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前一段时间,各大媒体相继报出多起持卡人银行卡被盗刷事件。有借记卡被盗刷的,也有信用卡被盗刷的;有持卡人在正常刷卡时银行卡信息泄露的,也有持卡人在受到犯罪嫌疑人胁迫时自己说出银行卡信息的;有的持卡人向犯罪分子索赔,也有的持卡人向银行索赔。情况各种各样,令普通银行卡持卡人不禁惴惴不安。那么银行卡被盗刷法律责任到底谁来负?各方又应承担怎样的法律责任呢?下面,法官将为您解读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商业银行包括信用卡在内的银行卡业务发展迅速,刷卡消费亦成为众多消费者的消费方式,纠纷亦随之增多。北京市西城区法院在2011年受理的银行卡纠纷案件中,有50余件涉及银行卡被盗刷。这些案件包括银行起诉申领人要求偿还信用卡欠款,申领人起诉商户或银行要求赔偿损失,以及银行起诉盗刷信用卡者要求返还财产等。被盗刷银行卡的损失应由谁买单?有人认为申领人保管不善应承担责任,有人认为商家审查不严应该负责,有人认为银行未尽安全保障义务应承担相应后果,可谓众说纷纭。西城区法院调研发现,在绝大多数情况下,银行卡被盗刷还是由申领人买单,纵使商户或银行承担相应责任,追讨之路亦耗时耗力。  相似文献   

3.
日前媒体进行了针对银行卡磁条存在缺陷.造成储户的银行卡被盗刷。在凤凰网财经频道有关《您的银行卡安全吗》的调查中,有大约11%的网友表示自己的信用卡曾经被盗刷。其中将近86%的网友认为造成银行卡安全事件频出的主要原因是银行的安全防范措施不到位,另外有7.6%的网友认为是储户自身的安全意识不强造成。  相似文献   

4.
黄灵  黄峥 《检察风云》2013,(13):42-44
信用卡、银行卡完整无缺还在身边,结果却被盗刷了,这看不见的盗贼究竟在何处?他是怎么在持卡人毫无防备的状态下完成了盗刷的呢?卡主接连报警,信用卡无端被盗刷自2012年11月起,十多位在某饭店就餐的客人发现,各自的信用卡出现了不明提现。令人匪夷所思的是,有的客人明明就在  相似文献   

5.
秦风 《检察风云》2023,(9):50-51
<正>点击诈骗短信链接之后,储户的银行卡接连被盗刷。于是,储户状告某银行监管不力。那么,储户自行点击不明链接造成损失,银行该不该担责呢?此案历经两级法院审理,给出了截然不同的结果。银行卡被盗刷马进在青海省西宁市经商,他是某银行建国路支行(以下简称“某银行”)的储户。2016年5月5日下午2时,马进开车时看到一则短信,  相似文献   

6.
陈甦 《法学杂志》2022,43(1):37-53
对于银行卡盗刷纠纷的法律处理,在迄今为止的司法实践中基本是沿着合同法思路展开。这种惯常思路固然能够给当事人以法律安抚而致银行卡应用实践以法律秩序,但实际上是以耗损效率和弱化公正为代价的。银行卡是代表持卡人财产权利的资格证券,因其使用中权利人识别机制的特点,相关义务人的识别义务、归责模式及免责事由均有本属规则,并非通常合同法规则所能涵盖,如银行卡上的证券关系与据以形成的合同关系相分离,对卡权利人的识别义务与卡的占有状态及持卡人的过错无关等。因此在处理银行卡盗刷纠纷的司法实践中,应当把握银行卡作为权利凭证的法律性质及应用规则,以此作为伪卡盗刷与网络盗刷的本质区别,并由此展开银行卡盗刷案件的情形类别设定及相应处理规则。  相似文献   

7.
案件频频 银行卡异地遭盗刷 银行卡贴身携带,没丢过,更没有让外人使用过.不想,竟然被他人在异地取现或盗刷.近年来,不少人摊上了这样的“倒霉事”. 王先生家住乌鲁木齐.2013年1月7日,王先生人在乌鲁木齐,银行卡也在身上,却收到银行卡取款短信,提醒消费4.45万元,他随后到附近银行柜台打印了明细单,显示是在河南省许昌县被盗刷的,王先生随后前往许昌报案.之后,王先生找银行协商赔偿损失,一直无果.  相似文献   

8.
准确界定责任是解决ATM机盗刷纠纷的关键,本文通过理顺银行卡当事人之间法律关系,并结合各种情况从实体和诉讼的角度具体分析银行、持卡人、侵权人之间的民事责任承担问题,以期对司法实践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9.
《公民与法治》2014,(24):16-17
银行卡没有丢失、密码没有外泄,可卡里的钱却不翼而飞,在短短5个月内,西安市160余名储户的740多万元存款被盗刷或者取现。最近,央视《焦点访谈》的一则报道引发人们对财产安全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10.
2004年8月份以来,深圳市公安局梅林派出所辖区储户银行存款被盗案件频发:8月,林xx、张x、李x的银行卡接连被调换,均被盗存款数千元;9月,申x被骗走银行卡后存款被盗1万余元,汤x娟被骗走银行卡和密码后存款被盗近4万元; 10月,李x、言x、林xx、周x珍的银行卡被调换,被盗存款数千元至上万元不等;11月,连续发生田xx、葛xx、魏xx、刘xx、邓xx、刘xx的银行卡被调换、存款被盗案件……接到群众报案后,派出所刑警中队搜集了大量证据材料, 对辖区银行等部位进行了重点布控。11月20日18时许,当赖x红等8名犯罪嫌疑人在某商场一银行柜员机处盗窃王x的银行卡和窃取密码、准备实施盗窃银行卡内现金时,被伏击民警当场抓获,该辖区多起同类案件随之一并告破。  相似文献   

11.
王鲁艳 《法制与社会》2010,(34):147-148
银行卡业务在全球迅速发展的同时,银行卡款项被盗的事件越来越多,银行ATM业务开始遭遇安全风险的考验。一些不法分子在银行卡出入口安装读卡装置窃取银行卡信息和密码,随后复制银行卡并将资金取走。信息产业飞速发展为我们生活带来巨大便利,信息安全问题也越来越困扰我们的生活。本文将结合案例从持卡人与银行的法律关系、举证责任对此类案件进行分析,探讨问题责任,探寻维权办法,减少问题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3月13日上午7时许,家住广州番禺区石基城区大道的陈先生,醒来拿起手机,赫然看见有十多条银行卡取现信息,卡里4000元在湛江被取走了!陈先生立即打电话给银行客服,银行工作人员查实陈先生的卡确实在湛江一家建设银行被盗刷。目前事件仍在调查中。  相似文献   

13.
~~银行卡“跨行被盗”谁之过?  相似文献   

14.
我调到立案庭后,工作岗位并不在立案窗口。一日,窗口的一位同事因为要参加单位的活动,我代他值班。通过一天的接待,见识了百态人生。一对老夫妻,大概60多岁,精神还挺好的。纠纷的起因是老太太的银行卡被盗刷,他们来告银行赔偿损失,老大爷陪着来办立案手续。初步审核材料,是借记卡纠纷。  相似文献   

15.
李力 《法庭内外》2008,(3):32-33
使用银行卡在ATM机上存取款给大家带来了便利。但也让居心不良的人有了觊觎他人钱财的空间。其中关键的—把钥匙就是银行卡的密码。从北京市丰台区法院审理的涉及银行卡存款被盗的案例来看。不少问题就出在用户对银行卡密码的保管太大意上。  相似文献   

16.
从逻辑学和语言学角度分析 ,法律规范和法律事实、法律关系之间存在着某种对应关系。法律在规范层面呈现出“前件 /后件”结构 ,在事实层面上呈现出“法律事实 /法律关系”结构 ,在规范前件和法律事实之间 ,在规范后件和法律关系之间 ,分别存在着对应性关系 ;同时 ,在前件词项和法律事实构成要件之间 ,在后件词项和法律关系构成要素之间 ,都分别存在着对应关系 ;而且 ,就连前件、后件之间的和法律事实、法律关系之间的横向的逻辑必然联系之间 ,也存在着对应关系。这种对应关系 ,取决于规范本身的设定性或规定性特质 ,规范具有设定性或规定性 ,法律才能同其它异质因素区别开来 ,才能够把现实生活中极可能是毫不相关的两个事实强制性地扭结在一起。  相似文献   

17.
常鹏翱 《法学》2012,(4):88-94
作为事实行为的最基本形态,建造、拆除、加工、埋藏物发现等典型事实行为与自然事实、法律行为、准法律行为不同,并因其"行为+事实"的结构而异于有目的意思介入的混合事实行为。不过,在特定情形下,上述构造互异的关系不影响典型事实行为与其他法律事实基于相同的制度功能而共用同一法律效果。而且,在针对具体个案事实进行法律适用时,典型事实行为与其他法律事实除了相互排斥、择一而用的关系,还会有相互衔接、协力并存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银行卡盗刷案件频发,储蓄合同纠纷愈演愈烈,一些法律问题亟待厘清。法院宜结合案件具体情况,判断是否适用先刑后民原则中止审理。而储蓄合同兼具保管和借贷的性质要素,与借贷合同的合同性质最为相似,因此宜参照严格责任原则归责,保护储户切身利益。  相似文献   

19.
谢晖 《法律科学》2001,(4):46-57
作为诠释学法学之对象的事实是指关系事实 ,包括人作为社群活动物而生的关系事实和由此而引申出的关系事实 ,法律的制定及实践运用都与对关系事实的不同阐释有很大关系。  相似文献   

20.
劳动合同若干法律问题研究   总被引:22,自引:1,他引:21  
林嘉 《法学家》2003,(6):65-72
劳动合同是调整劳动关系的基本法律形式.各国对劳动合同的法律属性有不同的定位,本文划分了三种主要的类型,并重点分析了我国劳动合同的性质,指出劳动合同应独立于民事合同,应扩大劳动合同法律的适用范围.现实中大量存在的事实劳动关系与劳动合同法律的适用有关,只有完善劳动合同立法,才能有利于解决事实劳动关系存在的问题.违约金条款在劳动合同中被广泛使用,本文通过对违约金条款的性质和劳动合同特点的分析,认为应当在立法上对违约金条款加以规范和限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