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董宝瑞 《党史博采》2006,(10):34-38
中国共产党建立以后,在留学法国期间加入中国共产党的王若飞,与“南陈北李”——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陈独秀、李大钊建立了比较密切的联系,先后在李大钊、陈独秀领导下工作,从而成为中国共产党的坚贞战士和卓越的领导人之一。  相似文献   

2.
一 中国共产党的创立,被毛泽东称为"开天辟地的大事变".在这一震撼中外的大事变中,张国焘作为北京共产主义小组的代表出席了党的"一大",并被推为大会主持人,参与中国共产党的创建领导工作,也起到不少积极的作用.不能因为张后来成为共产党的叛徒而隐讳这段历史;中国共产党的创立也不会因张后来的沦落、叛变而有损她的伟大意义.而张国焘作为中国早期初步具有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在"五四"新文化运动和中共筹建时期虽属活跃但不甚著名的人物,在中共"一大"上为什么会被代表们推为大会主持人?  相似文献   

3.
《新长征》2021,(1)
在中国早期的马克思主义者中,陈独秀、李大钊影响甚巨,当时被誉为"南陈北李",他们二人也是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当时北大校园里的青年学生中曾流传这样两首诗:"北大红楼两巨人,纷传北李与南陈;独秀孤松(李大钊笔名)如椽笔,日月双悬照古今。""北李南陈,两大星辰;漫漫黑夜,吾辈仰承。"这两首诗把陈独秀、李大钊联结在一起,并比拟为"悬照古今"、被一代人仰承的"日月星辰"。  相似文献   

4.
陈独秀、李大钊作为中国共产党的两位主要创始人,享有"南陈北李、相约建党"的美誉。他们对中国是否建立无产阶级政党的问题不约而同地作出了肯定地回答,对政党的指导思想、组织原则、基本纲领和奋斗目标等方面也有独到见解。他们的建党思想不仅对党的成立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而且对党的建设也不乏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正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法租界望志路106号召开。出席党的一大的共有15人,其中的13人是全国58位党员的代表,另两人是共产国际的代表。鲜为人知的是有7个人,虽然没参加党的一大,却与党的一大有关。值此庆祝建党100周年之际,特把这7个人分别简要讲述如下,供读者备忘。两位中国共产党创始人"南陈北李"因何没参加党的一大所谓"南陈北李",是指陈独秀和李大钊。  相似文献   

6.
中国共产党的建立,是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创建中国共产党的过程中,共产国际和中国一批具有共产主义觉悟的先进分子都作出了多方面的努力和贡献,“南陈北李”就是其中最著名的代表。“南陈”(陈独秀)和“北李”(李大钊)虽然都没有出席中共一大,但他们是党的主要创始人。  相似文献   

7.
陈独秀、李大钊没有参加中共“一大”,是历史上的一些偶然因素造成的。当时陈独秀担任广东政府教育委员会委员长,又兼任大学预科校长,因为正在争取一笔巨款修建校舍,如果他离开广州,这笔款子就会落空,所以未能出席“一大”。而李大钊当年担任北京八校的教职员联谊会议的主席,正在领导索薪斗争和暑期会务,也不能离开北京。 陈独秀、李大钊虽然没有参加中共“一大”,但并不影响他们作为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的历史地位。有一个“南陈北李,相约建党”的说法,经过大致是这样的:  相似文献   

8.
中共党史上有"南陈北李,相约建党"之佳话。"陈"是指陈独秀,"李"是指李大钊。"南陈北李"之并称,彰显了陈独秀和李大钊在当时的地位、作用和影响力。两人的姓前之所以冠之以"南"和"北",并非单指陈为安徽安庆人,属南方,李为河北乐亭人,属北方,而主要是指建党时期陈独秀在上海、广东,而李大钊在北京,从事一项共同的伟大事业:两人一南一北,交流往来,研究了中国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名称、纲领、组织筹备等问题,最终建立起了中国共产党。  相似文献   

9.
谭译 《党史纵横》2001,(3):8-11
在中国共产党80年奋斗史上,陈独秀是第一位既有大功又有大过的争议人物.在"五四运动"和建党初期,他是"五四运动的总司令"、思想界的明星和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那时候"南陈北李"的业绩和人格曾令多少有志青年所仰慕啊!然而,曾几何时,由于他的右倾机会主义错误,几乎完全断送了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尽管如此,有一点是没争议的,那就是陈独秀仍然不失为一个伟大的爱国者,他的有生之年对辽宁的关注便是有力的证明.  相似文献   

10.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具有划时代的历史意义,它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在党成立的过程中,被称为"南陈北李"的陈独秀和李大钊做了最突出的贡献,但他们却都没有参加这次大会,其原因一直是史学工作者关注的焦点,关于中国共产党的主创始人之一李大钊未能参加"一大"的原因,史学界也曾作出过很多探讨,但一直未能形成共识,下面对这一问题提出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11.
中国共产党正式成立于 1921 年 7 月 23 日.中共各地的早期组织,则是由陈独秀、李大钊分别在南方和北方发起并先后建立的,史称"南陈北李,相约建党". 在党史著述和报刊宣传中,多数人认为在上海成立的中共第一个早期组织就叫共产党.其实,刚成立时的中国共产党叫作社会党,随后才改称共产党的.当时,欧洲社会主义政党的名称多为社会党或工党.  相似文献   

12.
中国共产党正式成立于1921年7月23日.中共各地的早期组织,则是由陈独秀、李大钊分别在南方和北方发起并先后建立的,史称“南陈北李,相约建党”. 在党史著述和报刊宣传中,多数人认为在上海成立的中共第一个早期组织就叫共产党.  相似文献   

13.
《湘潮》2021,(8)
正中国共产党从成立到今天已经走过了百年。回首百年,我们自然特别注意中共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因为它定下了党的纲领,选举了组织机构负责人。中共一大几乎集中了全党的精英,尽管相约建党的"南陈北李"没有与会,但来自6个不同党的早期组织的13个代表的建党思想、理论水平、组织能力和个人才华,完全可以代表当时的中共组织,这是确切无疑的。参加中共一大的湘籍代表多达4人(仅次于鄂籍代表5人),分别是毛泽东、何叔衡、李达和周佛海。  相似文献   

14.
<正>李大钊,生于1889年10月29日,为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1927年4月6日,李大钊等60余人在苏联大使馆被奉系军阀逮捕。作为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和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作为"南陈北李,相约建党"的建党主要人物之一,李大钊被捕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各界的营救行动。被捕的当天下午,李大钊就被讯问。在狱中,李大钊并不是倔强的硬碰硬,而是采取  相似文献   

15.
陈独秀是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他为中国共产党的创建作出了伟大的历史性贡献,他和李大钊“南陈北李,相约建党”,世所称誉。关于陈独秀建党的史实,无数著作都有所论述,但陈独秀创建党的整个过程以及他的政治思想轨迹,却鲜为人知。陈独秀曾经先尝试筹建社会主义者同盟,作为酝酿政党的先声,然后组织社会共产党,可以说是中国共产党的前身。不久,又很快地将社会共产党正式定名为中国共产党。这可称之为陈独秀建党的“三部曲”。  相似文献   

16.
苗体君 《世纪桥》2006,(7):41-45
何叔衡是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是中共“一大”湖南长沙共产主义小组的代表之一。但最近阅读“一大”代表张国焘撰写的《我的回忆》一书上册时,发现书中否定何叔衡的“一大”代表的资格。张国焘在书中写道:“湖南代表是毛泽东与何叔衡。何叔衡是一个读线装书的年长朋友,常常张开大嘴,说话表情都很吃力,对马克思主义懂得最少,但显出一股诚  相似文献   

17.
李汉俊脱党与被开除党籍的历史考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汉俊对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有着特殊的贡献.中共"一大"后不久,李汉俊就离开了上海,从此他便脱离了中国共产党,1924年中共中央正式宣布将其"开除"出党.李汉俊为何脱党?又为何被开除出党?文章认为李汉俊被开除出党,原因是个人性格、政见上与陈独秀、张国焘的分歧造成的,最直接的原因是张国焘对于他的打击与迫害.  相似文献   

18.
“南陈北李相约建党”一直是中国党史学界公认的推动建党的重要酝酿和准备工作之一。但陈独秀、李大钊是否在赴天津途中酝酿建党,推动南陈北李建党的第一位苏俄使者是谁,陈独秀在上海是怎样推动中共发起组成立的?笔者通过考证,对这些问题进行了进一步解读。  相似文献   

19.
陈独秀和李大钊因何没有参加中共『一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中国共产党的创建过程中,陈独秀与李大钊是发挥了重要作用和影响最大的两位人物,他们一南(上海)一北(北京),在党史上被称为"南陈北李".我国第一个共产主义小组就是陈独秀于1920年8月在上海建立的,陈独秀还草拟了<中国共产党宣言>.上海遂成为当时全国筹备建党的活动中心,上海共产主义小组实际上起到了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筹备组的作用.李大钊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奠基人,是第一个全面系统地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人.  相似文献   

20.
毛泽东和周恩来,这两个人是不可分离的. 在中国近现代历史上,常常有两人并称的例子.比如太平天国的洪杨(洪秀全、杨秀清),戊戌维新运动的康梁(康有为、梁启超),辛亥革命时期的孙黄(孙中山、黄兴),中国共产党建党前后的"南陈北李"(陈独秀、李大钊)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