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4 毫秒
1.
最近,有媒体进行了一次网上调查,主题是关于“中国现在是否已经是世界强国”,有80%的网友认为中国还够不上一个世界强国。而此前有欧洲媒体的调查显示,欧洲不少公众认为中国已是仅次于美国的世界强国。  相似文献   

2.
重视公共外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最近,我到伊顿公学和牛津大学演讲,英国学生认为中国已经是世界强国,他们关心“一个强大的中国将如何运用自己的实力?”“中国这样一个与众不同的强国崛起,将给世界带来怎样的影响?”这些观点在西方比较有代表性。一项民调显示,80%的欧洲受访者认为中国是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强国。  相似文献   

3.
《上海支部生活》2011,(3):54-55
中国的GDP已经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这弓l起了一些西方国家对于中国的定位问题争论。在中国今年经济继续快速增长的形势下,西方又涌现出要将中国“从发展中国家推入世界强国行列”的“摘帽运动”。不久前,《光明日报》发文指出:尽管中国经济取得了30多年高速增长的辉煌成就,但是中国属于发展中国家的属性仍然没有改变。  相似文献   

4.
李戴克 《小康》2013,(3):23-25
中国,如何在这个博弈愈演愈烈的国际社会上找到一条最为适合的海洋强国发展之路?"谁控制了海洋,谁就控制了世界。"六百年前,中国曾是世界上最强大的海洋强国,也是世界经济大国。六百年后的今天,中国正式向世界宣称中国将成为海洋强国,外界认为这是中国正式吹响"中华民族复兴"的号角。十八大政治报告中明确指出"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建设  相似文献   

5.
2010年,中国经济总量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取得的成绩令世人震惊。但是,在国人为之欢呼雀跃之时,有必要对中国的现实国情特征进行整体把握,中国尚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经济强国,而是经济大国。中国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着很多问题,大国经济的优势没有得到有效利用,只有改变这种现状才能使中国由"大国经济"向"经济强国"转变。  相似文献   

6.
中国第一     
哈佛大学教授傅高义是《日本第一》一书的作者,现在他又撰文说:中国第一。他提醒日本,必须适应中国作为世界经济强国的崛起。中国有可能继续比日本更迅速地增长,并在亚洲获得比日本更大的政治影响力。用不了很多年,中国经济或许将取代日本经济,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而且,中国经济有一天可能取代美国经济,成为世界最大的经济体。  相似文献   

7.
在世界历史中,美国是从地区开发中获益最大的国家,其西部开发消除了与东部经济的地域差异,从而在整体上使美国东西部经济一体化,形成世界上最大的国内市场。西部开发不但使美国迅速成为一个新兴的经济强国,而且是保持这种经济强国地位的必要条件。西部的所谓“小麦王国”、“棉花王国”、“牧业王国”不但使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农业帝国,而且西部的“硅谷”、“硅滩”成为推动美国经济持续增长的动力源泉。在美国西部开发中,整体和区域、点和面的关系处理得当,从而保证了西部大规模开发的成功。美国的西部与中国的西部除在地理位置…  相似文献   

8.
<正>制造业是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柱。《中国制造2025》指出,没有强大的制造业,就没有国家和民族的强盛。力争用十年时间,迈入制造强国行列。到2035年,我国制造业整体达到世界制造强国阵营中等水平。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进入世界制造强国前列。为此,必须把握新一轮世界科技革命趋势,深入分析我国制造业现状、面临的困境,探索寻找中国制造业由大变强的战略路径经过30多年改革开放,我国制造业迅速  相似文献   

9.
中国梦是关于如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思想,是十八大改来党的理论创新的重大成果,具有丰富的理论内涵和鲜明的特色。系统的理论架构。中国梦具有全面系统的理论架构,是由多层次、多维度子系统交织而成的理论体系。它涵盖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执政党建设、国防和军队建设、国家统一、外交等诸多领域和层面,融合了建设经济富国、政治大国、文化强国、军事强国、美丽中国、和谐世界等多个维度的内容。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中国现代化思想研究的视野和方法缪青一、卓有成效的现代化变迁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待当代中国的社会变迁,都不能不承认20世纪在中国五千年文明发展历程中,是变迁最为丰富、发展最为壮阔的时代。在1820年,中国是当时世界上头号经济强国,国内生产总值(G...  相似文献   

11.
陈黎明 《当代广西》2013,(13):17-18
【梦想】广西在香蕉组培苗和野生毛葡萄组培苗等生物技术产业化方面,已走在世界前列,但这还远远不够,林贵美希望通过几代科技人员的不懈努力,在转基因方面赶超欧美,让中国成为名副其实的生物技术强国,实现科技强国的中国梦。  相似文献   

12.
唐娟 《前沿》2024,(1):94-103
农业强国是中国式现代化强国的根基,建设农业强国体现了历史逻辑、现实逻辑和战略逻辑的辩证统一。基于一定指标筛选出的世界农业强国,既体现出共通的发展要求,反映出某些类似的实现路径,又有基于各国国情、农情的特有实现方式。我国建设农业强国,既要遵循农业现代化的一般规律,体现世界农业强国的共同特征,更要基于我国国情、农情体现中国特色。因此,我国建设农业强国,一方面,要对标世界农业强国的主要指标,找到我国与世界农业强国的主要差距,吸收借鉴其建设经验;另一方面,梳理我国农村土地经营制度、人多地少的资源现实、农耕文明的历史底蕴、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时代要求等国情、农情,将世界农业强国的一般方法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探索中国特色农业强国的建设路径。  相似文献   

13.
4月24日,世界旅游及旅行理事会向中国国家旅游局、北京市旅游局和北京旅行及旅游界的人士和新闻媒体代表提供了一份主题为《中国&#183;中国香港暨澳门特别行政区:旅游及旅行业对就业和国民经济的影响》的报告。认为中国将在10年内成为世界第二大旅游和旅行经济强国。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指出,"十二五"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时期,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其主线是经济体制转轨,目标是建立市场经济体制和提高经济总量,使中国从经济弱国成为经济强国。十七届五中全会则是第二次经济变革的历史起点,其主线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目标是形成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和实现民富国强,使中国成为世界经济的强国。  相似文献   

15.
“我有一个使中国科技成为世界第一强国的梦想,”邓中翰说。  相似文献   

16.
胡鞍钢 《人民论坛》2013,(16):22-23
进入21世纪,一个伟大的时代、一个伟大的国家有什么伟大的梦想呢?这就是党中央所提出的21世纪中国梦想的"三部曲":第一部曲就是到建党100周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2020年的中国将成为世界最大的经济体、贸易体、国内市场规模居世界前列、人力资源强国、人才强国、创新型国家、文化强国。第二部曲就是到新中国成立100周年时全面建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这包括:经济现代化、政治现代化、社会现代化、文化现代化、国防和军队现代化以及生态文  相似文献   

17.
文化强国战略的目标,是让文化实现与经济同步的发展,拥有与经济增长同样的影响世界文化增长的力量。在让世界尊重五千年中华文化的同时,也要尊重并倾听当今中国文化发展的态度和声音,使文化成为中国和平崛起的重要力量和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18.
中国三十多年的改革发展,中国的经济规模现在已经达到了世界第二位,而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需要创造世界一流的文化,作为文化大国来讲,中国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但是如何从文化大国向文化强国的转变,这也是中国在经济快速发展进程中必须面对的问题。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全面分析形势和任务,认为总结我国文化改革发展的丰富  相似文献   

19.
程实 《观察与思考》2006,(3):104-105
近来,美国人似乎又热衷于对中国经济品头论足。1月10日,访华的美国参议院财政委员会委员、民主党资深参议员鲍克斯表示.若中方不付出努力缓解中美贸易顺差,美国政府可能将采取报复措施。同一日在美国国内,前国务卿鲍威尔则在参加公益活动时预言,中国不久将成为世界经济强国,实力将达到美国的水平,他得出这一结论是因为美国人大多察觉沃尔玛和凯马特等超市购物的货架上,摆满了他们所需的中国产品。  相似文献   

20.
袁见 《人民论坛》2013,(11):240-241
作为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之一,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日渐重要.未来中国要想加快发展,可以从以下两方面着手:一是成为进口强国,二是成为全球最大的投资者.中国可以提高进口总额,同时,通过加大投资力度为其他国家的经济发展提供支持,并且使所有国家都能够从中国的发展中受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