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工运》2014,(3):56-56
案例: 刘某是北京A公司的员工,2005年起在该公司工作,双方签订了为期三年的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劳动合同在2007年12月31日到期后,双方重新签订了一份为期三年的劳动合同(2008年1月1日至2010年12月31日),该合同到期后双方续签了劳动合同,期限仍为三年。2013年底双方劳动合同期满前,  相似文献   

2.
于郡 《工友》2013,(5):26-26
案例回放:吴某于2009年1月1日与公司签订了2年期限的劳动合同,自2009年1月1日至2010年12月31日止。合同到期后,公司又与吴某续签了2年期限的劳动合同。2012年12月31日,双方劳动合同到期,公司提出终止劳动合同,不再续签,吴某提  相似文献   

3.
董某1997年1月1日进入某公司当电工,2007年12月28日,董某的劳动合同到期。2007年12月28日正逢周末,至当天下午董某下班离开公司时,该公司没有向董某发出任何关于劳动合同方面的通知。两天后,即2007年12月31日下午,董某接到了公司人力资源部的一份终止劳动合同通知书。公司称,上周五(即2007年12月28日)下午,公司决定与其终止劳动合同,且已于2007年12月31日上午将2500元待通知金和当天全天的工资转账至董某的工资卡上,告知董某可以开始办理离职手续。董某认为自己工作认真负责,且已在该公司工作了10年,公司应与其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相似文献   

4.
唐律 《工友》2014,(1):28-28
正案例回放:张某为某对外投资有限公司职工,2001年2月1日入职。《劳动合同法》实施后,公司与其签订了一份为期3年的劳动合同,劳动合同期限自2008年1月1日至2010年12月31日。2010年10月,张某突患重病入院,其委托家属向公司办理了病假手续。12月28日,公司通过邮政快递向张某发出书面通知书称:公司与张某的劳动合同将顺延至张某医疗期结束。2011年3月,张某出院。他要求公司与其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公司不同意,并按照法律规定支付其经济补偿后与其终止了劳动关系。张某对公司的决定不服,向当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起仲裁,要求公司与其签订无固定期劳动  相似文献   

5.
岳庆君 《工友》2014,(10):24-24
正案例回放:李某自2006年到甲公司(A市办事处)工作,双方多次签订劳动合同,最后一次签订于2013年2月,期限2年,并且明确:"聘李某为客服(A市)部门技术职务,因生产经营需要及其实际工作能力和表现,公司可调动其工作岗位,其应予服从。"2013年6月,为调查A市办事处其他人员的违法行为,甲公司要求李某回避,于2013年6月23日向李某发出通知,调任其为客服(B市)部门  相似文献   

6.
《时代风采》2010,(12):17-17
问:三天前,公司给我发来解除劳动关系通知书:“本单位2008年5月21日与你签订的劳动合同至2011年5月20日到期。现因公司经营需要决定你解除劳动合同。”公司这样做合法吗?  相似文献   

7.
《工友》2007,(12):48-48
《工友》编辑部:我单位1998年开始陆续有职工下岗待业,因人数多且居住分散,公司对他们下岗后的具体信息掌握不详。最近,公司获悉并到法院查实,有一职工于2004年因犯罪被判处4年有期徒刑。我公司准备依据劳动法的规定与其解除劳动合同。请问,我公司与该职工的劳动合同解除时间能否确定为2004年法院判决生效之日?  相似文献   

8.
黄婕 《工友》2014,(8):32-32
正案例回放:张某于2010年9月1日进入某食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A公司),从事操作工工作。双方签订了为期3年的劳动合同。2013年10月11日上午,张某在工作时吃了一小片猕猴桃,被副经理发现。随后,A公司依据规章制度第13条规定,认为张某的行为属于重大违纪,决定与其解除劳动合同,并做出罚款250元的决定。张某申请仲裁,要求A公司支付违法解除劳动合同赔偿金并返还罚款。  相似文献   

9.
《中国工运》2015,(2):57
案例:应届毕业生刘某2011年大学毕业后进入甲公司工作。双方签订了期限自2011年7月1日至2014年6月30日的劳动合同。2014年,劳动合同期满后终止。由于三年内刘某从未休过年休假,公司也没有支付相应的工资,刘某提出公司应当予以补发。在要求遭到拒绝后,刘某申请劳动仲裁,要求公司支付每年5天三年共计15天年休假的200%工资。仲裁裁决支持了刘某的请求,公司不服,向当地法院提起诉讼,认为刘某最多只有9  相似文献   

10.
杨某于2002年11月进入某机械公司工作,双方签订了劳动合同。2007年12月24日,杨某与公司又签订了期限为2008年1月1日至2008年12月31日的劳动合同。2008年1月22日,公司向杨某发出辞退处理意见:认定杨某与同宿舍员工熊某发生口角,并且先动手引发肢体冲突,其行为已严重影响了公司的正常管理  相似文献   

11.
岳庆  马君 《工友》2012,(11):24-24
案例回放: 李某自2003年到甲公司(A市办事处)工作,双方多次签订劳动合同,最后一次的劳动合同签订于2010年9月,期限2年,并且明确约定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为:"聘李某为客服(A市)部门技术职务,因生产经营需要及其实际工作能力和表现,公司可调动其工作岗位,其应予服从。"  相似文献   

12.
余军 《工友》2009,(7):26-26
案例回放: 张翔在武汉一家外资企业工作,其劳动合同期限自2007年4月30日至2009年4月30日,2009年3月至4月,他连续向单位书面请了三次病假,提供了三家不同医院开具的病情证明单,并通过特快专递寄给公司。公司随即给张翔发函,称根据公司制定的《员工手册》,他应到指定医院接受治疗,并表示对其他医院的病情证明单一律不予认可。张翔认为,自已有就医自由,公司无权指定医院就诊。2009年4月25日,公司下达书面通知,称张翔未到指定医院接受治疗,对其病假不予认可,双方劳动关系将于4月30日终止。张翔认为,因自己尚处在医疗期,劳动合同应顺延至医疗期届满方可终止,遂向当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撤消终止劳动合同的决定。  相似文献   

13.
当事人基本情况: 申诉人:任某,男 被诉人:某食品公司 案情简介:任某于1995年1月1日到北京某食品公司工作,历任行政部总务主任、采购主任、人力资源部及行政部助理等职。双方于1996年第一次签订劳动合同,合同期限为1年。该劳动合同到期后双方每年续订劳动合同,最后一份劳动合同有效期自2007年1月1日起至2008年6月30日止。此期间任某每月工资调整为4806元。2007年12月,该公司与任某协商解除劳动合同。公司于2007年12月29日向任某开具《离职证明》,任某办理离职手续,在解除劳动合同协议书和离职结算单中签字并领取工资及相应经济补偿金。但任某在领到养老保险转移单时发现2007年养老保险缴费基数为2464元,与其当时的月工资4806元相差甚远,为此任某提出异议。公司解释说,2007年公司曾经扣发过任某的工资,所以公司会计是按照当时扣工资以后的数额作为基数为其缴纳的养老保险。任某不予认可,几经交涉,公司答应任某在《离职证明》中作如下说明:“任某2007年养老保险以月基数为2464元缴纳,因当时核基数时出现失误,导致其基数错误,其月基数应为4806元。公司在与任某协商解除劳动合同时曾向其多发两个月工资,实际已折抵少缴的养老保险,特此证明。”任某以该离职证明为证据将食品公司诉至当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要求公司为其补缴2007年全年养老保险差额部分。  相似文献   

14.
案例回放:2013年9月初,姜某应聘到康利公司工作,试用期为1个月,但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9月20日下午,姜某在康利公司拖地时,不慎被同事碰倒的工作台砸伤左脚后跟。姜某所受的事故伤害被认定为工伤。2014年3月20日姜某出院后,一直未与康利公司联系,也未到该公司上班。2014年6月,康利公司以姜某停工留薪期结束后既未说明原因、又未上班为由,解除了双方的劳动关系。姜某不服并申请仲裁,要求康利公司支付未签订  相似文献   

15.
《工友》2009,(7):42-43
《工友》编辑部: 我于1984年参加工作。2000年因工厂不景气办理停薪留职,到外地打工,一去就是6年。2009年春节,我回到家乡,得知工厂已在2006年底被当地一家公司兼并,原工厂人员全部被接收并与新公司签订了新的劳动合同。我找到新公司,要求也与其签订劳动合同,但该公司领导告诉我,该厂在2007年1月连续登了三天的报纸,要求原厂职工限期在2007年5月30日之前到新公司重新签订劳动合同,逾期后果自负。因此,该公司现在没有理由接收我。请问,新公司有理由不与我签订劳动合同吗?  相似文献   

16.
《时代风采》2021,(4):46-46
【案例】小飞于1994年进入某有限公司工作,2004年精神失常,并于2005年2月28日到医院治疗。2006年5月23日被诊断为精神分裂症,后经治疗病情好转,欲回公司上班,遭公司拒绝。2007年小飞再次要求回公司上班,再次遭到拒绝。2008年公司改制,将小飞作为富余人员安置,每月只发放生活费。改制后,公司一直未与小飞签订劳动合同,也没有为其办理基本医疗保险和失业保险。  相似文献   

17.
当事人基本情况: 申诉人:丘某,男 被诉人:某公司 案情简介: 丘某于2001年4月至2006年11月在某餐饮公司工作.2006年11月30日,丘某到某公司工作,双方签订了劳动合同,合同期限自2006年11月30日至2007年11月30日.2007年7月19日,丘某被医院诊断为急性白血病,当日即住院治疗.2007年10月25日,某公司向丘某寄发《终止合同通知书》,该《终止合同通知书》说明,双方合同于2007年11月30日到期,经公司决定不再与其续签劳动合同,要求丘某届时到公司办理正式离职手续.2007年11月之后,某公司停止为丘某缴纳社会保险费.丘某认为,依据国家对特殊疾病医疗期的规定,公司至少应给予24个月的医疗期,故某公司在其患病后24个月内终止双方的劳动合同是不对的.丘某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要求依法确认某公司与其终止劳动合同的行为无效,顺延其与某公司之间的劳动合同,恢复医疗保险.  相似文献   

18.
简宇 《工友》2010,(9):27-27
案例回放: 王某于2009年10月21日进入某公司工作。2009年10月30日,该公司以电子邮件形式向王某发送了一份《劳动合同》,合同中对双方的权利义务作了详细规定。当日王某以电子邮件形式回复公司,表示同意《劳动合同》的条款。前不久,王某以公司未与其签订书面劳动合同为由,向当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要求公司支付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的双倍工资差额。  相似文献   

19.
当事人基本情况:申诉人:李某,男被诉人:某化妆品公司案情简介:2007年12月3日,某旅游票务公司面向社会发布了一条招聘客户服务部经理的信息,12月25日李某顺利通过面试,与该票务公司签订了1年的固定期限劳动合同,负责客户关系的维护工作。2008年2月底,该公司在为其缴纳社会保险费用时发现,李某自入职之日起,其社会保险关系一直未与原用人单位中  相似文献   

20.
互动信箱     
违反保密协议未致损失应否赔偿?案例:王女士与某公司签订了一份为期1年的劳动合同和保守商业秘密协议,合同约定王女士从事财务工作。2013年4月29日,公司发现王女士擅自将公司的财务数据及上市资料共21份发送到她的个人邮箱,遂通知王女士到公司了解情况。王女士承认此举侵犯了公司的商业秘密,答应在5月13日前赔偿公司4700元。5月1日,王女士提出辞职,公司要求王女士按照协议支付赔偿金4700元。请问,王女士必须支付这笔赔偿金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