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杨德山教授1966年生,江苏大丰人。1998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中共党史系,获法学博士学位。现任中国人民大学中共党史党建研究院副院长,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全国党建研究会特约研究员,北京大钊学社副社长。从事党的建设、党史和当代中国政治研究。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重点项目、青年项目各1项,主持省部级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重点项目共4项。出版《中国近代资产阶级政党学说研究》(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中国共产党的政党学说》(中共党史出版社,2005年版)、《江泽民执政党建设  相似文献   

2.
当代中国社会变迁与中国共产党执政基础的拓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个政党的执政基础,是该政党之所以成为执政党的前提和条件。党的执政基础问题,本质上是执政党与人民群众的关系问题。当代中国社会的变迁对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基础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党的执政基础必须适应时代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在新世纪,执政的中国共产党必须从思想理论、工作实践、党与群众的关系、执政能力建设、执政方式的改进和执政水平的提高等方面,全面巩固和拓展党的执政基础。  相似文献   

3.
<正>本刊讯日前,2015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立项名单公布,陕西省委党校国家课题申报工作取得了较好成绩,获得了3项课题。3项课题分别是哲学教研部副教授周永红主持的西部项目《中国社会治理模式的实践基础及逻辑特征研究》;文史教研部副主任、教授刘颖慧主持的西部项目《近代北美华文报刊与小说研  相似文献   

4.
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奋斗目标与恢复国民经济进行"一化三改"的阶段性目标.奋斗目标的胜利完成,说明中国共产党具有正确的执政理念、良好的执政环境与执政基础、科学的执政手段、驾驭全局的执政能力、实事求是的执政作风与中国化的执政党建设思想.这些基本经验为社会主义新时期执政党的建设提供了历史借鉴.  相似文献   

5.
对新的社会阶层的价值取向、政治态度等问题的分析对执政党的建设以及中国的政治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中国共产党应该站在巩固执政地位的高度,通过创新与发展自己的功能、政策、组织、人员构成、活动方式方法等,提高党在新的社会阶层中的影响力、吸引力和整合力,赢取整个新的社会阶层的认同、信任、拥护和支持,拓展执政的群众基础。  相似文献   

6.
执政形象本质上体现民众对执政党的综合认知与价值判断,是一种群体性主观评判。对致力于长期执政的中国共产党来说,特殊的政治地位、组织属性及其功能决定了执政形象构建的鲜明特色和独特逻辑:"执政形象"是后发现代化国家政党政治实践的新命题;中国共产党执政形象的构成基础源于政治使命与政党功能;中国共产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依然对执政形象具有内生性需求;中国共产党要立足新时代,正视执政党建设的内在规律和现实问题,科学构建提升执政形象的路径,为党的长期执政创造坚实基础与条件。  相似文献   

7.
社会转型促使中国社会阶层结构发生和正在发生着重大变动,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结构及其发展趋势正在和将要对中国社会模型的重新塑造产生不可避免的影响,也必然影响到执政的中国共产党的建设的走向。本文围绕如何进行相应的制度安排与政策选择,成功地驾驭社会阶层结构变动的发展态势,构建现代社会阶层结构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新概念,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在于:中国社会阶层结构发生了新的变化,各个阶层的和谐共处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以及巩固和扩大党执政基础都有很重要的意义。笔者希望能根据"当代中国社会结构变迁研究"课题组2001年的数据和中国家庭金融调查2011年的数据,梳理出我国社会阶层的面貌,从中得出关于社会阶层结构的科学结论,有利于我们充分认识国情,制定正确的经济社会政策,保证经济社会的发展的正确方向。  相似文献   

9.
孙继业 《团结》2004,(6):19-21
中共中央十六届四中全会作出了《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对于提高执政党的执政能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对于加强参政党的参政能力建设也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参政议政是民主党派的基本职能作为参政党,如何适应执政党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的需要,进一步加强参政能力建设,提高参政议政质量和水平,是目前民主党派加强自身建设的一个重要课题。一、参政能力建设的必要性和存在的问题参政党加强执政能力建设,是更好地发挥参政党职能、适应中国共产党不断提高的执政能力的需要;是进一步坚持和完善中国…  相似文献   

10.
陕西人民出版社新近出版的《邓小平理论体系研究》一书,系陕西省委党校教授、陕西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杨三省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资助项目《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历史演进与逻辑结构》的最终研究成果。该书分“历史演进篇”与“逻辑结构篇”上下两...  相似文献   

11.
为探究我国马克思主义近年来的研究现状、热点及发展趋势,文章以1991—2015年期间立项的5308项马克思主义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及其29221篇成果论文为研究对象,从项目信息、成果信息、研究热点、相关评价等方面进行了计量分析,较全面地展现了我国马克思主义25年的研究与发展状况。研究表明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等为研究热点;《马克思主义研究》、《理论探讨》、《理论与改革》等是发表相关研究成果的主要期刊;有关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研究论文最受关注被引频次最高。  相似文献   

12.
白云 《民主》2005,(12):11-13
中国共产党在十六届四中全会上通过了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 定》,明确提出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要加 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全面提高执政水平。而 作为与中国共产党长期合作、同舟共济、肝胆 相照、荣辱与共的参政党,如何适应执政党加 强执政能力建设的需要,进一步加强参政议政 能力建设,提高参政议政质量和水平,既是目 前各民主党派加强自身建设的一个重要课题, 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和历史的必然。  相似文献   

13.
依法治国首先是依宪治国,依法执政首先是依宪执政。如何理解执政党依宪执政的政治逻辑这一问题备受关注,也是把握执政党与国家治理秩序间关系的基础。中国共产党的宪法实践符合普遍的依宪执政的三个基本条件,即存在制定良好的宪法、尊重宪法权威、保证宪法实施。作为依宪执政基础的"八二宪法"是一部制定良好的宪法,它为改革开放四十年高速发展提供了制度基础与开放空间。执政党依宪执政的观念也出现了从政治性到法律性的变迁,宪法权威逐步树立。我们的宪法还存在政治性实施与法律性实施的双轨制。宪法修订展示了其背后国家治理包含的实践导向、治理主义和政治自信三大面向。在此基础上,执政党依宪执政展现了一套自己的政治逻辑。  相似文献   

14.
由于政党的历史执政地位仅仅是其执政合法性的来源之一,执政党的绩效基础又具有易变性,所以,扩大与巩固执政党执政合法性的意识形态基础意义尤显突出。中国共产党在新时期开展的先进性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系统工程,它不仅有利于扩大党执政合法性的广泛基础,也是重建与巩固其意识形态基础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5.
王长江,生于1956年,中央党校党建教研部副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 央党校世界政党比较研究中心主任,兼北京大学政府创新研究中心副主任, 全国党的建设研究会理事,国际交流协会理事,中国统一战线研究会理事,中 共北京市委顾问,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及若干地方党校客座教授。长期从事世 界各类政党运行机制的比较和中国共产党建设问题的研究,主持开创了世界 政党比较学科,推动了中国特色政党学的创立。出版专著有《世界政党比较研 究》、《政党的危机——国外政党运行机制研究》、《时代的声音——“三个代表” 与党的建设》、《现代政党执政规律研究》、《苏共——一个大党衰落的启示》等,合著、主编或参与编写的有关政党比较和党的建设的著作50余部,有关论文数百篇。目前担任“世界政党比较研究”、“苏共党的建设的历史教训”、“政党、政党体制与政治发展”、“执政党建设的若干问题”、“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研究”等课程的教学;参加过党章的修改和重要中央文件的起草。  相似文献   

16.
张娟 《理论探索》2007,3(1):63-66
政治合法性关系到执政党执政地位的稳固与政治秩序的安定。中国共产党一直高度重视政治合法性基础的维护和构建,建国以来党的建设经验启示我们:第一,合法性最深厚的基础在于党的执政与人民利益相契合;第二,主流意识形态必须随着实践的发展不断与时俱进;第三,必须加强政治合法性的法理基础与程序基础建设;第四,必须注重加强执政党自身的建设。  相似文献   

17.
探索党的执政规律,是我们党的一项长期历史任务。中国共产党在60多年执政实践中,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环境、自治等方面开辟了执政规律探索的中国路径,形成了宝贵的执政经验,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理论,拓展了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执政实践。  相似文献   

18.
当今世界正逢"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内外环境日趋复杂多变。国际上一些势力利用民主、人权和宗教等问题"抹黑"甚至妖魔化中国共产党,千方百计地消解高校青年学生对执政党的认同感。同时,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的执政环境亦发生很大变化,高校青年学生执政党认同教育面临着严峻挑战。如何引导高校青年学生坚信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能力是一项十分重要的时代课题。基于马克思交往理论,通过对执政党认同教育传统模式的反思,探索高校青年学生和执政党"主体间性"范式,构建高校青年学生(主体)—执政党(主体)自主、平等的交往关系,确立高校青年学生和执政党相互信任、理解和支持的合理交往范式,可使高校青年学生成为执政党长期执政的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第一次明确提出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这一发展观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人类社会发展问题探索的新成果,是对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经验的新总结,是对新世纪新阶段执政局面的新判断.执政基础作为执政党领导和执掌国家政权必须具有的自身优势及其赖以存在的诸多社会因素的总和,因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而巩固,随社会生活的不断变迁而拓展.从这个意义上讲,科学发展观从政治基础、物质基础、文化基础和社会基础四个方面,为新时期新阶段巩固和拓展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基础开辟了新路径.  相似文献   

20.
《湖南行政学院学报》2013,(3):F0002-F0002
吴焕新,男,湖南新化人,中共湖南省委党校、湖南行政学院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决策咨询中心研究员、三级教授。长期以来给研究生班讲授《区域经济学原理》、《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县域经济理论与可持续发展研究》等主干专业课程。主要研究方向为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生态农业补偿机制与技术市场经济发展等。出版个人专著1部,主编、参编、合著与完成课题最终成果著作及教材19部,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主持和参与省部级课题8项。荣获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第二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