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黄洲成  赵建华 《传承》2012,(11):90-91,96
新公共行政是公共行政学领域不断拓展、研究范式走向成熟的重要体现,是公共行政学发展的一个新趋势。由于“新公共行政学”缺乏概念和理论上的连贯性,它并未最终生根立足,未能最终立足而取代传统的公共行政学“范式”,新公共行政学的发展和壮大还需要不断地进行探索和完善。  相似文献   

2.
传统公共行政、新公共管理和新公共服务理论之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柳云飞  周晓丽 《前沿》2006,(4):170-174
传统公共行政、新公共管理和新公共服务理论在理论基础和价值取向等方面存在着许多不同之处。他们都具有时代特征,且对当时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新公共服务理论是一种理论创新,代表未来公共管理理论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3.
公共行政效率的新旧范式虽然都属于效率导向的公共行政模式,但两者在理论基础、核心理念、价值取向和效率实现手段等方面存在根本区别。为提高中国公共行政效率,我们需要积极吸收公共行政效率的新旧范式的合理营养,针对中国公共行政效率低下的特殊成因,做好观念转变、机构改革、加强行政监督和信息建设等工作。  相似文献   

4.
廖一祯  刘峙廷 《传承》2011,(26):74-75
伴随着全球性的经济市场化和地方分权化发展趋势,地方政府竞争逐渐成为普遍的现象,也构成了当代府际关系的重要内容,深刻影响着政府运转,影响着市场机制的资源配置效率,对经济与社会生活也产生着重要的影响。中西方地方政府所处的政治体制、制度环境、市场化水平等的差异决定了双方在竞争主体行为、竞争制度、竞争模式以及规制协调等方面表现出很大不同。  相似文献   

5.
廖一祯  刘峙廷 《传承》2011,(10):74-75
伴随着全球性的经济市场化和地方分权化发展趋势,地方政府竞争逐渐成为普遍的现象,也构成了当代府际关系的重要内容,深刻影响着政府运转,影响着市场机制的资源配置效率,对经济与社会生活也产生着重要的影响。中西方地方政府所处的政治体制、制度环境、市场化水平等的差异决定了双方在竞争主体行为、竞争制度、竞争模式以及规制协调等方面表现出很大不同。  相似文献   

6.
新公共行政学对中国行政改革的启示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末的新公共行政学是行政学发展的一次范式转换,它突破传统行政学政治———行政两分法的思维局限,以社会公平为核心价值观,以民主行政为学术识别系统。当代中国行政改革应从中得到启示,推动中国行政体制改革向公共行政改革发展。  相似文献   

7.
公共行政中的管理主义体现了人们对更高政府绩效的不懈追求。但管理主义本身也存在诸多缺陷,新公共管理延续了公共行政中管理主义的主导取向并不能有效解决原有的问题。推动改革继续前进需要回归公共行政的民主宪政本质。  相似文献   

8.
现代公共行政强调对公正和社会公平的追求,认为实现正义和社会公平恰恰是公共行政的根本目的.结合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现实需要,新公共行政学的社会公平理论有着更为重要的社会现实价值.对我国政府管理的改革和执政能力的建设有着深刻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潘瑶 《传承》2008,(18):108-109
现代公共行政强调对公正和社会公平的追求,认为实现正义和社会公平恰恰是公共行政的根本目的。结合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现实需要,新公共行政学的社会公平理论有着更为重要的社会现实价值。对我国政府管理的改革和执政能力的建设有着深刻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本文集中探讨了新公共行政民主行政观的内涵,认为公共性是新公共行政民主行政观的逻辑起点;社会公平是其核心内涵;而实施组织变革,建立动态的、以服务对象为重心的组织形态是实现民主行政的组织基础。文章最后还分析了新公共行政民主行政观对我国行政改革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沿用亚里士多德的德性论传统,公共行政主体的德性是指其在身体力行的行政实践中能够获得的“内在利益”的品质或品性。在公共行政主体的德性修养过程中处于观念层面的认识自觉和情感自愿,需要上升到德行实践,这才真正体现了公共行政德性的真谛。  相似文献   

12.
公共行政学是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构建中国特色公共行政学是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题中之义。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公共行政学,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尤其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尤其是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和以问题为中心的研究导向;必须做到古为今用,不断吸收中国传统文化治国理政的精华思想,全面科学地总结改革开放30多年来行政改革取得的成功经验,从而建立起中国化的公共行政学科体系和话语体系;必须做到洋为中用,学习借鉴世界公共行政研究取得的一切积极成果,紧跟世界公共行政研究和公共行政改革的潮流,从而不断推进中国公共行政研究的知识创新、理论创新和方法创新。  相似文献   

13.
当代西方公共行政在对传统官僚行政的变革中,新公共管理和新公共行政两种理论分别从管理与治理两个方面对传统官僚行政的组织管理方式和社会治理方式做出理论上的扬弃,从而导致管理主义与治理主义之争。其实管理与治理对于变革中的当代西方公共行政犹如一枚硬币的两面不可分割,实现管理与治理的统一是当代西方公共行政变革的基本趋向。  相似文献   

14.
本文分析了新公共服务理论因其超越了传统公共行政的效率中心论和新公共管理的市场化和企业化模式等工具性价值的内在矛盾和缺陷,突显了民主、公民权和公共利益等目的性价值在现代公共行政的中心地位,由此使其在人性、公共道德责任、公共道德目的、公共道德准则、公共美德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产生重大影响,具有重要的伦理价值,为现代公共行政的合法性奠定新的公共道德基础。  相似文献   

15.
1982年1月29日,夏书章教授在《人民日报》发表了《把行政学的研究提上日程是时候了》一文。这篇文章对中国公共行政学的恢复和重建起到了极其重要的推动作用。自此文发表后,无论怎么称呼,用什么名称,例如行政管理或者公共管理,公共行政学都在中国迅速地恢复和建立起来。为纪念夏老这篇文章发表三十周年,本文根据自己的体会和观察,对中国公共行政学过去三十年的成绩进行总结,并对未来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6.
在公共行政学学术史的研究中,就公共行政学的范式问题存在着长期的争论。争论的焦点在于:公共行政学究竟有没有范式?发生过几次范式转换?然而,通过对公共行政学与范式的结构性特征进行对比分析,发现公共行政学并不能满足范式原初意涵所包含的共同体、信念结构与发展轨迹三个结构性特征的要求。由此可知,实际上公共行政学并未形成某种范式,更未发生过范式转换。从范式的原初意涵来看,公共行政学目前仍处于"前范式阶段",因此,用学派或者研究途径等概念来描述公共行政学及其发展,是一个比使用范式这一概念更好的选择。  相似文献   

17.
公共行政价值体系一直处于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中。传统公共行政以经济、效率为核心的价值体系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及财富的日趋集中而愈来愈暴露出其弱点。新公共行政学所提倡的社会公平价值观引入伦理学内容,在经济、效率、公平三者间找到平衡点,弥补了传统公共行政学价值体系的缺陷,为公共行政改革提供了理论指导,为后来的新公共管理运动提供了概念基础。  相似文献   

18.
论公共行政学研究途径的建构与冲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公共行政学始终存在“认同危机”,原因在于公共行政学的理论具有不同质性,这种不同质性可以通过管理、政治、法律的研究途径来说明。三种研究途径的建构不仅反映了学说史的发展线索,还具有权力分立的现实根源。由于三种不同的价值诉求难以进行价值优先性的排列,造成了三种研究途径本身的冲突,使得公共行政的理论与实践出现困境。  相似文献   

19.
汪前元  黄芳 《理论月刊》2005,(3):62-64,69
本文以托马斯·库恩的范式理论为工具,以传统公共行政的历史变迁为线索,针对新公共管理运动的愈演愈烈,辨析了所谓"新公共管理范式"的真伪,进一步说明了现时代依然是公共行政范式的时代.  相似文献   

20.
杨平璋 《传承》2012,(18):83-85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吹响了中华文化复兴新号角,赋予行政文化创新的使命,构建公共行政文化伦理框架必须科学界定公共行政文化关系性构成、概念性内涵及伦理性外延。基于公共行政文化伦理现状及新公共管理视野分析,探索公共性行政态度、服务性行政价值、法理性行政理性、参与性行政规范、回应性行政评价为特征的公共行政文化伦理架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