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当前,我国正在逐步步入老龄化社会,如何让城市中的老年人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热点。"2015年,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全方位支持养老服务业的发展。未富先老的中国,面临走向深度老龄化的挑战。老年人需要什么样的养老服务?居家、社区、机构养老三种模式,能否满足老人的医疗需求?国家提出探索"医养结合"服务模式,医和养究竟应该如何结合?  相似文献   

2.
当前,我国农村社会养老服务仍然面临居家养老服务个人化、社区养老服务空心化、机构养老服务特惠化的困境。农村社会养老服务的困境与农村较低的经济发展水平、相对滞后的养老服务观念以及政府的政策支持力度不够等因素密切相关。农村社会养老服务的健康发展需要进一步提升农村经济发展水平,提高老年群体养老服务的有效需求能力,重塑老年群体养老服务观念,优化养老服务供给水平,强化政府的政策支持,动员多元主体协同参与。  相似文献   

3.
老人和小孩是每个家庭最关心的对象,服务好"一老一小",事关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对于增强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近年来,我市持续开展城市社区养老"三助"和农村敬老院"三改"行动,把乡镇养老服务中心建设、老年人照顾服务计划纳入重点民生实事,不断提升老年人共享品质养老服务的覆盖面和普惠度,...  相似文献   

4.
地方传真     
正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农村互助养老"泰来模式"见实效2018年,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民政局以泰来县为试点积极探索农村互助养老新模式,在全国率先将农村养老同扶贫攻坚相结合,建立农村互助服务队,形成农村互助养老的"泰来模式"。对于贫困老年人、残疾人和农村特困人员三类重点服务对象,由村"两委"会议讨论、公示,享  相似文献   

5.
正"全龄化"养老是改变传统"全老化"养老的一种创新模式。"全龄化"社区养老是老年人在拥有全年龄段人群(幼儿、青年、中年、老年)住户的社区环境中养老,社区将老人作为主要服务对象,整体布局规划,配置完善的户型空间、齐全的服务设施、科学的管理运营,实现老人养老与医疗、康复、护理、助餐、家政等多元服务需求。  相似文献   

6.
当前农村留守老人生存状况不容乐观。实证调查的结果表明:农村留守老人的物质生活水平偏低,精神文化生活欠缺,身体健康状况不佳,生活无人照料。要改善农村留守老人的生存状况,就要弘扬敬老爱老的优良传统,让农村留守老人"老有所助";要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让农村留守老人"老有所养";要促进农村老年组织的发展,让农村留守老人"老有所乐";要建立农村老年教育体系,让农村留守老人"老有所教";要健全农村医疗合作制度,让农村留守老人"病有所医";要改善农村公共养老服务条件,让农村留守老人"老有所依"。  相似文献   

7.
地方政讯     
宗河 《中国民政》2013,(5):24-24
近日,湖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快发展城乡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意见》(鄂政办发〔2012〕83号,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明确,到2015年,力争居家养老服务和为老服务信息系统基本覆盖全省所有城市社区,老年人互助照料活动中心覆盖50%以上的农村社区,城乡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设施合理布局基本形成。《意见》明确,着力提升城乡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功能。要把居家养老服务设施建设作为社区建设的重点。在城市,已建有居家养老服务站、"星光老年之家"的社区要通过设施改造、功能提升,转型升级为  相似文献   

8.
江苏省面临人口老龄化与"少子化"叠加、地区间老龄化差距大、非户籍常住老年人口多等严峻挑战。江苏省委、省政府认真贯彻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部署,将发展养老服务纳入年度重点工作、民生实事和高质量发展考核体系,着力打造新时代"苏适养老"服务体系。聚焦养老需求多样化,着力深化服务模式融合发展。一是围绕"原居享老",重点推进居家上门服务、适老化改造、家庭养老床位。2021年,全省接受过居家上门服务的老年人达到290万人,占比达15.6%.  相似文献   

9.
王计军 《人民论坛》2014,(11):232-234
随着城镇化加速和人口流动加快,中国农村人口老龄化问题突出,农村不断出现的"老年空巢化、空巢孤独化"等现象使传统家庭养老遇到前所未有的困境。改变和丰富传统家庭养老的形式和内容,充分发挥政府职能,完善社区养老服务网络,逐步建立以家庭养老为基础,以社区养老为依托,以社会养老为补充的综合养老模式将是解决中国农村养老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
正天津市河西区高位落实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试点任务,突出"居家"要素,聚焦中低收入老年人群,坚持兜底线、保基本,积极构建机制顺畅、政策集成、载体完善、服务优良、全民参与的基本养老服务体系,着力实现线上与线下、现场与入户、管理与服务"三个融合",为老年人"托起稳稳的幸福"。坚持保基本、广覆盖,构建为老服务先行区。一是明确基本服务对象。对全区20余万名老年人开展入户调查,把保基本、补短板作为重点方向,聚焦经济困难的高龄、失能、孤老等老年人的基本生活保障和基本服务需求制定政策。二是找准基本服务切口。  相似文献   

11.
正浙江省桐乡市聚焦养老服务中难点痛点,大力实施"惠老助餐"服务,精心打造老年人助餐服务体系,实现助餐服务城乡社区全覆盖。打通制度体系,导清服务模式。一是分类推进助餐服务模式完善。分类指导,提供形式多样的助餐服务。在主城区,通过开办老年食堂、餐饮企业配送餐等方式提供服务。在乡镇镇区,通过建设中心食堂、照料中心运营机构配送餐等方式,解决老年人助餐问题。在农村地区,  相似文献   

12.
《乡音》2023,(2):57-58
<正>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安,这是千百年来中国老百姓最朴素的心愿。全心全意为老人服务是河北筑养乐养老服务有限公司企业的宗旨。公司成立于2014年3月,主营社区和居家养老服务,依托互联网工具和全新的消费智慧养老模式,深度服务于社区市场。围绕老人多元化需求,通过互联网和线下服务深入社区,提供餐饮服务、日间照料、居家服务,康复理疗、旅居养老、旅游养老、社区老年大学、适老化工程改造等服务,互联网科技+养老服务的服务模式,为创新养老商业模式,提供全方位、专业的精细化服务提供基础。专业的为老服务流程体系,为老人精神需求和生活需求提供了保障,实现了多种养老形式的无缝对接。  相似文献   

13.
正当前,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据统计,2015年,60岁及以上人口达2.22亿,约占总人口的16.15%。2015年~2035年,老年人口将增加到4.18亿。我国已进入急速老龄化阶段。应对人口老龄化,有效解决养老问题,事关国家发展全局,事关亿万百姓福祉。较之城市居民,农村养老面临更多困难,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更加脆弱,许多农村出现了"老无所依"现象,养老问题已成为制约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解决好中国式农村养老难题,对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国家长治久安具有更加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正>为实现"老有善养",山东省济宁市在政策扶持、设施建设、养老制度等方面不断进行创新,着力构建多元普惠型社会养老服务体系。一、以政策创制为突破口优化养老服务大环境。一是规划引领。济宁市在全省率先制定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十二五"规划,将城区养老服务设施规划与城镇体系建设、土地利用规划相衔接,把村居养老服务设施纳入新建小区和商品房开发公建配套范畴,力争"十二五"末全市每千名老人拥有养老床位32张。二是统筹推进。将养老  相似文献   

15.
我国在"十二五"期间,将出现第一个老年人口增长高峰,人口发展呈现"基数大、增长快、高龄化、空巢化"的特征。尤其是我国第一代独生子女父母开始步入老年,"421"家庭日趋增多,家庭养老功能日渐弱化,社会养老服务压力持续加重。城市老年人口的迅猛增长与养老服务需求相  相似文献   

16.
正发展居家和社区养老一直是江苏省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重点。全省所有设区市均编制了养老服务设施布点规划,根据老年人口分布、服务设施布局等因素,精准规划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站点。江苏居家养老服务工作起步较早,早在1996年赣榆县青口镇大盘村利用村级闲置土地建了第一个村老年集中居住点,打造了农村老人"离家不离村、村中享天伦"的养老模式。2003年南京市鼓楼区开始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社会组织运作的方  相似文献   

17.
正随着人口老龄化加速发展,吉林省农村老年人口总量持续增长,截至2016年末,农村老年人口274万,占农村人口的22.7%,占全省老年人口的52%。但由于养老服务设施不健全、公共服务相对薄弱、专业化养老水平滞后等原因,难以有效满足农村老年人服务需求。为补齐农村养老服务短板,提升养老服务管理水平,吉林省强化顶层设计,注重改革创新,形成了具有吉林特色的农村养老工作思路,即以农村老年人现实需求  相似文献   

18.
加快构建以家庭服务保障为基础,以农村托老照顾为依托,以机构供养为补充的模式,是解决现阶段养老的主要手段。"养儿防老"一直是中国农民的传统观念,但由于家庭规模的缩小及年轻农民外出务工、经商的增加,使老人要实现家庭养老的难度逐渐增加。另外由于现阶段能够享受养老院和老年公寓等机构养老服务的门槛还比较高,所以在农村开展居家养老显得十分迫切。目前,京郊农民落实养老政策中  相似文献   

19.
彭金玉 《人民论坛》2013,(2):156-157
随着农村家庭结构日趋小型化和"空心化",农村家庭自助型养老服务功能正在逐渐弱化,养老服务社会化成为缓解供需矛盾的最佳途径。浙江诸暨市不断探索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协调的农村空巢老人社会养老服务体系,构建了"政府主导、社区推动、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多中心治理模式,确保广大农村空巢老人安享晚年。  相似文献   

20.
正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香坊区作为传统的老工业区和典型的城乡二元区,城市退休职工多、农村"空巢"老人多,在全区60岁以上的户籍老年人已经达到15.85万人,占到户籍人口总数的17.2%,香坊区已经全面进入老龄化社会。鉴于此,香坊区始终把养老服务工作作为最重要的民生工作之一。香坊区的养老服务工作,全力贯彻落实十九大关于社会组织发展的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