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老挝人民革命党原名老挝人民党,是老挝的执政党,也是老挝目前唯一一的政党。它成立于1955年3月22日,前身是上世纪30年代的印度支那共产党老挝地区支部,先后领导老挝人民进行了抗日斗争和抗法斗争。1951年开始筹建独立政党,1955年正式成立后,继续领导抗美救国斗争。  相似文献   

2.
《党史文苑》2006,(5):F0004-F0004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和三十年代,江西的工人运动,农民运动和武装起义轰轰烈烈,如火如荼。安源工人大罢工掀起了红色怒涛,八一南昌起义缔造了红色军队,井冈山斗争创造了红色根据地,瑞金成立了红色政权——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在江西的青山绿水之间,众多的革命旧址和遗迹,向人们讲述着昔日艰苦的斗争岁月和革命前辈不怕牺牲的斗争精神,  相似文献   

3.
徐平 《党史文苑》2008,(3):52-54
新中同成立后,根据军事斗争形势的需要,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的组织结构进行过多次调整。其中,从20世纪50年代末至80年代初,曾二三度设立中央军委办公会议,负责军委日常工作,对于加强军委领导。促进军队和国防建设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王阿寿 《党史文苑》2007,(10):17-19
上世纪二十年代土地革命时期,江西万安县的革命斗争基础较好,活动很有特色,尤其是1927年年底至1928年年初的万安暴动震惊中外。万安革命还与毛泽东、朱德领导的井冈山斗争有密切关系。毛泽东于1928年11月25日撰写的《井冈山的斗争》一文中,有四处提到了万安:一是在讲到湘赣边界的工作时,提到1928年初“和万安县委发生了关系”;二是在讲到各地地方武装,  相似文献   

5.
《学习导报》2012,(13):7-9
革命战争年代,"支部建在连上"是党的斗争力量不断壮大的基本经验;和平发展时期,充分发挥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是确保党的各项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根本途径。"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党员,党员看干部,干部看支书。"选好配强党支部书记,就抓住了支部建设的关键。本期我们为大家推出主题阅读"支部书记"。  相似文献   

6.
郝国  关维 《世纪桥》2002,(4):18-19
十九世纪二十年代后期,中国东北地区的广大人民,在我地下党组织的领导下,掀起一股强大的反对日本帝国主义在我国东北地区劫夺路权(即修筑“五路”斗争的浪潮)。这一反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与强权的斗争,已成为全国范围内爱国反帝斗争一个  相似文献   

7.
在戎马倥偬的战争年代,彭德怀是位“横刀立马”的大将军,然而,在政治斗争的风云变幻中,他却一直不能得志,先是被罢官,后又遭批斗,直至被迫害而死。纵观彭德怀的一生,中南海那道高高红墙恰如一道分水岭,将其半生的荣耀与半世的凄凉拦腰斩断……  相似文献   

8.
姚辛 《党史文汇》2007,(3):43-47
20世纪30年代,中国人民在两条战线上同外寇及国内反动势力展开不屈不挠的斗争:军事战线上,毛泽东、朱德领导的工农红军在以井冈山为中心的广大苏区英勇反击国民党的反革命军事“围剿”,取得了伟大的胜利;文化战线上,左联旗手鲁迅率领的左翼文艺战士在国民党统治区粉碎了敌人的反革命文化“围剿”,同样战果累累,谱写了光辉篇章。文化战线的反“围剿”斗争与苏区反“围剿”军事斗争相互关联、相互支持,两者密不可分。本刊《专题史话》专栏将连载左联史研究专家姚辛同志的《红色劲旅之歌——左联小史》一文,着重介绍文艺战线反“围剿”斗争的情况,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9.
饶武元  刘建光 《求实》2020,(3):4-17,M0003
"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是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一个重大政治论断。其根植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格,立足于百年大党长期探索执政规律的成功经验,反映了新时代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要求。蕴含的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等深厚理论逻辑是伟大斗争思想淬炼的根基;中国共产党在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百年征途中进行的革命、建设、改革等斗争历史逻辑显现了伟大斗争的政治历练担当;创造性地继承马克思主义斗争精神是伟大斗争得以"改变世界"的赓续。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复杂环境与挑战,中国共产党人尤其是领导干部坚定斗争意志、把握斗争方向、汲取斗争智慧、增强斗争本领是实践之需。  相似文献   

10.
何国珍 《党史文汇》2004,(12):41-41
胡志明从青年时代开始就在世界各地从事越南人民的民族解放斗争,尤其是在中国,几乎处处都留下了他闪光的足迹.然而,他和其他越南革命党人于 20世纪 30年代在中越边境的凭祥市的活动史料却鲜为人知.  相似文献   

11.
西安事变是以秘密战线方式运作的政治斗争,正是这一特点,致使事变中的事件、人物乃至史料和回忆都显得非同寻常地扑朔迷离。而叶剑英对"苦迭挞"的回忆就是其中之一。 叶剑英的"苦迭挞"回忆  相似文献   

12.
斗争思想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毛泽东日常谈话中有许多关于斗争的论述。毛泽东承认斗争,认为“互相斗争,这就是事物的矛盾”;敢于斗争,强调“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善于斗争,主张要“学会革命斗争的策略和办法”;坚持斗争,认为“坚持斗争就会胜利”;重视总结斗争经验,强调要“总结出一些规律性的东西来”。考察毛泽东日常谈话中的斗争思想,对于新时代继续弘扬“伟大斗争”精神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蓝建中 《党建文汇》2008,(10):38-38
对于经历过20世纪80年代初期的人来说,都不会忘记当时的社会治安形势和“严打”斗争“严打”是在中共中央和政府统一领导下,由各级党组织和各级政府牵头,组织各级公检法部门,集中时间、集中力量,开展的一场全国性严厉打击严重刑事犯罪的斗争。  相似文献   

14.
哈尔滨市同记商场,是哈市最大最早的民族商业企业,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早在三十年代初期,在中东铁路以及哈市皮鞋业工人斗争影响下,该店工人积极开展反剥削反压  相似文献   

15.
斗争能力作为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的力量最集中的体现,也是党攻坚克难和“为什么能”的关键密钥。认知斗争形势能力、把握斗争方向能力、预判斗争风险能力、揭示斗争规律能力和运用斗争策略能力构成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斗争能力,提升这一能力是化解风险挑战、破解改革难题、推进党的建设、满足人民期盼、实现民族复兴的现实需要。面对当前复杂严峻的斗争形势,不断强化党的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勇气锤炼、方法训练和实践锻炼,进一步深化斗争认识、坚定斗争意志、增强斗争魄力、讲求斗争艺术、丰富斗争经验是增强党的斗争能力,确保党长盛不衰、不断取得新胜利的必然之举。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主义“斗争”指的是事物内部或事物之间矛盾的对立统一关系。人在与自然界、社会和自我的斗争实践中彰显出斗争精神的三重价值意蕴,即斗争精神是实现生态和谐的不竭之源,是推动社会进步的有力保障,是寻求自我突破的力量支撑。中国共产党的斗争精神在党的百年斗争实践中孕育形成,在武装斗争、建设斗争、改革斗争、伟大斗争的历程中实现民族解放之路、创立中国社会主义之路、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路、开创民族复兴之路,走出了一条中国式的实践道路。斗争精神在中国的实践中“坚持人民至上”价值立场、践行“实事求是”的斗争原则、运用科学的方法策略、落实以增强本领的“自我革命和社会革命”,为新发展阶段继续开展伟大斗争积累了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17.
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指出:“在整风过程中,极少数资产阶级右派分子乘机鼓吹所谓‘大鸣大放’,向党和新生的社会主义制度放肆的发动进攻,妄图取代共产党的领导,对这种进攻进行坚决的反击是完全正确和必要的,但是反右派斗争被严重扩大化了,把一批知识分子、爱国人士和党内干部错划为‘右派分子’,造成了不幸的后果。”①这是党对反右斗争的  相似文献   

18.
朱红  戴秀丽 《前线》2024,(4):16-18
坚持发扬斗争精神是全党必须牢牢把握的重大原则之一,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遵循。新时代新征程,战胜前进道路上各种困难和挑战,依靠顽强斗争打开事业发展新天地,需要把握矛盾规律、树牢斗争意识,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自觉投身伟大斗争实践,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相似文献   

19.
程秀龙 《党史文汇》2013,(12):16-25
20世纪50年代,由解放军总后勤部提出、60年代由毛泽东肯定并完善的"三线建设"的战略决策,那是针对当时的国际形势,为应对外敌侵袭而做出的一项战略举措。  相似文献   

20.
中国共产党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全面深刻地总结了党带领人民为实现民族复兴的艰苦卓绝的光辉历程,对党的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作出了与时俱进的总结,成为在新的征程上全党全国人民凝心聚力、实现民族复兴的根本指南。《决议》的出台及其本身也蕴含着中国共产党人的斗争基因,阐明了中国共产党人明确的斗争方向、鲜明的斗争立场、坚定的斗争原则、科学的斗争方法,为新时代继续践行中国共产党人的斗争精神提供了重要遵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