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方玉强 《法制与社会》2012,(19):280-281
公民基本权利的简称是人权,在资本主义国家又被称为公民权,是在一个国家宪法中明确规定的所有公民在社会各方面所享有的基本权利,是公民实现自身基本利益、自由或主张的基本法律保障.公民基本权利不仅反映并决定着一个国家中公民在政治和法律中地位同时也对研究和提高公民基本权利的保护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简单介绍我国宪法中对于公民基本权利的定义以及公民基本权利在我国的现状的基础上.对于我国这种现状产生的原因及如何进行改进做了简单的分析,并就相关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
本文主要从总统的性质、地位、产生、任期和宣誓以及职权等方面,对前社会主义国家的现行国家元首制度进行比较分析,指出它们之间的异同,并建议我国借鉴这些国家的有益经验,明确界定国家主席为国家元首,恢复国家主席统率全国武装力量的规定,尽快建立国家主席就职宣誓效忠宪法制度,逐步实行国家主席的直接选举。  相似文献   

3.
现代社会民主宪政国家所存在的内在必然需求就是公民的基本权利保障制度是否确立并且完善,同时这更是一个国家人权发展状况好坏的标志.伴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完善.我国宪政建设以及社会进步的核心就是人的自由,权利以及尊严,同时更是我国宪政发展的最终目标.本文主要从公民基本权利宪法保障的基本概念入手,分析了我国公民基本权利宪法保障的现状,并且发现其中所存在的不足,通过调查探讨,提出了有关完善的建议以及对策.  相似文献   

4.
宪法对公民的基本权利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规定,但是因为宪法具有较高的抽象性,法官在案件裁决时很难对其进行直接援引从而导致公民部分基本权利受到侵害而在普通法律中没有进行具体和量化时无法得到应有的司法救济。国际上解决上述问题的通用做法是实行宪法司法化,而宪法司法化也是保障公民权利的最后一道防线。本文从我国宪法司法化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出发,提出了宪法司法化在保障公民基本权利方面的必要性和发挥的重要作用,探讨了进行宪法司法化需要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夫妻黄碟案"暴露出来的问题值得我们认真思考。从宪政角度出发,对宪法所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保障是宪法精神的终结所在,也是宪政的核心价值。而公民基本权利中最重要的是涉及保障公民人身自由、生命安全的权利,即公民在司法尤其是刑事司法程序中的基本权利。我国应当加强和完善公民基本权利尤其是刑事司法程序权利的宪法化保护。  相似文献   

6.
建立保障公民基本权利的宪法诉讼制度 ,首先应确立宪法的公民基本权利条款在司法实践中的直接效力 ,即宪法权利的司法化。而普通司法机关“违宪审查”的实践以及在全国人大常委会内设置专门的委员会来保障宪法的实施 ,在我国并无现实的政治和社会基础。  相似文献   

7.
"夫妻黄碟案"暴露出来的问题值得我们认真思考。从宪政角度出发,对宪法所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保障是宪法精神的终结所在,也是宪政的核心价值。而公民基本权利中最重要的是涉及保障公民人身自由、生命安全的权利,即公民在司法尤其是刑事司法程序中的基本权利。我国应当加强和完善公民基本权利尤其是刑事司法程序权利的宪法化保护。  相似文献   

8.
《公民与法治》2005,(4):40-42
所谓公民,通常是指具有特定国家国籍的自然人。即某人:具有某个国家的国籍则为该国的公民。我国宪法第33条规定:“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相似文献   

9.
公民基本权利是宪法所确认的在国家政治生活、经济生活、文化生活和社会生活中公民必不可少的根本权利。因而,如何正确的界定公民基本权利,分清其与人权、公民权的差异有极为重要的作用。研究此问题的目的正在于通过对公民基本权利的界定的分析,从而使公民的基本权利能够完整的、全面的得到宪法和法律的确认。  相似文献   

10.
公民基本权利与宪法权利基本同义 ,基本权利的司法适用是宪法实施的价值和关键所在。公民基本权利反映的是公民与国家或国家权力的关系。公民基本权利的性质决定公民基本权利适用的特征 ,私法领域并不宜直接适用公民宪法权利规范 ,刑事审判更不适用宪法权利规范。针对国家立法对基本权利的侵害 ,可直接适用宪法权利规范 ;针对其他公权力对基本权利的侵害 ,则可在穷尽其他救济之后适用宪法权利规范。当前 ,我国法院适用宪法权利的领域是有限的 ,通过司法解释适用宪法权利的方式是欠妥的。实现基本权利的司法适用 ,需要对现行法律制度的一些内容作出修改。  相似文献   

11.
损害债权罪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明先 《河北法学》2002,20(2):56-59
损害债权罪是主要的侵害债权的犯罪。通过对中外的一些刑法关于损害债权罪的规定的比较 ,揭示损害债权罪的犯罪构成条件。为了惩罚损害债权罪 ,保护债权 ,我国刑法应增设损害债权罪的罪名、罪状和法定刑。  相似文献   

12.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诉讼人权与诉讼权利比较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奎 《时代法学》2005,3(1):41-55
基于人的身份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享有广泛的实体人权 ,基于被嫌疑的身份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实体人权将会受到一定的限制或剥夺。为了保障其实体人权免受不正当侵害 ,国际人权法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设定了许多诉讼人权 ,与此相应的是 ,我国法律赋予了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广泛的诉讼权利。但与国际人权法规定相比 ,我国法律规定仍有较大差距 ,有进一步完善之必要。  相似文献   

13.
苏永钦先生是台湾政治大学教授,著名法学家,2005年12月27日应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邀请,在法学研究所做了以“物权堆迭的基本原则”为题的学术报告,受到热烈欢迎。孙宪忠教授现场对他的讲演作了高度评价。本文根据记录稿整理,并经苏先生本人审核。——编者  相似文献   

14.
一国的议会除了行使立法权之外 ,还可以对政府行为实施强大和广泛的监督。在现代民主国家 ,议会的监督职能日益显得重要 ,这一方面固然是因为行使监督权乃是民主体制之下议会职能的重要组成部分 ,另一方面也是因为行政权在各国均呈现出日益扩张的趋势 ,欲维护有限政府和责任政府之原则 ,则必对其权力加以全面的监督与制约。因此 ,无论各国宪法是否对议会的监督权作出明确规定 ,对政府各种行为进行严密的监督与控制始终是议会所不可推卸且又极为重要的职责。在议会制国家、总统制国家、乃至半总统制国家中 ,议会进行监督的手段和方式多种多样…  相似文献   

15.
一个法治国家的最重要标志之一就是对人权的尊重与保障 ,而紧急状态下的人权保障状况更能说明一个法治国家的成熟程度。所以 ,这对一个正在逐步走向法治社会的国度来说具有十分深远的意义。作者从世界法治文明的广阔视野 ,清楚阐明了紧急状态下人权保障的意义、目的与原则。并在对一些国家有关法律制度设置予以比较分析的基础上 ,系统阐明了人权保障的法律规制路径及基本内容。读者或可从中得一人权保障的概貌。  相似文献   

16.
谷德近 《法律科学》2004,22(5):104-109
基本环境权是一项基本人权 ,从应然的角度 ,应该得到宪法或环境基本法的确认和保障 ,它有法定和推定两种表现形式 ,基本环境权的保障方式是立体和全方位的 ,包括环境立法、环境执法和环境司法  相似文献   

17.
欧洲发达国家公民环境权的发展趋势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正> 20世纪70年代以来,“环境权”这一概念频繁出现在法律文献和学者著作中。在欧洲发达国家,逐渐显露出这样一种发展趋势:在环境权领域,注重和强调道德和精神取向的环境共享权,越来越严格地限制财产和物质取向的个人权利,并通过创制一系列新的程序工具来保障环境共享权的实现。在这一发展趋势中,出现了“未来人环境权”、“公民环境权”、“人民(环境)权”、“良好环境权”、“洁净空气和洁净水权”、“环境问题上公众获得信息、参与决策与获得司法救济权”、“土著人环境权”、“儿童环境权”、“妇女环境  相似文献   

18.
曹理 《北方法学》2013,7(1):152-160
上市公司关联交易治理重点因股权结构而异,英美等少数股权分散国家为管理层,包括我国在内的多数股权集中国家则为控制股东。鉴于控制股东所主导的关联交易具有利益冲突与经营效率的双重属性,欧陆国家的法律对其采取兴利除弊的治理策略。通过董事会和监事会审批机制确保决策效率,依靠司法任命特别检查人和派生诉讼机制维护少数股东权益,在公司集团中引入特别规则以提升公司价值,实现了公平与效率的动态平衡,值得我国借鉴。  相似文献   

19.
唐兢  胡凯 《政法学刊》2009,26(2):83-87
侦查讯问是案件侦查和刑事诉讼中的常用措施,各国由于价值观念、历史文化传统的差异,侦查讯问制度的内容不尽相同。具体差异主要体现在讯问主体、对象、程序、方法、时间等若干方面。  相似文献   

20.
隐私权与名誉权之法理比较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凤民  杨金刚 《行政与法》2005,44(3):106-108,111
目前,<民法典>的全面编撰时机已经成熟,有几个版本的草案已经公开,各个版本中的人格权部分都或多或少地存在着对现行法律规范的修改与完善,其中一个共同点是将隐私权确定为一种独立的具体人格权.笔者从司法实践出发,试图以法理分析的方法对隐私权与名誉权进行比较,从中总结出二者之间共同点与区别,以澄清实践中的一些模糊认识.由于已经有一些文章对二者之间的区别论述得比较多,故本文的核心是二者之间的共同点,希望能对人身权法的修改与完善,实践中关于陷私权与名誉权的模糊认积起到一定的益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