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正2017年12月12日,由中国社会工作联合会主办的首届全国社区创新与发展大会暨全国智慧社区建设博览会在国家会议中心举行。大会以"共享、融合、创新"为主题,深度聚焦我国社会工作参与社区服务和社会创新的发展机遇与挑战,《公益时报》社、中国社会工作联合会社区工作委员会、中国社会工作联合会社区服务业工作委员会、中国社会工作联合会农村社区工作委员会等单位协办。  相似文献   

2.
近些年来,现代国家的建构为中国农村社会工作的发展创造了新的有利条件。中国农村社会工作的发展,既需要突破西方理论的制约,构建以和谐为主题的国家与社会指导理论,也需要创新社工发展的理念,选择造血式的社工思维,重视农民自助能力和社区自我发展能力的增长。虽然行政性社会工作仍然是当前中国农村主导的社工发展模式,但是随着专业性社会工作的快速发展,中国农村社会工作将很快进入专业性社会工作与行政性社会工作长期并存、协同发展的历史阶段。为了适应新的发展形势需要,国家应从治理依据、治理机构及治理主体等方面,完善农村社会工作的发展机制,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3.
正北京市顺义区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积极探索打造"五+五"社会工作服务新模式,提升顺义区社会工作服务水平,推动顺义区社会工作的发展。"五+五",即"五个依托""五个起来":依托社区党建、依托社区资源、依托社会人才、依托服务项目、依托志愿服务;社会工作香起来、城乡社区动起来、社工机构转起来、服务项目做起来、社工人才美起来。  相似文献   

4.
贾宁  刘贞 《广东民政》2009,(6):43-43
4月18日上午,一场主题为“南山社工与你携手同行晴雨路”的大型社工宣传活动在深圳市南山书城隆重举行,区委组织部、区民政局、区社工试点单位与区社会工作协会领导及南山区100多名社工参加了此次活动,南山区第二届社工宣传周正式拉开帷幕。社工宣传周期间,南山区各系统社工及各街道、社区社工开展了多种形式的社工宣传活动。  相似文献   

5.
正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社会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宣传社会工作专业优势,展示社会工作发展成果,推动社会工作事业发展,民政部于3月15日-21日组织开展2021年社会工作主题宣传活动。本次宣传活动主题为"汇聚社工力量助力乡村振兴"。各级民政部门积极响应,结合各自实际,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宣传活动,有力提升了社会工作的认知度和知晓度。  相似文献   

6.
正近年,深圳市盐田区大力发展专业社会工作事业,以探索建立符合现代社会工作职业体系为目的,出台了《盐田区关于加强专业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及职业分级管理、职业分级实施和人才激励"1+3"文件,以"六创新"推进专业社工职业化改革,为社工专业化、职业化、本土化改革提供了"盐田样本"。一是领先建立专业社工职业体系,打通晋升渠道,创新社会工作职业发展路径图。目前全市社工没有职业发展体系,仅有中心主任、督导助  相似文献   

7.
为深入宣传社工的职业内涵和社会价值、有效提升东莞社会工作的形象,切实增强广大东莞社工的凝聚力,努力营造全社会关心重视社会工作发展、尊重社会工作人才的良好氛围,东莞社工办决定从6月21日开始面向全社会公开征集东莞社会工作形象标识设计作品。  相似文献   

8.
子木 《中国妇运》2010,(11):46-46,20
社区社会工作是整个社工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工作的对象、场地多数在社区,因而社区实际上是社会工作最重要的载体,是社会工作知识、技能与方法在社区得以应用的宝贵实践。  相似文献   

9.
正近年来,山东省青岛市李沧区引入专业社工和社工机构参与社区治理与服务,提升社区治理现代化水平,先后获得"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城区""全国养老示范活动先进单位""全国社会工作服务示范区""山东省社区治理暨养老服务创新实验区""山东省社会组织建设创新示范区"等荣誉称号,孵化的社工服务项目也获得了民政部首批资金扶持、首届腾讯PC微爱奖等各类荣誉。  相似文献   

10.
领导批示     
《中国民政》2014,(5):5-5
<正>李立国部长4月15日在社会工作司呈报的《关于报审2014年国际社工日主题宣传活动总结报告的请示》上批示:同意蒲光同志意见和下步工作建议,继续营造社工事业发展的良好氛围。宫蒲光副部长4月14日批示:呈立国部长审示。此次"国际社工日"宣传活动在部党组的高度重视和及时指导下,组织到位,宣传有力,效果良好。望总结好经验,在抓好节点集中宣传的同时,更要注重日常的社工宣传工作,为社工事业健康发展,营造良好社会氛围。李立国部长4月18日在规划财务司呈报的《关于参加全国"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电视电话会议有关情况报告》上批示:同意所提建议。编制"十三五"规划是重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四川成都几个社区的实地抽样调查,发现成都新型社区社会工作介入服务质量的状况较之以前有显著提高。社区人员对社区社工介入的总体满意度较高。深化城市新型社区社会工作研究,需要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符合国情及社区实际的社会工作本土化理论和方法体系,同时还需要培养一支专业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  相似文献   

12.
高萌 《中国民政》2023,(5):56-57
<正>社区是国家治理的基础,是社会的基本单元,也是发挥社会工作者作用的主阵地。推进社区社会工作发展对健全社区管理和服务机制、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基层社会治理、满足社区居民个性化需求、维护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十四五”时期社区社会工作发展提出以下思路和建议。进一步推动社区社会工作融合性发展经过民政等部门有力推动,政府购买服务机制发展逐渐成熟,专业化社工人才队伍不断壮大,社会工作嵌入社区治理获得了结构性发展空间,并在不断探索中体现出协同性特征。我国社会工作发展路径是从嵌入逐步走向融合性发展。在社区社会工作融合性发展过程中,  相似文献   

13.
正2020年,广西壮族自治区梧州市万秀区民政局积极探索社会工作服务模式,在全区率先启动街道社会工作服务站试点,成立5个街道社会工作服务站,建立"六社联动"机制,逐步建立起以养老领域社会工作服务为特色的专业化社工服务体系。"六社联动"是指社会组织、社会工作服务站、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社区、社会工作者、社会志愿者之间的联动。万秀区结合辖区特色资源——云家庭智慧养老服务平台、3家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和5个街道社会工作服务站,通过搭建基层社会工作服务平台,增强社会组织服务能力,激发社会组织活力,  相似文献   

14.
陈军华  王雅玲 《人民论坛》2011,(11):166-167
通过对四川成都几个社区的实地抽样调查,发现成都新型社区社会工作介入服务质量的状况较之以前有显著提高。社区人员对社区社工介入的总体满意度较高。深化城市新型社区社会工作研究,需要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符合国情及社区实际的社会工作本土化理论和方法体系,同时还需要培养一支专业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  相似文献   

15.
《中国民政》2014,(7):57-57
正针对目前社区日间照料中心运营中存在的问题,陕西省商洛市丹凤县民政局孙铁林认为,应该在社区设置社区社会工作站,引入专业社工,依托社工的专业性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专项指导纠正,促进社区日间照料服务健康运行。社会工作者应重点做好五个角色。一是宣传者和引导者。专业社工应在本社区内重点宣传日间照料中心的相关政策和制度,同时要积极宣传社会工作的概念和社会工作的理念,广泛宣传,可以通过举办一些社工活动,让社区居民参与进来,让居民了解社工,支持社工。  相似文献   

16.
<正>一、引言2013年,民政部、财政部联合下发《关于加快推进社区社会工作服务的意见》(民发[2013]178号)提出"建立健全社区、社会组织和社会工作专业人才联动服务机制",推动以"三社联动"为内容的社区合作治理新模式。"三社联动"是指在社区服务领域中,社区、社会组织和社会工作者(简称社工)通  相似文献   

17.
正本刊讯(通讯员阮筱洋)7月22日,福州市人大常委会组织部分常委会组成人员、社会委委员,赴鼓楼区和仓山区调研社区治理和社会工作服务情况。调研组实地察看了鼓楼区杨桥河南社区、仓山区金洲社区和青禾社工服务中心,听取了市民政局、仓山区政府相关工作情况汇报,并与部分区直单位、社区、社工机构负责人进行座谈,听取对社区治理和社会工作服务的意见建议。  相似文献   

18.
朱静君 《广东民政》2009,(7):39-40,42
社区建设是社会建设重要的组成部分,社区建设引进社会工作专业方法和模式,是我国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广东省在推进社会建设的过程中,以“先行先试”的方式,探索各地区社区建设的发展道路,尝试用政府项目购买的方式,向社工机构购买社会服务项目。本文以广东社区建设中推进社工介入模式,建立社区社工站提供专业服务促进社会发展的状况进行分析和探索。  相似文献   

19.
陈文 《理论月刊》2008,(5):185-187
社会工作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场域.在场域中,社工通常必须面对来自于实务工作情境、组织情境以及社会情境等多样化情境的压力.我国社会工作职业起步较晚,发展之初的行动主体基本上要由"80后"社工承担,场域压力和"80后"社工的某些特质碰撞,极易引发其职业耗竭.对此问题如果不加以重视,会直接影响我国社会工作职业发展的前景.为防患于未然,可以通过建立社会支持系统、创设良好的组织环境以及社工个体注重防范等措施加以预防.  相似文献   

20.
社会工作的核心价值观是以人为本、公平正义和助人自助。笔者认为,社工“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其核心是从民众最迫切的需求出发,尽心尽力为服务对象解决问题。笔者于2010年5月21至26日参加了民政部人事司(社会工作司)、救灾司和国家减灾中心玉树“4·14”抗震救灾及灾后恢复重建社会工作调研组,侧重调查社区民众的需求,从而思考社工的介入空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