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上海人口老龄化进入早、程度高、发展快,户籍老年人已超500万,人口老龄化率超34%。按照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时对养老服务工作的指示要求,上海始终坚持问题导向、需求导向、暖心导向,加强顶层设计,推动基层创新,探索寻找大城市养老发展难题的"上海答案"。谋定而后动,确保养老服务发展行稳致远。健全工作机制,确保领导有力。市政府成立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民政局),20个部门和16个区政府为成  相似文献   

2.
《今日上海》2009,(8):12-13
上海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剧,城市的可持续发展面临严峻的挑战。以户籍人口统计,上海去年60岁及以上老年人已达300.57万人,占户籍人口21.61%,比全国高一倍,老龄化程度已接近日本、瑞典等世界人口老龄化最高国家的水平,这些国家人口老龄化程度为23%~25%。另外,去年上海养老金缺口达170亿元,面临空前的养老保障压力。  相似文献   

3.
3月28日下午,上海市社联召开"上海老龄化社会面临的主要问题与对策"专题学术茶座。一、挑战与机遇并存:未来10年的上海养老服务业与会专家指出,"十二五"期间,上海人口老龄化进程将呈加速发展态势。到2020年,上海市60岁及以上人口将达到500万,占总人口比重超过33%。与此同时,老年人口的结构也将发生变化,即老年人口将呈现高龄化,上海80岁及以上的高龄老人将从2011年的60万增加到2030年的127万。不过,虽然上海的老龄化进程非常快,  相似文献   

4.
<正>人口老龄化是新世纪我国无法回避的一个重大社会问题。面对"跑步式"迈入老龄化社会的现实困局,2014年国家选择了马鞍山市等42个深化养老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地区,力求通过试点创新和典型做法为全国提供示范经验,为寻找养老服务业发展路径和实现"老有所养"战略目标提供借鉴和参考。马鞍山市是一个年轻的新兴城市,却也是一个较早进入老龄化社会的城市。推进养老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是应对人口老龄化带来的新挑  相似文献   

5.
刘畅 《长白学刊》2012,(5):130-133
我国人口老龄化具有老年人口规模大、老龄化发展迅速、"未富先老"、地区发展不均衡等特点,并引发了一系列社会问题,其不仅影响了经济发展与社会劳动分配关系结构的变化,还直接挑战着我国现行的社会保障制度。借鉴日本老龄化社会保障建设的经验,从完善老年人权利保障法律体系、建立各种老年人权益保护制度、鼓励老年人参与社会发展等方面来应对我国的人口老龄化社会保障问题。  相似文献   

6.
《群众》2017,(7)
<正>有"世界长寿之都"之称的南通,是全国、全省老龄化程度最高的地区之一。至2016年底,全市60岁以上户籍老年人口超215万人,约占同期户籍人口的28%,已进入深度老龄化地区行列。南通人口老龄化总体呈现规模大、发展快、空巢  相似文献   

7.
江苏省面临人口老龄化与"少子化"叠加、地区间老龄化差距大、非户籍常住老年人口多等严峻挑战。江苏省委、省政府认真贯彻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部署,将发展养老服务纳入年度重点工作、民生实事和高质量发展考核体系,着力打造新时代"苏适养老"服务体系。聚焦养老需求多样化,着力深化服务模式融合发展。一是围绕"原居享老",重点推进居家上门服务、适老化改造、家庭养老床位。2021年,全省接受过居家上门服务的老年人达到290万人,占比达15.6%.  相似文献   

8.
<正>当前,人口老龄化已成为我国一个极为严峻的社会问题。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加快建立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和发展老年服务产业"。党的十九大提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构建养老、孝老、敬老政策体系和社会环境,推进医养结合,加快老龄事业和产业发展。"如何应对人口老龄化?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两个事关"和"三个应对"的重要  相似文献   

9.
正20世纪90年代以来,上海在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的过程中,出现了大量国有企业职工下岗失业、人口老龄化、青少年犯罪增多等复杂多样的社会问题,社会矛盾也日益集中凸显。面对社会建设的发展要求和人民群众的实际需求,上海在综合运用传统的行政、经济、法律手段之外,在内地率先引入专业社会工作实践,发挥社会工作"柔性化管理、人性化服务、社会化运作"的专业优势,积极探索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社会建设的新路。  相似文献   

10.
养老方式及其发展的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梁鸿 《探索与争鸣》2002,(10):35-36
《上海养老状况扫描》一文对上海市养老状况进行了全景式描述,并导出了中国社会经济发展面临的最严峻挑战:如何解决中国未来的养老危机。这个问题不仅关系老年人口的养老,而且也关联到中国的社会安全与可持续发展。中国老年人口占世界的1/4,亚洲的1/2。中国老年人口总量相当于一个日本的总人口。上海是中国最早进入老龄化社会的城市,也是中国人口老龄化程度最高的城市。上海市人口老龄化发展是中国未来人口老龄化的缩影。据2000年上海市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显示,上海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达到11.5%,已远远…  相似文献   

11.
北京市从1990年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与其他地区相比,北京市人口老龄化程度高、速度快、高龄化趋势明显,面临的人口老龄化挑战更为严峻。  相似文献   

12.
正自1865年法国最早进入老龄化社会以来,世界上已经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相继进入老龄化社会。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大国,与发达国家相比,人口老龄化进程超前于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挑战更大,应对的任务更重。一、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形势中国的老龄化形势,可用"数量最多、速度最快、差异最大、任务最重"来概括。一是数量最多。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人口数据,到2016年底,全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2.31亿,占总人  相似文献   

13.
<正>一、问:"十三五"期间天津老龄事业和养老服务业的发展状况。答:"十三五"期间,我市进入人口老龄化加速期,人口老龄化发展进程与养老服务业发展滞后的矛盾日益突出。我市老年人口基数大、发展快,截至2016年底,全市60岁以上户籍老年人口243.9万人,占全市户籍人口23.35%;预计到2020年,全市户籍老年人口将超过290万,占总人口比例26%。同时,人口老龄化、高龄化、空巢化、家庭小型化"四化"叠加,产生放大效应,全社会用于老年人养老、医疗、照护、福利等方面的支出将持续增长,应对人口老龄化的任务十分艰巨。  相似文献   

14.
本文基于增长极理论,以上海与浙北区域经济关系发展为例,解构上海与浙北的区域经济关系发展历程.两地从明清时期的"邻域渗透型区域经济关系"发展到近代集聚为主、扩散为辅的"腹地中心型区域经济关系",再发展到当代扩散为主、集聚为辅的"腹地中心型区域经济关系".上海开埠后,扮演了长三角地区经济快速发展的增长极角色,引领长三角区域经济关系构架的变迁和转型.明清至近代,上海与浙北区域经济关系的发展,是上海与长三角其它地区和整个长三角经济关系发展的缩影.  相似文献   

15.
2007年末,上海市人口计生委的一份报告数据这样显示:上海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已达280多万人,占总人口的20.8%。又据预测,到2025年,上海人口老龄化比例将高达35%左右。  相似文献   

16.
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口老龄化是世界性问题,对人类社会产生的影响是深刻持久的……满足数量庞大的老年群众多方面需求、妥善解决人口老龄化带来的社会问题,事关国家发展全局,事关百姓福祉,需要我们下大气力来应对。"近年来,咸宁市人口老龄化步伐加快,老年人口与常住人口比例每年递增近1%。2018年底,咸  相似文献   

17.
<正>习近平同志在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强调,我国是世界上人口老龄化程度比较高的国家之一,老年人口数量最多,老龄化速度最快,应对人口老龄化任务最重。上海的发展将长期与人口老龄化并存,如何将这一重要的人口结构特征转化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驱动力,需要战略规划和富有创新的实践。社区嵌入式养老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这一新模式实现了社区内养老服务功能的融合,依靠社区、贴近老人、服务便捷,满足了老人保持原有社区  相似文献   

18.
<正>"31条措施"发布后,上海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及时出台实施方案,积极推进"31条措施"在沪落地工作。2018年6月,上海市政府办公厅批转发布《关于促进沪台经济文化交流合作的实施办法》(简称"上海惠台55条"),成为"31条措施"出台后第一个省级层面出台的地方性惠台政策。一、"上海惠台55条"出台过程(一)上海近年来对台胞台企服务工作的积极探索,为"上海惠台55条"的出台提供了必要条件。上海是两岸经贸、文化往来的重点地区之一,也是台湾同胞  相似文献   

19.
《松州》2016,(2)
正人口老龄化又叫做"人口老化",它是指人口中老年人口的比重上升,老年人口相对增多,在总人口中所占比例不断增加。国际上通常看法是,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占总数的10%,或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总数的7%,就意味着这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处于老龄化。同时,整个社会的人口结构呈现  相似文献   

20.
<正>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日益严峻,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时期,如何有效应对我国人口老龄化,事关国家发展全局,事关亿万百姓福祉。人口老龄化已成为国际社会共同面临的社会问题。近年来,国内外互助养老在民间创制和发展壮大的基础上,逐渐得到部分地区的政府和社会支持,满足了不同老年人的多元化养老需求。互助养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