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在中国文坛上,许杰先生应该说是一位“耆宿”了。 今年八十二岁的许杰是硕果仅存的“文学研究会”会员之一,也是当年与鲁迅先生交往较多的一位前辈文学家。早在一九二四年,他就开始在《小说月报》上发表短篇小说。茅盾在《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一集导言》中曾称道许杰的《惨雾》,说它是“那时候一篇杰出的作品”。近几年来,他创作是不弄了,主要写点理论研究文章。他的散文选集、小说选集已经出版,今年陕西人民出版社还将出版《许杰文艺论文集》。他说得很风趣:“大概人老了,朋友们就要考虑帮他办后  相似文献   

2.
《瞭望》2002,(48)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文学创作的夏天敏,目前已发表和出版了小说、散文60多篇,共150多万字,并多次在各类文学评奖中获奖。去年,他的中篇小说《好大一对羊》获《当代》中篇小说拉力赛  相似文献   

3.
《学理论》2015,(24)
《焦湖庙祝》出自志怪小说集《幽明录》,是一篇简单短小的笔记体小说;《枕中记》是唐传奇,叙述详细。可以说,《枕中记》的故事原型正是脱胎于《焦湖庙祝》,并在此基础上有所发展。就这两篇小说从多个角度进行对比,进而探索志怪小说到唐传奇的嬗变,以及折射出的社会文化的变迁。  相似文献   

4.
广田 《瞭望》1989,(46)
鲁迅先生于一九三四年五月六日致杨霁云信中说:‘现在都说我的第一篇小说是《狂人日记》,其实我的最初排了活字的东西,是一篇文言的短篇小说,登在《小说林》(?)上,……后有恽铁樵的批语。’这里指的‘文言的短篇小说’是《怀旧》,当时署名周逴。发表的刊物不是《小说林》,而是《小  相似文献   

5.
刘迪 《学理论》2014,(3):146-147
针对《格列佛游记》和《猫城记》两个不同的文学文本进行比较分析,在情节设置、叙事手段等方面发现两部小说的诸多相同点,从而看出英国小说《格列佛游记》对于老舍《猫城记》创作的影响。在这一比较的过程中,也发现老舍在小说中熔铸的新的元素,而这些不同之处也使《猫城记》成为一部具有独特风格的小说。  相似文献   

6.
赵树理是中国现代著名作家,他的作品具有新鲜朴素的民族特色,生动活泼的群众语言,清新浓郁的乡土气息,犹如一幅生动的农村风俗画卷,并由此而开创了一个文学流派“山药蛋派”.他的小说《小二黑结婚》、《李有才板话》、《李家庄的变迁》、《三里湾》等作品成为文学宝库中的一颗颗明珠.尤其是1943年9月出版的小说《小二黑结婚》立刻引起轰动,根据小说改编的地方戏、歌剧纷纷搬上舞台.《小二黑结婚》的出现是干百年来中国文坛发生彻底转变的报春花.  相似文献   

7.
一位素不相识的《瞭望》读者不知从哪里打听到了我的地址,从辽远的东北来了封信,说读了《对艺术和人生的庄严感》那篇“独白”,里面提到《男人的一半是女人》那篇“小说的倾向我不想在此评说”,要求道:“是不是可以评说一下呢,我们这里很多人读过这篇小说。”千里迢迢,盛情难却,就来评说评说吧。只是,这篇“独白”就变成“对答”了。  相似文献   

8.
衣殿臣 《学理论》2008,(15):81-84
我国古代文坛,有“诗、词、曲、赋”并称之说,而且由来已久,广为人知。两千年来,赋作为一种特殊文体,它同诗、词、曲、散文、小说一道,组成了蔚为壮观的文学画廊,为中华民族的文明增添了光彩。2004年3月,《光明日报》率先开展“百城赋”征文活动,截至目前为止,已刊发近五十篇作品,势头正劲。在《光明日报》的带动下,  相似文献   

9.
王丹荣 《学理论》2011,(15):290-291
鲁迅小说在高中语文教材中已为数不多,但是先生小说的语言艺术值得师生探讨。《祥林嫂》、《阿Q正传》和《祝福》这仅存的三篇小说在词语锤炼、句式选用、修辞格使用上具有创新意识。修辞艺术的分析对高中语文教学也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0.
闫红 《各界》2013,(10):10-10
张爱玲在自己的一篇小说后面加了个后记:"我为了写这么篇东西,破坏了两个人一辈子唯一的爱情……‘是我错’,像那出流行的申曲剧名."这篇小说叫做《殷宝滟送花楼会》.今年3月份,张爱玲遗产继承人宋以朗发表在《南方都市报》的文章里石破天惊地告诉我们,《殷宝滟送花楼会》的男主角,那个神经质的音乐教授的原型,是著名翻译家、评论家傅雷.  相似文献   

11.
作为"迷茫的一代"的代言人,美国作家欧内斯特·海明威对美国文学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的很多作品成了文学史上的经典。短篇小说《一天的等待》尽管不是他的代表作,但是从这篇短篇小说中,海明威的写作特点,如:小说中硬汉形象的塑造、冰山理论以及他的语言特色,都得到了很好的体现。本文通过分析《一天的等待》中的人物塑造方法和语言特点及变异,对海明威的写作特点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12.
《侨园》2016,(9)
正从1978年12月1日写下第一篇《谈〈望乡〉》,到1986年8月20日写完最后一篇即第一百五十篇《怀念胡风》,暮年的"20世纪中国文学的良心",中国社会命运见证人之一的巴金先生,以40万自纸黑字,建立了一座纸上的"文革"博物馆——《随想录》,再现了曾经噩梦中的民族与鬼怪搏斗的场景。文学是有魅力的,因为它会让人净化灵魂涤荡心灵,开阔视野增长见识,感谢一应的美好。在阅读了大量书籍,在经历了人  相似文献   

13.
段春旭 《学理论》2010,(2):117-118
在浩如烟海的中国古代海洋文学中,"海洋小说"是一种十分值得关注的文学形态。《镜花缘》是一部古代海洋小说。它的海洋观念既延续着我国传统的思维模式,又有所发展与升华。一方面,小说中以中华文明为正宗,以此对照、辐射海外文明,另一方面,表现了时人认识、把握、开发、利用海洋的状况。此外,小说中也着重刻画了外贸商人的形象,反映了当时的海外贸易情况,以及海外华侨的生活。  相似文献   

14.
在一个科技相对发达的时代,科幻文学却变得不景气 5·12大地震后,不少网上论坛贴上了作家王晋康的科幻小说《临界》。这篇写于2002年的小说描写的是:1990年亚运会前夕,中国地震学者利用人工诱发爆破地底地震的方法,成功地消弭了一场预测将发生于北京昌平地区的7级~7.5级的地震。这如同2003年非典来袭之时,  相似文献   

15.
从生态女性主义解读海明威短篇小说《弗兰西斯·麦康伯的短暂幸福生活》和《了却一段情》中的自然和女人的形象,发现在这两篇小说中自然和女性呈象征性的对应关系。这两篇小说反映的是典型的父权制文化,自然和女人处于支配和压迫的地位。  相似文献   

16.
彭彬 《瞭望》1988,(42)
看了几篇讨论张贤亮小说《男人的一半是女人》(以下简称《男》)的文章,发现论者大多执行的是道德或政治批评,而缺乏历史、哲学、艺术等方面的尺度,因此、发难或为发难者帮腔,都难免失之公允。 我首先不能同意何满子《对答:谈谈张贤亮的小说》一文的主要观点。我认为张贤亮的《男》立  相似文献   

17.
毛广军  李蓉 《学理论》2012,(17):196-197
刘勰的《文心雕龙·知音》是研究文学鉴赏的理论专篇.在《知音》篇中,刘勰从“知实难逢”和“音实难知”两方面论述了“知音”之难,提出了文学鉴赏者应具备博观、六观、入情的素质,其文学鉴赏理论对当代文学批评具有重大意义,主要有二:一是鉴赏者必须加强自身修养且富有创作经验;二是批评家要学会用自已的声音说话.  相似文献   

18.
正一上世纪80年代初,正是文艺春天重回神州大地的时候,文坛百花齐放,新人辈出,形势喜人。受其感染,1981年春天,正在母校求学的我,鼓足勇气写了篇《人缘》的小说习作,刊登在中文系同窗创办的《草庐》杂志上。随后,我又斗胆将其投给本省文学杂志的龙头老大《××文艺》,想去碰碰运气。即使遭退稿,若能得到编辑哪怕三言两语的赐教,那也不冤。投稿之前,经同窗指点,我使了点儿小心眼,将稿纸前面两三页的右下角用胶水粘住,以备将来判断编辑是否赏脸看过。  相似文献   

19.
王斐 《学理论》2009,(18):83-84
作为“迷茫的一代”的代言人,美国作家欧内斯特·海明威对美国文学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的很多作品成了文学史上的经典。短篇小说《一天的等待》尽管不是他的代表作,但是从这篇短篇小说中,海明威的写作特点,如:小说中硬汉形象的塑造、冰山理论以及他的语言特色,都得到了很好的体现。本文通过分析《一天的等待》中的人物塑造方法和语言特点及变异,对海明威的写作特点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20.
人民文学出版社最近出版了程中原编选的《张闻天早年文学作品选》。全书收入作者一九一九年至一九二五年间的作品二十篇,分四辑:一辑小说,二辑剧作,三辑新诗、散文、杂感,四辑文学评论。 张闻天同志(一九○○—一九七六)是我党著名的老一代无产阶级革命家,也是“五四”时期新文学运动的热情战士。他曾参加早期新文学团体文学研究会的活动,发表了不少创作、评论及翻译作品,在当时颇有影响。一九二五年他加入中国共产党后,革命活动转到了党的工作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