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李永涛 《公安研究》2008,(12):29-32
我国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进一步强调了物证在刑事诉讼中的核心地位,其精神实质是要确立物证本位的侦查价值观。然而,我国长期受纠问式诉讼观念的影响,刑讯逼供、缘供取证现象屡见不鲜,物证本位侦查价值观并未在实践中真正确立起来。转变传统的侦查价值观,要提高侦查队伍素质,转变诉讼价值观念,强化证据意识,推进刑事科学技术发展,提升侦查破案的技术含量,加强对侦查过程的司法审查力度。  相似文献   

2.
刘权 《公安研究》2013,(9):23-28,68
侦查取证程序是否合法是刑事诉讼中控辩双方容易引起争议的焦点,也是刑事证据合法性三要素的核心。新生效的《刑事诉讼法》明确规定了在法庭审判时由人民检察院承担对证据收集程序的合法性予以证明。取证程序合法性的证明分为两个阶段,侦查、起诉阶段证明的主体是侦查取证机关,审判阶段证明的主体为检察机关。侦查取证行为的合法性具体可以通过侦查取证过程中的录音录像、取证人员出庭质证及其他辅助方法证明。宏观层面可以通过建立侦查取证规则、检察指引侦查、完善辩护制度、实现侦羁分离、引入辩诉交易等途径予以保障。  相似文献   

3.
面对日益严峻的刑事斗争形势和社会对依法办案的要求 ,刑侦指挥员应着重强化政治意识、创新意识和诉讼意识。刑侦指挥员应有敏锐的政治意识 ,思想上和行动上与时俱进 ;刑侦指挥员的创新意识表现在侦查理念要先进、侦查思路要开阔、侦查模式要科学、侦查手段要出新 ;刑侦指挥员要牢固树立诉讼意识 ,侦查办案时对证据的搜集要注意程序和手段的合法性。  相似文献   

4.
侦查活动具有的诉讼性和认识性的双重特点,决定了侦查研究存在两种研究视角—诉讼角度和方法角度。诉讼角度的侦查研究是从立法角度来设计侦查程序,方法角度的侦查研究是从执法角度探讨侦查的操作性问题;诉讼角度的侦查研究侧重侦查的程序,方法角度的侦查研究侧重侦查的措施和手段;诉讼角度的侦查研究强调侦查的合法性,方法角度的侦查研究强调侦查的有效性。两种视角的研究是内容和形式的关系,是公正和效率的关系,是“应然”和“实然”的关系。侦查研究应当融合两种视角,相辅相成。  相似文献   

5.
程序正义是人们所公认的最基本的价值理念。侦查程序诉讼化是侦查程序存在的一种状态,更是一种发展过程。针对侦查程序进行诉讼化研究必须以侦查程序正义理念的基本价值为起点,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正确剖析我国侦查程序存在的问题,以及针对这些问题对未来侦查程序诉讼化提出一些思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6.
新刑事诉讼法实施后,非法证据排除制度从司法解释层面上升到立法层面。正确理解非法证据排除规则,有效监督非法取证行为,是保证案件质量、严防冤假错案的一剂良方。根据浙江省在审查起诉环节及审判环节对非法证据排除的数据分析,检察机关对侦查机关非法取证的诉讼监督力度仍不够有力。究其原因,有立法上的缺陷,侦查权的独立、封闭,非法取证后果模糊等。进一步构建完善非法取证诉讼监督机制,从检察机关侦查监督职能出发,还需转变执法理念,强化对非法证据的诉讼监督意识;走出书面审查模式,动态静态相结合;建立健全提前介入制度;涵盖对所有证据取得方法的审查和监督;建立检察官对警察的责任追究机制。  相似文献   

7.
侦查程序具有权力制约和权力正当化两项社会功能,具有外在价值、内在价值和效益价值.由于我们片面强化了效益价值选择,忽视了内在价值,在刑事执法中产生了一些认识上的偏差.在经济全球化加快了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今天,我们必须更新侦查观念,明确侦查目的、侦查客体,重塑侦查模式.  相似文献   

8.
侦查讯问是刑事诉讼程序中的重要环节,是侦查办案的必经程序。做为侦查讯问主体的讯问人员应注意增强法律意识,参与诉讼意识,深挖犯罪意识,证据第一意识和安全防范意识。  相似文献   

9.
论面向审判中心主义的侦查机制转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要以审判中心主义指导诉讼制度改革。这必将给侦查工作带来重大影响。明确审判中心主义的内涵和外延,在当前以侦查中心主义的诉讼构造和大力推进人权保障思想的背景下,深入了解审判中心主义给侦查工作带来的挑战,从而从转变取证工作重点、推进侦查措施改进、构建新的检警关系以及建立侦查人员旁听庭审制度等方面提出对侦查机制转变的构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侦查取证与构建证据体系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基于证据体系构建的侦查取证模式在分析两者关系之后提出,它以构建证据体系为目标,主要在基础取证、关联取证和综合取证等阶段开展取证工作,这些环节的取证内容加上规范化的伴生取证操作,就构成具有一般意义的侦查取证工作模式。此种侦查取证模式能够提高取证水平、保障取证质量,是应对以审判为中心诉讼制度改革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