达成协议的条款都列入对职工和单位行政或雇主双方均有约束力的合同中,这种合同,一般称集体合同。早期的集体谈判是在工会提出罢工或已经罢工的情况下,雇主被迫坐下来,以谈判的形式,协商工会提出的要求。随着工人运动的高涨与发展,集体谈判被法律所承认,并作为工会与雇主联合决定劳资关系中有关就业条件、劳动报酬、劳动管理的一种惯例性的程序形式。这时,集体谈判不是在工会提出罢工或  相似文献   

19.
黄镇同志走了,他走的是那么突然而匆忙,我沉浸在痛失良师益友的悲痛之中。在对他怀念的这些日子里,不禁使我回忆起20年前我驻法使馆在黄镇大使直接领导下,同一些匡家进行建交谈判那一段令人难忘的情景。黄镇同志的智慧和深入踏实的工作作风,使我学到了很多有益的东西,确实受益匪浅。每念及此,就使我浮想联翩,谨以此文寄托我对老领导黄镇同志的哀思!  相似文献   

20.
在劫持人质案件中,人质谈判是一项重要的工作,作为指挥人员及参案民警应明确谈判的功用,做好人质谈判的准备工作,并掌握人质谈判的一般模式,注意在谈判中出现的问题,才能在以后进程中采取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