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王韬的成长与翻译紧密相关.自王韬在上海松江墨海书馆工作至逃居香港二十余年间,他与麦都思、艾约瑟、伟烈力亚、理雅各及张宗良等合作翻译了宗教学、历史学、天文学、物理学等多种著作.这一期间显示出王韬对翻译认知的转变,而相对稳定的是他"笔受者"和"笔著者"的身份.除在佐译《圣经》中发挥了较大的主体性外,王韬在《华英通商事略》等著作中大多遵循"西人口译、中人笔受"的翻译模式,这一模式其实也是当时各大译书机构的主要工作方式.傅兰雅、马建忠、梁启超等认识到,这种合译模式使得译本无法准确还原本来面目,有损西学的传播."口译+笔受/著"模式对科技翻译发挥过重要作用,而在社科翻译中效果并不理想,但对如今诸如法律翻译等仍有借鉴意义.无论如何,作为"笔受者"和"笔著者"的王韬在中西交流中获得了领先于时代的理解,从而成长为跨越时代的大人物.  相似文献   

2.
傅雷与民进     
《民主》2016,(9)
正著名文学翻译家、文化评论家傅雷先生,早年留学法国,长期从事翻译工作,辛勤笔耕,译著宏实,现出版有《傅雷全集》20卷,其中有翻译罗曼·罗兰长篇巨著《约翰·克利斯多夫》,传记《贝多芬传》、《米开朗基罗传》、《托尔斯泰传》,巴尔扎克的《高老头》、《欧也妮·葛朗台》、《幻灭》等,均成为译界的名篇,被誉为"信达雅"的完美楷模。他写给儿子傅聪、傅敏的《傅雷家书》,刊印一百多万册,感动了数百万的国内读者。傅雷有出色的才华,是一位有良知和正义感的爱国知识分子。他为人坦荡,秉  相似文献   

3.
对中文《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二版总《编辑说明》、每卷《凡例》等内容构成的凡例体系的特点进行概括,从第一版根据俄文第二版翻译的总《说明》、若干卷翻译《说明》及自行撰写的若干卷《译后记》、"译后段"、《说明》等方面来探讨其形成历史,从而对中文二版未出版卷次《凡例》的撰写及相关工作提出具体展望。  相似文献   

4.
吴晓 《各界》2008,(1):91-92
提起朱生豪,凡读过中译<莎士比亚全集>的人,都知道他是这部200万字的鸿篇巨著的中译者.然而,却不知道他后面站着一位"不下冰心女士之才能"的江南才女宋清如,她是他事业上不可缺少的助手,他们是一对诗伴爱侣,歌唱在他们的爱情季节.……  相似文献   

5.
翻译家李文俊说自己是一个平凡的人,他从中学时代与同学一起合作搞翻译,迄今在这条路上走了已经有50多年。从80年代起他翻译了美国作家福克纳的作品,包括新近出版的被称作“天书”的《押沙龙,押沙龙!》。他动手翻译是1995年1月,译完时已是1998年2月。这是这位已到古稀之年的翻译家所翻译的第四部福著。法国的福克纳专家莫里斯·库安德鲁译过多部福著,惟独未译《押沙龙,押沙龙!》。晚年他捡起此书想译,但已觉力不从心,终于未能如愿,他因此极为后悔,恨自己没有在较年轻时做这一件事。李文俊说他至少不会为没有做这件事而后悔。他说…  相似文献   

6.
<正>一、注释体例及标注位置文献引证方式采用注释体例。注释放置于当页下(脚注)。注释序号用①,②,③……标识,每页单独排序。二、注释的标注格式(一)著作的标注顺序:责任者与责任方式/文献题名/页码/出版者/出版时间。责任方式为"著"时,省略"著"字,其他责任方式不可省略。引用翻译著作时,省略作者国别和译者。引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列宁全集》等经典著作应使用最新版本。  相似文献   

7.
正一、注释体例及标注位置文献引证方式采用注释体例。注释放置于当页下(脚注)。注释序号用(1),(2),(3)……标识,每页单独排序。二、注释的标注格式(一)著作的标注顺序:责任者与责任方式/文献题名/页码/出版者/出版时间。责任方式为"著"时,省略"著"字,其他责任方式不可省略。引用翻译著作时,省略作者国别和译者。引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列宁全集》等经典著作应使用最新版本。  相似文献   

8.
忆张茜     
我永远不能忘怀她对我深厚的友谊,她的至纯至善的心灵。老同志们都记得她年轻时是个好演员。离开军服务团后,她不但认真工作,特别认真学习。她学外文、学文学,这也是许多人知道的。她的俄文达到了既能翻译文学著作,又能作口头翻译的水平,她译的书都送了我。绥拉菲摩维奇的《沙原》、列昂诺夫的《平平常常的人》。她还写了她对绥拉菲摩维奇的研究文章,我  相似文献   

9.
<正>一、注释体例及标注位置文献引证方式采用注释体例。注释放置于当页下(脚注)。注释序号用①,②,③……标识,每页单独排序。二、注释的标注格式(一)著作的标注顺序:责任者与责任方式/文献题名/页码/出版者/出版时间。责任方式为"著"时,省略"著"字,其他责任方式不可省略。引用翻译著作时,省略作者国别和译者。引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列宁全集》等经典著作应使用最新版本。  相似文献   

10.
<正>一、注释体例及标注位置文献引证方式采用注释体例。注释放置于当页下(脚注)。注释序号用①,②,③……标识,每页单独排序。二、注释的标注格式(一)著作的标注顺序:责任者与责任方式/文献题名/页码/出版者/出版时间。责任方式为"著"时,省略"著"字,其他责任方式不可省略。引用翻译著作时,省略作者国别和译者。引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列宁全集》等经典著作应使用最新版本。  相似文献   

11.
正一、注释体例及标注位置文献引证方式采用注释体例。注释放置于当页下(脚注)。注释序号用①,②,③……标识,每页单独排序。二、注释的标注格式(一)著作的标注顺序:责任者与责任方式/文献题名/页码/出版者/出版时间。责任方式为"著"时,省略"著"字,其他责任方式不可省略。引用翻译著作时,省略作者国别和译者。引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列宁全集》等经典著作应使用最新版本。  相似文献   

12.
正一、注释体例及标注位置文献引证方式采用注释体例。注释放置于当页下(脚注)。注释序号用①,②,③……标识,每页单独排序。二、注释的标注格式(一)著作的标注顺序:责任者与责任方式/文献题名/页码/出版者/出版时间。责任方式为"著"时,省略"著"字,其他责任方式不可省略。引用翻译著作时,省略作者国别和译者。引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列宁全集》等经典著作应使用最新版本。  相似文献   

13.
正一、注释体例及标注位置文献引证方式采用注释体例。注释放置于当页下(脚注)。注释序号用(1),(2),(3)……标识,每页单独排序。二、注释的标注格式(一)著作的标注顺序:责任者与责任方式/文献题名/页码/出版者/出版时间。责任方式为"著"时,省略"著"字,其他责任方式不可省略。引用翻译著作时,省略作者国别和译者。引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列宁全集》等经典著作应使用最新版本。  相似文献   

14.
正一、注释体例及标注位置文献引证方式采用注释体例。注释放置于当页下(脚注)。注释序号用(1),(2),(3)……标识,每页单独排序。二、注释的标注格式(一)著作的标注顺序:责任者与责任方式/文献题名/页码/出版者/出版时间。责任方式为"著"时,省略"著"字,其他责任方式不可省略。引用翻译著作时,省略作者国别和译者。引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列宁全集》等经典著作应使用最新版本。  相似文献   

15.
正一、注释体例及标注位置文献引证方式采用注释体例。注释放置于当页下(脚注)。注释序号用(1),(2),(3)……标识,每页单独排序。二、注释的标注格式(一)著作的标注顺序:责任者与责任方式/文献题名/页码/出版者/出版时间。责任方式为"著"时,省略"著"字,其他责任方式不可省略。引用翻译著作时,省略作者国别和译者。引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列宁全集》等经典著作应使用最新版本。  相似文献   

16.
正一、注释体例及标注位置文献引证方式采用注释体例。注释放置于当页下(脚注)。注释序号用(1),(2),(3)……标识,每页单独排序。二、注释的标注格式(一)著作的标注顺序:责任者与责任方式/文献题名/页码/出版者/出版时间。责任方式为"著"时,省略"著"字,其他责任方式不可省略。引用翻译著作时,省略作者国别和译者。引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列宁全集》等经典著作应使用最新版本。  相似文献   

17.
正一、注释体例及标注位置文献引证方式采用注释体例。注释放置于当页下(脚注)。注释序号用(1),(2),(3)……标识,每页单独排序。二、注释的标注格式(一)著作的标注顺序:责任者与责任方式/文献题名/页码/出版者/出版时间。责任方式为"著"时,省略"著"字,其他责任方式不可省略。引用翻译著作时,省略作者国别和译者。引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列宁全集》等经典著作应使用最新版本。  相似文献   

18.
《资本论》是马克思毕生研究政治经济学的伟大成果,是一部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巨著,在政治经济学领域实现了革命性的变革。对《资本论》的创作、发表、翻译以及流传历史的考察,是对《资本论》进行研究的基础。2012年,《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历史考证版(MEGA~2)第二部分"《资本论》及其准备著作"的出版,标志着与《资本论》直接相关全部手稿和刊印稿,都以原文的形式在历史考证版中悉数发表,使人们有缘窥得《资本论》手稿的全貌。  相似文献   

19.
<正>一、注释体例及标注位置文献引证方式采用注释体例。注释放置于当页下(脚注)。注释序号用(1),(2),(3)……标识,每页单独排序。二、注释的标注格式(一)著作的标注顺序:责任者与责任方式/文献题名/页码/出版者/出版时间。责任方式为"著"时,省略"著"字,其他责任方式不可省略。引用翻译著作时,省略作者国别和译者。引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列宁全集》等经典著作应使用最新版本。  相似文献   

20.
王庆 《学理论》2012,(21):165-166
在诗歌翻译中,郭沫若提出了著名的"风韵译"翻译理论,该理论以意译和归化策略为导向,以读者接受为基准,诗人译诗,以诗译诗。并以郭沫若最后的译作《英诗译稿》中的译诗为例,表明"风韵译"在其翻译实践中,增强译诗的可读性,力求让读者接受到原诗的神韵意境,彰显郭沫若在中国诗歌翻译史上的杰出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