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长春市宽城区团山街道小南村党总支书记、长春市万华实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李玉是宽城区人大代表、国家乡企协会会员、市乡企协会副会长。他先后荣获宽城区特等劳动模范、长春市五·一劳动奖章、长春市特等劳动模范、吉林省劳动模范等称号。  相似文献   

2.
<正>《重庆人大工作通讯》应该算是《公民导刊》最初的样本。我1985年大学毕业到市人大常委会工作,当时只有四个人的研究室,就要编印《重庆人大工作通讯》。1986年2月《重庆人大工作通讯》成立编委会,我是编委会秘书,当时我的工作就是采写、摄影、约稿、编辑,当然干编辑是我工作任务之一。当时的刊物也是一个月一期,但是没有公开刊号,算是内部发行。刊物有固定的栏目,比如"工作动态"、"理论研究"、"言论"、"调研报告"  相似文献   

3.
1974年,我大学毕业后不久调进中央电视台(当时称北京电视台)文艺部工作。10月下旬的一天,部领导通知我到台里开会。我发现到会的基本上都是中年以上的"老电视",而且大都是业务骨干和技术尖子,像我这样大学刚毕业不久、工作资历又浅的则寥寥无几。我预  相似文献   

4.
1984年至1989年,我曾在郑州市人大常委会工作了5年,任常委会副主任。从事人大工作的时间虽然短暂,却亲历了民主与法制建设的一些重要进展。现在我虽年至迟暮,病卧榻上,但回首往事,放眼现在,人大工作仍然紧系我心……我在权力机关工作期间的一个突出感受,是当时经常性的大量工作,主要集中在监督方面。一是定期在人大常委会会议上听取"一府两院"的工作汇报;二是经常与常委会工作委员会的同志一起深入基层调查、视察,同时还不断到县、区召开人大代表座谈会,收集代表们对"一府两院"的工作意见.以便发现问题,提出要求,促使"一府两院"依法行政、严格执法。当时我作为人大常委会的一名负责人,心中认得铁准的就是一条:监督权是人大的基本职权,监督权行使好了,行使其它方面的职权才能有个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正>春风和煦,阳光明媚。3月9日,人民大会堂东大厅欢声笑语,暖意融融。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来到这里,与吉林省代表团代表共商国是。上午9时,掌声响起。习近平总书记面带微笑,迈着矫健的步伐来到代表身边,与大家一一握手,亲切交流。这是一个令人难忘的重要时刻。"到中央工作以后,我去过一次吉林,给我留下深刻印象,记忆犹新。今天很高兴到吉林代表团和大家一起审议,首先向在座的各位,并通过你们向吉林省的  相似文献   

6.
正对许多人而言,《人大建设》是一份省级期刊,权威、主流甚至不乏严肃。但对我而言,"她"是一个充满温情的名字,就像一位关怀了我多年的老师,引导我迈着坚定的步伐在人生的征途上一路前行。如今,回想起自己在武陟县人大工作的点点滴滴,思绪翻涌,《人大建设》对我的帮助一幕幕浮现在眼前。2011年,我借调到县人大工作,初来乍到,主要工作是接电话、送文件之类的事。工作不多,任务不重,日子倒也过得"清闲自在"。但是,这种"好日子"随着一次失误一去不复返了。永远不会忘记那个下午,我接到的工作任务是通知相关人员参加常委会会议。当时,由于我对  相似文献   

7.
1926年秋,我由法国留学归来,到广州后,经戴传贤、丁惟汾等之推荐,去中山大学任职。1928年初,蒋介石因为北伐军即将进入山东,特向中山大学要山东人随军入鲁。当时戴传贤竭力推荐我,他写了一封给蒋介石的信叫我带去。我第一次见蒋介石,是1928年2月底或3月初。不久,蒋就发表戴传贤为"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政治部主任",我为"国民革命军政治部副主任",接着又给我一个"兼代主任"的委任状。当时我对于军事一无所知,也不懂得什么是军队的政治工作,但时来运转,我  相似文献   

8.
李金龙 《人民公安》2014,(15):62-63
<正>学校毕业后我被分配到吉林省永吉县公安局刑警队当内勤。不久,发生了一起绑架少女案,主谋竟是女孩的亲姑。案件破获后,我一边整理专报材料,一边采写侦破通讯《少女被绑架之后》在《江城公安报》发表。从此我在公安宣传道路上一走就是26年。刑警队内勤的侦破通讯1988年秋,我从吉林公安专科学校毕业,分配到永吉县公安局刑警队当内勤。当时的永吉是大县,辖26个乡镇,76万人口,版图环绕吉林市一圈。地域广阔,案件多发,"按下一个葫芦起来两个瓢"。队长李连森让我随警作战。  相似文献   

9.
《台声》2020,(13)
正拥有多地身份的麦大杰,谈起上世纪70年代于台湾师范大学美术系毕业后,每月往返香港台湾两地工作的日子,他幽默地说道:"当时我到香港拍戏,人家说我是台湾导演;到台湾拍戏时,别人又称我香港导演;到大陆拍片时,大家则难以辨别我的身份,我便戏称自己是地球人。"与戏剧的渊源  相似文献   

10.
张登仕 《前进论坛》2011,(10):32-33
我是1989年3月从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当时称鄂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州直行政单位调入农工党湖北省恩施自治州支部机关办公室工作。当时州委组织部门领导找我谈话时只说调我到州委统战部工作,没有具体说明到哪个工作岗位,我以为是在州统战部机关,当我报到后才知道是安排我到农工党恩施自治州支部机关办公室工作。  相似文献   

11.
胡冕 《人大建设》2013,(7):32-33
我与《人大建设》杂志有着不解之缘:是她,让我从一名乡镇人大秘书一步步成长为乡镇人大副主席,再到人大主席;也是她,让我对人大工作从陌生到熟悉,再到热爱;更是她,教我学会了许多做人、为政的道理,使我从一名人大工作的"门外汉"逐步成长为一名合格的人大工作者。一初次接触《人大建设》是在1998年。当时,我刚被分配到新县周河乡担任人大秘书,对人大工作的了解几乎是空白。一天下午,我接到通知:县人大常委会领导第二天要到我们乡召开调研座谈会,要求乡人大主席在会上发言。领导安排我就乡镇人大工作写一份发言材料,第二天早上送到他手上。接到这个紧急任务,我感觉头一下子大了,半天没缓过神来。这可怎么办?关于人大方面的知识,还是在高中政治课本上了解的一星半点。除此之外,几乎是一无所知。领导看到我这个样子,笑了起来:"不好写吧?刚开始是不容易。相信自己,肯定能完成任  相似文献   

12.
<正>花开花落又一季,春去春来又一年。转眼间,我与《人大建设》杂志结下情缘已超过10个年头。10年来,"她"作为良师益友,为我释疑解惑,帮我掌握了较为丰富的人大工作知识,从一个"门外汉"成为"内行人"。提起与《人大建设》的相识,还要从2006年年末的县乡人大换届说起。当时,我到内乡县人大常委会选工委工作已近一年。我虽然把《选举法》、《代表法》和《地方组织法》等与人大工作息息相关的法律法规硬"啃"了若干  相似文献   

13.
正2016年夏天,上海第二军医大学抗战老兵慰问团到湄潭县慰问,当时到我家里的情景至今历历在目。慰问团的师生对我说:"今天我们来到湄潭看望您,您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是抗日英雄、民族英雄,感谢您为国家独立、民族自由作出的贡献。"我回答道:"青年军官们,我不是什么英雄,我是一名黄埔生,我只是中国军人的一员。当  相似文献   

14.
李军 《人大建设》2014,(9):42-43
<正>时光荏苒,岁月如梭。自己从走出学校到进入人大机关工作,一晃十余年过去了。回首往昔,一幅幅画卷在脑海中展开,往事点点滴滴浮上心头。刚开始接触您的时候,我是茫然而困惑的。学中文的我,对于您是"地方国家权力机关"的认知,还只是抽象的概念。您似乎蒙着一层薄薄的面纱,只见轮廓而看不清具体。那时的我只是从心底里对能进入"民主法制的殿堂"工作而感到荣幸,既好奇又兴奋。当时,也有人曾告诉过我,您只是"橡皮图章",不过是开开会、举举手、走走程序的机关,是政治制度的一种摆设,没  相似文献   

15.
退保的难处     
<正>政府个别机关"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已是个老问题。最近,一段跑社保局办事的"挤牙膏"式经历,终于让我体会到了办事难的痛苦。因小王叔平日工作繁忙,特别交代我帮他代办退保一事。本以为是一个简单的手续,但,为了这个手续,我足足跑了三趟社保局。第一次到社保局,我带上所能想到的证件,跟着指示牌,来到二楼,随机找一位工作人员询问办理退保的手续事宜,当时那位工作人员正端着水杯,边喝水边跟旁边的工作人员聊天。出于礼貌,我向她打  相似文献   

16.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我第一次到东非是在1998年,一眨眼23年过去了。1956年,我出生在河北省邯郸市一个普通家庭,早年入伍当兵,转业后到地方工作。当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神州大地,我顺应时代召唤下海经商了。记得当时,我随同一家公司到坦桑尼亚考察,和许多人一样对这个非洲国家的印象只有一个字——"穷"。然而,在踏足这片土地的那一刻,我的观念开始发生彻底改变。  相似文献   

17.
温洋是吉林市中心粮库主任,全国及吉林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市劳动模范、市人大代表,1989年毕业于郑州粮食学院。从一个技术员成长为一名有知名度的高级工程师到企业经营管理者,他经受过多种工作环境的磨炼,饱尝过工作中的苦辣酸甜。  相似文献   

18.
《中国行政管理》杂志创刊于1985年。此前,行政管理专业刊物在我国还是个空白,没有一份公开发行的全国性的中央级的行政管理刊物。1986年我到学会工作(当时是学会筹备组),初见到的《中国行政管理》是一本薄薄的册子,说实话,很不显眼,还显得有点土气。当时编杂志的只有两个人,那时不叫杂志社,叫编辑部。工作忙不过来,学会领导研究,调我到编辑部工作,主要任务是开车跑印厂,有时也看看稿子,但很少。1987年,我又回到办公室工作,但杂志的有关业务也参与其中,如发行。1998年,学会又调我到杂志社兼任副社长,时间又近8个年头了。我有幸在杂志创刊初…  相似文献   

19.
一位打工者的自述我叫刘军,今年三十岁,老家在河北省张北县。说起为何到京打工,其实很简单。当时,1989年,我初中毕业,没有工作,正好村里有一个熟人在北京一家酱菜厂当头,问我愿不愿意到北京找一份工作,我听说到北京工作,立马就说当然愿意。你想,北京是首都,谁不想去?这样,我就来到了北京。  相似文献   

20.
六十年代,我在与江西省九江市一江之隔的湖北省黄冈地委工作,去九江的机会较多,对"黄知真"这个名字很熟悉,知道他那时是江西省委负责人。但是,久闻其名,未见其人。我初识知真同志是1978年。那年,他调任湖北省委书记(主管农口工作)。当时,我在农口工作,与知真同志有了直接的工作关系。知真同志调来不久的一天,我到东湖宾馆翠柳客舍(知真同志临时住处)向他介绍湖北农业情况。开始,我对知真同志还有几分生疏感,但谈着谈着,我觉得他平易近人,彼此也就越谈越融洽。结束时,他说:"湖北是革命老区,是红一、二、四方面军曾经战斗过的地方,有着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