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2018年以来,围绕"最多跑一次"改革要求,杭州市顺利推进地名业务"网上办""移动办""就近办""简化办",依托数据化加快"智慧地名"建设,助力"移动办事之城"。"最多跑一次"改革成果一是三网协同,全面开通网上办。完成政务服务网、一窗受理平台和杭州市地名地址管理系统的对接,形成地名  相似文献   

2.
甘肃省白银市民政局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要规范地名管理,加强地名文化保护"重要批示精神,结合党史学习教育,深入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主题实践活动,聚焦"三项举措",强化地名管理,弘扬地名文化,积极拓展地名服务路径,全面提升地名公共服务水平。聚焦"记住美丽乡愁",强化地名信息服务。深入开展"保护地名文化、记住美丽乡愁"乡村地名信息服务提升行动党史学习教育主题实践活动,通过征集红色地名故事.  相似文献   

3.
正房屋被强拆的新闻屡见报端,然而地名的"大、洋、怪、重"等现象又何尝不像是对文化的"强拆"呢?据民政部官网报道,国务院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在北京召开"加强地名文化保护暨清理整治不规范地名工作视频会议",会议上,民政部部长李立国表示,要重点清理整治居民区、街巷等地名中存在的"大、洋、怪、重"等不规范地名,并加强地名文化保护。"文化强拆"迅速成为舆论谈论的热词。《新华社》发表特约评论员  相似文献   

4.
重要会议     
《中国民政》2014,(5):4-4
<正>全国民政规划财务工作会议4月9日,全国民政规划财务工作会议在安徽省合肥市召开,民政部副部长宫蒲光出席会议并讲话。宫蒲光要求,2014年各级民政规划财务部门要以规划为引领、项目为支撑、资金为保障、管理为重点、统计为基础,深入推进"十二五"规划的实施和"十三五"规划思路的研究。要深入开展援疆援藏和扶贫攻坚工作,推进相关政策的落实、项目的落地。全国第二次地名普查暨加强和改善地名管理电视电话会议召开4月15日,国务院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领导小组召开全国第二次地名普查暨加强和改善地名管理电视电话会议,对全国地  相似文献   

5.
实践中,由于地名管理法规的滞后性,对违法使用不规范地名等现象,地名主管部门往往束手无策,难以加以有效管理。本文结合宿迁市在加强地名管理方面前置审批的做法,对如何完善国家地名管理法规提出一些个人看法。  相似文献   

6.
正"海淀"地名的由来,经历了由元代及之前"海店",到明代"海店""海甸"与"海淀"三名共用,再到清代"海淀"逐渐占据主导地位的演变过程。地名不仅记录着它所指称的空间范围,也蕴含丰富的自然地理与历史文化信息。海淀之名源于淀泊,是一个因环境而得名,临淀泊而成长的古老聚落。在不同时代历史典籍中也写作"海店""海甸",再到"海淀"的地名演变,折射着区域环境与历史发展轨迹的变迁。  相似文献   

7.
<正>地名是行政管理和社会交流的基础媒介,是重要的社会公共信息。地名管理是国家行政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和民政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八大以来,各级民政部门(地名行政主管部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地名工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重大决策部署,大力提升地名管理法治化、规范化、标准化、信息化水平,地名工作取得新进展新成效。十年来,民政部门(地名行政主管部门)在推进地名管理法规制度建设、健全地名管理体制机制等方面取得了哪些突出成就?民政部门(地名行政主管部门)在加强地名文化保护方面有哪些新举措新探索?地名信息服务在助力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发挥了哪些作用?本刊记者专访了民政部区划地名司司长刘涛。  相似文献   

8.
<正>丽政办发〔2015〕22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直属各单位:《丽水市地名管理办法》已经市政府第36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2015年2月26日丽水市地名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地名管理,实现地名的规范化、标准化,方便人民群众生产生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根据《地名管理条例》和《浙江省地名管理办法》等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的地名管理工作。本办法所称地名,是指为社会公众指示具有  相似文献   

9.
地方传真     
正全力开展地名清理整顿工作浙江省缙云县在做好全县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地名文化遗产保护等工作的同时,重点清理整治居民区、大型建筑物、街巷、道路等地名中存在的"大、洋、怪、重"等不规范地名,营造规范有序的地名环境。一是成立专家组。对全县的无名路、新建楼盘、公园等进行命名,对城区的道路、住宅小区名称进行规范。二是以规范命名。重点从地名命名与更名的原则、地名命名与更名的申报与审批、地名标志的设置与管理等方  相似文献   

10.
正在民政部的精心指导下,重庆地名工作紧紧围绕新时代"大爱民政"建设,梳理地名溯源,夯实地名普查,规范地名管理,弘扬地名文化,延伸重庆文脉,推动重庆发展,着力打造方便快捷的地名公共服务,为人民群众带来更多获得感。一是推进地名服务"信息化"。实施"数字地名"工程,启动建设地名大数据公共服务平台,编制《地名普查数据脱密技术方案》,建成省级地名政务服务信息化平台、区划地名数据库、普查网站群、区划地名  相似文献   

11.
<正>自2018年年底民政部、公安部、自然资源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国家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清理整治不规范地名的通知》以来,特别是今年上半年,多省市已经行动,一场"清理地名"的"大运动""新高潮"在全国掀起。多地多家酒店、住宅区接到通知,被要求强制改名,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地名,是人们赋予某一特定空间  相似文献   

12.
正根据民政部"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统一部署,今年3月,区划地名司启动"保护地名文化、记住美丽乡愁"乡村地名信息服务提升行动。行动立足于发挥中国·国家地名信息库在乡村地名方面的数据信息优势,推动乡村地名在互联网地图"上图",便利乡村地区,特别是偏远山区群众出行交往,助力乡村振兴和美丽乡村建设。同时,加强红色地名文化宣传与乡村地名信息更新,不断深化地名公共服务。目前,行动推进顺利,成效逐步显现。  相似文献   

13.
《中国民政》2015,(2):44+46
<正>近年来,湖南省湘潭市抓住机遇,不断探索,破解了地名工作诸多难题,地名管理水平明显提高,地名服务能力显著增强,群众满意度不断提高。2011年该市荣获"全国地名公共服务示范市",成为湖南省首批获此殊荣的城市。一、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破解地名工作"推动难"问题地名工作是民政部门的重要社会管理职能,涉及到发改、公安、规划、房产、城管、建设等多个政府部  相似文献   

14.
《中国民政》2007,(2):41-41
全国城市标准地名标志设置工作完成后,根据地名公共服务工程的总体部署,从2005年开始,民政部在全国部署开展了县乡镇标准地名标志设置工作。随着工作的不断深入,地名标志管理问题逐渐凸现出来。为进一步加强标准地名标志设置工作的管理,以维护地名标志作为国家法定标志物的严肃性,民政部全国地名标志设置管理工作办公室根据《地名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制定了《地名标志管理试行办法》。  相似文献   

15.
<正>地名管理是社会治理的重要支撑,实现城市中公共安全、消防救灾、交通运输、邮电通讯、快递物流等方面的精细管理,建立基层综合服务管理体系,推进基层社会治理创新等工作,都需要标准规范的地名信息。地名还是国家和民族历史的见证、文化的记忆、情感的寄托,是宝贵的文化遗产和精神财富。然而,随着我国城镇化水平的迅速提高,新地名大量涌现,新建住宅区、大型建筑物的命名出现了"非标准化"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吉相虎 《传承》2014,(10):109-111
卡塔尔"半岛"电视台是目前阿拉伯世界收视率较高的电视媒体之一,在全球传媒舞台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分析该媒体2014年1-5月涉及中国"西藏问题""南海问题""单独二孩政策""新疆反恐问题"等一系列媒体文本内容,基于"半岛"电视台塑造国家形象的建议,有利于探索我国借鉴国际惯例、加强外媒记者管理等途径,把握机会,借助国外媒体,发出中国声音,树立我国形象。  相似文献   

17.
数字     
正80%为全面掌握地名基本信息,提高我国地名管理和服务水平,我国定于2014年7月至2018年6月在全国范围内、以县为单位开展第二次地名普查。普查内容主要包括:查清地名基本情况,对不规范地名进行标准化处理,依据国家有关标准设置地名标志,建立区划地名数据库和档案,加强普查成果转化运用等。据2月28日召开的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验收暨成果转化视频会议透露的消息,目前全国已完成80%地名普查任务,共调查地名1400余万条。  相似文献   

18.
成吉思汗之所以被称为"一代天骄""世界头号风云人物"、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与他独特而又先进的军事思想和管理思想密不可分.作者认为成吉思汗的管理思想,也就是古代蒙古族的管理思想对当代公共管理加强以人为本、发挥团队精神上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和启示.  相似文献   

19.
《江西政报》2013,(8):30-33
赣民字[2013]23号2013年2月27日各设区市民政局、建设局(委)、质量技术监督局: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地名管理条例》、民政部《地名管理条例实施细则》、《江西省地名管理办法》,进一步加强我省地名管理,规范地名命名更名及使用,省民政厅、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省质量技术监督  相似文献   

20.
<正>著名历史地理学家谭其骧曾说过:地名是人类历史的一块"活化石",是一种看得见的乡愁。地名,承载着丰富的文化信息,接续了千百年的情感传承。取好新地名,留住老地名,才能守护住我们共同的回忆与温度。日前,民政部地名研究所组织召开地名用字与地名文化保护座谈会。来自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等单位的专家学者围绕如何解决地名用字中的特殊读音和特殊书写,进一步加强地名保护展开讨论。专家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