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国有企业是党执政的重要经济基础,加强和改进国企党建是新时期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重要领域。加强和改进国企党建工作,不仅关系到国企的改革发展,而且关系到党的执政地位这个根本。因此,新时期的国企党建工作,只能加强,不能削弱。  相似文献   

2.
东北特钢集团的重组实践,为我国大型国企改革提供了新的路径选择一度处境艰难的东北三个老国有特钢企业,在新一轮国企改制民营化盛行之时,却另辟途径,通过国企并购国企的方式,不仅摆脱了困境,而且实现了做大做强。东北特钢集团的重组实践,为我国大型国企改革提供了新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3.
深化国企改革四大方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国企改革,一直被作为整个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多年来在曲折中前进,目前正在向纵深发展。进入2005年国企改革仍然面临着如何强力推进和体制攻坚的问题。阶段性成果有哪些目前在国企改制方面,据调查及推算,小型国企改制约实施80%~85%;中型国企改制约实施50%~60%;大型国企(特别是"央企")改制已开始启动。当然,已经改制的  相似文献   

4.
对"吃干榨尽"式国企改制,不仅要秉公严惩,而且要时刻警惕改制是近年来搞活国有企业的一个重要方式。但一些企业管理者在实际操作中,却将改制演变成了一场私分、侵吞国有资产的"大餐",通过各种途径将国有资产"吃干榨尽"。  相似文献   

5.
明确两条底线在当代社会,伦理道德与民主法治是调适社会关系、维护社会和谐"一软"一硬"的两种手段,也是两条底线,任何社会的和谐运行都离不开这两种手段,也不能超出这两条底线,否则社会秩序就会受到影响。  相似文献   

6.
国有经济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果后,如何在新的平台上找准改革切入点备受瞩目。从改革现实与目标来看,以下三点至关重要:首先是继续深化竞争性领域的国企改革。有人认为竞争性领域国企改革已取得了决定性胜利,今后的改革应主要针对垄断性国企展开。此观点有失偏颇,因为垄断性领域的改革固然需要启动和攻关,但竞争性国企改革也不能放松,这  相似文献   

7.
《民主》2020,(7)
正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是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决胜之年,也是脱贫攻坚战的达标之年,笔者通过调研对当前正在进行的脱贫工作,提出如下对策建议:第一,坚持以脱贫为底线,以致富为重点,全面推进脱贫致富工作迈上新台阶。虽然在我国目前条件下,不管是西部还是东部,摆脱绝对贫困都只是涉及极少数人的事情,但作为一个文明社会,任何时候都不能无视绝对贫困的存在,而必须始终把消除绝对贫困作为党和政府工作的底线。因此,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的脱贫工作只能加强不能削弱。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和天津市委十届四次会议提出了关于"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鼓励非国有资本参与国企改革"的指导思想,这为进一步深化国企改革、激活国有资产存量、壮大和发展国有经济指明了方向,同时也为民企参与国企改革提供了理论支持。从操作层面看,对如何为这一改革思路提供行动路径、如何进一步增强国企参与改革的动力、如何提高民企参与国企改革的积极性等一系列问题亟需做进一步研究。一、我市民企参与国企改革的现状分析  相似文献   

9.
刘竞 《求知》2000,(11):35-36
目前我国国企已基本上实现了摆脱困境的战略目标。但这仅仅是国企改革取得的初步成果,改革仍在继续,困难仍然很多,国企改革的持续发展仍然面临严峻考验。要经得起这一考验,必须走创新之路。  相似文献   

10.
2010年,上海市国资委党委坚持把"我是党员我带头、我是党员我奉献"——奉献世博、深化党建主题活动,作为加强国企党建、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重要抓手和主要载体,科学筹划、精心组织,联系实际、创新载体,围绕中心、助推发展,发动和带领全系统党员党组织在参与世博、服务世博、奉献世博中创先争优,在积极推进国资国企改革发展中创先争优,在加强和改进国有企业党建工作中创先争优,推动了上海国资国企改革发展取得新成绩.  相似文献   

11.
人都是有思想的,都无时无刻不在想问题。但时代不同,所处的环境不同,思考的问题也不一样。当前,企业如何深化改革,是主旋律。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者,思想如何再解放一点,围绕主旋律来做工作,是一个大课题。在改革的大潮面前,思想政治工作不仅不能削弱,而且要加强。这个加强,并非在于机构设置多少,人员增加多少;也不是在“党的一元化”上兜圈子。正如鲁  相似文献   

12.
赵祯祎 《学理论》2014,(1):91-93
国企改革历来是社会各界分歧最多、争议最大的一个基本理论问题和重大现实问题。今年初,世行公布的中国改革报告再次引发国企改革的大争论。我们要想不断推进国企改革,就必须对改革达成共识,最大限度地减少阻力,必须注意以下几点。首先,立足历史、放眼世界,搞清国企是什么和为何存在,解决人们的思想观念和认识问题。其次,借鉴国外国有企业改革的经验,要研究中外在政治、社会和经济制度环境等方面的差异和适应问题。再次,回归国企的全民所有制属性,对国企进行分类改革,综合配套推进。  相似文献   

13.
《学理论》2015,(9)
国企改革一直是我国实施改革开放政策以来,进行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过程中,国企改革成为关键点之一。国企薪酬管理如何能够最大化地为国企改革服务,成为一段时期内政府和学界普遍关注的一个问题。通过对国企薪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认真梳理,旨在为国企薪酬管理的发展提供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4.
对国企改革历程的深层次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中,国有资本应该有进有退,但从实际情况来看,却是国进民退.今日国企与老国企不同,已发生质变:资本所属不同、经营自主权不同、经营目的不同、利润归属不同、分配权不同.必须坚决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解放思想,推进国企改革.要破除国有经济老大观念,改变对国企的要求,对国资委应重新定位,要下定决心限期改革国有垄断企业.  相似文献   

15.
《瞭望》2003,(10)
国企改革仍然是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当前迫切需要回答的问题,一是国有经济的有效实现形式;二是国企在推进新型工业化道路上该发挥什么作用;三是国企与民营经济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王波 《理论探索》2017,(1):123-128
福利企业及其残疾职工数量锐减,逃税事件频发,核心原因是福利企业的定位不准。由于福利企业具有与社会企业相同的发展背景,具有社会企业的"双底线"特征等,故应定位为社会企业。实现福利企业的社会企业定位,要从伦理、制度和监管三方面努力:在伦理激励方面,福利企业应以标识为其外壳,以社会企业家精神为其硬核;在制度回归方面,要通过适度增加财税优惠、设立福利企业联盟、"众筹"融资制度等保障其经济性底线,通过建立资产锁定与红利上限制度、加强外部监管等保障其公益性底线;在监管优化方面,应从监管机构、监管内容与监管过程三个层面加强监管,以确保其社会企业定位的实现。  相似文献   

17.
福利企业及其残疾职工数量锐减,逃税事件频发,核心原因是福利企业的定位不准。由于福利企业具有与社会企业相同的发展背景,具有社会企业的"双底线"特征等,故应定位为社会企业。实现福利企业的社会企业定位,要从伦理、制度和监管三方面努力:在伦理激励方面,福利企业应以标识为其外壳,以社会企业家精神为其硬核;在制度回归方面,要通过适度增加财税优惠、设立福利企业联盟、"众筹"融资制度等保障其经济性底线,通过建立资产锁定与红利上限制度、加强外部监管等保障其公益性底线;在监管优化方面,应从监管机构、监管内容与监管过程三个层面加强监管,以确保其社会企业定位的实现。  相似文献   

18.
程华 《党政论坛》2009,(15):20-21
国有企业是党执政的重要经济基础,加强和改进国企党建是新时期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重要领域。加强和改进国企党建工作,不仅关系到国企的改革发展,而且关系到党的执政地位这个根本。  相似文献   

19.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弘扬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这是新时代国企文明建设的重要遵循。上海国际集团下属上海国有资产经营有限公司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企改革发展的重要指示精神为指引,走出一条以伟大建党精神领航文明发展的新路,进一步激发了国企精神文明新活力。  相似文献   

20.
正经中宣部领导批准,9月下旬,本刊与中央企业党建政研会、四川省政研会在四川宜宾市联合举办全国第三期"政工大讲堂"。这次活动的主题是: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要理直气壮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这一指示精神,加强和改进国企改革中的思想政治工作。国企改革是篇大文章。结合此次专家讲座,根据中央媒体公开报道,本刊特梳理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论国企改革的有关重要精神,供大家进一步深化学习和贯彻落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