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绍华 《党建》2010,(12):25-26
在当前全党深入开展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活动中,我又重读了奥斯特洛夫斯基的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书中有段脍炙人口的名言我至今记忆犹新:“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对于每个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时,他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那么在临终之际,他能够自豪地说:我的整个生命和精力都奉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解放全人类而斗争。”这句话深深地触动了我的心。30多年来,这句话是我寻求人生价值的座右铭,是我成长进步的路标。  相似文献   

2.
他最喜爱的名言是——“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属于我们只有一次,一个人的生命是应当这样度过的,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他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也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这样,在他临死的时候。他就能够说,我已将我整个的生命和全部的精力,都已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  相似文献   

3.
“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属于我们每个人只有一次。一个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 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在《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文尾借保尔·柯察金之口,道出了自己的人生感悟。  相似文献   

4.
“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属于我们每个人只有一次。一个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 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在《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文尾借保尔·柯察金之口,道出了自己的人生感悟。  相似文献   

5.
中国版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在全国掀起了一股保尔热。有人欣赏的是保尔和冬妮亚、丽达的爱情;有人说保尔离我们太远,“炼钢”这个题材太沉重。我要说,保尔的精神永存。这种精神集中体现在青年时代就能背诵的一段名言中:“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生命属于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这样,在他临死的时候,  相似文献   

6.
与信念同行     
信念是什么 ?  信念是一个人自认为正确而坚信不移的观点。它是一种境界,一种追求,一种力量,一种激励;它是生命旅途中永不熄灭的灯塔,是指引人前进的路标。一个人失去了信念,他将永远走不出生命的漫长黑夜。   一个有信念的人坚信:没有永远干涸的河流,没有永远阴雨的天空,没有永远缄默的山峦,也没有永远坎坷的人生。   只要有了信念,再贫瘠的土地,也不会拒绝一锄一镐的耕耘;再干裂的河流,也不会拒绝涓涓细流的汇聚;再阴霾的天空,也不会拒绝点滴阳光的给予;再沉寂的山峦,也不会拒绝一草一木的点缀……   寒号鸟不…  相似文献   

7.
与王东接触,你会感觉到他的身上沉淀着厚厚的时代感和历史感,就连他说起自己的个体生命也让人有一份这种浓浓的感觉。他说,他的物质生命与新中国同龄,学术生命与改革开放同龄。他最关注的,是跨向新世纪的两大时代课题:中国命运和人的命运。王东出生于北京的高知家庭,父亲毕业于上海交大,专攻通信技术工程,母亲是研究中国语文教育的专家。受一理一文家庭环境的熏陶,王东从小就文理结合,喜欢对问题做综合考究,这为他日后做跨学科的学术研究播下了种子。而父亲当初为了抗议日本人在北京的奴化教育,愤而南下的强烈爱国之情;母亲在…  相似文献   

8.
学微 《前线》1993,(20)
在市委书记陈希同的倡议下,9月1日,以保尔柯察金的名言为主题的别开生面的座谈会在市政协举行。“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属于每个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是应当这样度过的:当他回忆往事的时候,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生活庸俗而羞愧。这样,在他临死的时侯,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解放全人类而斗争!”这段不朽的名言通过著名朗诵艺术家殷之光委员雄浑的  相似文献   

9.
好好活着     
艾迪 《党课》2012,(9):102-104
人的生命是世界上最宝贵的财富,因为所有的财富都可以失而复得,而人的生命却只有一次。所以我们都要好好地活着,用心去珍惜自己的生命。虽然我们不能控制机遇,  相似文献   

10.
人的一生应该怎样度过?怎样使生命展示真正的价值?我体会,生命的长短用时间来计算,生命的价值要用贡献来计算。只要把生命融入党的事业中,即使生命如流星般瞬间逝去,也会放出璀璨绚丽的光彩。 我在大学念书时,许多优秀共产党员的形象汇入我的心中,在他们的影响下,我写了入党申请。在这些共产党员中,我最敬佩的是《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作者奥斯特洛夫斯基,他有一段名言:“人的一生应这样度过;当回首往事的时候,他不至于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至于因过去的碌碌无为而羞愧;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经献给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  相似文献   

11.
梁衡 《思考与运用》2006,(10):43-45
书是为了生命的完整 人为什么要读书?一句话,为了生命的完整。或者说是为了追回另一半的生命。现在很流行一半又一半的说法。“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男人的一半是女人”,其实最根本的,人生命的一半是物质,一半是精神。读书是对精神的那一半生命的能量补充。在地球上所有物种中,除物质之外还需要精神滋养的就是人类。只有人,有精神生活,有主观思维,会改造客观,追求幸福。作为人,还有另一半更重要的,就是他有精神世界。  相似文献   

12.
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对每个人只有一次。这仅有的一次生命应当怎样度过呢?每当回忆往事的时候 ,能够不为虚度年华而悔恨 ,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 ;在临死的时候 ,他能够说 :“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 ,都已经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解放而进行的斗争。”这是《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主人公保尔·柯察金的一段至理名言。随着20集电视连续剧《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近期在中央电视台的播出 ,一个有着崇高的理想信念和顽强毅力 ,受世人尊敬和爱戴的英雄保尔又栩栩如生地回到了我们的身边。大家不仅要问一声 :“保尔 ,您还好吗?”出…  相似文献   

13.
另一种成功     
松民 《党课》2011,(20):76-76
美国人西绪弗斯是一名登山家,登山既是他的职业,也是他的生命。10年间,他已经成功地把世界几大高峰踩在了脚下。然而,在向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挑战时,他爬上了6000米的高度,却因为一亡胡庄原因不得不中途放弃登顶。  相似文献   

14.
笑人 《党史文汇》2002,(8):24-25
老子大约生活在春秋末年,年长于孔子。作为道家思想的创始人,他不仅是中国古代最有影响的思想家、哲学家,而且在世界文化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老子所著《道德经》亦称《老子》,以“道”为核心,构建了一套完整而独特的宇宙观、社会观和人生观,虽然只有短短五千余言,但超过与之同时期的无数鸿篇巨制,可谓博大精深。一生嗜书如命的毛泽东,早在青少年时代对《老子》一书和老子思想即已非常熟悉。他在《讲堂录》里便记有:“《老子》: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1917年暑假,毛泽东与同学萧子升一道“游学”时,在…  相似文献   

15.
<正>我相信,每一个人降生到这个世界上来,一定有一个对于他最合宜的位置,这个位置仿佛是在他降生时就给他准备了的,只等他有一天来认领。我还相信,这个位置既然仅仅对于他是最合宜的,别人就无法与他竞争,如果他不认领,这个位置就只是浪费掉了,而并不是被别人占据了。我之所以有这样的信念,则是因为我相信,上帝造人不会把两个人造得完全一样,每一个人的禀赋都是独特的,由此决定了能使其禀赋和价值得到最佳实现的那个位置也必然是独特的。然而,一个人要找到这个对于  相似文献   

16.
论高校生命教育的理论与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关怀生命是当代中国学校教育的一种价值取向。教育要直面人的生命,要以培养具有积极的生存方式,具有生命活力的健康个体为己任。教育要正视人的存在,尊重人的发展,开发人的潜能。要让生命教育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生活世界和知识世界。为此,当前高等教育应当研究和重视生命教育这一重要课题。生命,是人类最珍贵也是最脆弱的东西,如同费尔巴哈所说,“生命是人的最高宝物”。生命价值是人类千百年来一直探索和追求的永恒主题。所谓生命教育,就是指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人的价值、人的生命,理解生命与生活的真正意义;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以及对终极…  相似文献   

17.
秋夜已深。微风吹拂着窗外的树叶,沙沙轻响。读完《逆旅》好一阵了,我的思绪却依然盘旋于作家所精心构筑的散文世界里……大哲学家海德格尔说:“艺术作品是生活真实得以演绎的场所。”由是观之,武俊瑶的散文给人最深的印象就是他始终真诚地关注着周围的“生活真实”,而“演绎”的或者说作家创作的内心动因则是对一种“生命意识”的虔诚信奉和激情呼唤。前者说明他选择的是一条现实主义艺术道路,后者表现出他那种过异于人的价值取向;两者相互交融浑然一体,共同构成了一种催人奋发向上的思想力量和回肠荡气的艺术效果。不过,要想真正…  相似文献   

18.
青年陈毅在成都王裕国享誉世界的陈毅元帅,以懦将著称。他在青少年时代就不同凡响,留下了许多可供当今青少年学习的故事。这里辑下的几则故事,是他在成都甲种工业学校读书的经历。被人称为“乡下佬”的穷学生1916年2月14日,陈毅考人四川省立第一甲种工业学校,...  相似文献   

19.
李大刊是中国革命史上的一座丰碑。他的杰出思想和革命情操是共产党人的光辉榜样。他是在黑暗中寻求真理而且用生命捍卫真理的人。在理论著作和革命实践中,他自觉地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为开辟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作出了卓越贡献。但是他仅仅活了38岁,他用有限的生命实现了生命的无限价值。他是在世纪之初用马克思主义照亮中国的伟大思想家。他是在血雨腥风中领导人民单命的先驱。A未达真理李大刊是中国革命的寻路人。他说:“人生的最高之理想,在求达真理。”这不仅表现在他用生命捍卫真理,也表现在他艰苦卓绝地寻觅真理…  相似文献   

20.
50年前,一个伟大而年轻的生命离开了世界。到了今天,他的名字在中国已成为一个符号、一种象征,他的名字就是雷锋。今年是雷锋因公殉职50周年,本刊特开设专栏。以兹纪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