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9年5月14日,国务院颁布关于支持加快建设海西经济区的意见,并强调要“从维护中华民族核心利益、促进祖国统一的大局出发,牢牢把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主题,着力推进两岸交流合作,促进两岸互利共赢”。两岸的高层的积极态度和一系列的举措为两岸文化进一步交流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党建》2009,(7)
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5月26日在同中国国民党主席吴伯雄举行会谈时强调,推动两岸关系在新的起点上向前发展,需要我们站在全民族发展的高度,审视世界发展潮流,看清两岸关系  相似文献   

3.
2009年5月26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会见中国国民党主席吴伯雄和他率领的国民党大陆访问团全体成员,并同吴伯雄举行会谈.  相似文献   

4.
2007年10月,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以“中国将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为题,具体阐述了中国政府的和平发展战略。报告指出:“这是中国政府和人民根据时代发展潮流和自身根本利益作出的战略抉择。中华民族是热爱和平的民族,中国始终是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力量。”和平发展,这是中国对全世界再一次的庄严宣告和郑重承诺,也是中国政府必将长期坚持的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5.
巩固深化两岸关系 开创和平发展新局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毅 《求是》2012,(8):19-21
对台工作在党和国家工作中具有全局性、战略性的重要地位。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下,对台工作不断开拓进取,开创了两岸关系前所未有的和平发展新局面。当前,我们正抓住机遇,继往开来,巩固和深化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继续为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创造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6.
2009年5月26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会见中国国民党主席吴伯雄和他率领的国民党大陆访问团全体成员,并同吴伯雄举行会谈。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国际国内大势,准确把握两岸关系发展大势,提出了许多富有创见的新理念新举措。当前,两岸交流继续深化,但也面临挑战和不确定因素。习近平认为,在这样的背景和形势下发展两岸关系,开展对台工作,要从中华民族整体利益高度出发,不断促进两岸各领域多方位交流,实现两岸共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要始终坚持"九二共识",坚决反对和遏制"台独"分裂活动;在一个中国原则下,两岸可以对长期存在的政治分歧问题进行平等协商,作出合情合理安排,为破解两岸政治分歧逐步创造有利条件。面对当前两岸关系面临的一些新情况新问题,我们应该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两岸关系和对台工作的系列讲话精神,切实贯彻中央决策部署,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对台方针不变,坚持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和祖国统一进程的规划和目标不变,攻坚克难,巩固和深化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促进祖国统一进程。  相似文献   

8.
李琦 《党的文献》2017,(1):39-49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国际国内大势,准确把握两岸关系发展大势,提出了许多富有创见的新理念新举措。当前,两岸交流继续深化,但也面临挑战和不确定因素。习近平认为,在这样的背景和形势下发展两岸关系,开展对台工作,要从中华民族整体利益高度出发,不断促进两岸各领域多方位交流,实现两岸共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要始终坚持"九二共识",坚决反对和遏制"台独"分裂活动;在一个中国原则下,两岸可以对长期存在的政治分歧问题进行平等协商,作出合情合理安排,为破解两岸政治分歧逐步创造有利条件。面对当前两岸关系面临的一些新情况新问题,我们应该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两岸关系和对台工作的系列讲话精神,切实贯彻中央决策部署,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对台方针不变,坚持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和祖国统一进程的规划和目标不变,攻坚克难,巩固和深化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促进祖国统一进程。  相似文献   

9.
实现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是两岸同胞的共同利益所系、共同责任所在。经过两岸同胞长期共同努力,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已经具有更为坚实的基础、更为强劲的动力、更为有利的条件,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我们再次呼吁,两岸同胞团结起来,牢牢把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主题,共同开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新局面,共同促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相似文献   

10.
胡锦涛主席在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三次会晤上发表重要讲话,对世界大势与中国对外战略作出了新的深刻阐述,鲜明地提出了促进世界和平发展的“四个大力”主张:  相似文献   

11.
“和平发展”已经成为中国国家发展战略重要内容之一。确立“和平发展”的国家战略是从中国国情、社会制度、国际大趋势和现实要求出发的,这是一条正确的和惟一能确保中华民族复兴的对外发展道路,也是当代中国对国际社会的庄严承诺。  相似文献   

12.
和历史上许多大国的“战争崛起”不同,中国的战略选择是“和平发展”,国际国内为中国的和平发展提供了许多有利条件,但和平发展并非易事。中国的发展还面临着许多挑战,我们要采取切实的措施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相似文献   

13.
十七大报告在阐释我国的外交理念时指出,“中国将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P46)。这一理念奠定了新时期中国外交的基本方略。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是中国政府和人民根据时代发展潮流和自身根本利益作出的战略抉择,走和平发展道路将是中国今后很长一段时期内的基本外交理念。  相似文献   

14.
赵可金 《前线》2017,(11):152-157
党的十九大报告在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基础上,明确提出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并将其作为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总任务。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是中国与世界关系发生历史性变化的必然产物,符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需要;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强调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理念,为中国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外交关系指明了方向,具有广泛的适应性和广阔的前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国对应对全球共同挑战和建设美好世界而提出的"中国方案",是中华文明智慧的创新和发展,内涵丰富,底蕴深厚,有着强大的生命力,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创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和文化创新的重要体现。  相似文献   

15.
张杰栋 《唯实》2009,(1):12-15
作为一种思想体系,和平发展战略思想源于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的深切领悟、对时代主题的科学判断、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不懈探索、对中华文明传统的批判和传承、对大国兴衰历史教训的深刻分析和总结。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党的几代领导集体始终坚持根据每个历史阶段的国际国内形势,不断丰富和平发展的内涵,使这一战略思想呈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并不断趋于成熟。  相似文献   

16.
马坤 《理论研究》2012,(3):60-63
战争是世界格局嬗变的一个重要机制,对既有世界模式不仅具有特定的表达和强化功能,而且在建立世界新秩序上具有重要的塑造和转化功能。中国和平发展道路以独立自主为前提,以和平、合作为追求,但决不畏惧和放弃战争,对侵犯中国国家利益的破坏活动给予坚决回击。这种战争正义观超越了西方传统“战争一崛起”逻辑,在推进国际民主正义与建设和谐世界中将形成强大的价值引领效应。  相似文献   

17.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领导干部要把深入改进作风与加强党性修养结合起来,自觉讲诚信、懂规矩、守纪律。这一要求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指导性,是我们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做好各项工作的行动指南。县域要实现跨越发展,就必须落实好这一要求,进一步加强作风建设,提升广大党员干部党性修养,提高推动发展的能力和水平。  相似文献   

18.
李小平 《新长征》2007,(11):40-43
胡锦涛总书记今年6月25日在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进修班发表重要讲话时指出,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做到“四个坚定不移”,即坚定不移地坚持解放思想,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坚定不移地促进科学发展、社会和谐,坚定不移地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奋斗。联系实际学习贯彻总书记关于“四个坚定不移”的重要论述,  相似文献   

19.
这次会议的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关于加强领导干部党性修养、树立和弘扬良好作风的重要讲话精神,学习习近平副主席在我省考察时关于学习和弘扬焦裕禄精神、切实改进干部作风的讲话精神,对开展“讲党性修养、树良好作风、促科学发展”教育活动进行动员部署,促进全省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大力弘扬焦裕禄精神,进一步增强党性、改进作风,为实现河南发展新跨越、开创中原崛起新局面提供坚强保证。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是我们党的一个重要理论创新。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就抓住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强大动力,树立共同理想,就突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的精神支撑,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就把握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社会主义荣辱观,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优秀革命道德与时代精神的有机结合,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就打牢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