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前,我国社会发展正处于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换的“转型时期”,或者说,正处于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的“新时期”。由于“人民”这一范畴具有了新的内涵和外延,人民内部矛盾因而以不同的形式表现出来,并呈现出许多新特点。正确地认识...  相似文献   

2.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的长期历史任务,是在发展的基础上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的历史过程和社会结果”,要求“妥善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当前,全社会不同层面存在的矛盾和纠纷是构成社会矛盾和形成社会问题的元素和细胞。  相似文献   

3.
妥善处理新形势下的人民内部矛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要“妥善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特别是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矛盾,保持安定团结的局面”。处理好新形势下的人民内部矛盾,维护社会稳定,既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是全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一、人民内部矛盾的新情况新特点近些年来,人民内部矛盾出现了以下五种值得注意的新情况:一是矛盾涉及的范围更加广泛。在不同社会阶层和不同经济成分之间,在每一个社会阶层和每一种经济成分内部,都不可避免地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矛盾。二是矛盾触及的层次加深。如经济上的矛盾触及到…  相似文献   

4.
目前,我国社会发展正处于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期。正确地认识人民内部矛盾的新特点,并寻求化解矛盾的有效途径,无疑是当前一项重要的理论任务和政治任务。现将一些学者的重要研究成果综述如下。 转型期人民内部矛盾的新特点 第一是物质利益矛盾突出。在计划经济体制时期,由于人们吃的是“大锅饭”,捧的是“铁饭碗”,分配上带有明显的  相似文献   

5.
在“一国两制”实践中,人民内部矛盾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两种不同性质的经济基础、政治上层建筑、社会意识形态并存是人民内部新的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矛盾的直接根源。其中两种不同性质经济基础并存是诸种矛盾最深刻的根源。必须坚持国家统一原则,“两制”长期共存、合理分权原则,用“一国两制”、发展经济、依法治国、沟通交流和宣传思想工作的方法,妥善处理“一国两制”实践中出现的人民内部矛盾。  相似文献   

6.
《党建》1994,(2)
新时期人民内部矛盾的特点韦英思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在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人民内部矛盾呈现出与以往不同的一些新特点:(1)更加广泛多样性。目前处在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轨过程中,又在政治、科技、文化领域进行广泛的...  相似文献   

7.
刘炳彦 《求贤》2011,(8):49-49
“当代中国正经历着空前广泛的社会变革。这种变革在给我国发展进步带来巨大活力的同时.也必然带来这样那样的矛盾和问题。社会矛盾运动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基本力量。我们要遵循社会发展规律.主动正视矛盾.妥善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最大限度激发社会活力.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  相似文献   

8.
在社会转型时期人民内部各种利益矛盾不可避免地经常地以不同形式表现出来,引发各种社会问题,使社会转型期成为人民内部矛盾的多发期。要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就必须认真检视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中人民内部矛盾的表现,分析其成因,妥善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动态稳定,积极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相似文献   

9.
江泽民同志最近指出:“正确处理新时期的人民内部矛盾,是一个涉及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全局性问题。”要求全党都要高度重视,各部门密切配合,发挥自己的积极作用,妥善处理新形势下人民内部矛盾,维护社会政治稳定的大局。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新形势下人民内部矛盾,是全党必须认真研究和正确解决的重要政治课题。武警部队作为维护社会政治稳定的重要力量,一定要认真学习贯彻江泽民同志这一重要指示,确保圆满完成维护社会政治稳定的各项任务。重视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以维护社会政治稳定,是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的一贯思想,也是我们党…  相似文献   

10.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完成改革和发展的繁重任务,必须保持长期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满腔热情地解决人民群众工作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要深入调查研究、区别不同情况,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正确运用经济、行政和法律等手段,妥善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特别是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矛盾,保持安定团结的局面。”这段论述表明,保持稳定是改革和发展的前提,只有在稳定的社会环境中才能推进改革发展,只有妥善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才能维护政治安定和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11.
当前整个社会正处于转型时期,人民内部矛盾呈现出新的变化。本文在分析我国人民内部矛盾在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领域的表现及原因的基础上,结合时代特点,提出了妥善处理物质利益矛盾、缓和干群矛盾、缓解人民内部的思想文化矛盾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我国正处于由“现代化”向“现代性”转变的过渡时期,现实生活中人民内部各种利益矛盾不可避免地引发了各种社会问题。要切实维护民众合法权益,就必须准确把握新时期人民内部矛盾的实质.通过优化利益协调机制、畅通利益表达机制、健全矛盾调处机制、完善权益保障机制等机制建设创新社会管理体系,达到在改革发展中解决矛盾,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实现社会的和谐稳定。  相似文献   

13.
当前,中国的改革开放正向纵深推进。改革开放在给我国发展进步带来巨大活力和动力的同时,也必然伴随这样那样的矛盾和问题。社会矛盾运动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基本力量。我们要遵循社会发展规律,主动正视矛盾,妥善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不断为减少和化解矛盾培植物质基础、增强精神力量、完善政策措施、强化制度保障,最大限度激发社会活力,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  相似文献   

14.
经过20年市场取向的改革开放,我国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轨已经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市场机制已经成为资源配置的主导体制,改革已经进入攻坚阶段。如何做好这一特定历史阶段的宣传思想工作,涉及到化解社会矛盾,减轻改革阻力,促进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15.
罗瑞锋 《学习导报》2011,(15):60-60
胡锦涛总书记在七一讲话中指出,我们要遵循社会发展规律,主动正视矛盾,妥善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不断为减少和化解矛盾培植物质基础、增强精神力量、完善政策措施、强化制度保障,最大限度激发社会活力,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省煤业集团作为担负打造全省能源保障主平台重任的大型国企,着力从“四个融入”做起,落实“三个最大限度”的总要求,切实做好信访维稳工作全局,致力于建设和谐的劳动关系、党群关系、干群关系和企地关系,为企业改革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相似文献   

16.
宋以海 《世纪桥》2007,(8):25-26
由于转型期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的巨大调整,人民内部矛盾出现了成因复杂化、矛盾主体多元化、多种矛盾相互交织的新趋向。正确把握并妥善处理这些矛盾,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践进程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党课》2009,(9):8-9
当前,我国改革发展的任务繁重,新中国成立60周年在即,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显得尤为重要。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努力营造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在经济体制转轨、利益关系调整时期,大量的社会矛盾主要是人民内部矛盾,  相似文献   

18.
耿仁胜 《党课》2006,(12):24-30
现实世界是充满矛盾的。当前我们为什么要强调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因为有诸多社会矛盾特别是错综复杂的人民内部矛盾需要处理,需要协调。正因为有矛盾,才要和谐;正因为要和谐,才要协调矛盾。人民内部矛盾是我国社会现阶段人际关系上的主要矛盾,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是政治生活的主题。正反两方面经验表明,坚持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主题,抛弃“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做法,始终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社会就和谐,事业就发展;否则,社会就动荡,现代化建设事业就会受挫折。  相似文献   

19.
车俊 《求是》2006,(17)
随着改革的深化,人民内部矛盾呈现出数量趋多、主体多元、原因复杂、处理难度加大等新特点。如何及时妥善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是摆在各级党委、政府面前的重要课题。河北省委、省政府坚持两手抓,一方面,坚持防范在先,按照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的要求,强调各级党委、政府和广大领导干部要坚持依法行政、民主决策、科学决策,努力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矛盾纠纷;另一方面,按照胡锦涛同志关于“建立健全社会矛盾纠纷调处机制,把人民调解、司法调解、行政调解结合起来”的重要指示和罗干同志关于“要高度重视各种调解工作在化解矛…  相似文献   

20.
艾青 《新长征》2008,(3):57-58
当前,随着振兴吉林老工业基地进程的加快、改革开放的深入、利益格局的调整、经济转轨和社会转型的推进,一方面有力促进了我省经济的快速发展,另一方面,由于社会成份日趋复杂化,各种新情况、新问题不断涌现,各种利益主体之间、新旧体制之间和新旧观念之间的矛盾凸显,深层次矛盾进一步显现,群体性人民内部矛盾不断增加,成为当前影响社会稳定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正确处理好群体性人民内部矛盾,切实维护社会稳定,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的政治责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