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有效的教育管理必然建立在良好的沟通基础之上。语言沟通作为管理沟通的主要方式,是人们在特定的时空情境中以有声语言为主要媒介交流思想、传递信息、联络感情的一种手段。管理者语言沟通能力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实际工作的开展。那么在实际工作中,如何灵活运用语言技巧,达到增强语言沟通效果的目的呢?  相似文献   

2.
侦查讯问中使用精确语言与模糊语言是一种正常的讯问语言运用方式,本文列举实例分别论证了精确语言和模糊语言在侦查讯问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3.
交际信息的载体包括言语交际符号和非言语交际符号,副语言是言语交际符号以外的符号形式,它在人类交际活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汉语成语里大量描写副语言的词条,足以说明副语言习俗是在有声语言基础上得以广泛运用的,是在历史的长河中积淀而成的。在汉语成语里,副语言展现出了鲜明的特点,即丰富的内涵与细腻的描写;传承的习俗和厚重的文化。  相似文献   

4.
高丽 《湖北社会科学》2004,(11):103-104
主持人要想准确地表情达意,仅仅依靠口头语言是不够的,还必须借助另一种辅助性“语言”———坐姿、手势、体态举止等“体态语言”和道具。思想感情的表露是极其复杂,十分微妙的。主持人一颦一笑,一举手、一投足,眼波流转,神色变化,都反映着内心活动,都能传递信息。应该说,体态语言是人们交流思想感情不可缺少的,它与有声语言相匹配共同达到传情达意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论讯问客体语言的听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像讯问语言表达艺术一样 ,讯问人员对犯罪嫌疑人语言的听解也有着重要的作用。讯问时 ,讯问人员要认真听辨犯罪嫌疑人的供述 ,仔细识别其有声语言、类语言和无声语言  相似文献   

6.
"汉字直接表义说"把汉字看作不通过语言而可以直接表义的文字,是一种错误的言文关系观。这种言文关系观的错误不仅表现在它误解了文字表现语言的途径,认为文字只有表现语音才是表现语言的,而且它忽略了汉字书写与阅读过程中脱落的有声语言环节,还错误地把汉字的构形理据与超越时空的特点作为汉字直接表义的依据。  相似文献   

7.
吕波  龙华 《思想战线》2011,(Z1):351-352
茶艺表演肢体语言具有较强的形体美学特性,它是以手势与面部表情为中心的有限形体运动,从整体上看,茶艺表演肢体语言的美学特性,具有动静、虚实、情境结合的诗意形态,因此通过对中国茶艺表演中肢体语言的美学特征和审美情趣的探析,旨在探讨茶艺表演的美学价值,以达到弘扬民族茶文化精神,为茶艺表演的创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司法文书中精确语言与模糊语言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司法文书中使用精确语言与模糊语言是一种正常的语言现象。本文列举实例,分别论证了精确语言和模糊语言在司法文书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9.
维度视眼下的语言认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言系统与语言运用都是由多维的结构组成。语言知识构成了静态的多维结构 ,而语言交际则构成了动态的多维结构。语言能力的含义是广泛的 ,它不仅仅是一个人的语言运用能力 ,还包括学习者所掌握的语言知识。作者认为 ,对于学习者而言 ,语言知识本身就体现了能力 ,态度特征及语言文化能力也是语能固化过程中的至关重要的因素。  相似文献   

10.
所谓语体 ,就是人们在各种社会活动领域 ,针对不同对象、不同环境 ,使用语言进行交际时所形成的习惯用语、常用句式、结构体式等一系列运用语言的特点。法律语言以其特有的文风和格调 ,已经被公认为是一种相对独立的语体。而立法语言作为法律法规内容和条文的外在表现形式 ,对语言体式的选择运用是由法律规范的本质要求所决定的。笔者认为 ,立法语体具有以下特色和风格。(一 )准确、规范准确 ,是法律语言尤其是立法语言的生命 ;规范 ,是法律本质的内在要求。所谓准确规范 ,首先是立法的词义、语义准确 ,不生歧义。法律规范的任何含混或歧义…  相似文献   

11.
李世荣 《求索》2013,(8):98-100
现代西方哲学一个重要的特点.在于将语言提升到非常重要的位置.各个哲学流派都很重视对语言的哲学考察,把语言哲学看作其他哲学学科的基础。同样地,作为德国古典哲学的奠基人,康德对后世的影响是重大的,康德哲学在西方哲学史上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康德在其学说中认为语言更多地只属于人的知性能力引导下的人的产物,是次一级的.而不是与人的理性、知性、感性能力一样被当作一种原初的能力。本文尝试发掘康德的语言观,并从康德语言哲学与当代语言哲学的离散与交互这个角度进行解读康德语言哲学的强大生命力。希望能对欧洲大陆的语言哲学研究有所启发和裨益。  相似文献   

12.
《法治讲演录》是山东大学法学院谢晖教授的讲课实录,读后有一种酣畅淋漓的感觉,全然不像充满程式化语言的教科书那样枯燥单调,在密织的法律思维、生动的教学语言和兴之所至的思想探寻中,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一位法学家的思辨力量和法治热情。  相似文献   

13.
通过语言共时及历时层面现象的研究,揭示语言发展演变的规律,是语言学的核心任务之一.对于语言演变的研究,学界主要存在两种假设:语言谱系说和语言区域说两种假设.“裂变-聚变”式,是两种主流假说之外的另一种语言演变模型,其以更为宏观的视角突破已有两种模型的思维定式,对研究汉藏语系问题具有启发性,但该模式又存在一定问题.汉藏语问题的复杂性要求在运用相关语言学理论解决具体问题时,须紧扣语言事实.  相似文献   

14.
语义变异是媒体语言创作和运用中的一种现象,它通过对旧有的语言形式进行变异加工,创造出语言的新意和吸引受众的亮点,增强了媒体的媒介活力以及传播的新鲜感、生动性、吸引力和感召力。  相似文献   

15.
听韩秀云教授讲课肯定是件轻松惬意的事,因为在采访过程中,她常会用风趣幽默的语言,来阐述解释发生在我们身边的经济问题.时常还会抖出个包袱,引得大家哄堂大笑。这样的语言天赋源于她对相声曲艺的喜爱,她说:“我喜欢那些美好的东西,能给人带来欢笑的东西。我更喜欢将复杂的经济问题简单化,让人们在轻松的环境中去接受它。”  相似文献   

16.
曹润宇 《求索》2011,(11):113-115
作为语言哲学的奠基人,维特根斯坦是历史上第一个系统地从语言角度来思考世界的人,其语言哲学思想的发展分为前期和后期两个迥然有别的阶段。本文结合维特根斯坦的生活经历,通过分机他前期著作《逻辑哲学论》和后期著作《哲学研究》,总结出其前期语言图像论认为语言和世界的关系是对应的,可以建立一种严格精确的理想语言,以语言的逻辑形式构造整个世界的图式的观点;和后期语言游戏论认为语言和世界的关系不是简单的一一对应.强调语言的依赖性、约定性和语言使用的语境性的特征,最后指出这种思想转变对语言哲学发展产生的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7.
万凯艳 《求索》2013,(6):258-260
顺应性原则是语用学上提出的一种诠释语言的新观点.它认为语言的使用是不断选择的过程,交际者受到社会、文化、心理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对语言形式进行顺应性选择。本文从语言结构的顺应(语音语调、词汇、句型、修辞方法等)和语境(内部语境和外部语境)的顺应入手,探讨电视广告语言如何体现和凸显顺应性原则。电视广告语言结构的顺应包括语音押韵、新词外语、短句口语句、修辞变化四种方法:语境的顺应包括对画面的顺应和对交际语境(心理世界和社交世界)的顺应。电视广告语言方面的顺应性研究希望能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电视广告语言的本质.同时为广告创作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8.
模糊语言是侦查讯问中经常会运用到的一种语言策略,借助于语言的魅力和技巧,利用审讯人员发出信息和犯罪嫌疑人接收信息之间的不对称性,获取口供。模糊语言策略,在审讯人员审讯复杂案件或是遇到证据不足、找不到讯问突破口的尴尬时,无异于一剂良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尽管如此,模糊语言的运用并不是随意的,更不能毫无节制地任意为之。实践中往往与"威胁"、"引诱"、"欺骗"的界限不明确,使得这种策略方法很可能成为一种变相的"刑讯逼供"行为。  相似文献   

19.
刚进入学龄前启智班的孩子,因为年纪小、环境陌生、跟老师不熟悉,所以她们一般不愿或不敢说话,爱用点头、摇头和手势来表达意愿。即使是说话,声音也很小,并只能用一、两个字来表达自己的意思。语言的表达能力,是思维能力的体现。所以有人说,语言即思维,有序的口语表达即有声的思维。因此,教师在语言教学中要把握住幼儿的思维特点和启发思维的时机来培养幼儿的语言能力。  相似文献   

20.
在侦查讯问中,如何使犯罪嫌疑人如实供述,仅靠讯问的方法和技巧是不能完成审讯任务的。讯问的谋略和技巧必须通过语言这一工具才能够实现,因此,对侦查讯问语言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重点探讨疑问句在侦查讯问语言中的运用,简要介绍疑问句的类型和特点,着重讨论几种常见疑问句在侦查讯问语言中的运用。以期在侦破案件中发挥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