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尊敬的各国工会朋友,女士们,先生们:“2013’经济全球化与工会”国际论坛今天在北京隆重开幕。我谨代表中华全国总工会,对论坛的举办表示衷心的祝贺,向与会的各国工会朋友表示诚挚的欢迎。经济全球化与工会国际论坛,是在一些友好工会组织共同倡议和携手努力下创立的,自2004年以来,基本上每年举办一次。  相似文献   

2.
"2012’经济全球化与工会"国际论坛在北京胜利召开,这是世界各国工会和国际工会组织友好交流的一次盛会,也是国际工会运动和国际劳工领域的一件大事。在为期三天的时间里,共有来自亚、非、拉和欧洲国家工会组织以及国际和区域工会组织、国际劳工组织等100多名代表,围绕"尊重劳动创造,维护职工权益"的主题进行深入研讨,并达成广泛共识。"经济全球化与工会"国际论坛于2004年由中国工会首次倡导并主办,迄今已成功举办8次。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吴邦国、国家副主席习近平等都曾出席论坛,会见各国工会代表并发表重要致辞。经过多年的发展,论坛已经成为各国工会开展友好交流、进行平等对话的重要平台,成为中国工会了解世界形势、  相似文献   

3.
孙春兰 《中国工运》2008,(2):7-8,26
尊敬的各位工会领导人,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大家好!为期两天的“2008’经济全球化与工会”国际论坛今天就要闭幕了。这次论坛围绕“可持续发展、体面劳动和工会的作用”这一主题进行了平等坦诚务实的研讨,达到了加深了解、增进友谊.促进合作、共谋发展的目的。论坛的成功举办.是各位工会领导人及所代表的工会组织高度重视、热情参与和共同努力的结果。在此。我代表中华全国总工会,向与会的各位工会领导人及你们所代表的工会组织表示衷心的感谢!  相似文献   

4.
《中国工运》2012,(9):67-F0002
2012年8月28日,以“尊重劳动创造,维护职工权益”为主题的“2012’经济全球化与工会”国际论坛在北京开幕。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华全国总工会主席王兆国出席开幕式并讲话。他指出,经济全球化与工会国际论坛已经成为各国工会开展友好交流、进行平等对话的重要平台,为增进各国工会间的平等交流、相互理解和合作,促进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和劳动者体面劳动,推动世界经济平稳健康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5.
《中国工运》2010,(3):20-21
2010年2月25日至26日.“2010’经济全球化与工会”国际论坛在北京举行。  相似文献   

6.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2014’经济全球化与工会国际论坛"今天在北京隆重开幕,同出席这次论坛的各国工会朋友们见面,感到十分高兴。我谨代表中华全国总工会,对本届论坛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参会的各国工会朋友表示诚挚的欢迎!  相似文献   

7.
在“2008’经济全球化与工会”国际论坛上,胡锦涛总书记提出了“让广大劳动者实现体面劳动”的目标。  相似文献   

8.
《中国工运》2013,(9):F0002-F0002
“2013’经济全球化与工会”国际论坛2013年9月3-4日在北京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华全国总工会主席李建国出席开幕式并致辞。他强调各国和国际社会应当秉持“共享机遇、共促发展”的理念,创造更多合作机遇,促进包容发展、均衡发展欣世界各国劳动者、各国人民共享发展机遇、发展成果。论坛开幕前,李建国会见了世界工联总书记马瑞克斯、非工统主席坎杜里等外国工会与会代表。  相似文献   

9.
《中国工运》2008,(2):1-1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在“2008’经济全球化与工会”国际论坛上发表的重要讲话,在国内外引起强烈反响。胡锦涛总书记在讲话中.从国际国内形势发展的大局出发,对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方向提出了鲜明主张,对经济全球化大背景下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实现体面劳动作出了深刻阐述,对工会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的地位和作用给予了充分强调,对中国工会发展和中国工会与国际工会运动的关系提出了明确要求。胡锦涛总书记的重要讲话,  相似文献   

10.
信息广场     
"2008经济全球化与工会"国际论坛探讨体面劳动各国工会应该进一步加强对话,平等交流,求同存异,共同推动发展相互尊重、友好合作、民主和谐的国际工会关系,这是胡锦涛总书记在"2008经济全球化与工会"国际论坛开幕式上所发表的重要讲话中所蕴涵着的重要思想。  相似文献   

11.
尊敬的各位工会领导人、各位朋友、女士们、先生们、同志们:在新年伊始、万象更新之际,“2008’经济全球化与工会”国际论坛在北京开幕了。首先,我代表中华全国总工会,对会议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对各位工会领导人的莅临,表示诚挚的欢迎!  相似文献   

12.
由中华全国总工会、世界工会联合会、非洲工会统一组织、阿拉伯工人工会国际联合会等共同举办,为期两天的"2008经济全球化与工会"国际论坛1月7日~8日在北京举行。论坛的主题是"可持续发展、体面劳动和工会的作用"。中共中央总书  相似文献   

13.
卷首语     
2008年是聚集了众多大事的一年。毫无疑问,对于工会组织来讲,也是工作任务很繁重,很艰巨的一年。年初,胡锦涛主席在"2008'经济全球化与工会国际论坛"的致辞中指出,工会和劳动者是推动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维护劳动者权益是工会的神圣职责。工会要积极为广大劳动者说话办事,特别是要致力于改善广大劳动者的劳动条件、劳动收入、劳动保障、生活质量,让广大劳动者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广大劳动者更多分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这是对工会工作重要性的充分肯定,是对工会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为工会工作和工会运动的发展进一步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4.
杨文学 《中国工运》2008,(12):40-41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在出席“2008经济全球化与工会”国际论坛开幕式致辞中指出,让各国广大劳动者实现体面劳动,是以人为本的要求,是时代精神的体现,也是尊重和保障人权的重要内容。“让广大劳动者实现体面劳动”这一崭新概念赋予了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更丰富的内容。  相似文献   

15.
目前资本主义国家工会正在遭遇重大危机,大部分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会组织建制率出现了持续下降的趋势.与之相反,中国工会“一枝独秀”,工会组织建制率和职工入会率不断攀升.但是中国工会不能在数字面前盲目乐观、高枕无忧,应警惕资本主义国家工会危机,强化中国工会群众性基础.资本主义国家工会危机与其工会自身存在的问题密切相关,尤其是与其不断弱化的群众基础有直接关系.中国工人阶级呈现“国际重组”的队伍特征、中国工人阶级的“自觉、自为”意识逐渐觉醒、中国工人阶级组织化呈现多条途径,工人阶级出现的这些特征变化都要求中国工会强化群众性基础.扩大工会会员范围、切实履行工会维权职责、创新工会服务职工的活动内容是强化中国工会群众性基础的路径策略.  相似文献   

16.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在"2008’经济全球化与工会"国际论坛上发表的重要讲话,在国内外引起强烈反响。胡锦涛总  相似文献   

17.
《工友》2006,(10):35-35
宜昌市总工会成立于1950年,现有工会会员55万多人,基层工会组织8200多个。2000年以来,4次被湖北省总工会评为全省工会工作优秀单位。宜昌市先后获得全国厂务公开、送温暖工程先进单位。近年来,宜昌市总工会深入开展“创争”活动,组织职工广泛开展合理化建议、技术培训、技术革新、发明创造,职工技能竞赛等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活动。组织职工读书自学,开展“我的就业之路”、“学习放飞理想”、“我的事业我的家”征文演讲比赛,职工书法美术摄影大赛。组织“三峡放歌”大型文艺演出和“走进职工”慰问演出,广大职工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竞争能力、创业能力进一步提高。大力加强工会组织建设,加快新建企业工会组建步伐,深入开展创建示范乡镇(街道)、社区工会、模范职工之家活动,在非公有制企业开展“双爱双评”活动,理顺工会组织管理体制,推行基层工会主席直选,选聘工会协理员,加强工会干部培训工作,工会组织的  相似文献   

18.
一、国际工会组织基本状况和政策主张长期以来,国际工会运动中存在三大国际工会组织,即国际自由工会联合会(以下简称国际自由工联)、世界工会联合会(以下简称世界工联)和世界劳工联合会(以下简称世界劳联)。世界工联成立于1945年10月3日,是二战后在人们向往社会主义的基础上,世界各国不同政治倾向工会间的国际大联合。成立后不久,在是否支持马歇尔计划的问题上发生了分歧,一些支持马歇尔计划的西方工会退出世界工联。该会曾拥有2亿多会员,曾是最大的国际工会组织。世界工联初期的主要政策为争取和平、裁军,支持第三世界反帝、反殖、反对种族…  相似文献   

19.
2008年工会组织和工会工作发展状况统计公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工运》2009,(7):51-56
2008年,各级工会在党的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贯彻“组织起来、切实维权”的工作方针,树立和落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维权观,贯彻落实“促进企业发展、维护职工权益”的企业工会工作原则,面对突如其来的重大灾害和急剧变化的国际国内经济形势,顾全大局、勇于贡献,不畏艰险、锐意创新,在工会各方面工作中都取得了重大成就,充分发挥了工会组织在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工会是职工合法权益的代表者和维护者,要通过工会组织的工作,保障职工群众的合法权益,调动职工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加快发展提供动力。有些地方工会组织覆盖率和职工入会率都高达95%以上,但工会工作效果和群众的要求存在较大差距,亟待推进工会组织优势向工作优势转变。一、工会组织优势向工作优势转变面临的突出问题。一是工会性质被社会所认识和理解亟待加强。一些单位和群众对工会的定位仍为“吹拉弹唱、打球照相”和“送温暖”等“福利工会”,对工会的维护、参与、建设、教育等职能了解不多。二是工会凝聚力、社会影响力、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