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46年4月,晋察冀军区副参谋长耿飚,作为军调部第28调停小组的我方代表,和该小组的美方代表、国民党代表一起来到了战火纷飞的四平街。 当时,国民党军队在付出惨重代价后刚刚进占了四平。驻守四平的国民党军第71军是蒋介石的嫡系,全部美械装备。其中将军长陈明仁,字子良,是湖南省醴陵县洪源乡人,离耿飚的老家醴陵县黄达嘴乡,不到20里路。因此,两人是地道的老乡。 调停小组到四平的当天,陈明仁即举行了一个丰盛的宴会来欢迎他们。席毕,耿飚正欲辞行,陈明仁却神秘地对他说:“耿兄,请留步,我有话说。”众人散去后,陈明仁对耿飚说:“耿兄,人说有缘千里来相会,想我们从湖南到东北,何止千里,你我今天在四平相会,也算缘份罢!我想与耿兄同榻而眠,作彻夜长谈,你意下如何?”耿飚有些犹豫。“这个……怎么,耿兄连这点面子都不给我吗?”陈明仁再三相请,耿飚推托不掉,转念一想,聊聊就聊聊,各抱各的主义,看你能谈出什么名堂来。  相似文献   

2.
1949年9月中旬.毛泽东对前来北平参加新政协会议的陈明仁说:“新政治协商会议就要开幕了.各方面的代表人物都有.唯独缺少蒋介石的嫡系将领.你是第一个.你来了.代表性就全面了。”陈明仁是国民党军著名将领.他在长沙率部起义后.成了人民解放军第五十五军军长。  相似文献   

3.
在中国近现代史上,有一位驰名中外的名将。他英勇善战,戎马生涯50载,在国共两党军队中各奋战25年。在国民党军队中,他官至中将兵团司令;在共产党军队中,他官至上将兵团司令员。这位蜚声天下的名将,就是1949年8月4日和国民党长沙绥靖公署主任程潜一起,毅然率数万官兵高举义旗、声震神州的陈明仁将军。 “要去,我一定要去” 1923年3月,以孙中山为大元帅的革命大本营在广州成立。次年春,孙中山大元帅府军政部长程潜派员往湖南招收陆军讲武学堂新生。布告一出,许多热血青年奔走相告,招生的消息很快就传到了湖南醴陵市东乡的洪源乡洪源村。这里,有一位早已对军事生涯羡慕不已的青年,他叫陈明仁,当时只有21岁,是一个在长沙城里读过几年中学的乡下教书先生。 “娭毑,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让我投军去吧!”陈明仁向掌管着家庭内外诸事大权的祖母提出了投笔从戎的要求。 “不行!”祖母用锐利的目光扫了孙子一眼。声色俱厉地说,“你好不容易才当了个教书先生,却还人心不足,还想要出远门,去读军校。作梦!” “要去,我一定要去!”陈明仁坚持着。 “不准,我就是不准!”祖母毫不退让。 处于夹缝中的陈明仁的父亲陈保廉,左右为难。他理解儿子的  相似文献   

4.
在跟随毛泽东参加革命的众多的湖南老乡中,有一位“将军大使”深得毛泽东的喜爱和赞赏,见面后常戏称他“小老乡”。他就是在新中国外交战线上作出过重大贡献的原外交部副部长、中联部部长、国防部长耿飚。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亲自调耿飚到外交部工作。耿飚成为首批驻外国的“将军大使”之一。 1949年冬季的一天,在北京中南海毛泽东的办公室,周恩来向毛泽东汇报近期外交工作的情况。 听了周恩来的工作汇报,毛泽东点燃一支烟,说道: “我们的外交工作要  相似文献   

5.
1988年5月,一个美国商务代表团访问我国,其中夏威夷亚洲问题顾问德穆克先生派人送了一张名片给耿飚将军,并要求会面。由于耿飚正忙于其他公务,德穆克未能如愿。于是,他在回国之前又托人转交给耿飚一本厚厚的影集,扉页上用英文写着:“献给无所畏惧的领导——耿飚。”  相似文献   

6.
1988年5月,一个美国商务代表团访问我国,其中夏威夷亚洲问题顾问德穆克先生派人送了一张名片给耿飚将军,并要求会面。由于耿飚将军正忙于其它公务,德穆克先生的要求未能如愿。德穆克先生在回国之前又托人转交给耿飚将军一本厚厚的影集,扉页上用英文写着:“献给无所畏惧的领导──耿飚。”德穆克先生是谁?他又为什么这样称呼耿飚将军呢?翻开影集的第一页,一张耿飚将军与一位美国军人的合影展现在面前。看着这张照片,耿飚将军又想起了40多年前一段往事。一1944年8月,耿飚在延安中央党校的学习已经告一段落。贺龙曾考虑把他调到抗大五…  相似文献   

7.
将军,重返黄鹤地 1949年岁末的一天下午,一位身穿中国人民解放军制服的中年人,迈着军人的步伐,走进武昌黄鹤楼下戈甲营的一条小巷里。他边走边留心察看着小巷里的各家门牌号码,突然在一户人家的门前站住了,他从衣袋里掏出一张字条看了看,确认无误,举手轻轻地敲响了这家的板门。 稍顷,门开了,一位满头银丝的大妈走出门来,她默默打量着站在门口风雪中的解放军,和和气气地问:“大军同志,你找谁呀?” “妈,你老不认得我啦?我是你的儿子修权呀!”伍修权异常激动地伸出手,紧紧地握住分别了20多年的母亲温暖的双手,他大声地说,“妈,我回来了。” “哦,你是老四,妈盼你盼了20多年,这下可把你盼回来了。”这意外的惊喜,使这位饱经风霜的母  相似文献   

8.
“只要他站过来就行了,我们还要重用他”——毛泽东给陈明仁服下定心丸 解放军大军南下,大势所趋,人心所向,湖南问题和平解决的形势日趋明朗。但由于国民党败退湖南,三湘大地汇集了中央军、桂系军阀及其他党政军、警宪特机构人员,鱼龙混杂,十分复杂。实现和平的道路仍然曲折。程潜、陈明仁两将军要下定决心做一次180度的大转弯,改弦更张,也非易事。此时的陈明仁,虽然愿意高举义旗,走和平道路,但自忖1947年6月坚守四平之战,受到蒋介石嘉奖,担心共产党不会宽容他。  相似文献   

9.
朱玉  吴杰 《世纪桥》2006,(4):37-38
2005年6月22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在人民大会堂会见武警部队第一次党代会代表和第八届“中国武警十大忠诚卫士”时,用双手紧紧握住独臂英雄丁晓兵的左手,亲切地勉励他说:“你是党和人民的功臣,希望你保持荣誉,为党和人民再立新功!”这是一份亲切的关怀,这更是一段绵延20年之久的深厚关爱。20年前的1985年,也是炎热的6月,首都军民6000多人出席了“祖国为边陲优秀儿女挂奖章”大会,当时任共青团中央第一书记的胡锦涛同志主持了这次大会。  相似文献   

10.
老一辈革命家耿飚同志的夫人赵兰香曾在回忆文章中讲过一个故事:1991年,从领导岗位上退下来的耿飚,到抗日战争期间驻守过的甘肃某县去看望父老乡亲。当晚,耿飚住的县招待所外人声鼎沸,黑压压来了一群告状的老百姓,纷纷诉说他们对县乡干部的不满,怎么劝说也不肯离去。离开那天,耿飚接见了当地所有的主要领导同志。他心情十分沉重地  相似文献   

11.
陈明仁上将,字子良,1903年生于湖南醴陵,祖辈为农.黄埔一期,原国民党陆军中将.曾任国民党71军军长,第一兵团司令,华中“剿总”副司令等要职.1924年底,陈明仁毕业于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后,参加国民革命军第二次东征,在惠州战役中,陈明仁以其勇誉满全军.此后,他的官衔得到晋升,1931年28岁时,既任旅长,两年后任师长.陈明仁性格倔强,居功自傲,特别是对待上级,就是在蒋介石面前,也不忍气吞声.在抗日战争中,陈明仁英勇善战,累建奇功.  相似文献   

12.
走进耿大姐办公室,跃入我眼帘的是挂在墙上的她父亲耿飚将军题写的一幅字画:凭科学头脑剪裁山河美景,靠勤劳双手描绘日月新天。这苍劲有力的字迹反映了耿飚将军刚毅、果敢的性格,也凝聚着对女儿的教育、鼓励和期望。  相似文献   

13.
走进耿大姐办公室,跃入我眼帘的是挂在墙上的她父亲耿飚将军题写的一幅字画:凭科学头脑剪裁山河美景,靠勤劳双手描绘日月新天。这苍劲有力的字迹反映了耿飚将军刚毅、果敢的性格,也凝聚着对女儿的教育、鼓励和期望。  相似文献   

14.
《湘潮》2012,(11):F0003-F0003
醴陵位于湖南省东部,东汉初置县,距今2000多年历史,1985年撇县设市,现辖26个乡镇、4个街道办事处、1个经济开发区、1个示范区,总面积2157平方公里,总人口104万。盛产陶瓷、花炮,是世界釉下五彩瓷原产地、中国“国瓷”、“红官窑”所在地和花炮祖师李畋故里,是“中国陶瓷历史文化名城”和“中国花炮之都”。醴陵,历史悠久、人文厚重。自古为湖湘名邑,英才辈出,是李立三、左权、宋时轮、耿飚、程潜、陈明仁等一批革命先驱的家乡,是汤飞凡、袁昌英、李石岑、黎澍、李铎等学者名人的故里,还是全国著名的内地侨乡。  相似文献   

15.
计调陈明仁     
黎丰 《湘潮》1987,(11)
1949年2月18日,国民党第一兵团司令官陈明仁从汉口调来长沙。这是关系程潜、陈明仁能否起义的关键一着。如果没有陈明仁率部来湖南协助程潜掌握军权,程潜很难起义;而陈明仁如果不调来长沙,他也不可  相似文献   

16.
疾风知劲草──耿飚“文革”中轶事蔡华同耿飚,一位受人尊敬的老革命家。他之所以受人尊敬,并不仅仅由于拥有辉煌的革命经历和担任过一系列重要职务——从红军到人民解放军的高级将领、我国首批驻外大使之一、外交部副部长、中联部部长、中共中央委员、政治局委员、国务...  相似文献   

17.
《清风》2018,(1)
正耿飚是谁?何为"耿飚之问"?耿飚是已故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政治家、外交家,曾任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国防部长、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解放战争时期,他与杨得志、罗瑞卿领导的"杨罗耿兵团",曾参加过平津战役、太原战役、宁夏战役,为解放全中国做出了重要贡献。1991年,耿飚回到当年战斗过的陇东某县。话说当地的老百姓听说老首长回来了,纷纷来看望他,还  相似文献   

18.
《广东党史》2010,(9):53-53
2010年6月23日,是原国务院副总理、全国人大副委员长耿飚去世十周年。八年抗战,他保卫陕甘宁,收复张家口;解放战争中,他是著名的“杨罗耿”兵团的参谋长;新中国成立后,他是第一位驻西方国家的“将军大使”。  相似文献   

19.
冬日的晨光播洒大地,中南海又迎来繁忙的一天。“老张,欢迎你到中南海来做客。”2006年11月30日8时许,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中南海他的办公室里,热情地握着临猗县北景乡石家庄村党支部书记张占胜的双手。置身于总理的办公室,望着温家宝和蔼可亲的笑容,衣着简朴的张占胜激动得一时不知说啥好,只是不断地搓着双手。“请坐,快请坐。我昨天傍晚听说你来了,还带来自家种的苹果。谢谢你这么大老远从山西来看我。”听着温家宝亲切的问候,张占胜的拘束一扫而光。他拿起随身带来的红富士苹果说:“总理,我这次到北京,主要是实现我上次见您时的愿望,请您…  相似文献   

20.
正1991年,从领导岗位退下来的耿飚赴革命老区看望陇东人民。当晚,耿飚住在庆阳县招待所,群众闻讯从四面八方赶来看望他,但也有一部分人是来告状的,怎么劝也不愿离去……看到这种情景,耿飚心情十分沉重。在离开的那天早上,耿飚接见了县里的领导,到场的还有甘肃省顾问委员会负责同志。耿飚给大家讲述了一段故事:50年前,三八五旅驻防时,部队的一个战士犯了严重错误,部队决定按纪律枪毙他。当准备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