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学理论》2017,(6)
我国历史悠久,地名的产生早在文字出现之前就已经存在了,即人类逐渐产生语言的时代就有了地名的存在。而近代地名研究始于"清代考据学派"。20世纪30年代,地名研究出现高潮。新中国成立以后,开始从整体上研究地名的产生、发展和分布规律,建立地名信息系统及汇编有关地名资料,我国的地名开始标准化。关于近代地名的研究,主要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考察:一是地名起源研究;二是地名与文化关系的研究;三是地名与教化研究。  相似文献   

2.
赵高潮 《民主》2012,(9):38-40
每一种本土文化或地域文化都有与之地位相称的称谓,这一称谓实际上就是本土文化的标志。本土文化的称谓应当体现地域地理和文化特征,但又不宜直接以行政地名称谓。笔者认为,“蓝色文化”最能代表青岛的本土文化,“蓝色文化”应该是对青岛地域文化的高度概括。  相似文献   

3.
正2007年8月29日,习近平同志到奉贤考察时说:"奉贤的地名是很有特点的,敬奉贤人、见贤思齐,地名本身就体现出民风之淳厚。"奉贤深刻领会习近平同志的重要讲话精神,立足于崇德尚贤的地域特色资源,聚焦于党员领导干部特定群体,大力弘扬以"敬奉贤人、见贤思齐"为核心理念的"贤文化",积极开展以"敬贤、学贤、扬贤、做贤"为价值导向的"好家风"培育活动,取得了"家风浓、民风淳、政风  相似文献   

4.
风雅颂 《侨园》2012,(5):48-49
在世界文化史上,一些大师级艺术家热心"抬爱"弟子的事常让人感佩不已. "抬爱"是人们常用的一种谦词,就是"抬举"、"看得起"的意思. 但在中外历史上,举凡有能力和胆量抬爱别人的人,却多是一些德高望重的大师级人物.  相似文献   

5.
正"奉贤"两字,有着深厚的人文渊源,"先贤言子传道讲学"的历史佳话,成就了奉贤这个极具人文情怀的地名,也成为南上海特色"贤文化"的精神之源、思想之根。进入新时代,奉贤区围绕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需要和对美的向往追求,将"奉贤美、奉贤强"确立为全区发展战略目标,传承弘扬奉贤地域"贤文化"特  相似文献   

6.
多元文化主义与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两点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多元文化主义"既是一种文化观、历史观、教育理念、公共政策,又是一种意识形态和价值观,但都和民族问题有关,属于民族理论的范畴。多元文化主义和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一些主张相近或相同,但本质上属于不同的思想体系。在文化多样性问题上,多元文化主义提倡相对主义,马克思主义则讲发展、讲进化;多元文化主义强调"多元"和"差别",而马克思主义则是"多元"和"一体"的统一论者。在民族政策方面,与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指导下的社会主义国家相比,多元文化主义政策的实行有着很大的被动性,出现的时间要晚,内容上较简单,社会的认同度也不高。  相似文献   

7.
《学理论》2016,(7)
仡佬族是中国西南原住民,散居贵州、云南、广西及越南等地,重点集中分布在贵州省务川、道真两个仡佬族苗族自治县及其他乡镇。仡佬族有其独特的风俗、习惯与民族信仰。地名是一个地区宝贵的文化名片,而仡佬族所在地区的地名无疑从地理、历史和文化上,充分表现着仡佬族独特的文化特征。  相似文献   

8.
张立丽 《学理论》2010,(23):121-121,123
我们经常遇到一些容易混淆的外国地名,如“大不列颠”与“小大不列颠”、“旧金山”与“新金山”、“伦敦”与“东伦敦”等。这些名词通常在拼写上以大小、新旧或者方位相区别,而实际上是指不同的地方。这些地名在我们的阅读或翻译中带来了一些歧义或难题。正确区分这些易混淆的外国地名,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学习英语。  相似文献   

9.
付文文 《学理论》2012,(35):172-173
地名是客观存在的一种社会现象,它不仅可以反应被命名地方的某些自然地理特征,还能反应出区域地理特征。从地理地貌层面上研究山东省县级以上行政地名不但可以统计山东省县级以上行政地名的命名特点,还能从侧面反映山东省的地理环境。  相似文献   

10.
<正>我们今天特别需要形成一种创新文化。前不久,百度董事长李彦宏在一些重要会议上多次提出互联网创新问题。有关媒体来采访我,希望就互联网创新谈些看法。我发表了一点意见,说:毋庸置疑,互联网和互联网创新非常重要。创新应该成为中国人的一种文化。所谓"创新文化",就是要让创新成为我们的一种文化氛围,一种文化习俗,一种评价标准。与此同时,我说到,对于我们中国人来讲,要形成这样一种创新文化,就要处理好几个关系。  相似文献   

11.
《民主》2018,(2)
正全国政协委员、民进浙江省委会主委蔡秀军在全国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上提交的《关于加强地名文化建设与保护的建议》被民政部列为重点提案。2017年7月17日,民政部区划地名司地名管理处调研员王腾就该提案的办理和落实情况专程来到浙江大学邵逸夫医院,与蔡秀军进行沟通。王腾汇报了民政部对提案的办理程序和进展情况,对蔡秀军的  相似文献   

12.
这是一篇完全真实的故事。只是由于读者可以理解的原因,本文中一些人名、地名用了简称或代称。  相似文献   

13.
《学理论》2018,(11)
伴随着中国进一步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的进程,中国的农村文化也在悄悄发生着变化。乡村振兴需要农村文化的振兴,本文分析了城市化进程中,农村文化存在的一些问题。同时,本文关于农村文化困境的出路进行了一些思考,主要分为"激活原动力,给农村文化打一剂强心针"和"加强外推力,给农村文化装一个助推器"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14.
在城说城     
正凡城皆有名称,城名是历史上逐渐形成的,命名、使用和更改都不是小事,有其内在的理据。摸清城名的来龙去脉,是地名学的一项重要内容,涉及地理、历史、文化、民俗、语言等诸多学科领域,很有意思。别的不表,单说城名中含具着语言学意义上的"城"义的例证,就不胜枚举了。以中国地名来  相似文献   

15.
培育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相适应的和谐文化,中华民族有关"和为贵"、"和而不同"的传统智慧,是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但和谐文化不仅是一种传统文化,而且是一种现代文化,需要我们在现代条件下精心培育。  相似文献   

16.
"中国威胁论"既是一些国家对"冷战"后国际社会观念空缺的填补,又是它们在对华关系上的一种敌对性文化选择。这些国家通过强调国家身份的差异性,污蔑中国发展是国际社会的"潜在"威胁。他们企图以"中国威胁论"这一观念来建构一个抑华反华的国际格局,以遏制中国崛起,防止中国成为他们在国际社会中的掣肘力量,维护他们既有的优势地位。我们对于这一阴谋应清醒认识,既要在国际观念和文化方面予以有力反击,同时也要在国家间互动过程中谨言慎行,以免给予其他国家指责的口实。  相似文献   

17.
《学理论》2013,(31)
全球化时代背景下,文化与政治、经济深度交融,文化已经从后台走向前台,文化发展战略也由一种隐性战略变成一种显性战略,从一种依附性战略变成一种主导型战略,文化在国家综合国力竞争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的"文化强国战略"充分体现了党中央的高度文化自觉和战略远见。  相似文献   

18.
李瑞雪 《学理论》2013,(23):119-120
捐赠是企业社会责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一种重要显性表现。现阶段我国企业捐赠文化出现了一些误区,阻碍了其健康发展。企业应建立"仁者爱人"的健康捐赠理念,将捐赠变成一种文化,建立捐款的透明公开机制,强化捐赠的社会义务,形成企业发展不可或缺的精神力量和道德规范,会对企业和社会都产生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从"单位制"转换到"社区制"之后,城市社区诸多病症产生,学界对此开出了公民社会治理、多中心治理、合作主义治理等各种药方,然而鲜见从文化治理的角度进行介入。本文在对武汉市百步亭社区调查的基础上,引入社区文化治理的概念,并通过文化活动"活化"空间、文化内涵重构价值、文化符号建构认同三个层面来剖析社区文化治理。最后指出,文化治理是一种自我规训,追求的是一种认同之上的矛盾避免机制,是一种从根源上的积极治理。  相似文献   

20.
张梦娇 《学理论》2015,(4):163-164
"山寨现象"是一种模仿品牌符号及模仿实物的社会现象,它从IT行业入手,并以一种草根文化赖以生存的姿态在社会上迅速流行起来,而今它已从经济领域延伸到文化、社会领域,成为一种典型的文化现象。大学生是社会中最先进的、最前卫的、最活跃的人群,在多种因素的共同影响下,山寨产品在大学中迅速走热,"山寨现象"在校园中衍生出了多种多样的版本,并对大学生的生活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同时就其山寨文化对主流文化的影响,大学生的态度也不尽相同,我们应该持一种严谨的态度来对待"山寨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