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80后"是指出生在20世纪80年代的人,是在市场经济环境中成长的独生子女的第一代。他们的父母是"50后",是新中国的第一代,是在阶级斗争、计划经济的环境中成长的一代,以自己所受的教育和经历要求自己的后一代。从"80后"出生起,就受到成人社会的种种担心与指责,一直到汶川地震和奥运会期间,他们有了重要表现之后,情况才开始逆转。一代人引起如此长时期的争议在中国历史上少有。这是两个时代之间的冲突,它的发生与转变的过程为我们认识青年和形成代际的和谐提供了难得的机遇。  相似文献   

2.
所谓农民工二代,以"80后"、"90后"为主。他们或者曾是"留守儿童",或者曾是随"农民工一代"父母进城寻梦的"无根儿童"。在他们身为"农民工一代"之辈渐渐退出城市舞台的同时,他们陆续涌入大大小小的城市在不属于他们的高楼大厦间寻梦,他们生活在城市的边缘。与他们的父辈相比,农民工二代在文化程度、人格特征、打工的主要目的、城市认同感、生活方式、工作期望、与农村家庭的经济联系等方面与第一代农民工都有所不同。在我采访到的十几名服刑人员中,当问及将来是否还要回到农村老家时,回答几乎都是"不"。而且,他们中间绝大多数人也根本没有务农的经历和经验。因此,在"留不下的城市"和"回不去的乡村"之间,他们游离,稍一失控,偏离人生航向,走入犯罪歧途就会成为必然。为了有效预防农民工二代犯罪现象的发生,可以采取如下措施:  相似文献   

3.
尊敬父母     
对学生进行爱父母教育,是思想品德教育的前提。当代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如果一个孩子连他自己的妈妈也不爱,他还会爱别人、爱家乡、爱祖国吗?”这话很有道理。现在初一学生,年龄一般都在十二、三岁。我们教育他们爱祖国、爱人民、爱中国共产党,要求他们在家首先必须是一个热爱父母、体贴父母的好孩了。父母养育了他们,疼爱他们,是他  相似文献   

4.
《小康》2008,(6):50-53
对于80后,90后,我们曾不无忧虑地评价他们是"迷失的一代",甚或担心他们是"垮掉的一代"。但5·12地震这场突降的灾难,让我们似乎懂得了他们,甚至为我们的误解而惭愧。网络上空前齐心的爱心祈福,学校里每天堆积如山的捐赠衣物,一张张带有体温的捐款,以及突然间暴涨的血库,我们知道:中国的将来一定强,我们也知道,汶川,明天会更好。  相似文献   

5.
今日歌     
在父母跟前,说到没话的时候,母亲总有这样的感叹:"最小的孩子都当孩子妈了,你说我们能不老吗?"好像兄弟6个只有我是催逼着他们变老的大坏蛋似的。所以,20岁生日来得就有点冒失,30岁生日没敢张扬,刚刚过去的40岁生日,连自己也觉得不好意思,父母在,万万不能说老。  相似文献   

6.
<正>上世纪末,美女作家卫慧在《我的生活美学》中写道:"我也许无法回答时代深处那些重大的问题,但我愿意成为这种情绪化的年轻孩子的代言人,让小说与摇滚、黑唇膏、烈酒、飙车、信用卡等共同描绘欲望一代形而上的表情。"卫慧所谓"欲望一代"大约是指比她小的那些"八零后"、"九零后"们,他们"没有上一辈的重负,没有历史的阴影"。"无论对别人还是对自己,他们都不愿意负太大的责任"。这种不要责任和沉重,重视享乐和轻松的"欲望一代"的"生活美学",可以恰当地称之为物质主  相似文献   

7.
说起父母,可能每个人对如下表述不会陌生:怀胎时期待着那一声啼哭,分娩时疲惫面容上的微笑;一把屎一把尿哺育你成长,教你说话、走路、吃饭、穿衣,冬暖脚踝,夏驱蚊虫,哼着夜曲伴你入眠;管你吃、管你住,你无需支付任何费用;你的进步时刻让他们欣慰,你的委屈让他们陪着落泪;在家时精心呵护,外出时日夜牵挂;关心你的工作生活,张罗你的婚姻大事,任凭两鬓悄悄染上银色,孙儿们的依偎又让他们品味着幸福的含义……“痛并快乐着”,套用白岩松的经典名句,发现用在父母身上再恰当不过了,中华五千年酿就的传统就是这么一代又一代过来的,又一代又一代传下…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80后"以父母的角色登上了历史的舞台,可是他们作为父母的角色常常被其他群体所替代,特别是被孩子的祖父母(包括外祖父母)所替代."80后"父母的角色替代现象对孩子的身心发展不利,因此,无论是"80后"、"80后"的父母还是社会,都应客观认识这种现象,并采取有效方法以规避此现象所带来的不良后果.  相似文献   

9.
"00后"大学生是空前开放的一代,这种开放打开了他们的视野,充盈了他们的思想,使他们变得包容而自信,活跃而博学。自带网络基因、拥有个性需求的"00后"大学生注重自我的情感体验与价值实现,他们渴求融入小众化兴趣圈层的过程,也是他们彰显个性,寻求存在感、认同感、归属感的过程。  相似文献   

10.
《小康》2015,(4)
<正>"90后一路走好,95后来了。"在每五年就是一代的社会结构中,2015年是95后的登台元年。这个数量达到9989万的年轻一代,虽然他们还在花父母的钱,但已经开始深刻地影响到手机、游戏、电影等领域,未来也将影响到汽车与房产。那些最有前瞻性的机构与品牌早已开始在研究这一代人的特点,并进行商业布局。2014年12月29日下午,北京安定门花园胡同15号青公馆。8名生于1997年的年轻人组队来到这儿讲他们自  相似文献   

11.
正随着新时代的到来,最后一批"90后"已经全部成年。正如"80后"一样,"90后"也曾一度被一些人视为"垮掉的一代"。伴随着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的不断发展以及一些非议,这一代青年大学生乘着信息、互联网及新媒体高速发展的快车成长了起来,在价值观和思想行为方面表现出鲜明的时代特点。他们是否打破了"垮掉的一代"的预言?他们热爱什么,关注什么,又期待什么?他们如何以自己的方式实现社会参与和政治参与?这些都是值得我们持续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失独家庭的困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阿峻 《浙江人大》2012,(10):67-70
养儿防老是中国的传统观念。然而有这样一群人,他们独生的孩子,因为疾病、意外等原因离开了他们。在承受了"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悲痛之后,他们不得不面对疾病、养老等现实难题。失独父母,这一曾被忽略的群体,正在逐渐走入公众视野。他们,大多生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赶上80年代首批执行独生子女政策,人到中年遭遇独子夭折。调查发现,这些积极响应国家政策的"光荣一代",除了丧失爱子的孤苦外,如今更担心疾病、养老等一系列现实难题,但相关帮扶、保障体系滞后。为去48像  相似文献   

13.
《时代潮》2000,(5)
中国的"独生子女"是有独立见解的一代,他们是平等意识、法律意识、环保意识很强的一代,也是市场经济观念很强的一代。  相似文献   

14.
重庆市新生代农民工就业问题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生代农民工通常是指1980年、1990年代出生的登记为农村户籍而在城镇就业的人群,是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成长的一代。他们生长在农村,初高中毕业后进入城镇就业,或是自幼随打工的父母在城镇长大。2011年2月20日,中华全国总工会发布的  相似文献   

15.
高平 《前沿》2012,(12):199-200
如今,"90后"大学生即将成为大学校园里的新生力量,成为大学生的主要组成部分。"90后"这一代人是在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里成长起来的,他们从小就享受着父母的关爱,没经历过挫折和磨难。因此,"90后"大学生在性格上、心理上都存在一些问题,如何教育好"90后"大学生成为当前大家尤为关注的问题。我们可以结合科学发展观来教育指导"90后"这一代大学生的良性成长成才,因为科学发展观对大学生自身的全面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6.
A当代大学生是一个流动的概念,站在1990年的维度上看,他们是87~90级的学生,多出生于1967~1971年.要认识今天的他们,必须知道昨天的他们是怎么度过的.他们的中小学教育,是在10年动乱后,各方面的工作走上正常的情况下接受的.他们所学到的知识,无论从系统性,还是从广度和深度上都让那些曾"战天斗地"的哥哥姐姐们自叹弗如.他们是在一个政治更加宽松,文化上也比过去丰富得多的世界中生活着.他们没有受过那种"无限忠于"的教育,思想上没有锁链,观念上更加自由.改革、开放后的10年,是中国经济发展最快的10年,而他们是这一成果的主要享受者之一,对艰苦的生活,他们只能从父母对往事的回忆,从记述往事的书本中去体味了.社会对他们苛刻的地方只有"两关":进重点中学;入大学校门.他们是中国第一批嚼着泡泡糖长大的.在他们的目光里,似乎什  相似文献   

17.
盐城市丝绸印染厂45岁的陈少奎8岁失聪,只上过普通小学和聋哑学校各一年,妻子也是聋哑人,可他们的女儿4年前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重点大学,现已走上工作岗位。同为聋哑父母,他们是如何教育女儿成才的呢?聋哑父母不妨读读:  相似文献   

18.
为上世纪50年代出生的一代人,我常常问自己:我对以80后、90后为代表的青年文化(目前似乎没有关于“青年文化”的一致公认的权威界定,如果参照我国官方关于共青团的年龄,即14-28岁之间,“青年”一代大致相当于我们常说的80、90后一代),到底了解多少?对此我是非常怀疑的。怀疑也就是心里没底。我对青年一代充满了了解和交流的渴望,但是在现实中却感到这种渴望根本不被青年一代理解。这是很多我的同龄人的普遍感受:他们不知道孩子在想什么,他们希望和孩子交谈,但是孩子根本没有和你对话的欲望,他们懒得理你。独生子女家庭的一个最常见的现象是:孩子一放学回家就躲进自己的房间(有点礼貌的则和父母打个招呼),吃饭的时候狼吞虎咽,对父母的问话爱理不理,有一搭没一搭地应付着,吃完饭马上再次像躲瘟神一样躲进自己的小天地。  相似文献   

19.
正当代家长对孩子教育的需求逐渐增高,那些枯燥的方法论已经不能够满足他们了。随着知识结构和生活状态的改变,随着时代发展对教育环境和理念的影响,很多高知阶层的年轻父母,都有对孩子更高的要求。这和传统意义上的"望子成龙"还不太一样。他们希望孩子的成长过程是有品质保障的,不是要成龙成凤,而是要保证过程中的健康有序,而不简单是把孩子养大而已,他们需要更多与时代脉搏相匹配、与他们知识结构相对应的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20.
江岸 《小康》2013,(6):101
贾府一代代的父亲们管教儿子的方式如出一辙,就是"天天打",而"棍棒底下出孝子"却从来未曾奏效过中国人管教孩子的办法,自古就有"棍棒底下出孝子""、不打不成材""、三天不打,上房揭瓦"……诸多经验之谈里,棍棒伺候,似乎都是教育孩子的不二法门。《红楼梦》里一代代的父亲们更是将棍棒教育不断发扬光大,各显神通。关于贾家各代管教子孙的做法,老资格的赖嬷嬷曾有过评价,她对贾宝玉说":不怕你嫌我,如今老爷不过这么管你一管,老太太护在头里。当日老爷小时挨你爷爷的打,谁没看见的。老爷小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