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城郊村普遍存在的边缘治理现象严重地影响了我国新型城镇化的进程。在地方政府的社会整合下,浙江省东阳市通过输入城市社区居民自治制度、保留城郊村原先的制度性权利,加强行政管控与引导服务、发挥经济能人的治理能力与社会责任,初步探索出城郊村社区的"协同共治"模式,为城郊村民的有序城镇化与社区治理转型提供了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2.
"村改居"社区是城市化进程中的一种特殊类型的社区。"村改居"社区治理目前面临着集体经济发展瓶颈、组织关系不顺、社区自治能力不强、公共服务落后等诸多问题。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积极推动城乡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结合"村改居"社区治理的现状,探讨"村改居"社区的特征,分析目前"村改居"社区治理的困境,并提出"村改居"社区治理亦应从集体经济改制、理顺组织架构、培育社区社会资本、优化公共服务等目标展开。  相似文献   

3.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创新社会治理体制,把资源、服务、管理放到基层,把基层治理同基层党建结合起来.为解决城市化进程中,因管理体制条块分割导致的社区功能随意化、资源分散化、政策碎片化等问题,浙江省绍兴市积极探索城市社区党建"契约化"共建,以党建优势基础为依托,通过自发自愿签订互惠"契约"的方式,广泛发动社区内各类主体有序参与到社区共建中,有效融合机关部门组织优势、非公有制企业资源优势、社会组织参与优势、党员及社会人士个人优势,形成系统建设、整体治理,平等互动、问题共解,过程可控、成果可期的运转体系,将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逐步构建起共建共享、合作共赢的区域化党建新格局和城市基层治理新模式.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浙江省嘉善县围绕社区治理不断创新工作方法,大力培育社区社会组织支持参与社区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发挥社区社会组织在扩大居民群众参与、反映居民群众诉求等方面的积极作用,探索"四微模式",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相似文献   

5.
王焱 《群众》2015,(2):63-64
<正>在城镇化进程加快,城市规模不断扩张的背景下,大批农民转化为市民,农村居民点转变为城市社区,破解过渡型社区的治理难题,日益成为一个值得高度重视和认真研究的现实问题。作为城市化进程中的常见社区形态,过渡型社区包括村改居型、农村拆迁整体安置型、商品房型社区等,"过渡型社区"这个名称,强调了这类社区的过渡性特征。在居民由"农民"向"市民"转化的过渡期,各种问题和矛盾不断在社区酝酿、碰撞,社区治理的各种难  相似文献   

6.
十八大以来,在中央政策引领下农村社区治理实践取得显著成效:社区化的组织体系日益完善、社区群众自治不断延伸与拓展、社区服务功能进一步凸显等。与此同时,农村社区治理创新也积累了丰富经验,推进治理主体"融合发展"、治理手段"提档升级"、治理过程"规范提升"、治理规划"高位推进"等创新维度,不断体现着"共建共享"的治理理念。所谓"共建共享",就是遵循以人为本的要求,体现共同参与的治理理念,把"共建"的治理过程与"共享"的治理目标结合起来,是探索和实现社会治理现代化的指导思想和实践路径。基于此,为了不断贯彻落实"共建共享"的指导思想与实践路径,以实现农村社区治理现代化、推动和谐社会发展的整体进程,未来农村社区治理创新需要进一步从农村社区治理主体规范机制、治理运行机制及治理保障机制的角度进行优化和完善。  相似文献   

7.
十八大以来,在中央政策引领下农村社区治理实践取得显著成效:社区化的组织体系日益完善、社区群众自治不断延伸与拓展、社区服务功能进一步凸显等。与此同时,农村社区治理创新也积累了丰富经验,推进治理主体"融合发展"、治理手段"提档升级"、治理过程"规范提升"、治理规划"高位推进"等创新维度,不断体现着"共建共享"的治理理念。所谓"共建共享",就是遵循以人为本的要求,体现共同参与的治理理念,把"共建"的治理过程与"共享"的治理目标结合起来,是探索和实现社会治理现代化的指导思想和实践路径。基于此,为了不断贯彻落实"共建共享"的指导思想与实践路径,以实现农村社区治理现代化、推动和谐社会发展的整体进程,未来农村社区治理创新需要进一步从农村社区治理主体规范机制、治理运行机制及治理保障机制的角度进行优化和完善。  相似文献   

8.
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化"会带来社会管理职能缺失、市场经济协调不畅和资源性矛盾等问题。要基于多中心理论观点展开社区公共安全治理体系构建,合理定位政府角色、市场机制、社区功能,保障城市化进程的顺利推进。  相似文献   

9.
“村转居”社区的类型识别与治理路径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村转居"社区在城市化建设的进程中,以居住用地所有权性质为基础,结合三产用地和户籍身份,在事实上形成居民自治型社区、混合型社区和村民自治型社区三种类型。剖析不同类型"村转居"社区治理难点,抓住其共性和差异性,掌握社区治理主动权,有助于推动"村转居"社区尽快完成城市化。  相似文献   

10.
正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重要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在推进社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中,要切实贯彻落实"全过程人民民主"理念和原则,以"全过程民主"推动社区治理人人有责、人人尽责。社区治理"全过程民主",是真正视社区治理主体为全体社区居民的鲜明体现,也是变以往"社区管理"为今日"社区治理"的核心要义。社会主义制度的独特优势之一,就是始终坚持人民民主,做到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确保民主基础上的集中与集中指导下的民主在国家政治生活中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11.
<正>近年来,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村改居"后的社区已成为一种新的社区模式。与城市社区相比,其在要素构成、管理体制、运行机制等方面都存在很大差异,如何科学有效治理这类社区,是新形势下推进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现实课题。河南省新郑市以全国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为契机,以党建先行为切入点,围绕加强"村改居"后社区治理,进行了三个方面探索实践。第一,健全架构,探索过渡型组织体系。"村改居"各项工作有序推进,首先要建立一个坚强有力的组织架构。河南省  相似文献   

12.
正"村改社区",是伴随我国城镇化进程孕育而生的社会变革。这种城市化进程中基层社会的变化,引发了对"村改社区"如何完成集体经济向社区经济的转变;如何完成农村组织向社区组织的转变;如何完成农村公共服务供给向城市公共服务供给的转变等问题的讨论。湖北省武汉市汉阳区江欣苑社区创新了可借鉴的复合治理模式。  相似文献   

13.
尽管学界对过渡型社区的概念界定尚未达成一致,但过渡型社区治理的研究已取得丰硕成果。其中,强调"转换角色"的研究者将社区治理困境归咎于农民在向市民角色转换过程中的失败,由此希望通过加速市民化进程实现社区良性治理,但是对于角色设置的片面化与静态化,以及对市民化理论的简单化理解导致了此研究路径缺乏现实解释力。以"规范秩序"为研究路径的研究者希望通过构建公共秩序来优化社区治理结构,但由于缺乏对公共性概念的辨识,此研究路径也面临过于理想化的困境。两种路径在价值立场、研究重点和结论指向等方面存在差异,但融合两种路径的研究共识将有助于指导过渡型社区治理的实践,有利于进一步发展过渡性社区治理研究。  相似文献   

14.
正2017年底,浙江省东阳市被民政部确定为首批"全国农村社区治理实验区"。为切实做好实验区建设工作,东阳市政府出台《关于全域建设田园社区推进全国农村社区治理实验区建设的实施意见》,明确今后三年,东阳市将围绕"以田园社区建设为载体,推动城乡社区融合发展"的实验区建设主题,以全域建成"经济持续发展、生态环境优美、民主法治健全、群众生活幸  相似文献   

15.
正江苏省扬州市广陵区以老百姓身边小事、实事为切入点,在社区"微治理"方面进行深入探索和实践,优化了社区治理体系、凝聚了社区各方合力。"微平台"——推进基层民主协商平台功能力求"小而聚"。在推进"微治理"进程中,政府主要负责创建载体,解决社区微型事务。按照1公里左右为半径,15分钟步行时间,5000至1万左右人口为规模建立"微社区"服务模式,精简"一站  相似文献   

16.
<正>城市基层社区治理是整个国家治理体系的基础性工作。加强城市基层社区治理创新,提高城市基层社区治理水平是实现城市基层社会"和谐有序、充满活力"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和最终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有效途径。鉴于此,经过充分细致调研,本文对我市社区治理的成效经验进行了总结,对当前实际存在的问题困境进行了梳理,针对性地提出了突破困难困境的思考和路径。一、马鞍山市城市基层社区治理:进程与成效  相似文献   

17.
刘平 《中国民政》2014,(6):44-45
<正>"村改居"社区建设,既是城乡一体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社会治理的关键环节。在全面深化改革和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进程中,深化"村改居"社区建设是关乎全局惠及民生的战略性、基础性工作。厦门"村改居"社区建设成效(一)管理体制机制更趋完善。实行社区管理和服务职能与集体资产的经营管理职能相分离,依法、科学理清"村改居"社区居委会与原村集体经济  相似文献   

18.
联防联控的社区治理机制,成为抗疫"中国经验"中的一大亮点,包括党领导下的"全政府"社区治理机制;以全民抗疫为主线形成了"全社会"社区治理机制;以社区"微服务"为特色形成了联防联控主战场等经验。反思疫情中联防联控社区治理机制实践中暴露的短板,应采取打造社区治理"弹性共同体"、构建社区"综合韧性治理平台"、形成社区"信息直达机制"、优化社区治理"应急反应流程"等对策。  相似文献   

19.
对于城镇化过程中的民族地区的社区治理,没有沿袭以往一般意义上的社区文化建设的传统思路,而是从"整合"概念入手,揭示城镇化进程中民族地区文化整合对社区治理的意义,进而深入探讨(多)民族社区文化整合的举措。  相似文献   

20.
蒋福明 《求索》2012,(3):82-83,79
"村改居"社区文化转型是城市化进程、新市民可持续发展以及应对新社区治理困境的必然要求。它包括构建和谐的物质文化、培育和谐的制度文化、塑造和谐的行为文化、弘扬和谐的精神文化等基本内涵。"村改居"社区文化转型应该坚持多元取向与一元导向相统一、外灌与内生相统一、层次性与创新性相统一等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