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小康》2015,(1)
<正>对口支援西藏20年,近6000名援藏干部及专业技术人员进藏工作,他们是如何把"援藏梦"主动融入"中国梦"的?西藏史上首次以组歌形式创作的音乐作品《极地放歌中国梦》怎样演绎援藏干部心中的"中国梦"篇章呢?那大唐姑娘走过的高原/那父辈们奋斗过的热土/有雪就有梦在闪耀/有青稞就有酒和热肠……台上歌声飞扬,台下热泪盈眶。20年,6000多人,他们顶风冒雪,前赴后继。这是他们用青春、用热血、用奉献写就的一组歌,是词作者陈人杰为讴歌援藏事业,传递民族团结的炽热情感,  相似文献   

2.
《小康》2015,(1)
<正>2014年8月25日,对口支援西藏20周年电视电话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援藏20年,国家一直在探索支援帮助西藏的方法,从给资金、建项目的"输血式"援藏转变为产业援藏、技术援藏等"造血式",援藏走过了怎样一条"内生成长之路"20年前,中央确立分片负责,对口支援,定期轮换的对口援建西藏政策。20年来,近300亿援藏资金投入西藏,累积实施了援藏项目7600多个——"西藏速度"令世界刮目相看,西藏崛起令国人骄傲。2014年8月25日,对口支援西藏20周年电视电话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援藏20年,国家也一直在探索支援帮助西藏的方法,从给资金、建项目的"输血式"援藏转变为产业援藏、技术援藏等"造血式",援藏走过了怎样一条"内生成  相似文献   

3.
《小康》2015,(1)
<正>从根本上解决西藏的发展问题,不仅仅是支持西藏完善基础配套设施,更重要的是帮助西藏增强自我发展的内生动力,关键是要处理好"输血"和"造血"的关系。对口援藏工作的着力点是促进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实现共同富裕20年来,七批约6000名援藏干部走进雪域高原,继承和发扬"老西藏精神",参与西藏建设,开拓进取,扎实工作,和西藏各族群众一道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对口援藏工作怎样促进了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支持了西藏经济社会发展,维护了国家统一和西藏社会稳定,加强了干部人才队伍建设?本刊记者就此走进西藏,专访西藏自治区党委组织部副部长、第七批援藏干部总领队王奉朝,听  相似文献   

4.
《小康》2015,(2)
<正>对口帮扶概念并不是广东独有,其实早在20年前中央就对西藏进行援助。1994年,中央第三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作出了中央各部门和15个省市"对口援藏、分片负责、定期轮换"的决策,动员各省区市和中央、国家机关援助西藏建设项目,开创了全国支援西藏的新局面。各援藏中央国家机关、企业和省市,从西藏经济社会发展实际需要出发,采取多种形式参与西藏建设。援藏项目广泛涉及农、林、牧、水、电、交通、能源、文化教育、医疗卫生、  相似文献   

5.
正作为国际旅游城市桂林的一名导游,他从近2万名导游中被选中援藏。从2006年到2009年,他三次援藏,严重的高原反应和重重困难都阻挡不了他带领外国游客认识西藏的决心,用专业与真诚向国外友人展示了一个真实的西藏,用自己的服务架起了西藏与世界沟通的"金桥"。自2003年起,原国家旅游局决定连续10年、每年从全国内地骨干旅行社中选派  相似文献   

6.
2010年7月,第五批援藏干部(2007年7月-2010年7月)将带着各自的成就业绩、酸甜苦辣,告别西藏。而在西藏这三年的特殊历练,或许将是他们一辈子的财富。2007年7月,中央及17个省市的850多名援藏干部告别单位、家乡和亲人,从繁华的都市奔赴祖国边疆,被分配至西藏的市、区、县,满怀一腔热血与激情,开始了他们人生中一段平凡而不平常的援藏之旅。时势造英雄、苦难历人生。与1994年以来的前四批援藏干部相比,第五批援藏干部经历可能更为特殊、更加不凡。  相似文献   

7.
7月31日上午,省援藏同志联谊会举办老西藏热议《先遣连》座谈会,省政协副主席、省援藏同志联谊会名誉会长赵文鹤出席会议并讲话。据悉,电视剧《先遣连》是根据省援藏同志联谊会理事王喜民、田耀斌共同创作的《进军阿里》一书改编拍摄而成,并于7月14日在央视一套黄金时间播出。与会人员结合自己的援藏经历畅谈了对该剧的体会和感想。大家认为,该剧弘扬了老西藏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忍耐、特别能团结、特别能奉献的精神,在央视播出告慰了英  相似文献   

8.
生存实录     
2010年4月4日-12日,人民论坛杂志赴西藏采访组在西藏的那段日子,常常被援藏干部的动人事迹所感染,被他们坚定无私的精神所震撼。随着之前的疑问一个个被解开,这个普通而又特殊的干部群体形象,越来越清晰地展现在我们面前。在援藏三年中,他们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有什么改变?我们所采访到的只是成千上万名援藏干部中的一  相似文献   

9.
读者表达     
阴法唐的西藏情「北京张舒锦」贵刊第五期《他们与西藏的故事》,讲述了曾任西藏自治区党委第一书记的阴法唐和北京援藏干部张梅坤、安理在西藏的亲身经历,生动地表现了中央对西藏的支援和藏汉一家的亲情。其中阴法唐的亲历亲为尤其感人。阴法唐从上世纪50年代随军进藏开始,便与西藏结下不解之缘。上世纪80年代,  相似文献   

10.
《湖湘论坛》2013,(3):F0002-F0002,F0003
<正>刘剑康,男,湖南益阳人,中共湖南省委党校、湖南行政学院期刊社研究员。长期从事编辑出版工作,历任编辑、副总编辑和执行总编等职;先后荣获全国党校系统优秀编辑、湖南省高校学报优秀主编、优秀中青年出版工作者称号;受组织委派首批援藏,任中共西藏山南地委党校党委常务副书记兼副校长,分管教学科研,圆满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致力于文史及典籍整理,曾参与国家重点课题《中国伦理大辞典》编撰,以及古籍整理出版国家"十五"规划重点项目《魏源全集》点校;编审《中国古典名著全译丛书》,负责《史记全译》、《汉书全译》、  相似文献   

11.
今天是2010年6月26日,在我用电脑键盘敲击出以下文字的整整15年前,一架飞机从北京首都机场腾空而起,其中的89个人有着一个共同的身份:中央国家机关首批援藏干部。15年后,全国青联主办的《中华儿女》杂志(2010年第8期)推出了一个专辑,封面硕大的主标题:梦萦西藏——中央国家机关首批援藏干部进藏15周年回眸;同时,以“15”的象征意义15个人的肖像铺排于雪域高原的背景之上——他们,当然就是15年前那89人中的杰出代表。  相似文献   

12.
20年前,党中央作出全国对口支援西藏的重大战略部署,开辟了举全国之力支持民族地区发展的新阶段,开启了推进西藏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新征程,在党的西藏工作史上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20年来,承担对口支援任务的有关省市、中央部门和企业,带着对雪域高原的深情厚谊和对西藏各族群众的特殊关怀,把中央的嘱托和全国人民的重托,化作对西藏源源不断的无私支援。政策向这里倾斜,优惠内容涉及财政、金融、教育、卫生等各个方面;资金向这里投放,260亿援藏资金助推西藏经济连续保持两位数增长;项目向这里聚集,一大批重点基础设施和民生工程陆续建成;人才向这里流动,近6000名援藏干部挥洒汗水、倾力奉献,为西藏的发展进步注入了强劲动力。  相似文献   

13.
"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在今年全国两会上,习近平当选为国家主席后,再一次深入阐释"中国梦",令人振奋,催人奋进!我心情激动,立即拨通了蒋开儒老师的电话。蒋开儒是中国著名的词作家,他创作的《春天的故事》《走进新时代》已红遍大江南北,而作为姐妹篇的《中国梦》亦唱响。和蒋开儒谈着谈着,电话这头的我眼前不禁浮现因工作关系,多次走近蒋老师和他的《中国梦》的情景……梦的诞生"中国人,爱做梦,千年美梦一脉相通  相似文献   

14.
在本期策划实施过程中,人民论坛杂志援藏干部特别报道组通过现场采访、电话连线、邮件沟通等多种方式,亲密接触了许多援藏干部,他们甘于奉献、乐观低调、顽强坚忍的精神风貌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为更深入地掌握社会公众对援藏干部的认知与期待,同时也有利于让更多的人了解援藏干部,感受援藏干部的酸甜苦辣,人民论坛杂志在前方、后方都进行了广泛的问卷调查。一是在人民网、人民论坛网、中国西藏网、新浪网、腾讯网等几家网站先后推出援藏干部公众认知与期待调查网络问卷。截至2010年5月25日,共有10060人参与调查;此外,人民论坛记者在北京、天津等地,发放书面调查问卷300份,回收276份,总计10336人参与。二是对熟知援藏干部的人群进行调查。人民论坛杂志赴西藏采访组与后方编采组共同努力,采访调查了160多位援藏干部、200多位西藏当地干部及群众。本调查报告以公众调查问卷结果为主要参考,部分选项对两个主要调查群体的调查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15.
上世纪30年代,著名的《东方》杂志曾以《梦想的中国》和《梦想的个人生活》为题,组织过一次征文活动。由于选题新颖,100多位知识精英和文化名流都参与进来,他们或表达新年感言、个人理想,或预见国家前途、社会走向,或干脆拒绝做梦。这些文章,用该刊主编胡愈之的话来说就是:"有甜梦,又有苦梦;  相似文献   

16.
<正>西藏自治区十届人大常委会近日举办首次"西藏人大讲堂",邀请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王轶作《民法总则的时代精神与中国特色》专题讲座。王轶以案说法,用通俗的语言、接地气的方式,深度解析了民法总则确定的我国民事活动的基本规定和一般性规则,分享了参与民法总则制定工作的体会。西藏自治区党委副书记、自治区人大常委会主任洛桑江村在主持会议时指出,"西藏人大讲堂"是对  相似文献   

17.
各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做好教育援藏工作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4〕6号)、《教育部中央统战部国家民委关于进一步加强教育对口支援西藏工作的意见》(教民〔2006〕8号)和2007年全国内地西藏班办学和教育援藏工作会议精神,经市政府同意,现就进一步加强我市教育援藏工作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18.
杨东海 《前进》2014,(9):46-47
<正>今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提出了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并为如何实现"中国梦"指明了道路和方向。听了习总书记的报告后,我为伟大祖国的美好前景感到振奋,为我们的人民看得见摸得着的幸福生活充满期待。随后又学习了《中国梦党员干部读本》一书,对中国梦内涵的理解更加深入,我对实现中国梦的道路的认识更加清晰,对中国梦的实现更加期待,更加坚定了自己要为实现中国梦付出努力的信心。  相似文献   

19.
习近平总书记实现中国梦的伟大构想实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精神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结合,它将党的奋斗目标"中国化"和"分阶段化",使党当前的任务"系统化"和"协调化";坚持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强调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必须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这些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理想社会思想的丰富和发展。  相似文献   

20.
对口支援西藏工作20周年电视电话会议25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俞正声,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张高丽出席会议.会前,俞正声、张高丽接见援藏干部代表,向参加对口支援西藏工作的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和广大援藏干部表示诚挚问候. 俞正声强调,对口支援西藏工作足党中央从党和国家工作全局出发作出的重要战略决策,是新时期党的西藏工作方针的丰富和发展,是我国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生动实践。20年来,承担对口支援任务的有关省市、中央部门和中央企业,从人力、物力、技术等方面全面开展对口支援西藏工作,促进了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支持了西藏经济社会发展,维护了国家统一和西藏社会稳定,加强了干部人才队伍建设。实践证明,对口援藏工作的重大决策是完全正确的,符合我国国情、西藏区情和全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