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均植 《中国律师》2010,(2):30-35
为探索中小城市律师事务所合作发展之路及合作发展模式,2009年10月18日,由《中国律师》杂志社、中国律师网和北京汉卓律师事务所共同主办的“中国律师服务规模化发展研讨会暨汉卓百城律师服务系统启动仪式”,在北京全国政协礼堂拉开帷幕。来自司法部、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北京市司法局和北京市律协的领导同志、全国几十个城市的律所负责人及北京媒体等共100余人参加了本次论坛。  相似文献   

2.
中国律师从事房地产按揭业务被诉第一案在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开庭审理,备受业界关注。2006年7月10日,森豪公寓骗贷案中的律师孔卫东、战军坐上了被告人席。法学博士、北京市律协刑法专业委员会主任许兰亭担纲孔卫东的辩护律师,北京市律协当家人李大进入席旁听。  相似文献   

3.
2012年新春伊始,北京市律师协会团拜会在北京CBD核心区召开,来自全市千余家律师事务所的1000余名律师会员代表与相关领导应邀出席。团拜会上,大家在共贺新年的同时,回顾了近3年北京律协的工作,气氛热烈和谐。会上张学兵会长代表北京市律协向全市律师致以新年的问候,同时感谢一路走来的稳健塌实、和谐共进的律协团队以及给予律协工作极大关心、帮助与支持的各级领导和律师同仁。人们常说:一年之计在于  相似文献   

4.
《中国律师》2013,(7):2
5月17日,北京市副市长张延昆到北京市律师协会调研指导工作。北京市司法局局长于泓源、副局长李公田,市律师协会会长张学兵及副会长、秘书长参加了调研,市司法局研究室、律师综合处、律师许可处、律师监管处负责人等参加了调研座谈。张延昆副市长参观了北京市律协公益法律咨询中心、律师服务大厅和律协工作展板,听取了市律师协会工作汇报。  相似文献   

5.
陈玉峰 《法人》2013,(7):60-62
"一个人的成功,往往是他对工作的激情和坚持。"当了9年法官转型做律师,许永东对成功有着独特的感悟当蒋勇、陈臻、李海波等几位著名律所主任集体去福建考察拓维律师事务所的时候,这次圈内的学习和考察,不再被看作是简单的交流,而是和许永东一起"头脑风暴"。从事了9年法官转行从事律师的许永东,在经历了合伙制律所后,创立了福建省第一家实行公司化运营管理的律师事务所——拓  相似文献   

6.
沈绚 《中国律师》2014,(9):23-24
正2014年6月20日,第一届上海律师学术大赛颁奖、上海律协律师学院首辑自编课程教材首发,两个"首创"亮点纷呈。这次学术大赛是上海市律师协会为上海律师展现专业素养和职业风采搭建的一个平台,透过一部部作品,人们看到上海律师从"千简万牍"文献中汲取营养的勤奋,以及"朝随露,夜伴霜"的治学精神。秉承传统以"学"促"术"——倡导扎实的法律功底是上海律师的核心竞争力活动酝酿之初,不少人有这样的疑问:律师职业更注重实践,属于应用型法律人才,市律协为何要举办学术大  相似文献   

7.
蒋勇 《中国律师》2012,(8):74-75
市场风云变幻,大型律所扩张,外资所纷纷进驻,几乎所有的中小型律所都感受到了与日俱增的压力。国内中小型律所超万家,占全部律所的近90%,成立时间大多不足10年,人员规模从几人到二十几人不等,管理经验不足,积累不够,难以形成规模优势和竞争优势。绝大多数中小型所的主营业务都为诉讼业务,诉讼业务更注重律师的个人能力,对整体管理制度的要求并不高,因此大多律所不能突破传统的诉讼律师"单打独  相似文献   

8.
《中国律师》2013,(6):54-54
中世律所联盟(SGLA)自2007年成立以来,目前已发展有15家成员所,覆盖了北京、成都、重庆、广州、杭州、济南、昆明、上海、深圳、天津、武汉、厦门和香港地区。2012年,为加强全国各成员所间律师业务交流,应各地成员所律师和客户的要求,中世律所联盟启动了"中世律所联盟全国巡回讲坛"系列活动,计划走进每家成员所,走遍每个成员所所在城市,以共同分享业务执业  相似文献   

9.
2013年,是庞红兵做职业律师的第21个年头。在过去的20年间,他的律师生涯经历了三个时间节点:头一个10年,他在家乡许昌做律师;后一个10年,他先从许昌"跳"到了上海,又从上海"跳"到了北京。从"小地方"跳到"大地方"做律师,他感受最深的是"知不足"。"知不足",便不断求上进。如今,他不仅说着一口流利的英语,还拿到了法学博士学位。与此同时,他通过代理案件切身感受到法治进步如何一点一滴来到普通人身边。  相似文献   

10.
律师,以法为业,以律为师。但是律人容易,律己难。有一位老律师在世时跟我谈心,他说再复杂的案件和业务都不怕,难就难在自己,难在律师事务所里的共事与人合。所以我觉得,对律师从业来说,自律、自重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人这一生,有三个问题需要用一辈子的经历来回答的,那就是怎样做人,怎样做事,怎样做学问。我们几乎用了一生的精力还没有把这三道题回答得圆满。怎样做人,这是人品;怎样做学问,这是学识;怎样做事,这是能力。人品、学识和能力,要三足鼎立。从力学上说,三个支点的结构是最稳固的。而我们从跨入法学院的大门开始,往往把求知放在…  相似文献   

11.
秋天 《中国律师》2016,(4):34-36
王广仁是老律师——律师制度恢复重建以后第一批投身律师行业。从事律师工作30多年来,他勤勉敬业、拼搏进取、服务大局、关注民生、热心公益、无私奉献,业绩卓著,荣获全国优秀律师;王广仁是老主任——1988年开始担任律师事务所主任。在他的带领下,律师事务所从一个小所,发展成为社会、经济效益位居山东全省前列的规模化、专业化、品牌化律所。先后荣获司法部先进集体、全国优秀律师事务所等几十项集体荣誉称号。对于律师事务所的管理与发展,王广仁提出要牢固树立六个观念。  相似文献   

12.
陈夏 《中国律师》2013,(8):35-35
旨在培养律师行业领军人物的"十年千人"培训计划进入第3个实施年,为了鼓励青年律师向专业化方向发展,深圳市律协进一步在业务细分上下功夫,将培训计划与法律服务领域相结合,努力为全市律师业开拓新的业务空间探路。2013年7月22日上午,深圳市司法局、市律协第三期青年律师研修班(房地产方向)开班,50名年轻律师入选学习。针对当前国内房地产业蓬勃发展的趋势,反观国际、香港律师介入房地  相似文献   

13.
改革开放30年来,西安律师业已走过了28年的历程。中华全国律协刑委会委员、美国刑辩律师协会会员许小平律师.亲身参与了西安律师业成长发展的全过程,被誉为陕西“百姓的律师”第一人。从潼关到宝鸡,从陕北到陕南,许多老百姓都知道他的名字.但对28年前西安律师的机构是个什么状况以及他对律师业的贡献却鲜为人知.此文就是他娓娓道来28年的风风雨雨、坎坎坷坷。  相似文献   

14.
北京市律师行业举办"大学习、大讨论"培训班 8月28日至29日,北京市司法局、北京市律协举办了为期两天的学习贯彻全国律师行业党的建设工作会议精神暨"大学习、大讨论"培训班。各区县司法局主管副局长、公律科长,北京市律师协会理事、监事、代表和律师事务所党支部书记共155人参加了培训。  相似文献   

15.
乐欣 《中国律师》2014,(10):31-34
从大学老师、兼职律师到专职律师,再到律所主任、律师协会会长,王晓华一路走来充满着故事…… 埋在心底的律师梦 王晓华法律人生的选择,归结于少年时偶然的一次感情触动。那是他看了电影《风暴》后,片中大律师施洋仗义执言、挥斥方遒,那极具感染力的演说深深打动了王晓华的心。自此,成为像施洋那样的律师的梦想,在他的心中埋下了种子。  相似文献   

16.
若怡 《天津律师》2005,(4):53-53
●执业律师11.8万人。律师事务所11691个●430人当选各级人大代表、1226人当选各级政协委员●公职律师达到1817人,公司律师达到733人●外国所驻华代表处141个,香港特别行政区律所代表处45个●执业律师担任会长的省级律协已有22个●律师分布不均、206个县无律师。  相似文献   

17.
正毋庸置疑,大型律所是一个城市法治进步的标志,带动了一个地区法律服务业的发展和进步。与此同时,我们也不能忽视中小律所的贡献和发展空间。聚焦中小律所的发展和管理问题,我有三个方面的观点。首先,中小型律师事务所是律师行业的主力军。从人数上看,去年上海有1222家律师事务所,其中执业律师人数超过100名的大型律所仅有10家,占比不到1%。而与此相反的,执业律师在3人以下的小  相似文献   

18.
王磊磊 《法人》2011,(6):62-64
"律师、律所联盟,实现集团化作战,将成为整个律师行业下一阶段发展的大趋势,应该把涉外律师的培养和集团化作战列入国家人才战略。"抱着这样的想法,他已经在律师、律所集团化运作的道路上做了多年的有益尝试  相似文献   

19.
《中国司法》2013,(5):98-98
2013年2月,北京中伦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蒲凌尘律师被北京市司法局授予"首都先进律师"荣誉称号。作为北京市律协WTO与反倾销专业委员会的主任,蒲凌尘律师无疑是业界资深的国际贸易法律师,他用自己的知识和智慧为中国出口企业维护了几百亿美元的出口市场。近日,记者面对面采访了这位中国反倾销领域的专家——蒲凌尘律师。  相似文献   

20.
秦石 《中国律师》2014,(4):51-53
正自1988年全国第一家合伙制律师事务所成立以来,大多数在业界赫赫有名的大型律所都已走过20余个春秋。对于这些律所来说,如何保持基业长青和可持续发展成为必须严肃思考的问题。拥有500多位律师员工,来源于山东、总部位于北京、在全国10个城市设有分支律所的德衡律师集团,在2013年底迎来其20周年纪念,除了举行捐建"德衡律师希望小学"等一系列纪念活动外,这家素以卓越管理著称的老牌优秀律所,推出了新20年发展战略:转型升级、直升发展。而重大变革就是决策层与执行层分离,50岁以上的事务所合伙人均从执行合伙人中退出,即使创始合伙人栾少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