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别样画葫芦     
刘翔 《检察风云》2013,(22):94-95
在上海的警界,有这样一个警察画家,竟然“别出心裁”地将本来就在画界属于一“怪”的烙铁画和葫芦浑然结成一体,用电烙铁作画笔,醉心于在小小的葫芦上绘“丹青”,不能不让人喷喷称奇。他就是上海市公安局卢湾分局的张哲明。  相似文献   

2.
论职务,他只是基层司法所的一名所长;论工作,他没有惊天动地、轰轰烈烈的事迹。然而就是这么一个平凡的人,被推选为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闫代表大会代表。他在基层司法行政工作岗位上一干就是28年,“心装百姓事、胸怀为民情”是他的人生格言。在工作中,他“断”的是家务事,论的是人情理,体现的是满腔爱民情。面对人民群众的需求,他选择...  相似文献   

3.
他本是农家子弟,后来上了大学;后来做了教员;再后来当了律师……他现在声名远扬,却还是个农民的样子。──作者题记学着再做一次人这是一个盗窃案犯,三次判刑,三次坐牢,妻子要与他离婚,父母也声你要寻他断决关系。他的世界里没有了光明,没有了爱心和关怀,同时也便没有了罪与罚的界限和概念,他的精神中只还有一样东西,那就是贪婪的物欲。为了这一点,他可以不顾一切,哪怕罪上加罪,哪怕死。他偷偷地准备了工具,暗暗地观察着环境,一个罪恶地越狱计划在他心中悄悄地活动着……他真的去实施了,但他没有成功。他犯了脱逃罪,又一…  相似文献   

4.
车祸     
武杰和李伟来到双河县看守所,准备第二次提审何宁飞。他心里非常矛盾,罗局的交代让他意识到,自己所进行的侦破工作已经处在一个漩涡的中心,但长年公安形成的职业素养又让他对查清案件真相充满渴望。有时候觉得,真相就是一双眼睛,在一个他还没有发现的地方盯着自己,考星着自己的智慧和胆魄。  相似文献   

5.
沈岳明 《政府法制》2012,(11):45-45
乔利·贝朗出生于巴黎一个贫民家庭。13岁他便独自外出打工。由于年纪小,没有哪个工厂肯聘用他,流浪几年后他找到一个贵族家庭,苦苦哀求那位贵夫人让他在厨房里当了一名小杂工。他每天的工作就是杀鸡、杀鱼、拖地、扫厕所,包揽了全部脏活累活,一天最少要干12个小时,而所得的工资连一只鸡都买不到,但乔利仍然感到非常满足。他总是省吃俭用将辛苦赚来的钱攒起来,养活自己贫困的家。  相似文献   

6.
《公民与法治》2009,(1):F0004-F0004
他没有气壮山河的豪情壮语,但他却用爱表现了一个村主任兢兢业业服务百姓的人生轨迹,用爱展现了一个基层人大代表可敬可佩的风采。他就是沙河市人大代表、沙河市册井乡魏庄村村主任杨现增。  相似文献   

7.
多少年来,一个又一个隐形罪犯,经他的巧手勾画,无不赫然显形。这位以画笔为武器与罪犯暗斗的神探,被誉为"警坛神笔"、"罪犯的克星",堪称"国宝"。  相似文献   

8.
这是一位把律师事业看得重如生命的律师,为了这个事业他舍弃了仕途;这是一位拼命三郎式的律师,从军队到地方,十几年来他在律师业打了数不清的硬仗,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辉煌。这是一位永不满足的律师,他用绵薄之力把自己所从事的律师事业一次次推向新的高峰,至今也没有停下前进的脚步。他就是“天津市优秀律师”、君汇律师事务所执行主任一马弘律师。  相似文献   

9.
赵进 《检察风云》2011,(1):84-85
奥运火炬传递期间,闵行地区惊现一具被敲头致死的男尸。一个没有作案时间、案发时也不在现场的犯罪嫌疑人竟主动向警方供认他就是杀死该男子的凶手,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相似文献   

10.
回家过年     
孙欣 《江淮法治》2011,(5):62-62
有则小故事:一个男人醉倒在大街上,街坊把他扶起来,问他为什么不回家.醉汉反问:“我家在哪?”街坊指着不远处的一栋房子说:“那就是你的家。”醉汉摇摇头:“那不是我家。只是一处房子而已,那里没有年味,还是大街上的年味足!”  相似文献   

11.
孙志强,一个普通的本溪市交警。他每天在那里指挥车辆.疏导交通,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壮举。但他又显得那么不普通:一年三百六十五日,风吹日晒染出了他黝黑的皮肤,岁月更迭刻下了他清晰的皱纹,还落下了一身的病痛。他带的徒弟,有的高升了,成了他的领导:有的干了几年之后.受不了这份苦调走了.可是他却心无旁骛、痴心不改,在岗台一站就是四十年。  相似文献   

12.
宋原 《法律与生活》2009,(16):42-44
在小李看来,该男子或许就是一个手法高超的魔术师,他居然能在自己的目光始终没有离开裸钻的情况下,瞬间实施了调包。  相似文献   

13.
洪雪  孙慧 《政府法制》2009,(12):50-51
他是个“实干家”,事必躬亲。一年到头除了过春节回家几天,其余时间全都住在清洁队里。为了节省开支,他与工人们利用休息时间上山捡石头,建起了长廊;遇到油罐车车祸,他和工人们一同上现场,撒锯末、清扫,一干就是半夜;逢年过节一准在单位值班,淘大粪、扫积雪从没有怨言,工人们庆幸自己遇到了一个“好领导”。  相似文献   

14.
奥运火炬传递期间,闵行地区惊现一具被敲头致死的男尸。一个没有作案时间、案发时也不在现场的犯罪嫌疑人,竟主动向警方供认他就是杀死该男子的凶手,这究竟是怎么回事?本刊共分三期连载这个故事。  相似文献   

15.
提起蔡永忠,我想在丰都县人民检察院工作过的人都会说他是个热心小伙。县城认识他的人也不少,与他在街上走,真可谓一步三点头,大家说这人有人缘。蔡永忠没有什么丰功伟绩,他只是一个很平凡,很普通的检察干警。他算不上英俊,中等身材,平头,但一张黝黑的脸总是笑容可掬,见人就是未闻笑声,先见虎牙,憨厚淳朴,让人感到亲切、可信。但正是他对人、对事的无比热忱,时时打动着我们一颗颗平凡的心。  相似文献   

16.
老何,五十来岁,中等身材,微胖,看到谁都一脸微笑。从2001年底开始,他担任重庆市合川区人民检察院的控告申诉接待员,到现在快6年了。虽然干的是一份大家眼中吃力不讨好的“苦差事”,可他并不觉得什么,脸上始终是乐呵呵的样子。就是这么一个老何,每天上班下班,做着自己应该做的工作。关于他,没有伟大的事迹,只有平凡的细节,证明着他普通的检察轨迹,诠释着一些平凡的道理。  相似文献   

17.
美国法律没有“疑罪从无”这种说法,它所遵循的原则是“宁放一千,不错杀一个”。我们从前面介绍的辛普森案和凯西杀女案中已完全了解了美国法律中的这一著名证据规则,那就是“面条里只能有一只臭虫”。这一规则的寓意就是,任何人发现自己的面碗里有一只臭虫时,他绝不会再去寻找第二只,而是直接倒掉整碗面条。  相似文献   

18.
杜渺 《行政与法》2000,(4):60-61
《了望》周刊今年第13期刊登施平的文章说,在我们的干部队伍中,存在着不容忽视的教条主义。这种教条主义有多种表现,其共同特点就是照抄照转,满足于作“收发室”和“中转站”。文章批评有这样一种干部,上面没说,他也不说;上面怎么说,他就怎么说;上面说多少,他也说多少。上面发一个文件,他就照样转发一个文件,除了加一个转发的文头,一个字也不多;上面开一个会,他也开一个会,把上级的讲话照念一遍,一个字也不少。至于在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如何落实上级的方针、政策,对不起,还“正在研究”。甚至就没有研究,也并不打…  相似文献   

19.
黑丁  钦鹏  莉红 《法庭内外》2008,(9):20-23
北京某公司经理萧峰在网上认识并爱上一名自称是“北京对外经贸大学女生李丽娜”的网友,仅仅3个月时间,在既没有见过本人也没有看过视频,甚至连电话都没有打过的情况下,萧峰先后25次汇去“包养情人”的“诚意金”101万元。2007年8月21日,当报警后的萧峰见到这位让他朝思暮想的“李丽娜”时,出现在他面前的“美女”顿时让他傻了眼:一个身材只有1.65米的无业盲流站在他眼前,这个蓬头垢面、相貌丑陋的小伙子陈联长,就是让他意乱情迷的“名牌大学美女大学生李丽娜”。  相似文献   

20.
《政府法制》2012,(36):11-11
《武汉晚报》2012年12月6日登载胡释之文章:过去这十年中国经济增速很快,总量超过日本,全球第二,按理说是欣欣向荣的一个国家,给人无限希望的一个国家,但你会发现一个很奇隆的现象,就是富人纷纷移民,弃船而去。这怎么解释呢?我想一个很重要原因就是没有建立法治,官员自由裁量权太大,让人没有安全感。这实际上就是人治和法治的问题。中国一直都没有建立真正的法治。你想一个县长说的话,到底他说的话大,还是法律大?人们通常会说当然法律大,但是真正到了这个县里,这个县长说的话可能比宪法还要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