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在台湾即便是高峰时段,也罕有打车难的现象,出租车司机服务良好,极少发生"宰客"行为。这要归功于台湾出租车行业已经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此外,针对近期国际私人叫车服务公司Uber(类似大陆的"专车")冲击岛内出租车行业引发的争议,台湾当局也坚持依法监管。开放牌照和总量控制让"小黄"健康发展出租车在台湾称为"计程车",因车辆外观一律漆为黄色,被人们亲切地称为"小黄"。它们处处可见,乘坐便利,服  相似文献   

2.
声音     
《创造》2015,(Z1):6
<正>实话真说如果公务员收入透明、禁止任何贪腐和灰色收入,如果权力被晒在阳光下,给低工资的公务员涨工资就不会有太多争议。"专车"服务,冲击了出租车行业垄断下的既得利益,也激起了出租司机对于高额"份子钱"现状的不满。摆在监管部门面前的问题,是该对"专车"服务"按部就班"的打压,还是对出租车行业管理体制的"推陈出新"?八旬农民27年的坚守27年来,峨山县双江街道登云社区小龙潭83岁的居民普朝富每月出一期黑板报,综合新闻、时政要闻、法律纵横、夕阳红等栏目准时与村民  相似文献   

3.
正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在互联网平台进行专车、拼车等"约租车"服务虽然给市民出行带来了便利,突破了传统出租行业供不应求"打车难"的困境,但对传统交通管理带来很大冲击。管理部门无法先行确定"专车"身份,专车、快车、拼车异化为采用无营运许可的私家车从事类似出租车服务,给出租车客运市场带来动荡。据官方数据显示,2015年以来北京市交通执法总队查处非法运营车辆963起,涉及滴滴专车平台从事非法运营车辆207起,其中私家车161起。同时,出租车司机对基于移动互联网的  相似文献   

4.
<正>随着"互联网+"经济的迅猛发展,城市出租车行业面临着阵痛与嬗变,互联网"专车"以一种前所未有的方式冲击传统出租车市场,在给群众带来多元化便捷服务的同时,也迅速挤压传统出租车行业的生存空间,快速分割了出租车行业的"奶酪",形成了相互替代的矛盾,给原本业已存在成品油价调整、"份子钱"多寡等诸多不稳定因素的出租车行业带来新的变数。国内多省市先后出现出租车从业人员集  相似文献   

5.
网约专车的出现满足了市民出行高品质、多样化、个性化、差异性需求,当前发展势头迅猛。网约专车是互联网条件下的新业态,在政府已往的管理经验中无章可循,无法可据。当前主要存在着三个方面的问题:合法性、安全性及与传统出租车利益冲突。解决问题的办法是完善立法,给予网约专车合法地位;加强管理,提升网约专车的安全性;平衡利益,专车与出租车错位竞争,实现差异化发展。  相似文献   

6.
《小康》2016,(10)
正"一些专车平台为了争客源,使用不正当手段,这个让人很不爽。"专车司机张鹏展称现在的网约车市场被搅得很乱,他希望出租车改革能规范市场,让市场竞争更公平。"随叫随到,距您2公里处,从南方报社到水荫路。"专车司机张鹏展,开着一辆别克,手机一直在响个不停,因为安装了多个打车软件,业务一直挺多。张鹏展,河北保定人,外号"张大炮",在广州开车近32年。专车在国内刚兴起,他发现到新的商机,因为对广  相似文献   

7.
刘彦华 《小康》2015,(4):32-34
"互联网+出行"显然既是"新业态",又是"新问题",多方博弈,暗流汹涌。周二下午6点,王雪在公司附近用打车软件叫了一辆出租车,在不到一分钟的时间里,系统通知了附近22辆出租车之后显示被抢单,"吴师傅,京BN****,银建出租。"当前,用手机打车APP预约出租车、乘坐专车已经成为很多市民出行的选择,滴滴、快的等打车软件用户量迅速增长,"互联网+"出行已经从抽象概念变成了触手可及的生活体验。不过,从打车软件到网络专车,从补贴  相似文献   

8.
《小康》2016,(10)
正近年来,专车发展迅速,在老百姓的生活中从陌生变为熟悉。然而,这却让出租车行业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战——收入减少、份子钱高企、辞职潮涌现……因此,出租车改革的呼声越来越高,国家层面上开始出台相关政策。由于离市区较远,杜小姐在广州大学城出行总是难以截到出租车。但是,近年来她已不为此事烦恼。打开手机,点进滴滴打车或优步等软件,就能看到附近有多少辆"专车"。只要下单坐车,5分钟之内就能有司机接单。  相似文献   

9.
<正>一、为什么要实施出租车改革?答:一是传统出租车行业矛盾问题突出。一段时期来,社会各界对出租车行业存在“打车难”、服务质量不高、涉稳事件多发等问题多有诟病,市场化改革呼声强烈。而行业历史形成的发展定位不准、运营机制僵化、经营权属关系复杂、利益调整困难等问题,又是实施改革的最大阻力。二是互联网“专车”亟待规范。2014年下半年,互联网“专车”兴起,为市民群众出行提供了多样化的选择,客观  相似文献   

10.
《小康》2016,(10)
正从普通人不能随便乘坐出租车、司机收入高过普通人10倍,到专车涌现、出租车司机饭碗越来越难保,百余年的历史,让人们感叹社会发展的迅猛。出租车在我国已经有了100余年的历史:从平民不可及的"高档出租"到招手即停的"面的时代",从允许民间资本进入出租车市场到互联网时代催生"专车"业态……在出租车新一轮改革启幕之际,回首中国出租车行业百余年的"前世"与"今生",不禁让人感叹社会发展的迅猛。  相似文献   

11.
《小康》2016,(10)
正镇街的士的生存状况,和城市出租车并无不同,都受到了互联网专车的极大冲击。这也迫使它们要采取种种方式来维持生存。出租车是城市公共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数量的多少,与当地的人口、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密切相关。在广东,即使是一些镇街,目前也有了出租车,被人们亲切的称为"镇的"。当然,东莞市的"镇的"是个例外,因为东莞市所辖的镇街,实际上是县区一级的行政级别。因此,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的"镇的",在我国出租车发展史上可以留下一笔。  相似文献   

12.
互联网技术的革新和市场化的完善促进了专车服务的蓬勃发展,作为市场自然催生的产物,其不仅弥补了传统出租车行业资源不足的缺陷,而且有助于建立良性竞争机制。但性质界定的模糊和行政法规制的缺失严重冲击了现有的车辆运营管理秩序,也为当事人权利保障埋下了隐患。在政府社会职能转变的当下,既要考虑政府保留权的设置也需尊重市场规律。针对专车服务存在的问题,借鉴软法治理的优势,从限制硬法规制范围、协商行政立法、鼓励行业自治三个方面进行完善实属必要。  相似文献   

13.
按理说,如今交通条件改善了,深入基层应该更方便些。但一些机关干部反倒被车子绊住了双腿;享受专车待遇的,一时缺车便不下基层;不享受专车待遇的,也变着法儿用专车,或搭乘专车,或叫所去地方倒派“专车”,否则不下基层。机关车子越买越多,下基层却越来越难。  相似文献   

14.
《小康》2016,(10)
正在未来,出租车行业会是什么样子?可能在不同人眼里,会有不一样的想法。但是,唯一不变的是,他们都希望出租车行业越来越规范,服务越来越到位,能够和自己所在的这座城市共同成长。未来,出租车行业会是什么样子?"政府给打车软件颁发出租车运营执照,允许其从事出租车运营业务。出租车公司的运营执照是全国性的,打破地区限制和垄断,就如今日的保险业,快捷酒店业。"  相似文献   

15.
余晖 《同舟共进》2009,(2):24-25
我国城市出租车行业目前存在的各种严重问题已对现有的行业管理体制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不进行重大的改革,可能动摇行业消费者和出租车工人这一庞大的社会群体对政府执政能力和公信力的信心。  相似文献   

16.
网约车是"互联网+"的产物,是一种有别于"经典市场交易"和"科层式企业"的新经济业态。网约车服务通过对闲置资源的社会化再利用,实现了车辆的"去专用化",使用而非占有的资源配置方式更易实现,在提高资源使用率、构建差异化服务体系、推进交通出行领域供给侧改革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是分享经济在全球范围的一次生动实践。《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暂行办法》套用旧有出租车规制模式,以"类比规制"的方式对网约车实施监管,制约了分享经济的发展。从法律上看,传统出租车行业与新兴网约车行业的利益之争本质上是既得权与发展权的冲突,政府对出租车的行政许可并不意味其可以免于网约车的竞争,对网约车设置相对宽松的准入门槛和规制模式,并不构成对出租车平等保护权的侵犯,创新网约车政府规制模式具有现实依据和法律正当性。  相似文献   

17.
<正>参考消息·5月5日4月30日,广州市工商、公安、交通等部门联合执法,对优步(一款打车软件)办公室进行执法检查,暂扣手机终端等物品。按优步自身定位、市场反应和执法单位说法,它似乎是一种"互联网+"思维的创新产物,在"专车"与"黑车"之间的不明确地带中游走,精准迎合市场需求,却又与中国现行法规相抵触,因为私家车参与运营是违法的。在广州之前,北京、上海、南京、重庆等多地的优步专车已被认定为涉嫌从事非法营运,而使用滴滴打车、一号  相似文献   

18.
从2005年9月1日开始,石家庄市深泽县政府开通了从县城到省城的“政府公务专车”,其目的是为公务人员提供便捷的服务,同时还可以节省一笔不小的资金。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山西省太原市在出租车行业广泛开展创建文明行业活动,在政府服务出租车、出租车服务社会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具体做法如下: 一、制定优惠政策,着力改善出租车运营环境 目前,太原市拥有出租车8292台,日客运量37万人(次),占太原市客运市场35%的份额,每年上缴税费近亿元。  相似文献   

20.
刘凝 《北京观察》2012,(4):42-42
正问题近年来,随着本市经济社会事业的快速发展以及汽车限购政策的实施,北京打车难已经成为一种常态。早晚高峰"一车难求",节假日"出租告急",下雨天"千呼万唤不出来"。在这种情况下,一些亮着顶灯、空驶出租车无视路边招手的乘客,呼啸而过。还有的出租车即便停下,也要看看乘客去哪,再决定拉不拉,进行所谓的"挑活儿"。这说明本市出租车既有总量不足的问题,也有管理服务不到位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