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代贵州》2011,(22):55-55
胡锦涛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指出。必须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着眼提高民族素质和塑造高尚人格,以更大力度推进文化改革发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进行文化创造,让人民共享文化发展成果。  相似文献   

2.
张茂林 《党建》2013,(5):F0004-F0004
作为内蒙古自治区的重要节庆之一,昭君文化节在自治区首府呼和浩特市已连续成功举办了十三届。自治区十一届政协常委张茂林在研究历史名人王昭君的十多年过程中,将昭君出塞的历史典故升华为“昭君文化”,系统总结出“弘扬昭君文化,增强民族团结,维护世界和平,推动经济发展,构建和睹社会”的理论课题。  相似文献   

3.
戴立然  张德山 《奋斗》2001,(12):46-48
知识经济初见端倪,一个全新的时代已经到来。作为一个城市.如何在这个崭新的时代,把握制高点,找准切入点,实现创新,加速发展,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解决问题的落脚点,就是文化。这种文化是广义的文化,创新的文化,既是我们所要把握和寻找的制高点和切入点。要发展这种文化,我们认为,最为重要的是要明确和理顺“城市文化与文化城市”之间的辩证关系。  相似文献   

4.
我们今天的文化建设,需要有文化自觉与文化主动。文化自觉与文化主动,代表着民族文化的觉醒。十七大报告对于文化建设理论的新概括,对于文化建设实践的新设想,是党在文化发展战略上的新发展和新起点,是执政党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5.
《北京支部生活》2007,(4):15-15
创办单位:怀柔区龙山街道西园社区党支部 主要做法:怀柔区龙山街道西园社区党支部,通过“社区文化苑”这个活动载体服务社区居民。一是倡导文明新风。文化苑由《西园新风报》编辑组、邻里情书画兴趣组、文明新风宣传组等组成,为社区居民充分展示才艺、交流思想、沟通邻里情、宣传文明新风搭建平台。二是建立老干部活动站,真情服务老干部。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七大提出要提高国家的文化软实力,既符合时代发展要求,又符合当前中国的实际,是与时俱进的体现。文化软实力的提升关键在于和谐文化的建设,二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随着现代文明的进步和信息传媒的快速发展,各地别出心裁,积极探寻体现本地区独具特色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产业优势,地域文化、民族文化、宗教文化等,精心包装。实施名牌战略,带动地区经济社会全面进步。海北藏族自治州祁连县独具慧眼,把发掘和推介地名文化。突出地名文化内涵作为提升县域文化品位,打造旅游文化品牌,促进民族经济发展的新资源和重要战略,从去年10月开始,邀请省内外专家、学者,全方位、多层次进行民族民间文化的普查搜集和整理,开展《地名文化释义》考证、编撰工作。  相似文献   

8.
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进一步增强全社会的文化自觉。要进一步增强地方各级领导干部的文化自觉,把文化发展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进一步增强企业家的文化自觉,把文化传承灌注在对文化投入与企业文化培育中;进一步增强人民群众的文化自觉,把文化创新贯穿在人民大众广泛参与的文化活动中;进一步增强社会组织的文化自觉,把文化服务延伸到全社会所有神经末梢,从而激发起全民族的文化创造热情,从文化自信迈向文化自强。  相似文献   

9.
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国防建设现代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军队与地方之间的相互联系愈加密切,相互影响更为深刻。如何借鉴吸收社会文化、丰富发展军营文化?我认为,应把握好“四个基本要求”,即继承传统的,彰显时代的,打造特色的,抵制腐朽的。  相似文献   

10.
田自力 《学习导报》2012,(19):28-28
湘阴县立足建设文化强县,充分挖掘文化资源,着力培育文化产业,积极打造文化品牌,努力实现由文化资源大县向文化产业强县的转变。  相似文献   

11.
推进松桃文化发展繁荣,培育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把握文化自强的发展力,以文化之力引领县域经济社会发展,促进民族大团结大进步。  相似文献   

12.
《学习导报》2011,(21):1-1
文化和经济融合产生的竞争力,正成为一个国家最根本、最持久、最难以替代的竞争优势。新的形势新的任务,要求我们有更加强烈的文化自觉、更加坚定的文化自信,更加积极主动地担当起推动中华文化复兴的历史责任。  相似文献   

13.
童名谦 《学习导报》2012,(21):28-29
文化是民生事业的重要内容,民生是文化建设的根本方向。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对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出了一系列的新要求。我们将按照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的部署,积极培育民生文化,努力建设文化民生,推动文化与民生的融合、兼济与互促,实现文化事业文化产业的大发展大繁荣。  相似文献   

14.
周尚谋 《学习月刊》2010,(14):58-58
近年来,通山县着力培育文化品牌,推动文化建设.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为建设富裕文明秀美和谐新通山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2009年12月,通山县选送的歌舞戏剧《白云深处》和歌曲《大道通山》双双荣获得湖北省第七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优秀奖,受到省委宣传部的表彰。  相似文献   

15.
文化是历史的财富,也是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经济繁荣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推动力量。文化的力量,不仅深深地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而且深深地熔铸在我们每一个人的性格、意志、情感以及行动之中。文化具有物质的力量难以匹敌的穿透力和耐久力,无影无踪却又无处不在。继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之后,青海又召开了全省文化改革发展大会,专门研究我省文化的改革发展。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会议精神,牢牢把握科学发展这一主题,大力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积极发展文化事业,不断壮大文化产业,实现文化自强,建设文化名省。  相似文献   

16.
韩震 《前线》2011,(12):22-23,26
为了实现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的文化大繁荣和建设文化强国目标,我们不仅要发展文化生产力即文化产业,而且要拓展文化服务和激活文化市场即扩大文化消费。文化生产是文化繁荣的手段和基础,而文化消费是文化繁荣的目的和动力,文化生产和文化消费共同实现着文化的大繁荣。  相似文献   

17.
中国文化有几千年的悠久历史,在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文化的先进部分应该成为一种文化“软实力”融入世界文化,成为全球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推向世界。  相似文献   

18.
在世纪交替之际,经国务院批准,菏泽撤地建市,这在菏泽发展史上是一件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对菏泽人民而言更是一次难得的发展机遇。如何以此为契机,发挥菏泽文化资源优势,实现我市的现代化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摆在全市人民面前的一个亟待解决的大课题。现代化是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的过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必须有强有力的现代文化的支撑,把菏泽建成文化大市既有利于提升城市文化品位,促进各项事业全面发展,也可为我市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不竭的文化资源。   一、建设文化大市的重要意义   第一,是代表先进文化前…  相似文献   

19.
咸宁市咸安区是一个区位优越、交通便捷,是文化资源聚集的圣地。如何释放文化活力,推动文化强区是新时期宣传工作的重点。作为宣传部长,要借全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之机,认真调研,利用文化资源,主动作为,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带动全区树立文化自信、增强文化自觉、实现文化自强,让文化成为推动强区的驱动力。  相似文献   

20.
文化资讯     
《共产党人》2010,(2):24-24
宁夏第八次文学艺术奖揭晓 宁夏第八次文学艺术奖昨天揭晓。为提高我区文艺创作水平,引导文艺创作方向,造就“德艺双馨”文艺楷模,推出文艺精品,在自治区党委宣传部指导下,宁夏文联认真组织开展了宁夏第八次文学艺术评奖,成立了长篇小说等17个专业评审组,包括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音协副主席吴雁泽,著名评论家雷达在内的78位评委受聘于本届评委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