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胡为雄 《理论视野》2010,(4):18-19,36
毛泽东终生都在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法的说法似是而非。毛泽东将自己在中共六届六中全会上所作的报告部分收编入《毛泽东选集》时,将"中国化"提法修改成了"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是精亦求精。毛泽东提得更多的是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  相似文献   

2.
胡为雄 《理论视野》2013,(12):35-37
《实践论》是毛泽东1937年撰写的哲学讲义《辩证法唯物论(讲授提纲)》中的一节。1950年毛泽东将它选编入《毛泽东选集》时对之进行精心修改。毛泽东的修改,既有行文上的技术处理、字句的增删,更有结构上的调整和观点的完善。《实践论》修改后其结构更严谨,理论观点更完善,行文更流畅。它不仅反映了毛泽东在1937年所达到的理论水平,也显示了毛泽东在1950年代初哲学思想成熟的程度,在中国现代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上享有很高理论地位,是代表性作品。  相似文献   

3.
毛泽东著作选集和专集的出版,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一、建国前出版过5个系统的《毛泽东选集》版本和若干毛泽东著作专集。1944年,晋察冀根据地的晋察冀日报主编邓拓主持编出的,《毛泽东选集》,是一个流传最早、最广的版本,共5卷。建国前各个系统的《毛泽东选集》,都没有经过毛泽东本人审定。二、建国初至1980年 1950年中共中央政治局决定成立毛泽东选集出版委员会,由毛泽东直接主持,开始正式编辑新的《毛泽东选集》。1951年10月至1960年9月出版发行了正式本《毛泽东选集》第1~第4卷。这四卷都是毛泽东建国前的著作,并经过毛泽东本人精心修  相似文献   

4.
正2011年5月13日,习近平同志在中央党校给学员作报告《领导干部要重视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并要求"专心致志地读、原原本本地读、反反复复地读",要"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为人民服务》《纪念白求恩》《愚公移山》是毛泽东在抗战时期撰写的三篇经典短文,简称"老三篇",分别被收录到《毛泽东选集》第二卷和第三卷。"老三篇"讲述了三个平  相似文献   

5.
《求知》2017,(2)
<正>毛泽东同志的《实践论》,是一篇阐述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经典理论文章,是毛泽东针对党内长期存在的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错误而写,写于1937年。他曾以这篇文章的观点在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作过讲授。此文后经修改,收录在《毛泽东选集》中。01写作背景1.中国革命的艰难曲折。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以拯救和改造中国为己任,领导中国革命取得了北伐战争的胜利和土地革命战争的  相似文献   

6.
为了适应新中国成立后的新形势,担负起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历史重任,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提高全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中国共产党在全国范围内领导开展了一场《毛泽东选集》学习宣传活动。这场学习宣传活动呈现出参与群体广泛性、学习内容丰富性、学习态度务实性等鲜明特点。考察1950年代初期《毛泽东选集》学习宣传活动及其特点,可为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供有益启迪。  相似文献   

7.
毛泽东著作是以选集、文集、书信集及单行本等类型出版。其中“选集”是毛泽东各个革命时期的主要著作集,它是学习与研究毛泽东思想的最重要的版本。以书名为《毛泽东选集》的有多种不同版本,现略述其编辑出版的历史。  相似文献   

8.
《毛泽东选集》是一部特殊文集。过去出版的《毛泽东选集》在文章修改、编辑加工等方面都存在较多的问题,1991年版《毛选》尽管对这些问题有所纠正,但依然存在许多不足。要全面、公正、准确地研究和评价毛泽东思想与毛泽东本人,有必要对《毛选》进行重新编辑加工出版,为出版《毛泽东全集》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9.
1941年5月,毛泽东在《改造我们的学习》的重要报告中说:“中国共产党的二十年,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日益结合的二十年。”(《毛泽东选集》第3卷第795页)毛泽东一生致力于将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伟大事业,取得了伟大的成功。毛泽东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开创者和最杰出的代表。他为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所作的艰辛探索,他创造和积累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经验,今天对我们仍然很有教益。  相似文献   

10.
承载着毛泽东对新中国理论构想的《论人民民主专政》,其文本内容自创生之后也经历了长期而复杂的发展演变过程。《论人民民主专政》最早于1949年7月1日发表在《人民日报》上,但由于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经验总结和新政权的构想方面有了新的认识,于是很快对其内容进行了修改并编辑出版了单行本。在1960年编辑《毛泽东选集》第四卷时,《论人民民主专政》的文本又经历了一次修改,体现了毛泽东在社会主义建设方面的新思考。总结这一文本的演变过程,对于我们深入理解毛泽东思想特别是毛泽东关于新中国国家建设构想的发展转变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瞭望》1991,(28)
中国 《毛泽东选集》第二版发行 中共中央文献编辑委员会修订的《毛泽东选集》第1至4卷第二版,已由人民出版社出版,7月1日起在全国发行。7月4日,中共中央发出通知,要求全党全国人民认真学习新版《毛泽东选集》。  相似文献   

12.
<正>今年是毛泽东同志《实践论》《矛盾论》(以下简称"两论")发表80周年。"两论"是毛泽东思想的标志性成果、毛泽东哲学思想的代表性著作,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与方法论相统一的典范,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结晶。"两论"为中国共产党人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发挥了强大思想武器作用,具有伟大的理论意义和强烈的现实价值。一、"两论"是总结中国革命经验教训的产物,是指导中国共产党正确领导中国实践的  相似文献   

13.
<正>人物简介逄先知(1929—),山东胶州人,原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主任。历任中共中央毛泽东主席著作编辑出版委员会办公室毛泽东著作研究组副组长,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室务委员、编审,全国党史研究会第二、三届副会长。中共十三大至十五大代表;第八、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参编《毛泽东选集》(第1—4卷)、《毛泽东文集》(第1—8卷)、《毛泽东著作选读》(新编本)、《毛泽东诗词集》、《毛泽东农村调查文集》、《毛泽东外交文选》、《毛泽东西藏工作文选》、《毛泽东新闻工作文选》、《邓小平文选》(第1—3卷)等。主编《毛泽东年谱(1893—1949)》《毛泽东年谱(1949—1976)》《毛泽东传(1949—1976)》。合著《毛泽东的读书生活》《毛泽东和他的秘书田家英》。出版《逄先知文丛》。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法,始于1938年10月的中共六届六中全会。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的报告中,向全党第一次鲜明地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命题和任务。毛泽东指出:“马克思主义必须和我国的具体特点相结合并通过一定的民族形式才能实现。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伟大力量,就在于它是和各个国家具体的革命实践相联系的。  相似文献   

15.
丁鹏 《学理论》2010,(22):47-48
在历史上毛泽东和李达有着长期的哲学交往关系,两人在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上都占有重要的地位。李达的哲学思想对毛泽东的哲学思想的形成和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而且很多影响是通过著译发挥作用的,《辩证法唯物论教程》和《社会学大纲》就是对毛泽东哲学思想产生间接和直接影响的两部著作。  相似文献   

16.
毛泽东著作《矛盾论》,独创性地以对立统一规律阐释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批判党内多年盛行的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推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结合《矛盾论》产生背景和今日现实进行学习解析,对于学习和掌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1961年艾思奇主编的《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哲学工作者集体编写的第一本全国党校和高校通用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它的问世与毛泽东有密切关系,毛泽东曾批示同意编写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并亲阅书稿。毛泽东同时以哲学家名世,他对怎样阐释马克思主义哲学曾深思熟虑,素来强调辩证法的核心是对立统一规律。《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出版后,毛泽东是怎样评价的少有文字记载,但毛泽东对它的内容可能不满意。该书1961年夏修改完成之时,毛泽东嘱李达另编一本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1964年毛泽东在约艾思奇谈话时也不谈及这本书,而是抒发自己的哲学见解,强调辩证法的核心是对立统一规律,这可视为对该书的一种隐喻式评价。同年8月毛泽东召集康生、陈伯达等谈哲学问题时,"我是土哲学,你们是洋哲学"一语是一种婉转的批评,分量其实很重。他在阐明自己的哲学观点时以轻松口吻当面批评了康生、陈伯达等人,因为是他们领导艾思奇主编了这本洋哲学教科书。《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在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编写史上享有很高的地位,但毛泽东对它确实是不满意的,这种不满意和批评不像对李达主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大纲》批评那样直截了当。  相似文献   

18.
毛泽东在《实践论》、《矛盾论》等许多著作中,对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有重大发展。笔者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特别是毛泽东哲学的爱好者。本文是我学习马克思主义辨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读书笔记,愿以此作为对毛泽东诞辰100周年的纪念。一、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哲学,也就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关于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的最一  相似文献   

19.
辩证唯物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辩证唯物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毛泽东同志曾经说过,马克思主义有几门学问,但基础的东西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他在革命战争年代写下的《反对本本主义》、《实践论》、《矛盾论》等著作,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写下的《论十大关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等著作,灵活运用了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形成了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为我们党掌握和运用辩证唯物主义树立了光辉典范。邓小平同志非常善于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解  相似文献   

20.
毛泽东在《反对本本主义》中首次使用"思想路线"的新科学概念,明确提出中国共产党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思想路线"的基本内涵。后来《实践论》继承了《反对本本主义》形成的思想基础,并使分析阐述进一步系统化、科学化。回溯从《反对本本主义》到《实践论》所呈现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生逻辑,有助于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质性内涵及内在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