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世纪20年代,中国共产党通过重新解释中国近现代历史、将中国的政治腐败和社会苦难归因于“帝国主义”等方式,成功地建构了一套“帝国主义”话语,为中国的民族革命提供了现实的革命对象,也使中国的国际政治秩序观念发生了范式性的转换。从此,中国进入现代国际秩序的方式不再是被动地接受社会达尔文主义支持的“主权国家”体系并加入竞争,而是根据世界革命的原则推翻这一现存秩序,构建新的以德性为基础的世界秩序。  相似文献   

2.
张泽宇的《留学与革命——20世纪20年代留学苏联热潮研究》一书,紧扣留学与革命这两个主题,运用政治文化理论工具,全景展现了中国20世纪20年代留学苏联的情况,深度挖掘了留学苏联热潮的历史背景,客观分析了国民党留苏学生对国民党执政的影响,综合评价了共产党留苏学生对中国革命的影响和贡献。  相似文献   

3.
20世纪以来中国发生了三次历史性巨变的伟大革命,在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进程中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第一次革命以意识觉醒为特征,唤起了中华民族近代思想的醒悟。第二次革命以方向觉醒为特征,标志着中国人民政治道路的抉择。第三次革命以模式觉醒为特征,显示现代化建设模式的创新。中华民族通过三次革命,实现了意识觉醒、方向觉醒和模式觉醒,这就为创造社会主义制度、实现现代化的世界先例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4.
翻开20世纪中国革命和建设历史,与苏联的关系非常密切.这不仅因为,中国在民主革命时期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得到过苏联政府和苏联人民在政治上、物质上、道义上的支持和帮助,而且,因为中国在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初期,采取的革命和建设模式,是苏联式的.借鉴苏联模式,是中国革命和建设史上一项重要内容.然而,成功的借鉴是有条件的.回顾中国革命和建设借鉴苏联模式,总结经验,能给我们一些启示,具有一定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近代中国两大革命历史任务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实现两大革命任务需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20世纪初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有其理论根基、时代条件、主体因素和文化交流的务件,这些构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然性.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则有力地推动了两大革命历史任务的实现.  相似文献   

6.
井冈山位于中国的南方、江西省的西部。上世纪20年代,中国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在这里点燃了中国革命的星星之火,创建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开辟了中国革命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光辉道路。这里因而被称为"中国革命的摇篮"、"红色圣地"。在井冈山的革命斗争实践中,中国共产党探索并确立了依靠群众、宣传群众、组织群众、武装群众的群众路线,培育了以"坚定信念、艰苦奋斗,  相似文献   

7.
发生于20世纪初的辛亥革命、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诞生成为影响现代中国革命进程的重大事件。具有反抗精神和革命传统的黔东优秀儿女,在民主革命汹涌大潮中显示了自己的不凡。以席正铭、周逸群、旷继勋、李光庭、严希纯等为代表的黔东进步青年,怀着救国救民的远大志向,分赴各地寻求革命真理,积极投身中国革命的洪流,他们用鲜血和生命谱写了光辉的黔东革命历史。  相似文献   

8.
我1989年入党,是一位具有22年党龄的党员,在20多年的党内生活中,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这十天,刻骨铭心,一生难忘。80多年前,毛泽东同志与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井冈山、在兴国、在瑞金、在于都,流了汗,流了血,播下了第一粒中国工农革命的种子,点燃了中国革命的星星之火。80多年后的今天,我们来到这里进行党性锻炼,  相似文献   

9.
赫佳妮 《外交评论》2023,(2):76-103+167-168
中国战争与革命的社会环境和话语体系深刻影响了20世纪30年代面向大众的外交知识叙事。现代外交概念在向大众普及的过程中逐渐成为了一种以力量和胜利为核心的概念工具、号召民众参与外交的动员工具、规范国民外交运动的规训工具。战场上强调克敌制胜、集结力量、反抗精神、积极斗争、服从领导、有组织有纪律等军事话语全方位渗透到大众外交知识读本的语言中。中国在战争与革命的背景中利用“外交”概念以及相关知识信息,向大众普及了一个强权林立的世界现实,而中国也需要动员和组织民众通过积极的反抗和斗争、以严密的组织和纪律谋求弱势国家的外交空间和胜利。现代外交概念在中国走向大众的历史固然有欧美外交民主化思潮的影子,但是却最终在中国战争、革命和反抗侵略的民族话语中得以生根。  相似文献   

10.
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精髓,毛泽东运用实事求是这一精髓,开辟了中国革命的道路,解决了中国革命的军事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和思想路线等重大问题,指导中国的革命走向胜利,并在解决中国革命问题的过程中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相似文献   

11.
安源,是中国工人运动的摇篮,秋收起义的主要爆发地和策源地。20世纪20年代,以毛泽东、刘少奇、李立三等为代表的优秀青年志士,成功在安源开辟和领导了闻名全国的安源路矿工人运动。这场以共产党早期革命青年为核心骨干的安源革命,它以波澜壮阔的斗争实践铸造了"义无反顾、拼搏担当、人民至上、开拓创新"的青年精神。它是早期中国共产党人,特别是青年革命志士最早形成的优良品格的生动反映。传承安源革命的青年精神,对新时代青年肩负起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重任和责任担当具有深刻的现实激励和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12.
发生于20世纪初期的晚清宪政改革运动是比戊戌变法更为深刻的一场政治大变革,这场政治改革风潮引起了中国社会政治的剧烈变化,它不仅促成辛亥革命的爆发,而且对整个20世纪的革命运动和政治变迁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正>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20年,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实现伟大历史转折的20年.20年来,我们在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共第二代领导核心的带领下开始了新的革命,成功地走出了一条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我们十分珍惜中共十  相似文献   

14.
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人民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历程中培育和形成的中国革命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充分释放中国革命精神这一宝贵精神财富所具有巨大潜能,就是要深入挖掘中国革命精神所蕴含的丰富内涵,彰显其时代价值。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继承革命文化。中国革命精神作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文化璀璨夺目的瑰宝,是革命文化的重要内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要大力彰显中国革命精神所蕴含的时代价值,彰显中国革命精神的激励作用、鼓舞作用、凝聚功能、导向功能,弘扬中国革命精神,继承革命文化,提供精神引领和价值引领,为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凝聚磅礴的中国力量。  相似文献   

15.
辛亥革命是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领导的一场伟大革命,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和历史功绩.这场革命给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观念等带来了一系列的变化,给中国社会带来了觉醒和曙光,从此,民主观念开始深入人心,革命浪潮势不可挡,为后来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留下了宝贵的历史经验和教训,是中国历史进程中的一个里程碑.  相似文献   

16.
自20世纪以来,社会调查在中国发展形成了两大系统或传统:其一为发轫于西方社会科学、由老一辈社会学家引入并发展的学术型社会调查,可称为中国社会调查的学术传统;其二为主要由历代中共领导人在革命与建设过程中创造与传承的应用型社会调查,可称为中国社会调查的革命传统。两者经历了相似的发展历程,同时在理论基础、目标达成路径、任务侧重、方法技术等方面呈现明显分异的特征。前者以社会科学的实证主义和行为主义为指导思想,主要通过抽样调查、观察与访谈方法进行调查,聚焦知识发现以达成认识和改良社会的目标;后者则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结合中国革命与建设的实际,通过典型调查、座谈会等方法展开调查,在深度理解和分析中国社会问题的基础上聚焦问题解决,以政治社会革命达成改造社会的目标。新时代中国社会调查,应在指导思想互鉴、技术方法融合等方面,实现两种调查传统的优势互补与融合发展,在正确认识和把握“洋”和“土”、理论与实践以及“传统”和“现代”三大关系的基础上,朝着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调查学迈进。  相似文献   

17.
对统一战线的理解,不能仅仅把它视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战略和策略,尤其在中国这种历史文化传统厚重的国家中,更需要从文化的角度来审视统一战线.大一统作为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基本文化形态,是中国统一战线最为深厚的历史文化根源.中国传统的大一统政治制度崩溃之后,大一统文化形态要求依据现代民主共和的政治原则重建大一统,这给了现代革命政党以极大的压力和挑战.单一政党力量的不足决定了要通过多党合作来共同建国,这是中国现代国家建设的基本规律,也是大一统对统一战线的内在规定性.在20世纪中国社会革命过程中,国民党违背了这一内在规定性,最终遭到失败.中国共产党遵循这一规律,最终领导包括民主党派在内的各方面力量协商建国,成功重建大一统.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越来越明确地意识到,需要通过统一战线来凝聚各方力量,共同巩固与发展大一统.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既是人类历史发生巨大变革的世纪,又是中国社会发生剧变的重要历史时期。100年间,中华民族由苦难走向新生,社会主义在中国勃然兴起。中国共产党在这一社会变迁中发挥了主导作用。它是近代中国社会深刻变迁的进步产物,是最先进的新型革命政党。它的产生使20世纪中国社会走向正确方向。新中国的诞生和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既是20世纪中国社会变迁的必然结果,又是其主要标志。而社会主义现代化,则是20世纪中国社会变迁的鲜明主线。  相似文献   

19.
“改革是一场新的革命”,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邓小平同志多次提出并强调的这个新观点,由于已经成为十四大报告立论的逻辑起点,所以引起了人们的充分重视。为什么要把通过改革开放,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归结为当代“中国的第二次革命”?这一观点同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和社会革命论是怎样一种继承与发展的关系?值此深入学习十四大文件之际,是有必要加以探讨和回答的。  相似文献   

20.
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通过武装革命和经济革命,建立了社会主义的国家政权,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现在,中国共产党必须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第三次革命,即政治革命,通过改革人传人、人拉人式的党员发展模式,吸收最优秀人才入党,改革受领导者个人意志所左右的干部选拔制度,实行干部民选和资格认证制度,建立社会主义的公务员制度,建立社会主义诉民主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