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早在今年7月底,东盟与美国签署了<实施加强东盟-美国伙伴关系行动计划框架文件>.该框架文件是2005年11月东盟和美国发表的<关于加强东盟-美国伙伴关系联合声明>的后续行动计划,涵盖了2006年至2010年东盟和美国全面加强双边关系与合作的行动安排.  相似文献   

2.
受台风影响而被推迟的第12届东盟首脑会议和第2届东亚峰会终于在1月13-15日在菲律宾第二大城市宿务举行.会上,东盟10国领导人做出三大历史性决定:提前5年建成东盟共同体、启动东盟宪章制定进程和通过《东盟反恐公约》.从中不难看出,东盟在深化合作、长远规划和制度化建设方面正在迈向更快、更紧密的一体化新层次.  相似文献   

3.
中国大陆和台湾产业内贸易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全球经济一体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特征,也是世界经济发展的主流,但是全球经济一体化在促进贸易自由化的同时,贸易摩擦与争端也与日俱增。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尤其是双边区域一体化,不仅可以使贸易摩擦尽量最小化,还可以大幅降低流通成本,实现互惠互利,共赢发展。两岸贸易近几年呈现增长态势,产业内贸易发展迅速。为了深化双方经济全面整合,两岸积极探讨协商促进经济一体化的合作方式。2010年1月,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第一次两会专家商谈在北京举行,  相似文献   

4.
张颖 《法制博览》2013,(7):11-12
本文对中国在参与区域经济合作之中存在的问题,优势和政策选择做出了分析,认为中国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积极参与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同时,也应当稳步地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协作,中国政府必须采取相应的对策,以实现规避多方框架协议的困难、渐进扩充中国产品出口的自由市场、强化中国在世界经济政治事务中的地位和影响等目标。  相似文献   

5.
台湾加入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可能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2001年11月,中国与东盟10国达成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共识,并于2002年11月签署了《中国与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决定到2010年建成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台湾当局声称这是大陆对台“经济战”的开始,并将加入自由贸易区作为其当前首要工作之一。本文从台湾谋求加入东盟自由贸易区的背景人手,对各方面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探讨其加入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6.
刘箫锋  刘杨钺 《国际展望》2022,14(2):123-147
跨境数据流动是全球数字经济的重要基础,也是全球治理的新兴议题。在数字经济发展和东盟区域一体化的趋势下,东盟从统筹数字经济发展与数据保护入手,着眼于提升东盟国际竞争力和话语权,制定并完善跨境数据流动治理机制。这一机制的构建始于新加坡对数据保护规制的探索,基于东盟个人数据保护框架,在东盟数字一体化总体框架下制定数字管理框架,并以“东盟示范合同条款”和“东盟跨境数据流动认证”两大关键手段促进机制落实。该机制具有灵活性、包容性和指导性的特征,有利于促进东盟地区数字经济发展,降低谈判成本与合规成本,获得更多全球竞争优势。对于中国而言,在与东盟跨境数据流动治理机制合作对接方面具备可能性和可行性,需要充分认识和评估东盟机制对世界数字治理的影响、对地区数字经济秩序的挑战,推动中国与东盟之间的数字经济合作。  相似文献   

7.
<正>东盟成立于1967年,经四次扩盟,于1999年实现东南亚十国全体入盟,成为重要区域合作组织。2003年第九届东盟峰会发表《东盟协调一致第二宣言》,宣布将于2020年建成政治安全、经济和社会文化三大共同体的目标,这标志着一体化进程正式启动。2007年第12届东盟峰会决定将共同体建设提前到2015年。此后,共同体建设始终是历次东盟  相似文献   

8.
2001年中国与东盟一致同意在10年内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是东亚地区至今在区域合作方面的最大突破。而湄公河开发作为该合作框架中的重点领域,必将成为亚洲经济一体化的雏形,同时也符合东盟自由贸易的原则。  相似文献   

9.
在冷战后亚洲经济日益崛起的背景下,地区贸易制度框架的构建,成为演进中的亚洲地区秩序和地缘政治版图上的重要内容与显著特征。亚太经合组织与"APEC方式","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与"东盟方式",双边自贸协定与自贸区建设,制度竞争与制度制衡,是地区范围内国家间互动关系日益"制度化"的集中体现,也是地区秩序变化和演进的重要表征。对于中国而言,积极适应地区经济一体化和制度框架下合作的发展趋势,统筹兼顾"双边和多边机制"两条路径,主动参与构建地区性组织和机制,塑造地区贸易规则,是提升自身在地区贸易领域制度性权力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0.
今年1月中旬,第12届东盟峰会和第2届东亚峰会在菲律宾的宿务闭幕。东盟与中国、韩国、印度等举行了首脑会谈。东盟与中国达成协议,把自由贸易协定扩大到服务领域等,从而使以东亚为中心的亚洲区域内经济一体化的动向呈现加速发展的势头。外刊纷纷指出中国在亚洲甚至世界上的影响力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