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20世纪70年代初,我国开始大范围地推行计划生育政策,一部分人响应国家政策只生育一个孩子,后来由于各种原因孩子死亡。这一批父母经历了上山下乡、计划生育、改革开放和下岗失业,他们的经济收入普遍不高,因此面临的是独生子女死亡的精神和经济双重养老压力。由于老年人的经济状况不同,根据马斯洛需求理论,应努力构建符合不同需求层次的养老模式。  相似文献   

2.
关于计划生育法治化的重要战略性意义,曾在全国范围内展开过深刻而广泛的讨论,但独生子女政策自推行迄今二十余年的历史,未曾引起学者和官员们的充分重视,报刊上几乎未有过对独生子女政策的专文探讨,笔者拟作抛砖引玉的尝试。 一、独生子女政策在计划生育基本国策中的地位 1.独生子女政策是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的核心内容 首先,从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现行内容看,独生子女政策是中心所在。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的主要内容是:提倡晚婚晚育、少生优生,提倡一对夫妇只生育一个孩子;国家干部和职工、城镇居民除特殊情况外,一对夫妇只生育一…  相似文献   

3.
独生子女代群对社会意味着什么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瞭望》1999,(52)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副院长陆士桢认为:从本世纪70年代我国大力推行计划生育的人口政策开始,独生子女不再是一种个别的现象了。作为一个代群,中国第一代独生子女到本世纪末纷纷进入青年期。目前大学一、二年级学生中,独生子女大都达70%-80%左右。未来新世纪,他们势必作为一个社会重要力量影响中国的发展。应该说,这一代独生子女生活在与他们的父母完全不一样的社会环境中。改革开放20年,中国社会的变化实际上已经深入到很深的层面。首先这是一个十分开放的社会,生活在这个社会中的青少年每个单元获取的信息绝对是过去无法比拟的;其…  相似文献   

4.
城市独生子女社会化失败的家庭因素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发现,独生子女父母的婚姻变故明显多于非独生子女家庭,影响大于非独生子女;独生子女比非独生子女更多地受到母亲和家中老人关注;夫妻关系优劣对父母关心孩子的程度有较大影响,对非独生子女家人教育行为影响大于独生子女。  相似文献   

5.
伴随着人口红利的逐渐消失,我国人口结构濒临失衡,独生子女家庭抵御风险能力持续下降,现行生育政策的弊端日益凸显。在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的前提下,启动"单独二孩"政策,转变人口工作理念,逐步推行家庭计划指导促进模式,落实国家保障义务,建立健全失独抚慰补助制度,是解决此类问题的有效途径,亦符合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调整完善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外媒评中国     
《侨园》2014,(2):7-7
取消独生子女政策可能太晚了 为了缓解未来几乎确定无疑的迅速老龄化、劳动力减少和性别失衡等问题,中国政府已经调整其独生子女政策。这一决定表明,不管—个国家的政治经济制度如何,政府都不佳避免人口变化的可怕后果。这种在人口政策上的中途调整将产生微弱的影响,因为中国正在以比其他国家都快得多的速度走向老龄化。  相似文献   

7.
中国在进入二十一世纪后,将逐渐成为完全由独生子女组成的国家。这话的意思是:那时不仅身为子女的人是独生的;而且其父母乃至祖父母也是作为独生子女成长起来的。这一情况举世无双,应该说是中国的一大特色。现在人们都意识到,世界  相似文献   

8.
调查数据显示独生子女在适当恋爱年龄、适当结婚年龄等方面的认知观念上与非独生子女并无显著差异,但在恋爱行为上却比非独生子女更早进入恋爱,这既与独生子女群体报告的父母准许的恋爱年龄较晚相悖,更与独生子女群体自身判断的适当恋爱年龄相悖——提前了2-3年。本研究提出并运用"同辈亲密关系补偿理论"对这一悖论给予了相关解释,并分析了这种同辈亲密关系在量、质、功能上的特征,最后对如何预防独生子女青少年过早恋爱提出了若干意见。  相似文献   

9.
从1979年我国实行“提倡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的政策以来,独生子女就作为一种特殊的人口群体出现在我国社会之中。据统计,1994年,全国独生子女人数就已达到4676万人。目前,我国独生子女人数估计已超过5000万人。当数以千万计的独生子女一下子从我国大地上涌现出来时,马上引起了全社会的普遍关注。人们关注的焦点主要集中在政策所造就的这一代特殊儿童能否正常地、健康地、顺利地发展和成长上。从社会学的角度看,这一焦点所涉及的就是一代独生子女的社会化过程及其后果的问题。 早在独生子女生育政策实施之初,就有人提醒:“独生子女有诸多毛病”;也有人担心:  相似文献   

10.
《民主》2021,(7)
正【提案背景】随着独生子女家庭成为社会主力家庭时代的到来,家庭结构发生了变化。独生子女因工作在外地、国外或生活方式及消费价值观与老人存在较大差异等原因,与老人不一同居住,不方便或无能力照顾父母,空巢老人年龄趋于低龄化,这类群体日益庞大,他们的失落感、无助感日益突出。  相似文献   

11.
生育政簸:稳还是调自推行计划生育以来,中国人口数量控制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巨大成就,但中国人口老龄化问题、出生性别比失调问题、年轻劳动力短缺问题与独生子女家庭风险等问题日益显现,与控制人口的目标不可兼得。中国人口正处在又一个十字路口,现行生育政策是否应该调整、何时调整以及如何调整,是目前敏感而备受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12.
赵莉莉 《青年研究》2006,26(6):35-43
随着我国城市第一代独生子女逐渐离家求学、就业和结婚,他们的父母提前进入空巢。本文以我国城市第一代独生子女父母的生命历程为视角,探讨他们的生活经历对家庭生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老年人的居住意愿对代际关系、照料方式都会产生影响。影响独生子女父母居住意愿的因素主要有父母的年龄、健康状况,子女的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及两代家庭的住房数量。研究结果表明,子女与父母的文化程度悬殊,会促使父母选择不愿意与子女一起生活。在健康状况允许的情况下,独生子女父母往往选择与子女分开居住。但随着年龄的逐渐增长,父母对得到子女照顾的需求和亲情慰藉的渴望会逐渐增强。  相似文献   

14.
《学理论》2013,(29)
近年来,中国大陆留学生的新移民数量激增。相较于传统的华侨,摆在新移民面前的问题很多。其中最引起大家关注的莫过于国内父母的养老问题。中国大陆最早一代独生子女的父母已迈入老年期,父母的养老选择成为年轻新移民无法回避的问题。为花甲之年的父母申请移民外国、享受国外的养老福利,还是让父母留在国内、自己做"海鸥"或干脆举家海归?让不少独生子女新移民徘徊难决。  相似文献   

15.
家长教育素质对独生子女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979年,中国政府为了有效控制全国人口的增长,开始提倡和实行以“一对夫妇只生育一个孩子”为主要内容的计划生育政策。19年过去了,在当今中国社会中,出现了大量终身没有兄弟姐妹的新一代独生子女。据统计,1995年末,全国领证的独生子女人数已达到4906万人。~①从80年代初期开始,国内许多学者进行了关于独生子女的研究,其中最大量的是关于独生子女家庭教育问题和家庭背景的研究。一部分研究着眼于探讨独生子女所具有的与非独生子女不同的家庭环境和生活条件;另一部分研究着眼于独生子女家庭的内部结构、家庭关系、…  相似文献   

16.
中小城市的独生子女因上学、就业、结婚等因素而选择留在大城市后,父母仍在中小城市工作生活。对于这一现象的学术语,称之为"新"空巢家庭。与此同时,运用相关理论和结合具体案例,分析中小城市独生子女留在大城市(即"新"空巢家庭产生)的原因和这种现象对"新"空巢家庭中父母产生的影响,提出相应的对策如下:理性选择就业;常回家看看。  相似文献   

17.
《侨园》2011,(Z1):41
每逢过年过节,很多恋爱或婚姻中的80后都要面临一个艰难选择:到底去谁家过年?绝大多数80后都是独生子女,平时都在异地求学或生活。他们的中年父母在一年中的大部分时间里独守空巢,到了节假日,这个问题就越发突出。  相似文献   

18.
《瞭望》1982,(8)
以色列从一九四八年五月“建国”以来,在帝国主义的支持和怂恿下,它的历届反动政府顽固推行侵略扩张政策。以色列先后向阿拉伯国家发动了五次大规模的侵略战争,占领和吞并了巴勒斯坦和阿拉伯国家的大片领土,给阿拉伯民族造成很大的悲剧。  相似文献   

19.
《侨园》2016,(7)
正最新消息,匈牙利国家特别债券管理有限公司已确认,2016年7月1日起,"在匈牙利投资30万欧元(国债项目)的申请人及受其‘抚养'的配偶、家属包括父母以及子女可一步到位获得永居卡"。条例的细则,以及对随行子女、父母的具体要求有待进一步落实。一人申请三代移民根据现例,匈牙利国债投资移民主申请人在成功投资、申请获批后,配偶和未满18周岁子女可随行。最新消息,匈牙利国家特别债券管理有限公司已确认公布,7月  相似文献   

20.
<正>关于2015年房价走势,各方专家都在发表自己的观点,尤其是当银行房贷政策开始宽松之后,特别是国家限购政策有望全面退出,持涨价论的专家马上发出了2015年房市即将回暖的消息,要做好2015年房价会上涨的准备。当然,仍然有不少专家持反对的声音,认为2015年房价不可能软着陆,房价远未探底,并给出了十个理由来论证此观点。人口增长已到极限人口增长是维持房价增长的最根本原因。经过多年的计划生育政策的推行,而且随着中国整体生活水平的提高,特别是随着人口综合素质的提高,计划生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