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70年前,中国人民经过14年艰苦卓绝的浴血奋战,终于打败了穷凶极恶的日本侵略者,赢得了近代以来中国反抗外敌入侵的第一次完全胜利,为中华民族由近代以来陷入深重危机走向伟大复兴确立了历史转折点。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世界战争史上的奇观,是中华民族的壮举,是惊天动地的伟业。它创造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弱国战胜帝国主义强国的范例,在世界民族解放运动史上树立了一座不朽的丰碑,同时也为我们今天进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留下了许多深刻启示。  相似文献   

2.
70年前,中国人民经过14年艰苦卓绝的浴血奋战,终于打败了穷凶极恶的日本侵略者,赢得了近代以来中国反抗外敌入侵的第一次完全胜利,为中华民族由近代以来陷入深重危机走向伟大复兴确立了历史转折点。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世界战争史上的奇观,是中华民族的壮举,是惊天动地的伟业。它创造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弱国战胜帝国主义强国的范例,在世界民族解放运动史上树立了一座不朽的丰碑,同时也为我们今天进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留下了许多深刻启示。  相似文献   

3.
一、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成功实现,标志着中华民族的重新振兴   中华民族在自己的发展过程中,创造过古代人类最辉煌的文明,在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上曾长期走在世界前列,中华民族的勤劳、勇敢、智慧为人类的文明进步作出过不朽的贡献。然而到了近代,由于种种原因,中国落后了。 19世纪成为中华民族衰落的世纪,在这个世纪末,中华民族的衰落达到了极点,由一个过去首屈一指的世界强国,完全变成了一个任人宰割、掠夺的极度虚弱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   20世纪是中华民族奋起抗争,重新站立起来,开始走向振兴的世纪。这个世纪的…  相似文献   

4.
继承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抗日战争是近代以来中国反对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华民族由衰败走向振兴的重大转折点,不但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而且极大地改变了中华民族的精神面貌。在抗日战争中孕育和形成的伟大抗战精神,大大丰富和升华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为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提供了强大的动力源泉和精神支撑。回顾抗日战争的悲壮历史,研究总结伟大的抗战精神,对于新形势下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荣维木 《团结》2005,(4):8-14
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历史中仅有的以中华民族的完全胜利而告结束的民族解放战争。战争期间,在政府与人民之间、在各个政治派别之间、在各个民族之间、在国内人民与海外同胞之间建立了密切的合作关系,表现出中国近代以来前所未有的民族凝聚力;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以3500万人员伤亡和6000亿美元财产损失的重大代价,牵制日军在海外74%的兵力,并歼灭了150万日军,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最后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因而嬴得了国际社会前所未有的尊重,中国的国际地位有了很大提高;在战争期间,以中国共产党为代表的进步力量不…  相似文献   

6.
杨柳 《瞭望》2005,(33)
200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在60年前那场空前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中,全国人民紧密团结在中国共产党倡导建立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同凶恶的日本侵略者展开了气壮山河的英勇斗争,前仆后继,浴血奋战,付出巨大民族牺牲,终于夺取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翻开了一个多世纪以来中华民族复兴的第一页。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以来首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是中华民族从衰败走向振兴的重大转折点。纪念抗战胜利就是要昭示国人:落后就会挨打,发展才能强大。我们要集中力量搞建设,抓住机遇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我们要高举和平发展、合作的旗帜,坚持睦邻友好,以邻为伴、与邻为善,珍惜和维护中日两国关系稳定发展的大局,以史为鉴,面向未来。  相似文献   

7.
传统中国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国家"观念,占据主流意识的一直是君主专制制度下的"天下观"。正如李鸿章所说的"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近代中国的发展是天朝上国旧梦破碎、国家被迫走上近代的过程。近代中国的国家观是形成于民族危机迫在眉睫的时刻,是近代先进的中国人在面对亡国灭种的危机时所形成的。辛亥革命成功推翻清王朝,使得孙中山的国家观脱颖而出,力压其他变革思潮,取代了传统的国家观。但是在经历袁世凯复辟后,共和走向灭亡。先进的中国人又开始求索新的国家观念与国家体制,在经历思想启蒙之后,中国开始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革命,并且最终取得革命的胜利,选择了马克思主义国家观。  相似文献   

8.
抗日战争的爱国主义精神及其历史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抗日战争的爱国主义精神及其历史意义郭伟抗日战争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除了国际因素以外,其内在的第一位原因,就是在中国共产党的倡导下,形成了举国一致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在各党派、团体、社会组织和广大民众...  相似文献   

9.
正一、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的前途命运,开创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华民族曾经创造了璀璨的古代文明。但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深陷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黑暗之中。为了挽救民族危亡,为了追求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无数志士仁人前仆后继,寻找救国救民的道路,最终都抱憾终天。近代以来,在追求民族复兴的道路上,最伟大的历史事件就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从此,中国革命有了正确前进方向。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领导人民经过28年的浴血奋  相似文献   

10.
今年 7月 1日 ,是中国共产党诞生 80周年纪念日。回顾祖国母亲的沧桑巨变 ,追溯中华民族百年不懈奋斗的历史进程 ,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结束了国家一盘散沙、四分五裂、任人宰割的状况 ,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华民族的命运 ;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 ,改变了一穷二白的面貌 ,走上了通过改革开放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康庄大道 ;是中国共产党在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处于低潮中 ,顶住压力 ,砥柱中流 ,打开局面 ,使社会主义中国巍然屹立于世界东方。中国共产党的 80年 ,是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探索救国图强真理、开辟民族振兴道…  相似文献   

11.
在举国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八十周年的时候,我们为中华民族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取得的辉煌成就而欢欣鼓舞。追忆历史,展望未来。十九世纪,中国人民饱受屈辱、灾难深重;二十世纪,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前赴后继、奋斗崛起;二十一世纪,中华民族将实现伟大复兴,屹立于世界强国之林。看今日之中国,再不是任人宰割的东亚病夫,也绝非俯首低眉的等闲之辈。这是中国共产党对中华民族乃至世界作出的不可磨灭的贡献。回顾中国共产党的八十年光辉历程,再次学习江总书记关于“三个代表”的论述,可以看到在每个历史关头,中国共产党始终站在时代的前列,代表了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了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了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三个代表”既是中国共产党八十年全部历程的写照,也是中国共产党三代领导人的  相似文献   

12.
在中国共产党实现中国梦的奋斗历程中,毛泽东带领全党全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历史性成就,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奠定了前提基础、做了多方面准备。毛泽东深刻分析近代以来中国的基本国情,提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任务,团结动员海内外中华民族儿女取得了近代以来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完全胜利的抗日民族解放战争,推翻了国民党反动统治,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创造了根本政治前提。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领导党和人民走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广泛最深刻的社会变革,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了制度基础,有效地承担起在社会主义道路上领导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全新实践中,毛泽东在理论和实践上艰辛探索形成的宝贵经验、理论成果、物质技术基础,为新时期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做了预先准备。今天,对毛泽东的最好纪念,就是把他开创的伟大事业继续推向前进,在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继续谱写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新篇章。  相似文献   

13.
赵成鑫  刘焕峰  周焱 《学理论》2013,(16):15-16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中国梦,凝聚了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的世代夙愿,寄托着中国人民振兴中华、强国富民的共同意愿,体现了中华儿女的整体利益。从强国、强军、成才的视域认识中国梦的丰富内涵,把握其内容、任务和要求,有助于我们强化使命感责任感,为实现中国梦而顽强拼搏、不懈奋斗。  相似文献   

14.
弘扬理性的爱国主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鄂杨 《瞭望》2005,(33)
60年前的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中国人民团结在爱国主义旗帜下,万众一心、决死抗争、 顽强奋斗,终于打败了日本侵略者。这是中国近代以来首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是中华民族从衰 败走向振兴的重大转折点。60年后,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同样要高举爱国主义的旗帜,为全面建设小康 社会、实现国家富强和民族复兴而努力奋斗。  相似文献   

15.
《学理论》2020,(1)
党的十八大以来",抗战胜利纪念"成为一种法定的、常态化的仪式。国家通过纪念会、座谈会尤其是国家公祭日等方式,传递对抗战胜利的纪念。"抗战胜利纪念"是中华民族与其独特历史渊源之间的一种纽带。这种由国家设立的"记忆装置",不仅纪念中华民族反侵略斗争的胜利,同时彰显抗战精神的时代价值。通过抗战胜利纪念,传承中国精神与民族精神,型塑国家形象,增强国家认同;协和新型国际国内关系,凝聚中国的各方力量,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  相似文献   

16.
实现现代化,使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是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历史进程的主题。毛泽东领导中国人民不仅夺取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扫清了中国通向现代化道路的障碍,而且在对中国的现代化与社会主义的关系、中国现代化的内涵及目标、发展战略等方面的探索中,作出了开拓性的贡献,为实现中国现代化目标,提供了一条富有原创性和启示性的思路,这对于新世纪我们党探索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具有极为重要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7.
编者寄语     
《瞭望》1990,(23)
历史是一部教科书。回首150年前的鸦片战争,回首那中华大地任人宰割、中华民族倍受欺凌的历史,我们一方面感到内心的痛楚,但同时也会从中获得极大的教益。 150年来,中国人民经历了两种开放。一种是丧权辱国的“门户开放”。帝国主义列强为了蚕食中国,要求清朝改变“闭关政策”,实  相似文献   

18.
“中国式的现代化”的方向选择——社会主义 中国式的现代化,首先是社会主义的现代化。中国现代化,必须以社会主义为坐标。这是因为:第一,社会主义是中国实现现代化的历史选择。邓小平指出:“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这是中国人民从五四运动以来得出的不可动摇的历史结论。近代中国封建社会变成了半封建半殖民地之后,如果不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中华民族就不可能实现 民族独立和解放,中国就不可能发展起来,即使发展起来,也不过成为这一个或那一个资本主义国家的附庸国。社会主义是百年来近代中国现代化…  相似文献   

19.
<正>抗战精神,是中华民族在长达14年的抗日战争中所表现出来的主体精神,是被中华民族广泛认同和接受的思想品格、价值取向和道德规范的集中反映,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民族性格、思想智慧和意志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在抗战胜利69周年座谈会上指出:"伟大的抗战精神,是中国人民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永远是激励中国人民克服一切艰难险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强大精神动力。"在实施  相似文献   

20.
《求知》2014,(2)
<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也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就有的中国梦。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既深刻论述了中国梦的内涵,又指明了实现中国梦的路径选择。为此必须充分发挥六大优势。一、必须发挥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的优势,这是行动指南中国共产党一直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取得了中国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