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长城抗日的最后一战,发生在北平怀柔的长城脚下,与日军顽强交战的是从绥远调来的傅作义部59军。在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史上,有一段悲壮的"长城抗战",发生于东北沦陷后的1933年。那年元旦夜11时,侵华日军向榆关(今山海关)发动进攻,爱国将领何柱国率守军奋起反击,拉开了长城抗战的序幕。经过3个昼夜的激烈巷战,何柱国部第1营、3营将士全部殉国,1月3日山海关失陷。3月,日寇侵犯热河,热河省主席汤玉麟不战即溃。日军趁势南犯,  相似文献   

2.
长城抗战,又称古北口之役、喜峰口之役,是1933年春发生在长城各口包括冷口、界岭口、古北口、喜峰口、罗文峪诸要隘在内的战线长达150余公里,时间长达近三个月的重大战役,被誉为中华民族抗战之英雄壮举。长城各隘口大军云集冷口界岭口枪声先起1933年2月10日,日本关东军在下令进攻热河时,要求所部不失时机地占领冷口、界岭口、喜峰口、古北口、罗文峪、马兰峪等长城主要隘口。3月4日,日军占领承德后即分兵向长城推进。由关东军司令官武藤信义、参谋长小矶国昭指挥,兵力有2个师、2个混成旅和飞行队等,约1万人,另有伪满军数万人。日军的部署是:…  相似文献   

3.
宋瑞珂 《春秋》2016,(1):24-27
鲁西南战役,是中国人民解放军于1947年7月在山东西南部的菏泽、郓城、巨野、金乡、定陶、曹县地区所进行的一次重要战役。在这次战役中,先后歼灭了国民党军4个整编师师部和9个半旅,共56000多人。当时我任国民党军整编第六十六师师长,与解放军作战。现将我所知道的关于这个战役的情况越述如下。  相似文献   

4.
京郊密云起伏的山峦之间,中华民族的卫士——长城挺立于山梁之上,俯视着这片历经磨难的土地。北京通往承德的必经之路——京承公路穿过古北口,向北延伸。当北去的汽车行至古北口长城脚下,空旷的山野间,一座既旧且新的公墓倏然展现在眼前,引得不少行车人前去探个究竟。“肉丘坟”的来历 1933年1月1日,日军进犯山海关,长城抗战骤起。3月10日古北口战役打响。日军精锐第八师团、骑兵第三旅团猛攻,东北军王以哲部112师与其激战。11日,中央17军接替112师,全体官兵同仇敌忾,  相似文献   

5.
正王念忱(1897—1978),又名王瑞丰,周村油坊街人,济南高等商业学校毕业。上世纪50年代著名画家,1916年在周村参加吴大洲反袁护国革命,被任命为秘书。1933年1月热河抗战爆发时,王念忱为国民革命军四十一军某旅军需处处长,随部队参加热河抗日战役。抗战胜利后,任国民政府日侨管理处宣导科科长。后一度经商。解放后为职业画家。柳亚子(1887—1958),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黎  相似文献   

6.
上高会战     
《黄埔》2016,(1)
正上高会战(日本称"锦江作战"或"鄱阳扫荡战")是抗日战争时期中方取得全面胜利的一场战役,被军委会参谋总长何应钦称为"抗战以来最精彩的一战"。1941年3月,驻南昌的日本第34师团师团长大贺茂因友邻第33师团预定要调到华北,要求第33师团走前配合自己扫荡周围的我军主力,却因两个师团严重不配合导致第34师团扎进我4个军的合围圈,是为"上高战役"。中国军队统计击毙日军大佐滨田以下日军  相似文献   

7.
鲁南是山东的南大门,是一块英雄的土地。它背靠泰岱蒙阴,面向大运河,扼守津浦陇海铁路。地势险要,处于交通要道。进可攻,虎视中原;退可守,藏于深山。因此,一直是战略要点,兵家必争之地。抗日战争时期的台儿庄大战、铁道游击战,解放战争时期的淮海决战,都曾在此进行,并都已拍成电影、电视,为广大群众所知悉。但1947年初在此进行的鲁南战役,大家却知之甚少,虽然1989年山东出版社曾出版过一本《鲁南战役》史料,介绍了战役情况,毛泽东之英明,陈毅之果断,粟裕之慎重,可见于字里行间。但由于发行范围有限,读者很少。转眼又10多年过去,鲁南大捷已过半个世纪,当年种种真实的传奇性故事仍然代代相传。根据当时有关资料和实地考察,在此仅介绍战役概略。只因其史实确属奇迹,故名曰传奇,实际上毫无虚构。“南京长城”到山东1946年6月,国民党军对我解放区悍然发动全  相似文献   

8.
抗日名将宋哲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春秋》1995,(4)
「法国人忘不了凡尔登的英雄,中国人永世万代亦不应忘记喜峰口的英雄。」当年,天津《益世报》曾以这样的报道盛赞参加长城抗战的宋哲元将军及其率领的国民党二十九军将士。与长城抗战斗拱齐名,卢沟桥事变,宋哲元将军又率二十九军打响了中国全面抗日的第一枪,拉开了全国抗日战争的帷幕。宋哲元,字明轩,一八八五年十月三十日生于山东省乐陵县赵洪都村。其父宋湘及博学多才,为人耿直,为清末廪膳生,曾随广西桂林太守潘问楼当幕宾,任过南宁府文牍,在山西教过家馆,并在北京应陆建章之聘参与戎机,以功授五品职衔。宋  相似文献   

9.
太原会战(1937年8月—11月)是抗日战争中中国第二战区部队(阎锡山晋绥军和蒋介石中央军)同日本华北方面军和关东军在山西北部、东部和中部等地进行的大规模战略性防御战役。与淞沪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并称为抗战前期的四大会战。会战历时三个多月,由南口战役,平型关战役,忻口、娘子关战役,太原保卫战等组成。此战创华北战场大举歼敌之纪录,中国军队取得消耗敌人、扩大战场、分散敌力、使其速战速决企图不能得逞的效果。一、南口战役日军占领平津地区后,继续增兵中国,以便扩大战争,实施速战速决的华北作战计划。为吞并华北,日军编成以寺…  相似文献   

10.
《时事》2015,(1):25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后,日军先后在华北、华中和华南发动全面进攻。国民党和国民政府在全国人民推动下实行抗战。国民党拥有数百万军队,占当时全国总兵力的90%以上,主要在日军进攻的正面作战,构成正面战场。正面战场进行的各次重大战役,是中华民族抗日战争及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组成部分。特别是在抗战初期,国民党军队在正面战场组  相似文献   

11.
烽火忆抗战     
杨德修 《黄埔》2006,(6):34-36
我参加抗日战争共9年,驰骋6个作战地区,现就我记忆较清的5次战役分述于下:一、长城口南天门战役“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侵占了我东北辽、吉、察、黑四省。1933年4月上旬,日又进犯我长城各口,平、津危急。中国军队第二十五师(师长关麟征)以简陋武器,抗击强敌,据险死守长城南天门一线,以待陆军第二师(师长黄杰)赶赴增援。我时任第二师独立旅第八团重机枪连连长,率部经郑州、保定、通县急行军两昼夜,抵达南天门附近,官兵因疲劳过度,部队一停下来就睡着了。我想,我营是团的先遣队,不能稍有疏忽,大敌当前,身为一连之长,为了全连的安全,必须采取…  相似文献   

12.
周强 《黄埔》2011,(2):23
贺明哲,男,生于1909年1月16日,云南省昭通地区水富县人。毕业于黄埔军校八期。抗日战争中曾参加台儿庄战役、武汉保卫战、南昌外围战等战役,后参加国民党在桂林举办的第一期参谋训练班,毕业后被派到四川中央军校军官高等教育班任参谋教官兼队长。抗战胜利后,贺明哲同学担任四川宜宾团区(军分区)参谋长,1949年9月任新一军少将副军长兼前进指挥部指挥官,1950年8月投诚。  相似文献   

13.
《小康》2017,(5)
正"八年抗战"被"十四年抗战"所取代,那么自1931年九一八事变始到1937年七七事变终,有哪些关键的抗战环节?据了解,东北的江桥抗战、上海的淞沪会战、河北的长城抗战等都是重要的战役。而且,在东北的抗日武装不只是抗联,还有东北义勇军等组织。"八年抗战"被"十四年抗战"所取代,进入中小学教科书。随之而来的一个问题是,在较传统说法多出来的这6年间——自1931年九一八事变  相似文献   

14.
抗日战争中的1942年,我从黄埔十六期和陆大参谋班毕业后,分配到大别山中豫鄂皖边区的二十一集团军(总司令先是廖磊,后为李品仙)四十八军当参谋,适遇我军击落日寇战机,敌酋塚田攻中将毙命,继而经历了一场大别山区的反扫荡战役,因见出版的抗战史书上阙如这方面的详载,因以回忆、搜集、整理、考证,以供参考。日寇妄图彻底摧毁我抗日战争的指挥中枢——重庆,达到全面侵占中国神圣领土的阴险目的,日军统帅部曾在1942年上半年制定了“第五号作战计划”,准备于1943年春季,以十五个师团的兵力,北从关中、南沿长江、中由襄樊向四川发动一场大规模的进…  相似文献   

15.
余群 《传承》2011,(12):78-79,88
1937年7月7日,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滇军"奉命参战,先后参加台儿庄会战、武汉会战、长沙会战、赣北战役及滇南作战,作战勇敢,勇往直前,赢得了国人的高度赞赏。"滇军"抗战出兵近40万人,伤亡约10万人。"滇军",以它悲壮的牺牲和辉煌的胜利载入20世纪中国抗日战争的史册。  相似文献   

16.
国宝作证     
李立  申红 《台声》2006,(9):33-37
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之后,日军开始入侵热河,窥伺华北,就在山海关陷落的第6天,故宫博物院召开的理事会,决定将故宫文物南迁,以策安全。自此,从1933年2月到1949年元月,故宫博物院文物先后经过南迁、西上、东归、北运、迁台,历时10余年的长征,其时间之长、数量之大、艰辛之巨,在世界文物史上堪称之最,极具传奇色彩。文物南迁10载艰辛路1933年2月7日凌晨,故宫午门口,荷枪实弹、戒备森严,数千箱神秘物品被依次运至车上,人们神情肃穆,动作谨慎而迅速,如同一场战役即将开始。这的确是故宫人的一场“战役”。历时16年,历经南迁、西上、东归、…  相似文献   

17.
周强 《黄埔》2013,(5):71-71
李正义,湖南湘乡人,生于1911年11月,现年102岁,黄埔高教班十一期毕业。抗日战争中先后参加昆仑关战役、中国远征军第一次入缅作战、远征军滇西反攻战役等。抗战胜利后在国民党第十六军官总队担任区队长、中队副、上校中队长,昆明市晋宁县副县长、警察局长等职。1949年参加卢汉将军领导的云南和平起义,1957年被错判,1980年平反,后退休,现居住在昆明市龙泉路文  相似文献   

18.
七七抗战之初,我在第八军任少校参谋,参加上海各战役,1938年初升为中校参谋,当年夏参加豫东战役,转战于归德、砀山、夏邑一带,现仅就在参谋工作中所感受到的二事忆述于下。没有大比例尺地图地图是各级指挥官特别是高级指挥官作战时所必需的,师以下部队,应有五万分之一的大比  相似文献   

19.
刘文锋 《黄埔》2020,(3):66-67
光阴荏苒,转眼父亲刘秉坤已逝世20年,但他的音容笑貌时常浮现在我的脑海里,特别是他生前经常向我们讲述黄埔历史,教育我们要发扬黄埔精神的场景至今历历在目,一直激励着我和我的后代。父亲刘秉坤出生于一个书香家庭。祖父是前清秀才,终身执教私塾。父亲小时候在祖父身边读书,后来考取黄埔军校第9期,毕业后在国民党81军担任过少校参谋。抗日战争期间,父亲参加了长沙保卫战等战役,经历了枪林弹雨的洗礼。直到晚年,父亲的大腿骨上还残留着一块抗战留下的弹片,用手可以摸到。  相似文献   

20.
今年是伟大的抗日战争胜利50周年,为了纪念这个重要的日子,本刊特摘编连载杨成武同志《敌后抗战》一书。在八年抗战中,杨成武将军先后任八路军115师独立团团长、独立师师长、晋察冀军区第一分区和冀中军区司令员。他率部在长城内外、太行山麓,开辟了敌后抗日根据地,英勇奋战,直到把日本侵略军赶出中华大地。《敌后抗战》是他亲身经历的生动记录,反映了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抗日军民的光辉战斗历程,是一部进行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的好教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